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写作素材>成语故事>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时间:2022-11-09 14:20:57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关于成语故事

关于成语故事1

  穷兵黩(dú)武

关于成语故事

  东吴名将陆逊之后陆抗,有勇有谋,很年轻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

  东吴后期朝政,且国君孙皓荒淫暴虐,滥杀无辜。陆抗对此非常不满,便多次上疏劝谏。但是,孙皓对这些建议置之不理。尽管东吴内政混乱不堪,但由于陆抗谋略过人,善于用兵,因此一直虎视东吴,而欲南下一统中国的晋,也无可奈何。

  当时,晋朝的车骑将军羊祜(kù)镇守襄阳。他见陆抗能攻善守,知道要立即打败东吴并不容易,于是改变对东吴策略,采取了和的战略。陆抗也明白羊祜用意,于是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晋方。在边境,两人还常派使者往来,以示友好。因此当时吴、晋一部分边境竟出现了和平局面。

  孙皓听说了边境的情况,十分不悦,派人责问陆抗。陆抗回话说:“我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政策,反而会助长羊祜的`威德。”孙皓听后,也就没再说什么。但他还是想出兵攻晋统一中国。于是频频调兵。陆抗知道后,便又向孙皓上疏说:“现在,朝廷应该加紧农业生产,储备粮食,增强国力。让有才能的人发挥作用,使各级官员不荒怠(dài)职守,严明赏罚以励百官,审慎实施刑罚以戒黎民。如果图虚名重形式,处处用兵,好战不止,耗费的资财动以万计,士兵疲劳不堪,即使敌寇没有削弱,我们自己也会因此受累而被拖垮。”

  但是,孙皓对陆抗的忠告仍是置若罔(wǎng)闻,以致于国力日渐衰退。而陆抗死后,晋军便挥师南下讨伐东吴,吴国最终为晋所灭。

  成语“穷兵黩武”,现在的意思是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战争。

关于成语故事2

  壬辰龙年到了,大家喜气洋洋的贴春联过大年。小朋友们个个生龙活虎,龙腾虎跃。大人们龙马精神,神采奕奕。老人们鹤发童颜,老当益壮。

  我和小朋友们在小区里玩捉迷藏,分成两队。我们队我当队长,另外一个队吕锦元当队长,我派了一个小朋友深入龙潭虎穴当卧底。所以那个小朋友告诉我他们队谁谁谁藏在哪里,后来我们队有好几个朋友被抓到了。最后我们被吕锦元他们队打的一败涂地,后来我才知道我派的卧底叛变了,我们队的小朋友们虽然输了,但却为吕锦元他们队胜利而感到高兴,因为我们准备明天再和吕锦元他们队在决一雌雄。我和我们队的'小朋友们下定决心,下次在玩捉迷藏的时候一定把吕锦元他们队打的一败涂地,落花流水。

关于成语故事3

  鲤鱼们都想跳过龙门。因为,只要跳过龙门,他们就会由普普通通的鱼变成超凡脱俗的龙。

  可是,龙门太高,他们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摔得鼻青脸肿,却没有一个能够跳过去。他们一起向龙王请求:“尊敬的殿下,请你把龙门降低一点吧!如果连一条鲤鱼都跳不过去,这龙门不等于虚设了吗?”

  龙王不答应,鲤鱼们就跪在龙王面前不起来。他们跪了九九八十一天,龙王终于被感动了,答应了他们的要求。鲤鱼们一个个轻轻松松第跳过了龙门,兴高采烈的变成了龙。

  不久,成了龙的鲤鱼们发现,大家都成了龙,跟大家都不是龙的.时候并没有两样。于是,他们又一起找龙王,説出自己心中的疑惑。龙王笑道:“真正的龙门是不能降低的。你要找到真正龙的感觉,还是去跳那座没有降低高度的龙门吧。”

关于成语故事4

  【注音】qǔ é dài zhī

  【出处】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史记·项羽本纪》

  【解释】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

  【结构】连动式

  【近义词】改朝换代

  【相反词】一如既往

  【同韵词】马革盛尸、凤骨龙姿、得不酬失、红豆相思、怅然若失、殚精竭思、推干就湿、气弱声嘶、风行一时、卖公营私

  【年代】古代

  【谜语】换岗

  【英语】to replace somebody; to supersede somebody; to take it over

  【教学同步】权仗和刀剑已经折断,光明将取而代之,也就是说权威变成自由。 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年的演说》初中五册·课文·6

  【成语故事】楚国末年名将项燕的孙子项羽从小死了父亲,跟着叔叔项梁学习剑术,项羽却豪言壮语地说要学习对付千军万马的本领,项梁就教他兵法。项梁杀了人,他们逃到吴中,秦始皇东游会稽山路过吴中,项羽远远观望并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

  【成语举例】清帝方今玩于彼股掌之上,及其时则取而代之耳。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六回

  【成语例举】

  ◎ 素质教育的推行,使这种"天经地义"的教育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学习方式,各种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随之诞生,并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

  ◎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巴黎公社斗争中总结出一条重要经验,必须用暴力去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取而代之。

  ◎ 在一工人为种种之姿态 ,以行复杂动作之际 ,则机械不得取而代之也 。

  ◎ 下有帮派势力鼓噪,说他们是"还乡团",是"以整顿为纲"的产物,随时准备取而代之。

  ◎ 马林科夫因为坚持常规战争和局部战争比核战争更有可能的观点,而被赶下了台,由赫鲁晓夫取而代之。

  ◎ 在一定的程度上,正是由于这种对对比分析外语教学理论的批评和否定,导致了应用语言学家提出和建立新的理论以取而代之。

  ◎ 首先,"白话文运动"的开展,彻底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最后以白话文取而代之,结束了过去那种言、文不一的局面。

  ◎ 对此,量子力学的创始人、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玻尔、波恩、海森堡等人认为,在微观世界的领域内,旧的因果律和决定论不再起作用,取而代之的是统计规律。

  ◎ 这说明要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关键还要靠南北双方自己,其他国家只能起积极的协调作用,而不能取而代之,直接干涉内部事务。

  ◎ 这些矛盾导致倭马亚王朝在公元8世纪中叶的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阿巴斯王朝。

  ◎ 沈志华认为,从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是一个从个人专权到集团专权的发展,赫鲁晓夫是个过渡人物,他既没有建立个人权威,又想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必然被取而代之,但他拉开了闸门,打开了铁幕。

  ◎ 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大众传播体制。

  ◎ 取而代之的是美国式的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教育。

  【词类符号】名词;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处所名词;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机构名; 其他专有名词; 动词;联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数词;量词; 副词; 代词;介词; 连词; 助词;叹词; 拟声词;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语素字; 非语素字;

关于成语故事5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只猴子。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橡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之间竟然能交流沟通了。

  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又碰上粮食欠收,所以老人就想把每天的橡子由八颗改为七颗。

  于是,一天,他和猴子们商量说:“现在粮食不够了,从今天开始,食物必须节约着吃。我每天早上分别给你们三颗橡子,晚上还是照常给四颗橡子,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猴子们听到老人的这番话,非常生气,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纷纷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窜来跳去,貌似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分配情况的强烈不满。

  老人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这样吧,我每天早上分别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总该可以了吧?”

  这群猴子们听了,觉得早上的橡子数量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比晚上的多,就换了另一番模样,纷纷高兴得在地上翻滚起来,认为自己取得了胜利。

关于成语故事6

  冰壶玉尺的意思

  【成语】:冰壶玉尺

  【拼音】:bīng hú yù chǐ

  【解释】:玉尺:玉制的`尺。比喻高尚纯洁的人品。

  【出处】:《元史·黄溍传》:“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近义词】:冰壶玉衡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冰壶玉尺的成语故事

  冰壶玉尺最早出自于《元史·黄溍传》:“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说的是元代黄溍为官十分清白。在州县做官时,每月按俸禄吃饭,从不挥霍浪费。后来他入朝做官时,两手空空而去。他从不依附于有权势的人,人们称颂他“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现多用来比喻高尚纯洁的人品。

  用冰壶玉尺做成语接龙

  冰壶玉尺 → 尺短寸长 → 长驱直入 → 入木三分 → 分秒必争 → 争权夺利 → 利欲熏心 → 心口如一 → 一步登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命关天 → 天壤之别 → 别有洞天 → 天翻地覆 → 覆地翻天 →天经地义 → 义薄云天 → 天涯海角 → 角立杰出 → 出生入死 → 死声咷气 → 气吞山河 → 河倾月落 → 落落大方 → 方枘圆凿 → 凿壁偷光 → 光采夺目 → 目中无人 →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关于成语故事7

  宋代河西赵元昊反叛,皇帝询问边疆防务情况,辅臣都答不上来。皇上大怒,当即罢了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四位枢密使的官。

  四枢密使中一位姓王的枢密使被贬到虢州。其好友翰林学士苏公仪到城外送他时,王对公仪说:“我这次去虢州,十年前已有人预言了。”公仪说:“那人一定是位占卜算卦的术士吧”王说:“不,是曹玮。”

  在我从前当三司盐铁副使时,一次到河北判决狱囚,那时曹玮从陕西刚被贬到河北做军师。我到定州办完公事后,曹玮对我说:‘公事办完,该回京城了,愿您明天暂留一日,我有话要对您说。’”我本来就爱慕他的雄材伟略,一听此话,就欣然留了下来。

  第二天中午,曹玮请我吃饭。饭后,他清退左右,对我说:“我观公满面是善变骨相,您将来不是做枢辅,就是做边帅,有人说你能做到宰相,我看不能。不到十年,你一定到这里当总管。那时西边常传警报,公应预先研究边防战备,搜罗人材,否则很难应付突发事件。

  我说:“边境的.情况,只有您最熟悉,您有何见教?”

  曹玮说:“我在陕西时,河西的赵德明曾让人用战马到中原做交易。我当时一见这种贪利小人,就怒不可遏,便要杀他,谁求情也听不进去。赵德明有一小儿子,那年才十来岁,却勇敢地说:用战马资助邻国已经失算,现在又因商货小事而杀守边的将士,若如此,谁还肯为国效力呢?

  看完谏帖,我心中暗想:这孩子是个可造之材,将来定会有一番作为。听说他常从集上路过,我一直想见见他,几次命手下人诱他来府上,都没成功。于是便使擅画者画下他的相貌。后来我终于见到了这个孩子,真有一股英雄气概。

  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是边地的祸患,算一算他成人的日子,正是您在这儿掌政的时候,望公努力啊。” 我当时听后,并不以为然,如今才知道被画的人就是赵元昊。”

关于成语故事8

  [语出]

  《新唐书.周兴传》:“初;兴未知被告;方对俊臣食。俊臣曰:'囚多不服;奈何?’兴曰:'易耳;内之大瓮;炽炭周之;何事不承。’俊臣曰:'善。’命取大瓮且炽火。徐谓兴曰:'有诏按君;请尝之。’兴骇然汗;叩首服罪。”

  [正音]

  瓮;不能读作“wēnɡ”。

  [辨形]

  君;不能写作“军”。

  [近义]

  以毒攻毒 以牙还牙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一般作谓语、定语。

  [成语故事]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指教。”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关于成语故事9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关于成语故事10

  道听途说: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小编收集了道听途说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拼音】:dào tīng tú shuō

  【典故】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汉书·艺文志》

  【释义】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传闻

  【近义词】小道消息、捕风捉影、海外奇谈

  【相反词】言之有据、有根有据、言之凿凿

  【成语故事】:

  古时学者艾子的邻居毛空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经常把外边听到的事情加以夸大说给艾子听。一次他说:“一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蛋。”艾子不信,他又说天上掉下一块二十丈长十丈宽的大肉,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说他亲耳听来的。

  【造句】:

  (1)我们说话必须言必有据,千万别道听途说。

  (2)根据道听途说而下结论是极不负责的态度。

  (3)不要轻信别人的道听途说,不要相信谣言,不要绝对信赖一般书籍。

  (4)你别听他道听途说,事实真相并非如此。

  (5)道听途说,多属不经之谈,不可轻信。

  (6)对于这事,我也是道听途说,姑妄言之,请你不必介意。

  (7)到处说东道西,传播一些道听途说的所谓“小道消息”,这是很不好的。

  (8)文人读武事,大都纸上谈兵;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

  (9)请别轻易相信道听途说的'消息。

  (10)你这道听途说的消息根本不可靠。

  (11)这里有个道听途说的故事,主人公是位印度职员,他需要将最近一次英国人口普查的统计结果输入电脑数据库。

  (12)当投诉是建立在道听途说和愤怒的基础上时,合理的回复往往会点燃火花并使更多的人发表不公平的批评。

  (13)我相信谣言止于智者,所以对没有根据的道听途说千万别添油加醋!

  (14)谣言止于智者,像这种道听途说的话,为何要相信?

关于成语故事11

  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可以取消攻打郑国的念头。其他国家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为了答谢晋国,郑国国君就派人献给晋国许多美女与贵重的珠宝。收到这些礼物后,晋悼公十分高兴,就将一半的美女赏给大功臣魏绛(jiàng)。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拒绝,并且劝晋悼公说:“现在晋国虽然强大,但是我们不可以因此大意。因为人在安全的时候,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有备无患。”晋悼公听完魏绛的话,知道他时时刻刻都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成语“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全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

关于成语故事12

  西汉末年,刘秀起兵打败了王莽的新朝,又镇压和收编了河北、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在洛阳建立东汉王朝,自己做了皇帝(即光武帝)。

  在东汉建立之初,国内尚未统一,许多地方势力占据某些州郡和东汉抗争。有的`虽然表示臣服东汉,实际上都仍旧保留地盘,并不甘服。而部分比较强大的农民军也相当活跃。刘秀花了5年多时间,才算打下了一个基本统一的局面,只剩甘肃的隗嚣和四川的公孙述两大军阀。这时,隗嚣表面上已向刘秀称臣,并且把儿子送到洛阳任官,表示归顺。公孙述自称蜀王,拥兵数十万,盘踞四川山区。因交通困难,刘秀对这两个人,暂不想征战,企图把连续苦战多年的部队好好整顿和休养一下再说。据《后汉书·隗嚣传》载,当时刘秀曾对将领们说:“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姑且把这两人丢在一边,暂不考虑吧!)后来,刘秀终于发兵,先消灭了隗嚣,接着又把公孙述的独立王国攻破。

  上述《后汉书》所载刘秀那句话,就是成语“置之度外”的来历。

关于成语故事13

  西汉时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名字叫刘安。继承了父亲的封位为淮南王。

  淮南王刘安看了许多书,偏偏对道教的书籍入了迷。产生了炼丹成仙的`念头。于是他四处去寻访有仙方神术的道人。

  有一天,他听说有位仙翁名叫八公,有炼制仙丹的秘方,但是从不传给别人,于是就去寻找八公。没想到八公四处云游,刘安吃尽苦头也没能找到八公。可是刘安仍然一心一意的寻访,刘安的诚心感动了八公。一日,八公来到刘安家,把炼制仙丹的方法传授给他,并告诉他,仙丹炼成,吃下后就可升天成仙了。

  刘安每天都虔诚的静心修炼,后来他“真的”炼出了仙丹。这时他觉得身体轻盈的,飘飘欲仙。那些仙丹,晶莹剔透。他知道升天成仙的时刻到了,他沐浴更衣,焚香祷告,然后把仙丹吃了下去……刘安觉的身体轻飘飘的,低头一看,原来自己早已站在云端了。

  刘安成仙后,洒落在院子里的仙丹被鸡和狗吃了,它们也都飘然跟着一起升空,成了神仙。刘安在鸡和狗簇拥之中,慢慢的就消失了。

关于成语故事14

  北魏有个人叫杨大眼,从小就显示出超乎常人的勇力和敏捷,跳跑如飞。但早年没有人扶助他,日子过得很清寒,太和年间他才做了一个小官。

  不久,朝廷将南下讨伐,急需将才。尚书李冲受命挑选带兵出征的各级将领。杨大眼知道后,就主动去向李冲请求应征。李冲认为他职位低而不同意。杨大眼说:“尚书不知道我的本事,现在请让我表演一下技艺。”说完,他从身上抽出一条三丈多长的绳子,把它系在自己的头发上,然后飞也似的向前跑去,速度快得惊人。只见那条长绳子,在他脑后,形成箭一般的直线,奔跑的马也追赶不上。参观的人都惊叹不止。李冲说:“近千年来民间还从未发现有这样的人才。”当即任命他为南征的主将。

  杨大眼受封后,非常得意地对他往日的`同僚说:“现在的我,正像人们说的蛟龙得了水,可以兴云作雾,放手大干一场,以后再也不会与你们为伍了。”杨大眼率军南下征讨了许多地方,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每一次都显出他的确是具有勇冠全军的杰出才能。

关于成语故事15

  南阳三葛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琅琊(今山东临沂北)的诸葛亮兄弟迁居南阳。

  后来刘备来访诸葛亮,27岁的诸葛亮预言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后出任蜀国丞相,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吴国当南郡太守。当刘备东下進攻吴国时,诸葛瑾给刘备写信,说明吴蜀联盟的重要性,有人对孙权说诸葛瑾里通外国,孙权很生气,说:“我和子瑜(诸葛瑾)有生死不易的交情,子瑜不会背叛我,就象我不会背叛子瑜一样!”诸葛亮的从弟诸葛诞也很了不起,他在魏国当刺史,常常为魏国领兵出征。

  当时人说:“(诸葛三兄弟,)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南阳三葛”喻才干有别的兄弟。

  (出自《世说新语》)

  南阳三葛的意思是:三葛:指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他们三人都很有才能。比喻很有才能的人。

【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故事精选12-11

经典成语故事01-11

经典成语故事02-17

经典的成语故事01-18

成语故事07-22

画地为牢成语故事04-15

亡羊补牢成语故事05-17

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04-20

古代经典成语故事04-19

众叛亲离成语故事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