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读《水浒传》有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水浒传》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水浒传》有感1
那水浒好汉所谓的真性情,着实让我无法理解。那些好汉,无论谁占理,也无论对方是贪官污吏,还是平民百姓,一旦有丝毫忤逆,便立刻“大怒”、“碴开手指”,只一掌,那人便“血流满面”、“倒地不起”。店家中的饭菜被他人预订,没有多余,便气得要大闹一场。最让我无法理解的是李逵,此人一旦杀性一起,抡起板斧都乱砍,死在其手中的索然无辜百姓,是远远超过真正有罪当死之人。这样的不讲理如果就是真性情,恕我无法接受。
梁山好汉为了壮大自己的手段,更是前所未闻。像为了逼近卢俊义上山,吴用故意题下反诗,还借其名去杀人作乱,活活让一个清官背负骂名;再说宋江为了逼某好汉上山,竟让李逵杀其所看护的小孩。当那人扶起躺在地上的孩子,但是孩子半个头还滑落在地,最后李逵在林子边哈哈大笑,看到这个情节,我想,这分明是个杀人恶魔,哪有半点英雄的'样子!再说好汉下山“借”粮草,本就是伤天害理,残害百姓的事,可这一行人却安然自得,遇见祝家庄等硬骨头还差点屠杀全庄。我只看到了一群做案的山贼,什么“造福百姓”,全是弄虚作假。
梁山好汉自称英雄,却忘了自己所做的不英雄事?时迁偷鸡被捉,宋江不旦没有道歉,反而大军压境,仗势欺人;鲁智深强抢老僧仅存的几口粥,逼得僧人上吊自尽;顾大嫂等人开人肉饭店,半辈子不知杀了多少良民与好汉!却也竟能位列108好汉之一。我不禁怀疑,如果恶人一旦加入农民起义,反抗朝廷,便能摇身一变成为英雄为人称颂,那这样的英雄,真是英雄吗?
纵观整部水浒,好汉之间的互助豪情确实令人感动,但其中不讲理的真性情,视兄弟之命为天,旁人之命为草荠的思想与现代的法制社会格格不入。但在如今,效仿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进而无视法律的事例比比皆是。这种以流血、杀入为代价的英雄主义本已应被时代抛弃。或许人们向往其中的所谓自由,但如果自由意味着破坏法律,伤害他人的话它就应坚决地抑制而不是存留。
总而言之,面对古时的思想与精神,我们就尽可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让这种血色的英雄主义,继续一代代流传。
读《水浒传》有感2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水浒传》以宋江起义为题材,成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宋江:起义军首领,号称“及时雨”,为人慷慨大方,乐于为人排忧解难,深受江湖人士喜爱,受所受教育的影响,一心报效朝庭。
武松:人称“武二郎”,绰号“行者武松”。 阳谷县景阳岗上赤手空拳打死一只斑白大虎。其兄武大郎以卖饮饼为生,娶妻潘金莲,后被潘金莲与西门庆所害。为替兄报仇,武松将二人杀死。然后被发配到孟州充军。后又被蒋门神等人陷害,欲制其于死地,忍无可忍之后,血溅鸳鸯楼。
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被高逑陷害,家破人亡。万般无奈之下,奋起抵抗,被迫上山。
读《水浒传》有感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一百零八英雄好汉,宋江为首。
宋江,绰号及时雨,在关键时刻勇敢果断,为人仗义,做事为兄弟着想,牺牲个人利益保全兄弟。他做事并不只是果断,都是经过了缜密的思考。宋江原为郓城县一刀笔小吏,但他好结识朋友,晁盖就是其中之一。晁盖被人陷害入狱,宋江不但帮助晁盖查明秋毫,还私放了晁盖,上了梁山。这是天注定的,却也有不可或缺的'一号人物-----阎婆惜。宋江怒杀阎婆惜,实属英雄之举,令人钦佩。
宋江为梁山首领,可世人对他褒贬不一。褒,他仗义行事,心思缜密,与兄弟朋友有默契,兄弟有难拔刀相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贬,他胆小又有一点懦弱,降宋之心从未减弱。其实,一点没错。宋江,就是这样一个人,并非十全十美,与梁山其他好汉一样。人,总有缺陷,世人并无完人,古人也不例外。宋江的领导能力超群,若不是此,怎能为首?论武功,林冲、卢俊义哪个不比他强;论计谋,吴用比他强;论力气,李逵、鲁达都比他强;论水性,张顺比他强。他宋江何德何能能当上群龙之首?凭的便是这领导能力和对兄弟的仗义。
可惜的是,宋江带领一百零八好汉向大宋招安,受到了朝中奸臣联合的排挤压迫,最后受害身亡,而弟兄们也所剩无几。
“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
读《水浒传》有感4
在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课文,如: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说、黄鹤楼送别、莫高窟等等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就要数《林冲棒打洪教头》了。
故事中的豹子头林冲,因受官府陷害,被开封府发配到沧州,路上经过柴进庄上,便进去坐坐。这时,柴进的师傅洪教头来了,一定要和林冲比试比试,林冲推辞不过,只得和洪教头切磋一下,而洪教头却以为林冲不会武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林冲打得落荒而逃。
这个故事风趣幽默,用洪教头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形象,把林冲刻画的忠直淳朴,武艺高强,威武,谦逊。文中还把洪教头写的带有有几分喜剧效果,使这个故事更加的'生动、有趣。
《林冲棒打洪教头》本是根据《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改编而成,《水浒传》是一部根据史料为依据而编写的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故事中惊险刺激,以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宋江和智多星吴用带领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与官兵斗智斗勇的故事。
那时候的帝王腐败无能,官府大量的向民间收税,榨取民间的财产,滥杀无辜,民间哀鸿遍野,妻离子散,灾民们啼饥号寒,不是死于官兵的刀下,就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冻死,病死,饿死……他们已经忍无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们受够了官府的黑暗,不再做逆来顺受,任人宰割的小绵羊,而都去了梁山造反……
《水浒传》——一本让你受益终身的书。
读《水浒传》有感5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一、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好汉上梁山前的个人经历;二、宋江在发配途中与各路好汉的奇遇以及最终上梁山的经历;三、宋江带领梁山进行的几场战役;四、原首领晁盖去世后,宋江确立梁山首领地位以及大聚义的故事;五、大聚义后与官军的战斗以及受招安;六、征服企图进犯的辽国;七、打败割据势力田虎、王庆;八、在江南与割据的方腊作战并死伤大半,全书在悲剧性且引人深思的氛围中结束。
读完《水浒传,》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XX,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读《水浒传》有感6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著,名叫《水浒传》。这本书主要是讲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是怎样替天行道。其中,给我印象的有下面这些人:
花和尚鲁智深不仅功夫好,而且力气也很大,但是他从来不欺负弱小,而且经常劫富济贫。因此穷人非常喜欢他。豹子头林冲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好汉。他为了不让自己的兄弟不被首领侮辱,就把首领杀了。这样可以体现出他是多么讲义气。但是,我更喜欢小旋风柴进和及时雨宋江。柴进虽然很富有,但是只要有走投无路人去他那里,他就会援助。所以,只要他一有困难,被他援助过的'好汉会来帮助他。宋江是一个只要别人有困难,他就会帮助别人,因此t他结识了天下无数好汉。
《水浒传》 里的英雄好汉有一个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替天行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读《水浒传》有感7
暑假,我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书中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好汉,都给我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朝末年人,他创造的《水浒传》则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编题的长篇小说,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歌颂农民的`革命斗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个作恶多端、欺压百姓的害民贼,同时也描述了一个个劫富济贫、铤而走险的好汉,他们被那些大大小小的统治者,逼得无法生活下去,走投无路,走上了反抗的道路。通过阅读,《水浒传》让我更加了解、熟悉了梁山好汉:及时雨宋江、玉麒麟卢俊义、智多星吴用等。
全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武松打虎”了:武松离开了“三碗不过冈”后便直奔“景阳冈”。走了几十里,武松累了,武松找了一块光溜溜的大青石,闭了眼正要睡,忽然跳出一只吊眼白额大老虎来。武松见了,吓出一身冷汗,从青石上翻了下来,拿起哨棒,闪到一旁。那老虎用两只前爪在地上略按一下,纵身一扑,武松连忙跳到一边,老虎转过头,又一掀、一扫,三招用完,气力已用去一半,老虎大吼一身又转向武松。武松双手抡起哨棒,用力照着老虎打去。谁料空中“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松树枝上,把树枝打断,哨棒也断成了两截。这一下,激得老虎猛扑过来,武松退后了十多步老虎刚好落在了武松面前。武松丢掉哨棒,用两只手抓着老虎的顶花皮,老虎挣扎着,但还是无济于事,武松把老虎头使劲往地上按,武松抬起右腿向老虎面门、眼睛使劲地踢。老虎疼地嗷嗷叫,两只前爪把地上挖出个大坑来,武松趁势把虎头按到大坑中老虎更加没了力气。武松死死揪住虎头顶花皮,抽出右手,用尽全身之力,照着老虎耳门打了六七十拳。老虎七窍流血,老虎不动弹了。武松怕老虎不死,捡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才罢手。
《水浒传》中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永远活在我心中永不抹灭。
读《水浒传》有感8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真实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
《水浒传》讲了英雄们走上反抗道路。梁山好汉更是引人注目,他们侠肝义胆,敢打抱不平;他们力大无比,武艺高强……有嫉恶如仇的花和尚鲁智深,生性耿直的豹子头林冲,爱叫好汉的小旋风柴进,足智多谋的智多星吴用,为人仗义的及时雨宋江等等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中,我最喜欢智多心吴用。他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和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刑场,快被斩时,吴用用计救了他们;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吴用用计破了呼延灼的连环马,攻破祝家庄。
虽然宋江为核心人物,但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让我对他的敬佩大打折扣。如果不是他让朝廷招安,就不会害死七十二位好汉,让七十二位好汉变成了七十二个冤魂,断送了一百零八位英雄的前程;如果不是他没意识到朝廷的用意,让他们去征讨反贼,就不会白白害死众英雄;如果不是他不听吴用、林冲等人的劝告,就不会展现出一段段悲剧,就不会害死自己害死众英雄!
不管怎么说,《水浒传》是一本不能不看的书!
读《水浒传》有感9
暑假中无意翻开《水浒传》,不禁感慨万千……
今天我们不谈“行者”武松景阳冈英勇打虎,不谈“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不谈“智多星”吴用智取生辰纲,谈谈那出名又不出名、勇敢又不勇敢、孝顺又不孝顺的“黑旋风”李逵。
名
正如书中所说,李逵,生来黝黑,憨厚鲁莽,虽是个“大粗人”,却也是个性情中人。他与宋江、戴宗和张顺不打不相识,《黑旋风斗浪里白条》这个场面活灵活现,也是《水浒传》中令人记忆深刻的一面,时常在脑中浮现。他虽是英雄,却也离不开现实的压迫,不平等,让他一步步走向公平人性的梁山泊。他似乎并不是那种典型的英雄。可是之后的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无一不体现出他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
其实,李逵就是那一种低调不求名利却又处处散发着豪迈气概的人。我们在生活中就应该向他学习,虽然外表有些不修边幅,但内心却充满了正义需要伸张,充满了热血需要喷发,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虽豪迈,却不张扬,不拘小节,懂得在关键时刻保持沉默,只是沉稳做事。这种人既让人喜爱又让人敬佩。
忠
对朋友忠心,在梁山好汉中,李逵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当初江州劫法场,就注定了他与这些英雄们之间的情义。他不顾自身的安危,英勇地凭着自己为兄弟们杀出一条血路,一声粗气喊出,一把兵器挥出,一身鲜血溅出,一把汗水洒出,他,不畏官兵,不畏生死,为了自己的兄弟在所不惜。勇敢可以说是他的代名词。
但是所有这些英雄事迹,在那个时代却属于对朝廷不忠不孝,说他勇敢又不勇敢,并不是他与朝廷作对所以不勇敢,而是他不敢将这些事迹告诉母亲听而撒谎所以不勇敢。其实这也是善意的谎言,怕吓到母亲,也并不是逃去梁山泊,而是去投奔梁山泊,他依然是那么勇敢无畏。
我们就应该像李逵一样,做一个无畏恶势力的人。面对不平等和仗势欺人,我们就应该勇敢地站出来惩恶扬善,不要害怕其他的一切,相信自己,战胜对手。与朋友要坦诚相见,困难时期雪中送炭,成功时期共享年华,足够讲义气,但也要分清是非,错误的事不应该去支持,而要及时制止,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朋友,惹人喜爱的朋友,发自内心的朋友。
孝
古以来,就有人说,忠孝两难全。似乎是这样的,李逵对朋友义气,就不得不欺骗母亲,对母亲孝顺,就不能及时投奔梁山泊,只能做一介匹夫草草一生,始终不会有什么作为,荒废了一身武艺。李逵似乎不孝顺,他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当了人们口中的'“梁山贼”,还害得哥哥险些受牢狱之苦,但他似乎又很孝顺,为了母亲的生命安全冒死也要回老家接母亲一起去梁山泊过好日子,怕母亲生气还编制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沂岭杀四虎也体现了他对母亲的爱之深。我认为,孝,李逵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典范。他成功地做到了忠孝两全。
沂岭上四虎许多猎户都战败而归对它们无可奈何,使这些老虎为所欲为横行霸道,李逵却在丧母的悲痛中轻松地解决了四虎,为母亲报仇雪恨。
可见,孝心的力量是伟大的,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并倾其所能地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创造条件,我们欠他们的不是一点点,需要学会感恩。我们也要珍惜每一段时光,与父母好好相处,不要等到再也不能与他们相见了再来忏悔怀念,已是回天无力。李逵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虽然有些极端,却也深刻地给我们上了一课。孝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
名,忠,孝,这些我们在现在与将来都势必会遇到,但是不能过于重视,也不能过分轻视。我们需要淡泊名利,怀着赤胆忠心,对朋友坦诚相见,并及时孝敬父母亲人,像李逵一样,做一个真英雄。让人喜爱,也让人敬佩。
细读完《水浒传》,真是让我感慨万千……
读《水浒传》有感10
最近,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读完后,我被梁山好汉的正义凛然和他们情同手足的义气所深深感动。
这部书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们,聚义梁山泊,直至招安而失败的全过程,从这部经典的农民起义小说中,反应了作者施耐庵对朝廷黑暗和统治者昏庸的强烈的不满和愤慨。
《水浒传》中塑造了多位形象鲜明的好汉,比如一身正气,视死如归的鲁智深他们豪爽粗狂却不失风度;待人诚恳、正气凛然的宋江和卢俊义;勇猛异常的关胜、董平等,几乎没人能与之匹敌;吴用和公孙胜的计谋与智识也令人惊叹,像这样性格的鲜明人物还有许多。
在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我对花和尚鲁智深印象颇深。为什么他叫花和尚呢?因为他身上纹了许多纹身,他还特别喜好喝酒,但是这只是表面,实际上他是一位重情义、重义气、充满正义感的'英雄。虽然性格豪爽粗犷,却富有智慧,而且胆大心细。在打死镇关西后,他不慌不忙不像别人杀了人就跑,而是指着镇关西骂“你诈死,别以为洒家不知,等会儿洒家再与你理会”,然后从容不迫地离开;放走金老汉时还拿条板凳坐了两个时辰,估摸人走远了他才走,这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胆大心细;在史进去打抱不平被抓后,鲁智深暴跳如雷,拎起禅杖就要去杀知府,却被识破,又被抓了起来,面对审问时,他又充满正气地说:“我就是来救人的,既然被抓,无须多问,只杀便是!”
这充满气概的言语让我为之倾倒。他的正义和舍己救人的品质值得我学习。
读《水浒传》有感11
书是知识的海洋,里面装满了非常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书中人物的精神,如《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钢铁般的意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有许多名著,我看过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水浒传》这本名著的作者是施耐庵。这本名著主要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被官府逼上梁山,到梁山聚义,与官府做斗争的故事。这些人物有为聚义大业提供帮助,带领梁山泊兄弟斗争的“及时雨”宋江;有智取生辰纲的“智多星”吴用;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拳打镇关西的“花和尚”鲁智深。这一百零八位好汉都有着一个个故事,其中有许多故事都体现出一个“义”字,如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林冲被高俅父子陷害,由两个官差押解到沧州服刑。鲁智深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当他知道这件事后,就悄悄地跟着他们,提防奸人陷害林冲。走到野猪林时,两个官差暗中听从高俅父子的话,要在野猪林里把林冲杀了。当他们拿起刀,向林冲砍去的瞬间,鲁智深冲了出来,用自己的武器挡住了刀,然后抓住了官差。之后他就想把林冲带走。可是,林冲不肯走。鲁智深一再劝他,但林冲还是坚持要去沧州。鲁智深没有办法,只好一路陪着林冲,防止两个官差对林冲不利。鲁智深因为不忍见林冲受害,一路相随,帮助林冲脱离险境,这是“义”的表现。
就是因为这个"义"字,所以当朋友有难时,我们会帮助他们;当自己有困难时,朋友就会来帮助自己脱离险境。如果不讲义,就得不到别人的帮助。
我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向我借修正带用,而我没有借给他。几天之后,我有一个不懂的问题,向那位同学请教,可是那个同学不理我。之后我才知道,他是因为我不借给他修正带,所以不理我。
所以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读书让我知道了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让我非常快乐!
读《水浒传》有感12
我买了一本《水浒传》,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我读书,那叫一个快,10分钟不到,已经读完了第二回合,讲的是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读完这一回合,我感觉到鲁智深也蛮好的,比如:当金氏父女没有盘缠时,鲁智深毫不犹豫的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五两银子全部放在了桌上,帮忙金氏父女渡过难关。还有一次呢,鲁智深为民除害,就让镇关西尝了一些苦头,但是,没想到的是,那镇关西经不起打,鲁智深仅用三拳就让镇关西与世长辞了,他没想到自己竟杀人了,心里很担心,俗话说的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前,救过的金氏父女知恩图报,又救了鲁智深一命。
透过这一回合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人人能这样做,我坚信,我们的国家会更完美,就会少一些坏现象;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我坚信,再也不会有抢劫、杀人,这些令人心惊胆跳的事情发生了;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我坚信,我们的国家秩序会更好,大家会更和谐的相处在一齐!哦,忘了说了,我们还要知恩图报哦!
读《水浒传》有感13
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一部心血之作,也是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浒,是指在水边、岸边。因为水泊梁山周围有水在流动,所以叫做水浒。水泊也叫“王土”,故名“水浒”。水浒传中,主要讲的是108将在梁山上的故事。书中,108将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施耐庵在制作水浒传的过程之中,是先将108将的形象画在宣纸上,然后,编写内容。水泊梁山也是一个小小的朝廷,他们也有着自己的规矩、自由和使命。在文中,最遗憾的就是宋江投靠了朝廷,从而为朝廷卖命。最终,被奸臣害死。这就是水浒传中的唯一坏处。读了水浒传后,我深深的感到,108将拼死保护朝廷,就是为了安定国家。他们的爱国情怀是用金钱都换不来的。在排座次的时候,无论是谁排第一,谁排最后,他们都毫不在乎,他们之间讲的是兄弟情义,而不是谁高谁低。在他们眼里,只要是在梁山上的人,他们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在梁山上,他们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在征讨方腊时,看着108将一个个在战场上牺牲,他们的热血洒满了这片净土,我为此感到深深的惋惜。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的英雄事迹也见证了文天祥的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的英雄事迹也可谓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施耐庵把108将的性格特点描写的非常鲜明,淋漓至尽。文中的108将我个个都敬佩不已。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佩服武松的英雄气概。佩服林冲的宽宏大量。佩服孙二娘那样的巾帼英杰。佩服吴用的足智多谋。佩服卢俊义的英勇无敌。佩服花荣的百步穿杨。正是因为有水浒传这部经典名著,才时刻让我在人生的路上勇往直前,永不畏惧。
它影响着我的一生,我会永远铭记它,珍藏它。
读《水浒传》有感14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梁山好汉的故事家喻户晓。这本书讲述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后被朝廷招安,奉命阻止大辽的进攻,然后平定南方方腊起义,虽说受到了天子封赏,最终却遭到奸臣陷害,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烟消云散了。
在寒假里浅读《水浒传》时,从始至终感受到的是英雄们的豪情,还有他们一直坚持的“忠”与“义”。“忠”是众好汉的忠心,无论是报效朝廷,还是对待朋友都忠心不二。这一方面宋江宋公明身上体现得最多,无论是在落草之前,还是在上梁山之后,他对朝廷的忠心都矢志不渝。至于“义”,如果没有它的存在,兄弟再多也没有战斗力,最终只会互相猜疑,自相残杀。为朋友两肋插刀,这便是“义”。读完《水浒传》,再次回想便有了新的感悟,那就是领导者的思想。以前印象中的宋江是“忠”与“义”的化身,现在我所看到的宋江则是一名思想中存有奴性的管理者,正是这种奴性限制了宋江的发展视野,葬送了整个梁山泊的前程。宋江一直视朝廷为正统,在他眼里落草为寇就是不忠不孝的表现,因此他极力忍受着现实的种种不公,即使是被刺配也从没想过落草。后来宋江被逼无奈,还是上了梁山泊,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仍没有彻底反抗,而是将所有的遭遇归之于奸臣弄权。他没有林冲反抗得彻底,林冲在遭到高俅陷害时,一味地忍让,失去了心爱的娘子,以及男人为之骄傲的事业——失去了八十万禁军教头。后来,潜隐在林冲性格深处的反抗元素经过相当程度的'积淀后,骤然飙升。风雪山神庙,林冲夜奔上梁山,直至成为水浒阵营里最为革命的人物之一,林冲与朝廷的决裂要比宋江彻底得多。宋江也没有鲁智深反抗得彻底。鲁智深最初作为一名下级军官,为救金翠莲,提辖做不成了,作了和尚。为救林冲,连和尚也做不成了,落草二龙山。二龙山呆不下去,就上梁山,豪爽仗义,坦坦荡荡,不像宋江,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宋江上梁山初就想好了梁山的出路,从那就是等待朝廷招安,宋江乃大才之人,江州反诗中的“他日若得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足以体现这一点。宋江的领导才能也不得不让人佩服,他手下上百名头领,肯定有些人是他不喜欢的,但他从没表现出反感的一面,对待任何头领他都是非常友好的,将自己“忠义”的品牌形像深植每个头领内心,使得每个头领对他都惟命是从俯首听命。
从梁山泊当时的势力来看,梁山众军已经成为一支非常有组织性的军队,人才济济,能征善战,不可小觑,这样一支队伍,却被昏君和奸臣肆意调配利用,这不能不说是水泊梁山的悲哀。
历史的烟云早已随风而去,施耐庵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却经久不衰。《水浒传》博大精深,其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生道理,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
读《水浒传》有感15
这个暑假我读了《水浒传》,这本书对我的启迪很大,让我领略了许多的英雄好汉,行侠仗义的角色,让我懂得了当时的封建社会的腐败,压迫人民的统治阶级的黑暗,其中有一位角色武松,他力大无穷,武艺高强,凭藉他坚强不屈的精神打败老虎,他就是这些英雄好汉的象征,书内介绍了很多英雄好汉,读完这本书后,我了解了英雄好汉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勇敢对抗黑暗统治阶级的高尚品德令我难以忘怀。
【读《水浒传》有感】相关文章:
读水浒传有感09-09
读《水浒传》有感06-30
(优)读《水浒传》有感03-30
读水浒传有感范文集锦02-28
读《水浒传》有感常用1篇03-18
《水浒传》读书心得02-17
水浒传读书心得07-15
读《水浒传》有感作文五年级范文10-31
水浒传读书心得范文10-19
水浒传读后感12-19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