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写作素材>名人故事>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

时间:2023-02-18 17:54:11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关于名人故事汇编15篇

关于名人故事1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刘绮燃荻读书

  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苏廷吹火读书

  “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关于名人故事2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 秋水》)

  庄子此时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背后则是楚国的官位——两者巨大的差距使这道选择题看起来十分容易。但是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呢?两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这个故事,即便不是客观的历史事实,至少是庄子的心灵真实的反映。它体现了庄子超凡脱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庄子的这种坚持,让我们知道精神可以达到的高度,更提醒我们:精神是有贞操的。事实上,庄子的行为,确实使一代代“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在取得世俗的成功的同时,内心里总存有秘而不宣的羞耻感。

关于名人故事3

  1999年9月,阿里巴巴网站建立起来了,马云立志要使之成为中小企业敲开财富之门的引路人。10月,阿里巴巴获得以高盛牵头提供的500万美元风险资金,马云立即着手的一件事情就是,从香港和美国引进大量的外部人才。

  马云对外宣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当时,在阿里巴巴12个人的高管团队成员中除了马云自己,全部来自海外。

  接下来几年,阿里巴巴聘用了更多的MBA,包括哈佛、斯坦福等学校的MBA,还有国内大学毕业的MBA。但是后来这些MBA中的95%都被马云开除了。马云后来回忆道:我跟北大的张维迎教授辩论,首先我承认我水平比较差,95%的MBA都被我开除掉了,难道他们就没有错吗?怎么可能95%都被我开除掉?肯定有错。因为这些MBA一进来跟你讲年薪至少十万元,一讲都是战略。每次你听那些专家跟MBA讲得热血沸腾,然后做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从哪儿做起。

  马云说,进商学院首先学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家,小企业家成功靠精明,中企业家成功靠管理,大企业家成功靠做人。因此,商业教育培养MBA,首先要教的是做人。马云对这些MBA的评价是:“基本的礼节、专业精神、敬业精神都很糟糕。”这些人一进阿里巴巴就好像是来管人的,他们一进来就要把前面的企业家的东西都给推翻。

  马云从不否定那些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水平,他们的水平如同飞机引擎一样,但问题在于,如此高性能的引擎适合拖拉机吗?马云由此总结出一个关于人才使用的理论:只有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他把当初开除MBA的事情做了一个比喻:就好比把飞机的引擎装在了拖拉机上,最终还是飞不起来一样,我们在初期确实犯了这样的.错。那些职业经理人管理水平确实很高,但是不合适。公司当时的发展水平还容不下这样的人。

  长期以来,在不少人眼里,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能算是人才,否则即使有通天的本领,没有一纸文凭或职称,也不能称其为人才。但是,西方却有这样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财富。”是不是人才,关键是看把它放在什么位置上,让他去做事,只要他在这个位置上能够做好,做出成绩来,他就是人才;如果不行,即使顶着再多的桂冠,他也不是人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适用”即人才。马云在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题字:“善用人才为大领袖要旨,此刘邦刘备之所以创大业也。愿马云兄常勉之。”这幅字是金庸20xx年的时候给马云题的。马云说:“我挂在办公桌前面,这是给自己看的,挂在后面是给别人看的。天天看到这个,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

  造就一个优秀的企业,并不是要打败所有的对手,而是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力优势,建立自己的团队、机制、文化。我可能再干5年、10年,但最终肯定要离开。离开之前,我会把阿里巴巴、淘宝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成长机制建立起来,到时候,有没有马云已不重要。要确保组织发展既平稳又迅猛,就要保证阿里巴巴无论发展速度有多快,都能在需要用人的时候有人可用。

  如何才能形成团队自身的竞争机制呢?马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学习。

  “前些天,我组织公司的一些高层看《历史的天空》。这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讲述了一个农民如何逐步成长为将军的故事。主人公姜大牙一开始几乎是个土匪,但是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不仅学会了游击战、大规模作战、机械化作战,而且还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最终成为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与众多的中小企业一样,阿里巴巴也希望员工像姜大牙一样,不断改造,不断学习,还要不断创新,这样企业才能持续成长。”

  在人才选拔上,阿里巴巴采取的是外部招聘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内部培养是重点。在电子商务行业里,阿里巴巴已经走在了最前列,单纯依赖从其他公司大批量吸收成熟的人才,很难满足每年成倍增长的业务对人才的大量、高质的需求。阿里巴巴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外来人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充分理解。如果不能在价值观上达成一致,那么在长远业务上就很难形成统一的共识。因而阿里巴巴主要是以内部培养为主,包括“培养人”和“选拔人”两个方面。

  在培训方面,阿里巴巴根据员工的层级、职能,将学习细分为:阿里党校、阿里夜校、阿里课堂、阿里夜谈和组织部。另外,针对庞大的销售队伍,阿里巴巴还组建了专门的销售培训部门;而“送课下乡”项目则确保了培训学习资源能到达一线员工住的地方。针对关键岗位的人才,阿里巴巴还设有“接班人计划”,针对不同岗位,制定胜任力模型,培养后备力量。

  在阿里巴巴,由于业务发展迅猛,用人急迫,一些年轻的管理人员充满激情但是管理经验欠缺,不能有效辅导下属,带领团队创造整体绩效,造成下属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尽管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是360度反馈,但是就阿里巴巴而言,更多的是采用员工座谈、“小字报”、管理论坛、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来满足管理人员了解下属感受、不断改进管理方式、调整管理理念的需求。

  马云坚信,只有令个体不断增值的企业,才是员工向往的发挥个人价值的好平台。

关于名人故事4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为鲁迅留下深刻的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鲁迅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巨人,他的著作全部收入《鲁迅全集》,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

关于名人故事5

  1978年,已经25岁的李雪健还是空政文工团里一位跑龙套的小人物,平时搬搬道具打打杂,偶尔演些山东快书、相声、小话剧、小舞蹈之类节目的小角色。

  1979年,他在话剧《陈毅出山》中饰匪兵乙。整个演出,李雪健只有一次出场机会,端着枪从这头跑到那头,没有一句台词,时间不足30 秒,还是一个暗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谁都能演的平庸角色。但李雪健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在一部戏里,每一个角色都得鲜活,一个再小不过的`角色也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个连场戏,每天都要循环演出,这样一成不变的演下去,不仅观众乏味,自己也觉得无趣,可是这样一个不足30秒钟的戏又确实没有什么文章可做。李雪健就开始琢磨,得一天有一个变化,不能老是这样,他突然灵机一动,找来一小块海绵,把它做成了一个痦子,贴到脸上。

  当他再次走场时,脸稍微一侧扬,细心的观众就发现了他脸上的这个痦子,立即欢叫了起来,觉得这个匪兵真有一股“匪味”。导演也发觉了,演出结束后夸李雪健把这个匪兵演活了,演丰富了,有立体感了,不再是呆板平面可有可无的摆设了。

  李雪健在这场戏里就因为这一个小小的变化而使这个不大的角色丰富起来,光彩起来,不仅让观众记住了他,也让导演记住了他。

  后来,剧组里一位演匪兵甲的演员调出,导演就让他演了匪兵甲,后来又让他演匪兵班长,演交通员,戏份越来越多,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两年之后,李雪健已经是文工团里不可或缺的台柱子了。1980年,他因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成功扮演林彪而声名大噪,他的扮演不仅外形酷似而且气韵夺人,并因此夺得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李雪健进入空政文工团,从一个可有可无跑龙套的小角色成长为担纲演员、台柱子,仅仅用了两年时间。李雪健说,要把每一个30秒演好,因为每一部精彩的戏都是由一个又一个30秒连接起来的。20xx年他在《建党伟业》中饰演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在《百年情书》中饰演林觉民之父,时长都不足 2分钟,但是都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不得不从李雪健当年脸上的那个痦子说起。把小事做好,把小角色演精致,就能把人生过得精彩。

关于名人故事6

  (一)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二)

  张衡(78~139),字平子,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的出生地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的石桥镇。他的祖父张堪做过太守,为官清廉。父亲早逝,因此张衡家里很贫穷。张衡从小就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颖,很早就闻名乡里。据史书记载,他10岁时就“能五经贯六艺”,过目成诵。他兴趣很广泛,常常涉猎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而且写得一手好辞赋。一天,张衡从一本诗集里读到四句诗,描述了北斗星在各个季节傍晚时的变化:“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他觉得这太有意思了。天上的'繁星闪烁,有的像箕,有的像斗,有的像狗,又有的像熊,它们的运行义各有怎样的规律呢?这简直是太美妙了。(励志故事 www.hcdj.com/lizhi/)于是张衡根据诗的内容又参考别的书籍画成了天象图,每夜只要是没有云彩,他就默默地对着天象图仔细观察着夜空。广漠的星空有多少难解之谜呀,他观察着、记录着、思考着,他的脑袋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充满了五颜六色的幻想。后来,他终于确认那四句诗里描述得不够准确,事实上斗柄早春指东北,暮春却指东南。

  (三)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四)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关于名人故事7

  两个人成家就得开伙

  葛优和妻子贺聪婚后一直很幸福。贺聪教书每天要上班,家务事葛优就多做些。贺聪换下羽绒衣顾不上洗,葛优也能帮着洗,收拾屋子就更不在话下了。

  妻子离不开葛优,每次葛优要到外地拍戏,她会“哇哇”哭,弄得葛优不知所措。后来,干脆,葛优出门拍戏就带上妻子,国内国外,法国、美国、日本,两人双双同行。贺聪辞去了教书的工作,专职做葛优的助理。

  葛优出名了,媒体总想采访他的妻子。可能葛优还想保留一份最后的神秘感吧!他和妻子协议好了,妻子就是不露面。其实,贺聪大方、开朗,打扮时尚而不奢华,待人接物都很得体,而且也很在意葛优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比如有一次,葛优的妹妹建议嫂子去做双眼皮,说那样会更漂亮。贺聪笑眯眯的.,不置可否。葛优不同意:“这样挺好。做得不好,就像成天瞪着人。不做!”边说还边把眼睛瞪得老大演示,让妹妹碰了一鼻子灰。

  葛优还没有孩子,刚结婚那些年,他说:“有孩子我们就完了!”那意思是,他们自己还没有玩够呢。有孩子多累赘!

  贺聪对葛优很满意,两人世界过得很开心。她常对朋友说:“葛优这人特好,对父母孝顺,对朋友仗义。他拍片子又忙又累,可是不管怎么样,有点空,他总是和我拉拉家常,问问我工作上和生活上的事。我别的忙帮不上,只能在生活上关心他,他爱吃鱼,还爱吃辣的。我做菜不行,凑合吧。”

  葛优只要有空闲在家休息,就上街买菜。夏天热,他心疼妻子,就主动下厨。他做菜有几个拿手的,有时露一露,他的哥们都爱吃他做的菜。

  对于家,葛优有他自己一套一套的说法。他认为,两个人成家就得开伙,家要是不开伙,那还叫家吗?有时两口子晚上会到外面去吃,但中午必做一顿。做饭时,夫妻俩都动手。

  但是葛优认为夫妻间还是要有距离。这距离又分两种,一种是两口子日子过长了,就什么都不在意了,披头散发、打嗝放屁一点都不避着,这个不好。再一种是有点隐私,说得具体点,自己的手机、别人给对方写的信,相互不看——留点余地。

  葛优对夫妻吵架也有独特的看法。“必须吵架,才能继续过下去。”他说和妻子隔三差五就吵,甚至要是有一段时间没吵就会想:快吵了。他总结了一下,因为互相都特别在乎对方,才会吵。要是互相不在乎,根本就不吵,那就坏了。两口子有一个骂另一个,对方理都不理,那就是快翻啦!他们夫妻吵归吵,但是从来没有到恶性的程度。有时难听的话也说出来:你要再闹,就离。当然专家提醒过“离婚”两字还是少提,提着提着,说不准就真弄离了。但是葛优说他们两口子互相能听得出来,谁在说“离”的时候心里都含糊。

  夫妻俩能过到今天,根儿,特别牢。这是葛优说的。

关于名人故事8

  在爱国者“妙笔”与中国邮政联合发布的多媒体邮票的发布会上,讲到北京申奥成功的时候,冯军哭了,声音也随之变得哽咽。这多少让在场的记者有一点尴尬,因为大家都拿不准这个时候是不是还该遵循谈话礼貌直视他的眼睛。

  这是全世界第一枚能够“发声”的邮票,小小四联方寸间,容纳了313首唐诗。用“爱国”的妙笔一点,诗配乐就会播放而出。冯军告诉记者,发布会后他马上要去机场,此行参加欧洲四个国家的不同会议,内容大多都与此邮票有关。他的激动,来自于“经过一个甲子的轮回,如何借着阅兵建立起来的民族自信心,在科技特别是文化方面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

  他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善于用激情自我感染、同时也感染别人的人。这类人一般都拥有异于常人的强大内心,支持其所有的坚持与斗志,不容半点踌躇游疑。而有时此种激情,或许恰恰是他们得以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

  冯军的多年搭档、华旗资讯副总裁张永捷告诉《新世纪周刊》:“我觉得一个企业家,理性固然重要,激情更为重要。过于理性的人会畏首畏尾,因为经过理性的分析后做很多事情的条件都是不完备的,如果把方方面面都想清楚了,先机可能已经失去了。对一个企业家尤其是创业型的企业家来说,关键是要敏锐地把握机会,勇敢地做出决策,并且快速地反应,这是我来华旗后感觉到的最大不同。”

  事实验证了张的说法。在中关村这个每天都在上演生死存亡游戏的地方,1993年开始创业的冯军,持续保持一种又拧又倔的激情,带领华旗走过16个年头。连续10年保持近60%的增长率,并以30%以上的占有率,连续9年占据国内移动存储市场龙头地位。2009年,连续三年亏损的数码相机业务也进入盈亏平衡阶段,利润已然不远。

  有评论称,华旗的发展路径很 “中国”:先是倒卖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接着通过代理国外著名品牌取得快速发展,最后在磕磕绊绊中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并把它逐渐发展壮大。

  但冯军对记者说:“我现在是墙头骑自行车,不能停,就得骑下去。”

  宁找死,不等死

  2005年,冯军决定做数码相机。

  其时,国内的数码相机橱窗被一水儿的日本品牌占据:佳能、索尼、尼康、奥林巴斯??入门级价格也得三四千元。IDC(互联网数据中心)2005年3月发布的一份《2004-2009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规模将近449.5万台,较前一年增长65.9%;2006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规模将达635.3万台,总体销售额约146.2亿人民币,其中进口相机总价值高达13亿美元。

  如此巨大的市场让冯军心动,市场完全被日本人占据让他很不爽。彼时,爱国者的U盘已在市场上取得了绝对优势地位,MP3、MP4、MP5也业绩斐然,但“数码领域还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就是数码相机”。其实,2003年7月华旗的数码相机部门就已经成立,但产品一直没有上市。刚刚在对韩国三星数码播放器的战役取得完胜的冯军,想用同样的方法来对付日本数码相机。

  但相对于国外品牌,国产数码相机面临着两个无法回避的劣势:一是品牌,二是技术。日本企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数码相机的研制,进入90 年代,索尼、佳能、奥林巴斯、尼康已经开始相继在中国推出新品了。慢慢的,冯军发现不仅复制对三星的胜利比较难,而且国产数码相机正集体面临灭顶之灾。

  2004年底,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码相机生产线的清华紫光和北大方正相继放弃赔钱的数码相机业务。2006年1月,柳传志宣布联想取消数码相机产品部门,相关业务合并到外设部门。

  至此,曾一起投身数码相机领域的数家国产品牌,只剩&ldquo ;爱国者”。

  冯军决定坚持,被很多业内人士称做“找死”。但“宁可找死,也不等死”的他,有自己的打算。

  “尽管数码相机的核心技术不能很快掌握,但可以边做边学。即便一时没有核心技术,也完全有胜出的可能。就像日本相机尽管在光学技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但他们大都采用德国制造的镜头,这也没有妨碍日本企业超过德国成为世界顶尖品牌。”他认为可以利用“爱国者”多年的积累,尝试将日本品牌的技术优势与国产品牌的成本控制和渠道优势结合,进行自主技术研发,实现对以索尼为首的日本品牌的“革命”。

  还有关键的一点,那时的他已经看清数码相机未来将会是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平民化的产品,市场潜力不可限量。若不在此时占领先机,以后恐怕机会都没了。只有在更新频繁的数码市场“等死”的份儿。

  坚持的机会

  尽管已经预见到困难,2006年还是成了冯军最难熬的一年。数码相机连续出现投入性亏损,2005、2006两年亏损的研发费用高达6000多万,不断吃掉集团其他部分的盈利。2006年底,华旗14年来第一次没有给员工分红。整个公司一片愁云惨雾,数码相机部门经理因为压力过大,坚持辞职。

  冯军坦言,那是他压力最大的时候。他亲自到各个部门给员工鞠躬,“大家一年辛苦了,没有挣钱是我冯军的错,是我坚持要做数码相机”。道歉之余,不忘了加上:“但是我相信我们将来一定能把不可一世的日本品牌打败。另外我们要挣钱,数码相机未来的市场非常大,只要我们品牌能占领前三位的市场份额,就一定能拿到非常好的利润。”

  “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在坚持。”张永捷告诉记者。

  坚持是冯军的强项。清华大学土建专业出 身的他,最信奉“行胜于言”、“水滴石穿”。他亲历过用MP3战胜三星的“恶战”,也眼见国产品牌的彩电硬生生把日本品牌一步步在中国市场上拖垮,“总有一天,数码相机领域也一定会出现国产品牌逼着日本品牌玩命大跳水的现象!”他目的明确:尽管消费者未必去购买“爱国者”相机,但“爱国者”能够通过低价高质让日本品牌将他们的二线数码相机从均价3000多元降到2000元。

  事情就是这样,胜利果实的甜美,未必属于最有实力最有能力的那个人,而往往会被坚持到底者尝到。

  2005年,“爱国者”推出两款700万像素数码相机,售价分别为1499元和1799元,价格远低于同样配置的日本品牌。不久,华旗正式向市场推出中国第一台800万像素数码相机,全球同步上市,定价2999元。不久,中关村等各大数码市场的日本品牌相继降价,幅度平均在1000元以上。

  冯军告诉记者,仅这一款相机,“爱国者”研发性亏损3000万,但“虽然华旗亏了,消费者赢了”。他算了一笔账,中国人每年大约消费600万台日本数码相机,“爱国者”相机上市之后,即使中国消费者的购买量不大,但“爱国者”的价位和质量有目共睹,日本品牌肯定被迫降价。一台平均降 1000,600万台相机就是60个亿。“当你知道因为‘爱国者’让你省了钱,你起码会感激我吧?即使你今天没有买‘爱国者’的产品,但是总能让你对我增加点好感吧?”冯军说:进入消费者的心智,比进入市场更重要。

  虽然“价格战”为很多人所不屑不 齿,但“爱国者”数码相机恰恰是在与日本品牌的价格战中慢慢站住了脚跟,找到了位置。

  2009年初,“爱国者”把2008年销售成绩不错的800万像素主流产品T60价格从1200—1300元直降至999元,配合“2009 年,我们都是爱国者”的应时广告语,连续几个月,在国美的销量都保持首位。“中国数码相机有史以来第一次销售超过了日系品牌”,张永捷告诉记者,除了价格因素,“奥运后中国人对民族品牌的信心”、宣传攻势都是销量连续出现新高的原因。并且,张说,这款相机没有出现亏损,是在研发成本、投资成本已经很好收回的前提下进行的降价。

  张永捷说,虽然有爱国者音乐网、国际象棋俱乐部、动漫公司等多种业务子公司的存在,但数码产品是华旗坚守的'领域,这其中,“形象产品和公司战略性产品就是数码相机”。张还向记者透露,去年和今年,华旗的数码相机业务已基本在盈亏平衡间。“利润一定会来的,所以一定要坚持。”张说。

  “爱国”生意

  在数码相机领域,除了坚持和价格战,冯军还有一招,叫“差异化竞争”。今年4月,爱国者数字水印相机正式发布。这是一款完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产品,在成相时可以在照片中加上类似于钞票防伪性质的水印:作者姓名、身份证号码等,都可以嵌入进去,而肉眼看不见,从而可以解决数码照片的保真、知识产权纠纷问题。

  冯军告诉记者,华旗已为这项技术申请了全球专利,包括PCT和美国专利。这就意味着,即使是日本品牌的数码相机想要使用这项技术,也必须向“爱国者”支付专利使用费。“我的理想,是让日本的摄影师和普通用户,非得用上打着&l squo;爱国者’商标的中国品牌的数码相机,让他们在日本本土使用这样的相机。”

  这番话听起来有些意气用事,但“民族情结”是冯军从不避讳的一块招牌,也是他当年之所以给公司取名“华旗”,给产品命名“爱国者”的原因。

  当然,水印相机不仅仅是意气的产物。除了自主的知识产权,它的目标顾客并不是普通消费者,而是公检法等政府机关部门。在中国,政府采购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块大蛋糕,已在移动存储的政府采购方面获得不错业绩的爱国者,当然不想放过又一片蓝海。

  冯军是个极为聪明的人,深谙“特点”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与众不同,这往往是要人记住你的前提,也可能是从此认可、钟情的开始。

  2008奥运会期间,国外游客众多,光引导游客的中国志愿者就有10万名。冯军找来“李阳疯狂英语”合作,充分利用“爱国者”妙笔的点读技术,担任起了奥运会的“语言培训供应商”。小小一根能够发声的“妙笔”,短短3个月完成了10万名志愿者应用英语的培训任务。爱国者还做了妙笔点读版中英文北京地图、点读版故宫、点读版京剧等中国文化系列产品,“妙笔”还成了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的语音导航,来自全世界的非注册记者胸前都挂上了带有“爱国者 ”LOGO的牌子。

  此后,穿针引线的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成了华旗的荣誉顾问。

  “萨马兰奇是全世界最有名的爱国者,他在国际奥委会也是志愿者,一分钱不拿。他出任 ‘爱国者’顾问和出任奥委会一样,免费。”冯军告诉《新世纪周刊》,萨马兰奇曾把他请到巴塞罗那的家中,讨论“妙笔 ”在西班牙毕加索博物馆中应用的可能性。

  与奥运对接是华旗一个新阶段的开始。“爱国”、“民族情结”不仅是冯军个人的一种情愫,还成了华旗集团的个性标签,更在08、09年迎合了整个社会民族情绪的爆发。

  2009年9月,作为电影《建国大业》的赞助商之一,爱国者借“爱国电影”配合“2009年,我们都是爱国者”的年度口号,为“爱国者全景相机”大做文章。此前,它还曾独家冠名《集结号》,借用张涵予的硬汉形象,为“爱国”代言。

  “1+1=11”,是冯军提出的营销模式。“看似不相干但方向一致的东西相结合,就可产生预期的营销效果。”他说。

  虽然数码相机在数码领域占据了技术的高端,还能充分满足扬眉吐气的民族情感需要,但冯军并没有把公司的所有力量全都集中于相机上。华旗集团在数码领域的产品线拉得很长:相机、移动存储、音频视频播放、妙笔、手机,去年还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掌上电脑MID(Mobile Intetnet Devices)。

  冯军对记者坦言,拉长产品线是出于保守的安全考虑。数码产品更新换代太快,如果只保持一两种产品,当这种产品被庸俗化平民化以后,不仅利润会受影响,企业也很容易失去前进的动力。

  “数码领域很累。得拼命跑,去抢新产品,这也是民营企业的活力。因为没什么安全感,所以就得不停地创新,不停地努力。”他说。

关于名人故事9

  1、韩信巧分油

  韩信是汉代的大将,小时候便爱动脑筋,聪明过人。

  传说有一天,街上的两个卖油人正在争吵不休。路过这里的韩信,出于好奇,呆呆地看着。他终于明白,原来这两个人合伙卖油,因意见不合,准备把油桶里还剩下的十斤油平分后各奔东西,又为了分油不均而争执不下。

  韩信仔细端详着,他们手头没有秤,只有一个能装3斤的油葫芦和一个能装7斤的瓦罐。他们用油桶倒来倒去,双方总不满意,因而吵嚷起来。

  有没有办法把油分精确呢?

  韩信面对两个各不相让的卖油人和眼前的油桶、瓦罐、油葫芦,默默沉思着。

  忽然眼前一亮,大声说:“你们不要吵了,没有秤,也能够分均匀!”

  说着,他把办法告诉了卖油人。

  按照韩信的办法,两个人重新再分,果然都很满意。

  2、韩信画兵挂帅印

  萧何月下把韩信追回来,又极力向刘邦保举让韩信挂帅带兵。刘邦被磨得没办法,就赌气地说:“好吧,你叫他来,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大智谋。”

  韩信被请来,刘邦拿出一块五寸见方的布帛,递给韩信说:“我给你一天的.时间,你在这上面画士兵,能画多少,我就给你多少。”站在一旁的萧何心想:这块小布帛,能画几个士兵?急得暗暗叫苦。不想韩信却毫不迟疑地接过布帛就走。

  第二天,韩信按时交上布帛,上面一个士兵也没有。但是萧何见了却大喜过望,刘邦看了也大吃一惊,心想自己确实小看了这个胯下之夫。于是就答应把全部兵马交给韩信,让他挂了帅。

  你能猜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吗?

关于名人故事10

  黄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百强明星和自强模范。

  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有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黄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黄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黄宇母亲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有自己体味。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目前还没有治愈的希望。由于肌肉萎缩,也无法整形,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渐渐地都弯曲变形了。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非常痛苦,但他也认识到痛苦伤心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坦然地去面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美好。

  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宇开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终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虽然工资只有36元钱,却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宇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他说:“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1991年,他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开业至今,经过17年的发展,现在拥有两家门市部、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有2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营额将近70万,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对于这点,黄宇有他自己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如果单单跟别人比每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不过别人,但是能够帮助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有着更大的意义。”黄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XX年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XX年被评为徐汇“十佳青年”。XX年春,黄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美好的生活。

关于名人故事11

  “砖圹萝卜不用油,筷子夹起两头流。”它肉质脆嫩,水汪透亮,生食清甜爽口,熟食细腻柔软,香喷喷,甜津津,确实名不虚传。说起来,它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

  传说南宋时期,民族英雄岳飞,曾率领十万人马路过祁东砖圹。这一年久旱不雨,号称“水乡泽国”的湖南田土,竞也干裂得象乌龟壳一样。唯独那砖圹三里见方的地方,萝卜却长得十分青翠。岳飞巳三天没进汤水了,肚子里咕咕咕地直叫。他想:如今胡虏横行,灾荒连年,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而皇上苟安江南,这十万人马北上驱胡,朝廷竞然粮草不济,却如何是好?他东寻西觅,半天连一滴水珠儿也没发现,他捡起团土块用力一提,顿时化成了飞扬的尘末。他真不明白这萝卜为什么长得这样旺盛?连忙在大路口竖起了一块木牌,用手指蘸着朱红在上面写了几个大字;“蔬菜如宝,将士当心;若有损害,一律严惩。”写毕,他才放心地离开了菜地。

  岳飞才刚坐定,一个士兵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元帅呀!不知是哪个该死的竞把您竖的字牌窃走了,又另立了一块牌。”“啊?”岳飞吃了一惊,忙问;“那牌上写了些什么?”那士兵说:“听人家说,那上面写的.是什么‘砖圹萝卜,吃了饱肚;愿吃就吃,何必拦阻?’”岳飞听了,怒发冲冠;“胡说!是谁违抗军令,毁我军纪,堕我士气,这、这、这……”他急忙来到了大路边,一看,果然不假。他正要挥剑向木牌砍去,却又很快地把扬起了的宝剑收了回来。原来,他发现在字牌的左下方还有一个落款:“砖圹百姓敬启”。

  岳飞正在犹疑,迎面走来一个挑着柴禾的中年汉子,哼着山歌:“荒年萝卜不用愁,扯个萝卜哪算偷?砖圹萝卜吃不尽,萝卜年年烂地头。”岳飞听得,自言自语地说:“这般灾荒之年,百姓连野菜都找不着,哪里还有梦卜年年烂地头的?……”那中年汉子倒也耳利,他见这人浓眉大眼,气度非凡,放下柴禾,急急上前拱手施礼:“大人!这萝卜要不是每年外地人来帮忙吃点,我们就只好让它一年年长着。你看,那地里有的不是长得齐人高了么?”“可你们吃的是……”那中年汉子没等岳飞把话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这个请大人不必担心!我们这里能吃的东西多啦!”岳飞沉吟了半晌,然后,把臂一挥。“嗯,既然如此,请你回村商量商量,这萝卜我们就按价买了罢!”

  老百姓闻听岳飞要买萝卜,都争先恐后地抬着一篓篓又白又嫩的萝卜来到了兵营。不一会儿,萝卜竟堆得象小山一样高了。末了,老百姓还打锣鼓鼓,特地给岳飞拾来了一个“萝卜王”。岳飞随手掂了掂,咦喂!这足有百来斤呢!于是大家围着一堆一堆的萝卜,横啃竖咬,个个吃得饱饱的。

  军营里,唯独主帅岳飞没有吃。一个偌大的“萝卜王”摆在那儿。他搔了搔两鬓的华发,心想:老百姓把萝卜全部献给了我们,难道他们真的是不吃萝卜么?于是派了一个士兵前去察看。工夫不大,这个士兵回来禀报:“元帅呀!我见家家锅里出白气,户户灶里冒炊烟,看来他们吃的并不差啦”!岳飞又问:“那他们究竟吃的是什么”?那士兵张口结舌。岳飞再令两个士兵前去察探。过了好一会儿他们回来了,这回看见的却是另外一种情形:“元帅容禀,我们打开老百姓的锅盖一看,啊哟──原来老百姓尽用萝卜叶子熬汤喝呢!”这时,岳飞完全明白了百姓们的一番苦心好意。他们让出了这救命的萝卜,正是显示了他们盼望驱除胡虏、一统神州的迫切心愿啊!

  岳飞激动得热血沸腾,他疾风似地爬上一座山坡,极目远眺,情不自禁地呼喊起来:“不负众望!还我河山!……”岳飞一定要把这“萝卜王”切成百份,和老百姓一同分着吃。全军将士和老百姓无不深受感动。

  直到现在,这里每年照例要拔出一个“萝卜王”来,十户百家的一同分着吃,以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砖圹萝卜的美名,也就代代相传,远近闻名了。

关于名人故事12

  穆律罗是17世纪西班牙最有名的画家和贵族。在他众多的奴仆中有一名叫塞伯斯蒂的青年奴仆,对画画有种与生俱来的喜好。穆律罗给学生上课时,塞伯斯蒂就在一旁偷偷地学习。

  一天晚上,塞伯斯蒂一时兴起竟然在主人的画室里画起画来,以至于穆律罗和他的贵族朋友出现,他都没有发现,穆律罗并没有惊动塞伯斯蒂,而是静静地望着他笔下优美的线条出神。塞伯斯蒂画完最后一笔,这才发现身后的主人,他慌忙跪下,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年代里,塞伯斯蒂是可以因此而被主人处死的。

  这事成了贵族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就在他们纷纷猜测穆律罗会以何种方式严惩他的奴隶时,他们却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穆律罗不仅给了塞伯斯蒂自由,而且还收他作了自己的弟子。

  这是贵族们决不允许的,他们开始疏远穆律罗,也不再去买他的画,贵族们都说穆律罗是个十足的傻瓜。

  穆律罗对此却不以为然,他听了只是一笑,那些傻瓜又怎能明白,塞伯斯蒂将会是我穆律罗最大的骄傲。

  300年后,一位历史学家在写到这个故事时,补充了两点:

  一、事实证明,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往往是他自身的才华,塞伯斯蒂证实了这一点。

  二、一个受后人尊敬的人,不仅仅是他的.传世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穆律罗正是如此。

  而在意大利的藏馆中,塞伯斯蒂的作品与他恩师穆律罗的名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都是价值连城。意大利人是这样看待这件事的:他们是17世纪最杰出的两位画家,他们是师徒,都很伟大。那些说穆律罗是傻瓜而没有买他的画的人,才让人觉得是多么地浅薄。

关于名人故事13

  爱迪生是人人皆知的大发明家,很多人都以为他天生聪明,其实他的.各项发明成功,完全是因为大量读书和勤于用脑取得的。他曾说过自己成功的奥秘:“现在回想起来,在底特律公立图书馆,我是从书架最下一层的第一本书开读,一本一本的看了个全架。我不是读几本书,而读了一个图书馆……”这还不包括他后来读过的大量书。

关于名人故事14

  不肯放下的林肯

  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明白有谁从末放下,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应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好多次,他本能够放下,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下,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名人的小故事(十):

关于名人故事15

  去纽约学了一个月的英语,起码我敢说了,虽然我现在的词汇量还不够,一个月的时间也不能把英语练成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进步是很明显的,在国内学一年也不能达到这种程度。我觉得这两个月学到的东西不容易忘,因为那是在生活中积累的词汇。我觉得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经历,我决定以后每年至少出去学习两次。

  我的周围女性朋友很多,尤其是我的工作团队,基本都是女生。我觉得女孩子在工作上更踏实,男孩子会好高骛远,现在社会提供的创业机会越来越多,很多男性跃跃欲试。我们公司更多的是事务型的工作,更适合女孩子。这个团队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做电子杂志,还有一部分业务是经纪公司,

  我们七八个女生在一起工作挺融洽的,属于严肃活泼型的,我工作起来比较严肃,但是只要事情一解决,气氛就轻松下来。在工作中,需要找性格互补的人来合作,我跟刘璇(徐静蕾的中学同学,现在的经纪人——编注)正是由于彼此之间的不一样才走到一起共事,比如博客,当时我是不想写的,她给我做了很多工作。刘璇适合做经纪人,也是因为她以往的工作经历很丰富,她是学财经的,在银行工作过,又先后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她不同的工作经验和阅历让她的眼界很开阔。

  现在公司里的每个人都是各司其职。我们公司待遇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却能给大家提供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和体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我觉得一个人的聪明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细心,这是一种态度。经验是可以积累的,我也是从不会开始的。我会把很重要的事交给刚毕业的小朋友。

  我写“闺密”们的生活趣事是觉得好玩,比如结婚对我来说太新鲜了,我身边的朋友有离婚的,结婚的不多,所以觉得结婚挺温暖的。“水蜜桃”陈琛是我大学的朋友,是学录音的`,结婚后,她觉得以前长期离家在外的工作不适合现在的生活,改行做了经纪人,在我们公司负责艺人经纪。

  对比跟女性朋友和男性朋友交往过程中的区别,主要在于聊的话题不一样。我跟女朋友们聊得最多的是轻松的话题,因为工作太紧张需要调剂,比如,聊到谁的男朋友问题,不过对于这种问题,我一直觉得没有人能替别人选择,其实她自己已经有了决定。如果你支持她,她会加速这个决定,如果反对,也只是延缓这个决定,所以,我不会轻易说是与否,这样太不负责任,除非我跟她们朝夕相处,我才有权利给她们提供一条建议。

  我把女朋友之间的感情定位为“大于爱情”,她们可以相互依赖、共同奋斗。我的女朋友就是我生活中的伙伴。我觉得朋友之间有不同的分工,有不同的交往方式,有的朋友是接近姐妹的关系。我们现在所说的爱都是“大爱”,不仅局限于爱情,还包括友情和亲情。

【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名人故事12-04

名人故事07-28

名人的故事11-02

经典名人故事03-18

名人的故事08-20

经典名人哲理故事03-24

名人故事励志11-15

名人故事合集11-23

名人故事韩信11-24

名人诚信故事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