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写作素材>哲理故事>名人哲理故事

名人哲理故事

时间:2024-01-09 08:01:40 哲理故事 我要投稿

名人哲理故事

  名人哲理故事 篇1

《解题》

名人哲理故事

  1796年的一天,德国歌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很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青年做着做着,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的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17边形。青年很快地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哲理: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

  名人哲理故事 篇2

生命的价值》

  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起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做一件事。”说着,他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而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有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哲理: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甚至被碾得粉身碎骨。但无论发生什么,我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生命的价值不因我们身份的高低而改变,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自身!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名人哲理故事 篇3

  《关于牛顿忘我工作的故事》

  牛顿每一天除抽出少量的时刻锻炼身体外,大部分时刻是在书房里度过的。一次,在书房中,他一边思考着问题,一边在煮鸡蛋。苦苦地思索,简直使他痴呆。突然,锅里的`水沸腾了,赶忙掀锅一看,“啊!”他惊叫起来,锅里煮的却是一块怀表。原来他思考问题时竟心不在焉地随手把怀表当做鸡蛋放在锅里了。

  还有一次,牛顿邀请一位朋友到他家吃午饭。他研究科学入了迷,把这件事忘掉了。他的佣人照例只准备了牛顿个人吃的午饭。临近中午,客人应邀而来。客人看见牛顿正在埋头计算问题,桌上、床上摆着稿纸、书籍。看到这种情形,客人没有打搅牛顿,见桌上摆着饭菜,以为是给他准备的,便坐下吃了起来。吃完后就悄悄地走了。当牛顿把题计算完了,走到餐桌旁准备吃午

  饭时,看见盘子里吃过的鸡骨头,恍然大悟地说:“我以为我没有吃饭呢,我还是吃了。”

  哲理:这些故事究竟是真是假,并不关重要,但是证明了牛顿是一个怎样沉思默想,不修边幅,虚己敛容的人,他对科学极度的专心,总是想着星辰的旋转,宇宙的变化,而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名人哲理故事 篇4

  檀道济是刘宋时期的大将。有一次,檀道济奉皇帝之命去讨伐魏国时,因为遭遇恶劣的天气,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导致部队出发时所带的粮食变得匮乏,因为一时不可能得到补给,他只好带着士兵们原路返回。让檀道济没想到的是,有一个士兵叛逃到了魏国,把他们已经没有粮食的事情如实告诉给了敌人。

  魏兵的将领了解情况之后,自然不肯放过消灭檀道济的大好时机,他们立刻带兵一路追赶而来。檀道济得到消息,沉思了一会儿,缓缓地对属下们说:“按照原计划继续前进,晚上再停下来。”当天晚上,檀道济让士兵运来很多沙子,把它们堆在一起,然后拿出粮库里仅有的粮食盖在沙子的外层。

  第二天早晨,魏兵的追兵到了,他们远远地看到用沙子伪装起来的`“粮仓”,为宋军还有这么多粮食而惊讶,以为那个叛逃的士兵一定在撒谎,借机把他杀掉了,然后又撤回了所有的追兵,檀道济趁机继续撤退,终于保全了自己的队伍。

  很多时候,在敌我双方的较量中,决定胜负的往往并不是军事实力,只要像檀道济这样懂得运用智慧,就算身处绝境也可以反败为胜。

  名人哲理故事 篇5

  一个22岁的年轻人在订婚那天遭到了巨大的羞辱。当年轻人沉浸在亲戚朋友的祝福声中时,他的女明友却牵着另一位年轻小伙儿的手对他说:“对不起,我觉得,我们在一起不会幸福。”正沉浸在幸福中的他呆若木鸡,在亲戚朋友诧异的目光中他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整个小镇都知道了他的事,在订婚的'良辰吉日却被心爱的姑娘抛弃。这是何等的羞辱。年轻人决定逃离这个让他觉得生活在羞辱中的小镇。于是,在一个黑夜,年轻人离开了小镇,开始了流浪生涯,从家乡瑞士到德国,又从德国到了法国。他发誓将来一定要风风光光地回到家乡,找回自己丢失的尊严。

  再回到家乡已经是30年后的事情,当年负气出走的年轻人已经鬓角发白。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了。他的著作《忏悔录》、《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在欧洲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的名字—卢梭,享誉欧洲。在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有位老朋友问他:“你还记得艾丽尔吗?”卢梭笑着说:“当然记得,她差一点儿做了我的新娘。”满是轻松,没有丝毫的怨恨。“当初她带给了你莫大的羞辱,自己也没有好下场,这些年来,一直生活在贫困潦倒之中,靠着亲戚们的救济艰难度日。上帝惩罚了她对你的背叛。”朋友对卢梭说。朋友本以为卢梭听到当初背叛自己的人落个悲惨下场后会感到高兴,然而卢梭却对他说:“我很难过,上帝不应该惩罚她。我这里有一些钱,请你转交给她,不要告诉她是我给的,以免她以为我在羞辱她而拒绝。”

  “你真的对艾丽尔没有丝毫的怨恨吗?当初,她可是让你丢尽了脸。”朋友用质疑的语气问。

  “如果有怨恨,那也是30年以前的事,如果这些年我一直对她怀有怨恨,那我自己岂不是在怨恨中生活了30年,那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就像我提着一袋死老鼠去见你,那一路上闻着臭味的岂不是我。怨恨就是一袋死老鼠,最好把它丢得远远的。”卢梭说完从口袋里拿出一些钱来,递给朋友。然后说:“希望这些钱能帮助她摆脱困境,生活得好一点儿。”

  感悟:

  对待曾经带给自己奇耻大辱的人,卢梭选择了宽容,而不是怨恨。怨恨就是一袋死老鼠,提着它只能使自己闻到臭味。背负怨恨是相当沉重的,怀恨在心,可能伤害别人,但积聚在心中的怨恨,一定会先伤害自己。不妨去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丢掉怨恨那一袋死老鼠,澄清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愉悦的芬芳。

  名人哲理故事 篇6

  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是北宋名臣,人称“布衣宰相”。在襄城任知州时,他发现百姓的生活穷困,于是想找出办法改变现状。经过考察,他发现襄城适宜种桑养蚕,织成丝绸后价格不菲,便发布政令,号召百姓种桑树。

  可政令发出了很久,范纯仁也没看到百姓种桑树。原来,当地百姓世代以种田为业,习惯了老守田园,不想求变。尽管政府再三鼓励,仍没人愿意去种桑树。范纯仁不愿靠强制措施逼迫百姓,便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种桑树代替处罚。他命人贴出公告,写上:罪行较轻的罪犯可以用在家中种桑树代替坐牢,所种桑树的'多少根据罪过轻重而定,并按所种桑树的生长情况,予以减罪或免罪。

  公告贴出后,许多罪犯为了减罪纷纷在家种桑树,继而用桑叶养蚕、用蚕丝织布……几年后,养蚕、织布的风气在襄城流行起来,许多百姓因此脱贫致富。因为范纯仁是以著作侍郎的身份来此任知州,百姓便把桑林称为“著作桑林”。

  怎样把政令推行下去是一门学问。许多时候,以强制的方式推行政令,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而变通一下方式,巧行政令,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名人哲理故事 篇7

  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有一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的成功人士都喜欢把自己的过去说得一无所有,最后忍辱负重,终获成功。中学生也喜欢讴歌母亲的任劳任怨,含辛茹苦,终将自己拉扯成人。但母亲的苦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做子女的在改善母亲的境遇方面做了什么?除非你打算继续让母亲享受苦难,否则,这些现实的问题不容回避。

  其实,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

  相反,在很多时候,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

  一切没有选择的行为,在道德上都是没有价值的.。不要表扬下岗工人勤俭节约,农民衣着朴素。在被动地从事一件他完全不得已的事时,我们不要一味地赞叹受难者的勤劳勇敢,那会显得我们全无心肝。

  一座偌大的城市找不见厕所,市民忍耻到墙脚排泄,被归为“素质低”;一个乡村教师三十年如一日,省吃俭用,自费买砖,亲自手提肩背,将一座学校背上山,被高度赞扬,却只字不提教育部门的失职;这种文化培养出的道德,鲁迅称为“瞒和骗”。它把一切需要改良的现实问题转化成一个无私奉献的道德自律问题。

  这种苦难美学不值得赞美。

  名人哲理故事 篇8

  《蔡志忠的生活公约的故事》

  他善待自己的方式是“如意”。

  他认为没有什么比“如意”更幸福。

  他的生活公约是:过最简单的物质生活,做最丰富的精神思考,用最少的物质需求带来最大的精神财富。

  他有0双同一款式的黑布鞋,20件同一款式的白上衣,20条同一款式的卡其布裤。这些鞋、衣、裤全是一模一样的,正因适宜、喜爱,碰上了便一次性多多地买回来,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衣帽间里,要用的时候伸手可及,省得再花时刻。

  这样一个生活如此简约的人,从4岁起就开始画漫画,每一天坚持凌晨三四点钟起床,他用过的纸张堆积起来的高度已无法计算。

  他有一位恩师,初中时,那位老师应对这个陷入困顿的勤奋而又天赋卓然的少年说:“并不是每个人都务必取得完整的学历,它因人而异。你需要的是尽早找到你自己的路,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完成学业。”于是,那个暑假,他只身离家,带着满脑子汹涌的想法,到了一个他向往了很久的美丽小镇,静心画画、写作,两周后,他把书稿交给出版社,出版社立即决定出版。当时他5岁,等到他20岁时,已出版了两百多本书,平均不到9天一本。

  他有一个数学考过零分的女儿。他不像其他家长那样责备她,他说正因她其他功课都考满分,这个女儿4岁前就边完成学业边独自环游了小半个地球。

  信守着自己的公约,他40余年专心从事着自己喜爱而拿手的工作,过着如意而幸福的生活。

  他就是我们熟悉而喜爱的`漫画家蔡志忠,他的作品与他的公约都是独一无二的。

  哲理:过最简单的物质生活,做最丰富的精神思考,用最少的物质需求带来最大的精神财富,也许这就是人的大智慧吧!

  名人哲理故事 篇9

  音乐家鲁宾斯坦经常到好友画家毕加索的画室看他画画。一次,鲁宾斯坦在好几个月内看到毕加索不断地在画同样的东西。背景就是阳台的铁栏杆,近景就是一张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他。

  当毕加索画了将近五十幅同样的作品后,鲁宾斯坦不耐烦地问:“每一天都描绘同样的静物,难道你不厌倦吗?”

  毕加索反问道:“你不觉得自己在说废话?难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钟都就是不一样的我,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线,每一天虽然看同一瓶酒,但我能够从中看到不一样的个性,看到不一样的酒瓶,不一样的桌子,不一样的世界里的不一样的.生命!在我的眼睛里,这一切都就是不一样的。”从此以后,鲁宾斯坦在重复弹一首歌时,皆可弹出不一样的韵味。

  哲理: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请拿出虚怀若谷的胸襟,学会换位思考,你会发现,此时世界原本能够如此美丽,生活原本能够如此丰富,精神原本能够如此充实。与人相处之道

  名人哲理故事 篇10

  有一段时间,丘吉尔在政治上面受到打击,无事可做,终日抑郁。家人看在眼里,于是忙不迭地给他找活干。

  他的一个邻居的妻子是画家,于是家人鼓励他去跟女画家学画。丘吉尔在政治舞台上面敢作敢为,横冲直撞,但是面对干净洁白的画布,他却迟迟不敢下笔。毕竟,这是一个重要的开始!丘吉尔面对画布发呆了十多分钟,还是不知道第一笔从哪里下手。

  女画家见到了,一言不发,将所有的.颜料都涂到了画布上,画布瞬间变得乱七八糟。丘吉尔看到画布反正已经变成这样,就拿起笔在上面任意地涂抹起来。

  这就是丘吉尔的第一个开始。虽然惨不忍睹,但是丘吉尔的心门已经打开了!

  从此丘吉尔在画画上一发而不可收拾,一边从政,一边画画长达十余年,留下来很多风格迥异、思维大胆的油画。更加重要的是,丘吉尔重新开始恢复自信,在政治上开始重新崛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不妨试试一个坏的开始吧。因为一个坏的开始,总比没有开始强。开始让人可以丢下不满的现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希望中间去。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坏的开始至少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无论你有什么梦想,都请给自己—个新的开始吧!

  名人哲理故事 篇11

  《毕加索:时刻的光线》

  音乐家鲁宾斯坦经常到好友画家毕加索的画室看他画画。一次,鲁宾斯坦在好几个月内看到毕加索不断地在画同样的东西。背景是阳台的铁栏杆,近景是一张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他。

  当毕加索画了将近五十幅同样的`作品后,鲁宾斯坦不耐烦地问:“每一天都描绘同样的静物,难道你不厌倦吗?”

  毕加索反问道:“你不觉得自己在说废话?难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钟都是不一样的我,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线,每一天虽然看同一瓶酒,但我能够从中看到不一样的个性,看到不一样的酒瓶,不一样的桌子,不一样的世界里的不一样的生命!在我的眼睛里,这一切都是不一样的。”从此以后,鲁宾斯坦在重复弹一首歌时,皆可弹出不一样的韵味。

  哲理: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请拿出虚怀若谷的胸襟,学会换位思考,你会发现,世界原本能够如此美丽,生活原本能够如此丰富,精神原本能够如此充实。与人相处之道

  名人哲理故事 篇12

  冯玉祥买肉敬父的故事

  国将领冯玉祥出身贫寒,二岁就入伍当了兵。

  那时,部队里一般逢三、五日领饷,五、日打靶。打靶可是件苦事,不管严冬酷暑,刮风下雨,在地上一伏就是半天。冯玉祥的父亲冯有茂心疼玉祥年龄小,身板差,每逢打靶的日子,总要给他几个小钱,让他买两个烧饼补补身子。

  玉祥虽说接过了钱,可心里老是犯嘀咕:家中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何况前些天父亲又坠马摔伤了右腿,正需改善饮食,好好调养。这钱,怎能自己享用呢?于是,他把父亲给的钱都攒了起来,再加上省吃俭用节余下来的一点饷金,凑足二四个钱,到肉铺买了二斤猪肉,送回家中。

  晚上,父亲收工回来,发现锅里炖着香喷喷的猪肉,分奇怪,就问站在锅灶前的.玉祥:“孩子,这肉是从哪儿来的?”

  玉祥笑着说:“一不是偷的,二不是抢的,你就放心大胆地吃吧!”

  可正直憨厚的有茂老汉硬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没办法,玉祥只好如实讲了。

  冯有茂听罢,顿时一阵心酸,眼泪夺眶而出。

  这事发生在1897年,那年冯玉祥刚满五岁。二年后,他仍没忘记此事,还专门写了一首有趣的打油诗呢!

  “肥肉二斤买回家,手自炖熟奉吾父。家贫得肉良非易,老父食之儿蹈舞。”

  感悟:

  不论处在怎么样的环境下,都不能忘记父母给予我们的爱,以孝为道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

  名人哲理故事 篇13

  李玉刚1978年7月出生在贫困农家,18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吉林省艺术学院戏剧系。但家里承担不起昂贵的费用,只得忍痛放下学业。倔犟的李玉刚打起背包走出家门,开始了追寻艺术梦想的闯荡。

  为了寻找登台的机会,他来到长春一家歌舞厅当服务员。歌手演出完了,他就给他们捶背、按摩。几个月后最后赢得了一次登台的机会。可他两只脚就像踩在电门上,双腿“突、突、突”抖得厉害,演唱结果可想而知。李玉刚并不气馁,继续寻找再登台的机会。

  颠沛流离了近一年,起色不大,收入寥寥无几,最困难时,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只得逃票乘车。1997年,他听一个朋友说西安一家大型歌舞厅找替补演员,立即觉得就是机会,立刻央求朋友说他去。结果,他凭着较好的嗓音被留了下来,但规定,此时没演出时打扫卫生,每一天40块钱。此时这样苛刻的`条件,李玉刚并不介意,心里想:“只要能让我上台就行!”近一年的苦苦等待,他最后捕捉到了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

  1998年夏天,歌曲《为了谁》风靡全国,歌舞厅就安排李玉刚陪一位女歌手演唱,演出效果十分好,成了歌厅的保留曲目。谁知有一天演出就要开始了,女歌手却不知去向,李玉刚看到这种状况心急如焚。正当艺术总监请老板拍板换节目时,李玉刚鼓足勇气向老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请求:“男女声由我一个人唱。”老板有点不敢坚信自己的耳朵,两眼直盯盯地看着李玉刚,似乎在想着什么,几秒钟的沉默后老板开口说:“看你平时唱得还行,那就试试吧!”在场的所有人都替李玉刚捏一把汗:他能行吗?

  然而令人吃惊的就是,李玉刚竟然声情并茂地把这首男女声的歌唱了下来,而且女声部分演唱得阴柔细腻、圆润高亢,活脱脱甜美的女生声音,观众席中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此时反响十分强烈。

  无名小子李玉刚一下子在歌舞厅火了起来,他的演唱成了歌舞厅的经典节目,他成了歌厅的“台柱子”。

  这次意外中的勇敢一试,使李玉刚在捕捉到机会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小嗓演唱的潜力,于就是萌生了男扮女装演出的想法。从此李玉刚开始了梦想的追求,耗尽积蓄四处拜师学艺,此时历尽千辛万苦,先后得到了著名声乐教授邹文琴、知名舞蹈家沈培艺、京剧男旦表演艺术家胡文阁、化妆大师毛戈平等名家大师的指导和教诲,经过5年的刻苦学习、训练,最终在央视《星光大道》节目中一举成名。如今他已经成为央视和国内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中的常客。

  哲理:机会就像一只顽皮的蜻蜓,决不会在我们的等待中翩然而至。只有那些善于捕捉机会,把握住机会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名人哲理故事 篇14

  明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对那些功臣宿将并不那么放心,采取各种方式测试这些人的忠诚度。

  大将郭德成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妹妹又是朱元璋的妃子,可朱元璋对他并不信任。

  一天,郭德成奉旨入宫,君臣二人饮酒叙谈,其乐融融。

  郭德成不免有了醉意,朱元璋见了便命人拿来两锭黄金塞进他的手里说:“好好拿着,不要告诉别人。”郭德成虽然酒醉,可内心敞亮,无功受禄,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便把金子藏在靴筒里,一摇一晃地出了皇宫。

  到了宫门口的`时候,郭德成故意借醉跌倒在地,脚上的靴子一下子摔出老远,那两锭金子滚落出来,特别显眼。

  把守宫门的侍卫见了,觉得郭德成形迹可疑,马上将其拽住,并派人飞报皇帝。

  朱元璋见报,对来人说:“不必多疑,那是朕赐予他的。”

  朱元璋不露声色,心中却又暗自得意:郭德成不欺君,是一个忠诚可靠的人。

  事后,有人指责郭德成有些过分,做事不厚道。

  郭德成回答:“宫廷之内如此严密,若藏金而出,别人岂不说你偷窃?况且,我的妹妹在宫内侍候皇上,我又经常出入皇宫,谁知道皇上是否以此来测试我的忠心呢?”一席话,说得众人皆服。

  与其刻意地掩藏不如主动袒露,无缘无故地得到赏赐,就更需要小心谨慎,天上不会掉馅饼。

【名人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名人哲理故事03-24

说谎的名人哲理故事01-20

与名人相关的哲理故事03-10

经典名人故事06-16

精选名人故事02-10

名人的故事11-02

【精选】名人的故事08-23

名人故事07-28

经典名人故事12-04

名人的故事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