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议论文>环境议论文

环境议论文

时间:2022-05-05 14:40:28 议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环境议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环境议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境议论文

环境议论文1

  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法律上至今缺乏明文规定,这一开放性极强的话题也成为诸多学者争论的对象,尤其是对适格的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的争辩更是激烈。从理论上讲,任何个人、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可以依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把任何一部分主体排除在外就等于剥夺了其关心环境公益的资格,但基于诉讼经济和诉讼秩序的考虑,有必要对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予以限制,由此引发了寻求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的争议。

  一、检察机关的原告主体资格

  1. 赞同观点。几乎所有的支持环境公益诉讼的西方国家均允许检察机关直接以当事人的身份介入环境公益诉讼,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我国检察机关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方式应该并只能是以原告的身份直接提起诉讼。理由主要是:

  1. 1 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应该是全面的、多种多样的。对于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0 条规定的“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应当做全面的理解,这种法律监督不能仅限于事后监督,也应包括诉前、诉中的监督。对侵犯环境公益无人、无力起诉,公民不敢、不愿起诉的,检察机关以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身份参与到诉讼中来,可以更好的维护环境公益。

  1. 2 检察机关是国家公益的代表人。根据我国《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从法律赋予的职责来看,它实际上承担了维护社会公益的责任。同时,检察机关具有代表国家对侵害国家公共管理秩序的行为提起刑事公诉的职能。在刑事案件中,检察机关也可以代表国家利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将这一职责延伸到环境公益诉讼领域,并不违反法律设置的初衷,且我国《检察官法》第六条规定的检察官的职责: 代表国家进行公诉,这里并没有明确必须是刑事公诉,因此还可以解释为民事公诉和行政公诉。如“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检察院诉李某污染水源”一案,检察官在辩诉中指出,环境污染是社会公害,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者,代表国家利益,运用公力救济的方式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应视为“有直接利害关系”,检方作为原告符合《民诉法》规定。

  1. 3 检察机关较之行政机关,更加具有超脱性。环境公益诉讼针对的重要对象是行政行为,无论由政府,还是政府中的环境保护部门作为起诉主体,都存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可能,而检察机关则更能摆脱部门利益的局限。

  2. 质疑观点: 第一是检察机关的地位问题。

  2. 1 环境公益诉讼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职责不相符合。我国的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主要负刑事公诉之责; 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主要是对其他司法机关适用法律的行为和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而且往往是一种事后的司法监督。检察机关的确承担了一定的保护国家利益的角色,但是毕竟这种职能是有限的,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赋予检察机关对个人、企业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力。

  2. 2 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代表环境公共利益的国家机关并非检察机关。《宪法》第11 条规定: “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环境保护法》第26 - 28 条明确规定国家环境保护的代表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资源管理的代表是法律授权的代表国家行使国家所有权的机关。因而,对于侵害公众或国家环境资源权益的行为,环境保护机关应当以国家环境资源所有权代表人的身份提起公益诉讼,这也是其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重要形式之一。

  2. 3 如果由检察机关包揽公益损害时的保护之责,不仅有越俎代庖之嫌,而且还会造成权力体系的混乱,一方面可能会公权力在早期阶段过分干涉私法领域,造成环境公益诉讼中控辩双方力量对比的失衡,不符合公平原则;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检察机关大量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会分散其本就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从而影响其他检察职能的履行。

  第二个问题是有不少学者论证了检察机关运用检察建议督促相关单位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介入方式。但是检察建议作为缺乏规范性的手段,本身存在很多问题,也不具有强制的效力。第三个问题是环境纠纷解决的专业性决定了检察机关并非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最佳主题。环境纠纷中包含了大量的科技因素,需要采用专门的证据收集方法和技术手段,而这正是检察机关较环保部门相比所欠缺的。

  3. 学者建议。有学者认为,既不能只构建通过修改诉讼法才能实现的检察机关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也不应仅仅以现阶段无法律依据为由拒绝检察机关的介入。检察机关应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之一,且要对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进行适当限制,因为独占的权利便可能会走向极端。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并非基于实体权利的享有和实体义务的承担,并不是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的直接受害者,而是由其作为国家和社会公益代表人的特定身份而由法律特别授予的。故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处于准原告的地位,应当进行适当的限制和调整。

  一是范围限制: 应当合理限定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使其既保护环境公益,又不超越检察职能。检察机关应主要针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害的环境事件提起诉讼,这类案件目前主要是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环境保护案件和环境犯罪案件。二是处分权限制:检察机关一旦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不能随意撤诉,也不能与被告自愿和解,在庭审中也不能适用调解原则,对于检察机关提出撤诉与和解的,必须经法院批准。三是检察机关依然要承担一定的败诉责任。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被告方在胜诉后或其合法权益受到检察机关侵害后,有就其损失申请国家赔偿的权利,检察机关虽不能承担案件本身败诉的法律后果,但如果存在检察机关滥用诉权,恶意诉讼,损害被害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四是方式的多样化。四是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方式调整: 西方的检察机关被视为国家的“公诉人”,而我国的检察机关在承担公诉职能的同时还是法律监督机关。就介入方式而言,美国主要就是直接起诉,而中国的介入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以当事人的身份直接起诉与抗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支持起诉等均可作为介入环境诉讼的方式。

  二、环境NGO 的原告主体资格

  1. 赞同观点。09 年7 月6 日,中华环保联合会以公益诉讼人身份,状告江苏江阴港集装箱有限公司环境污染侵权纠纷一案被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为我国环保NGO 公益诉讼“破冰”第一案。环境NGO 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优越性在理论和实践中展现开来: 一是环保NGO 因其非官方性和独立性特征,当政府不作为或不依法履行职责损害了环境公共利益时,由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行不通,环保NGO 更适合在此情况下作为原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二是与检察机关相比,尽管在环保实践中检察机关作为原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例可谓不少,但在理论上,学者们对检察机关能否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还存在诸多争议,而对环保NGO 的原告资格是一致认同的。三是弥补个人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的不足。环境私益诉讼面临诉讼证据取证困难和专业技术鉴定困难这两个诉讼瓶颈。而环保NGO 是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1、环保NGO 关心社会公益,志愿加入环保NGO 的成员对环境事业具有强烈使命感,愿为伸张环境正义锲而不舍。2、环保NGO 的很多成员具有环境科学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还可通过与政府、企业等沟通、协作获取更多资源,扭转信息不对称的劣势。3、公益诉讼的着眼点在“维护公益”,环保NGO 的宗旨就是保护环境,维护环境公共利益,性质相符。

  2. 质疑观点。虽然前述的环保NGO 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已经成功立案,但是,环保NGO 环境公益诉讼仍然面临许多障碍: 第一个问题是不具有原告资格。传统的诉权理论认为,实体法没有明确赋予的权益,在诉讼法上就无法为其设立救济的诉权。按照这一理论,环保NGO 要成为原告必须享有一定的环境实体权利,这个权利被学者们称为环境权,当自己的这一权利受侵害或威胁时即可获得诉权,成为适格的原告。而环境权在我国尚处于理论研究之中,而且其关注的对象仅是个体公民或部分群体受损的利益,救济的权益主要是私益,不符合环境公益诉讼对“公益”关注的要求。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社会团体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起诉,但对环境团体能否代表其成员起诉,法律存在欠缺。第二个问题就是现阶段我国公益组织的发达程度。从环保NGO 的设立来看,由政府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占绝大多数,本应作为环保NGO 中坚力量的草根环保组织数量极其有限,且都依附于政府,本身还没有取得完全的独立地位。这些公益组织更多的.是用于协调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往往没有诉讼主体资格。因此,在当前我国环保公益体制并不健全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民众的自觉性与环保意识、法律意识来推动公益诉是远远不够的。

  3. 学者建议。在欧洲,环保团体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核心力量,允许符合一定标准的环保团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这些标准主要是一些限制性条件: 被政府认可、成立有一定年限、有法律人格、所提起的案件与其组织目标相关、有良好的信用和以往表现等。对此我国可以结合国内环保团体的发展状况,采取国家认可的方式,赋予少数经过注册,成立已有一定年限,有一定活动范围、人员和资源的非营利性环保组织以环境公益诉权,在环保组织普遍发展得更为完善后,再将起诉权放宽。

  三、环境行政机关的原告主体资格

  根据《宪法》第11 条和《环境保护法》第26 - 28 条的规定,环境行政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日常的环境监管权,对违反法律法规,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行使相应的行政处罚权。《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 条进一步规定,破坏海洋环境并“给国家造成损失的”,由有关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其他资源管理部门如土地、森林、草原、水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也可以国家自然资源所有权代表人的身份,对破坏自然资源者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由此不难看出环境保护部门也是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之一。因此,有学者建议应当赋予环境行政机关环境公益诉讼权,作为原告对侵害公众或国家环境资源权益的行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以维护公共的环境利益。但是,( 1) 环保行政部门一般都隶属于地方政府,很难不受政府干预。我国目前很多地方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遏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地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引起的。( 2) 大部分的环境专业鉴定和检测机构均隶属于环境行政部门,在环境公益诉讼中,他们本身可能是当事人,对于他们做出的结论,法院应当如何审查和认定也是建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公民个人的原告主体资格

  就个人而言,只要是年满18 周岁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我国公民应该都可以依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这是学界通行的观点。但是公民个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存在很多障碍难以克服:

  在环境公益诉讼当中,当事人双方的地位和力量是极不平衡的。其一,是法律与鉴定技术明显失衡。环境污染和损害往往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装备才能进行检测、鉴定和举证,普通公民很少具备这样的举证和鉴定的诉讼能力; 其二,公平与经济利益明显失衡。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主体和利益对象具有不确定性。这就有可能产生诉讼中的“搭便车”现象,个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不仅要付出金钱和精力,甚至还要承担败诉的风险,而一旦赢得诉讼,本人又并非唯一的受益主体,个人就会因此缺乏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动力,如果大家都不愿提起环境公益诉讼,那么环境公益又该怎么样维护? 由谁维护? 其三,诉讼费用负担沉重。由于环境问题的潜在性、长期性使得损害难以计算,环境的整体性、关联性使得损害的数额如果能计算也是庞大的。原告提起诉讼要预先交纳诉讼费,败诉还要全部承担诉讼费,负担沉重,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公益诉讼的推进。

  五、自然物种的原告资格

  自然物种诉讼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一种表现形式,比其他公益诉讼更难获得人们的认可,因为“人类中心主义”法律观影响已经根深蒂固。但是随着环境伦理观和现代法理学的发展,有关自然权利及其法律化的讨论己日益深化,并且在一些国家开始了自然物种诉讼的实践。意大利、美国、挪威、德国、菲律宾等国于20 世纪60 年代后纷纷制定了《动物福利法》; 印度也在法律中规定了动物的诉讼权利。日本通过一个行政公益诉讼判例承认了野生鸟类的诉讼资格。我国在这方面也有所突破,北京大学法学院几位教授和学生因为松花江污染提起的以自然物( 鲟鳇鱼、松花江、太阳岛) 作为共同原告的诉讼,也成为国内第一起以自然物作为共同原告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1. 自然物种诉讼的理论基石: 蔡守秋教授认为,承认自然体的权利,对于保护环境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积极意义,法律可以从只保护人的权利向同时保护人和自然的权利发展。高利红教授也倾向于承认动物的法律权利。她认为,法律是人类理性的一种表达形式,当我们认识到人与动物都是更大的整体的组成部分,法律完全可以重新约定动物的法律地位,赋予动物法律权利,这种约定不是仅仅出于人类自身狭隘的私利,而是出于人与动物之间的联系。“种际公平”和“自然物种权利”的讨论必然要反映在对诉讼法的冲击上,即是否考虑其他生命体对其所享有的权利而具有诉讼资格以及如何实现他们的诉权等。对于这个问题,虽然根据现行的诉讼法理论和规定,承认其他物种的诉讼资格还有些困难。但人类权利发展的历史也表明,权利体系是不断充实完善的。在当今社会,生态主义、环境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已得到广泛认同,在福利国家迈向环境国家的过程中,自然的权利主体地位的承认也成为可能。所以,虽然由于自然权利理论的不严谨性而遭到很多批评,但自然的价值仍得到广泛的赞同。

  2. 国外实践: 从20 世纪70 年代起,美国就有以动植物为当事人提起诉讼的记载。自然物种诉讼要获得法院的承认,需有两个条件: 一是法律对动植物的法律地位有明确的规定; 二是被告对自然物种的当事人地位不产生异议并同意人类作为原告,而人类原告提起的是公民诉讼。总体看来,即使在美国,由于人类中心主义法律观的影响,自然权利理论也还未成为司法判决的主流法理依据,美国的自然权利诉讼仍处在探索和相持阶段。

环境议论文2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呢?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如果孩子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唐人有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我们附中校园虽然不大,但各种花草树木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线。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绿意,不仅能给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当然,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师生创造的人文环境。一帧帧醒目的优秀学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选的佳作都可以融入校园环境的建设。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个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拥有优美和谐的环境。

  其次,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校园。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有人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师只有真诚地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校园里健康成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人把教师比作学生的第一盏灯,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自身应该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身为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彼此用心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当一个学生遇到困难时,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给幼小的心灵以温暖的慰籍,给平凡的日子以真切的感动……

环境议论文3

  保护环境,不要再让动植物无家可归了!

  蒲公英从小有个小小的愿望,她渴望飞翔,渴望蓝天。

  蔚蓝的天空,湛蓝色是一望无垠的海面。天空微风拂过,许多蒲公英飞走了,那是她的哥哥姐姐们,他们已经长大,要寻找新的家了。他们要到天上,他们会和月亮说话,和星星谈心。小小的她望妈妈,他和哥哥姐姐有一样的愿望,他也想要飞翔,也想要看见更多的美景。因为,自从出生,她依偎在妈妈的身边,从未离开。

  望着哥哥姐姐远去的背影,她好渴望,渴望和他们一样飞翔。

  一天,他绽开小小的白伞,他是要飞走了,飞到天边去了,天边很遥远,在她小小的世界里,总是想象天边会是什么样子,她静静依偎在妈妈身旁,眼里流漏出向往的目光,他舍不得妈妈,但更要飞翔。妈妈看出她的不舍,看出她的.难过了,竭力安慰她。

  “孩子,想飞就飞把!你总有一天要离开妈妈的啊!”

  “妈妈,我可以飞吗?”

  “可以,孩子,只要你愿意。”

  “恩,妈妈,我走了。”

  他还不会飞,在妈妈前,豪言壮语弥漫着,他不会飞的,他真的不会,只是不想让妈妈担心而已。

  她找过蜻蜓、蝴蝶、麻雀,和很多会飞翔的事物,他们都有翅膀,她却没有,他不能飞,他不能完成自己和妈妈的愿望,不能去寻找哥哥姐姐,她哭了,好伤心,那是一种难过的苦涩的泪。他失望透了,一种好似从悬崖上坠落一样的空空,一阵风拂过,他飞了!飞走了,他完成自己的愿望了,此刻,他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渺小,望着庞大的天边,他有一种无法言语的幸福,满足。现在接近黄昏了,太阳落幕般,晚霞轻轻哼唱着欢快的乐曲,火烧云就是一步步镜像,把他送进了梦乡。啊!这或许是一场电影,从这时开始,她就爱上了自然。

  飞啊飞,他飞到丛林里,妈妈的描写,是他总能想象想到外面世界的美,总会渴望快点长大快点学会飞翔,即使在梦乡,她也会笑着,他笑得好傻好傻,嘘!他是梦见森林了。

  一天的旅程结束了,他落到丛林里,这里的景象是他惊呆了:

  没有绿色的树木,没有鸟儿的哼唱,没有美丽的天空,没有好多妈妈描写的景物,多得是痛哭,鸟儿和松鼠,大地和树木,他们的痛苦,呻吟,使她再一次沦落悬崖一般。

  他走了,飞到河里,可是河里没有他憧憬的绿色,没有清澈的影响,飘满垃圾。。。他好失望,他又走了,这次是带着眼泪走的,很伤心很伤心。。

  他到城市里,熙熙攘攘的的人群和车辆,不断的喇叭声,高大的楼房,很多的垃圾,没有绿树,没有绿草,尽管有也只是应付敷衍的,在草丛旁,她发现一片空地,认为这里可以释是她生活的家乡,还有一个年迈的大叔,大叔苦苦的哀叹着,在它下面还有很多的砖头,他没有能力好好吸收养分,他很年迈,很难堪的样子,蒲公英不忍心打扰他了,飞回去了。飞回家了……

  他回家的时候,哥哥姐姐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他们一起回家了,夕阳下,一抹小小的身影远去。

  xx六年级:xx

环境议论文4

  维吉尔曾说过:“莫向不幸屈服,应更大胆、积极的向不幸挑战。”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是相对固定而不可抗的,是不会因我们而改变的,既然环境不会改变,而我们还想要更好的生存,那就不如去改变自己。

  回顾历史,吕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吕蒙开始只知道舞枪弄棒,荒于文化知识的培养,孙权在给吕蒙指出这一点之后,吕蒙奋发读书,后来连鲁肃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吕蒙因为孙权的一席话,幡然领悟,改变了自己,真正做到了文武双全,为成就吴国的霸业,立下汗马功劳。吕蒙是很有智慧的,他知道以自己单薄之力根本改变不了这个大环境,所以他选择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和修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来适应时代的需求。

  著名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是这样。当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李白本以为自己会在政治舞台上一展鸿鹄之志,没想到却只是为朝廷吟风弄月歌功颂德。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寄情于山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经天纬地之梦,但却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为后世人所传颂。若李白没有改变自己,又怎能有后来这些伟大的成就?

  演艺界的国际著名巨星高仓健,与李白一样,都是在改变了自己后,才有了伟大成就。高仓健本不是演员,当演员并不是他的理想选择,可他最后还是成了国际明星。那时他为了生计,不得不走进演艺圈当上了演员,无时无刻不想着有朝一日逃离这个不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正因为他的这种想法,不仅仅让他赚不到钱,还面临着“下岗”的危机。在他陷入迷茫之际,他的朋友们告诉他要努力去适应这个环境,想要让环境因你而改变是不可能的。后来,他尝试着改变自己,让自己的一切都融入到整个演艺界这个大环境中去,最后,他就像一支湖里的鱼,适应了大海的环境,演艺界由他自由的畅游,成了国际明星。如果他当时没有改变自己,又怎能有现在声名远扬的他呢?

  托尔斯泰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想改变自己。”没有人天生就具备驾驭成功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源于后天的学习和改变。他们是因为改变了自己,所以才能成为时代的代表,被后人铭记,在历史的苍穹中闪闪发光。

  既然谁都改变不了环境,那就试着去改变自己吧。

环境议论文5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时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当今社会,在评价人的成长因素时,大多评价者会不约而同的提到人内在因素对成长的影响,有一种“内心强大,啥也不怕”的感觉。但是,外界环境真的那么无关紧要吗?否!外界环境的好坏,恰恰是影响人的心态与健康发展要素。正如小鱼在鱼缸里长不大,那是因为狭小的空间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而放到大水池中,小鱼就成长为大鱼,那是宽松的环境,为小鱼的成长提供了长大的空间。所以,环境因素对人的成长,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化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自然界这个大熔炉中,生物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适应,只有适应,才能更好生存下去。正如狼一样,在野外,它们总是充满好奇心,不断体验,去发现食物,顽强地活下来。而如果在人们喂养照顾中,狼会成为逆来顺受的宠物,慢慢退化了它的适应性机能。所以,生物都会向着生存方向成长。纵使现在有很多人批判现实制度,但他们依然生活在他批判的世界里,不也是一种适应吗?《进化论》告诉我们,无论动物植物,还是人类,不适应环境,就要灭种灭族,所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不可小视。

  适应环境,但不影响人们改变环境。人类适应环境不是生存的目的,改变环境,使之美好,并与之和谐共生,才是最高的境界。天下才有一石,独占八斗的曹子建,放荡不羁,一介书生的王子安,亦或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他们以现实为出发点,力主去改变某些不适应的社会现实。林和靖需要一种“云破月来花弄影”的优美境界;李白高歌“夕阳残照,汉家陵阙”的悲慨壮丽;秦少游苦吟着“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的迷惘与惆怅。这些仁人志士,都是梦想着建立一种美好的家园而孜孜以求地探寻着,摸索着。

  由此看来,环境对人影响巨大,人可以按照理想去改变和追寻美好的环境。

  心有梦想,在改变自己中改变环境。一个很沉默少言,不引人注意的人,他在别人的眼中不算聪明,身体弱小的他怎么也无法让人看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当一位教授讲了一堂课,并告诉他们一个名叫哥德巴赫的人提出的伟大猜想时,他被吸引了,立志要解决这一猜想,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在别人都当玩笑取乐时,他却深深着迷了。尽管他体弱多病,但他依然废寝忘食的学数学。在其他同学还碌碌无为时,他成为了离这颗“明珠”最近的人,他毫不犹豫地伸手摘取。德国数学家克莱因称赞他“你移动了群山。”他就是陈景润,一个传奇的人,一个给一代人以信心和巨大鼓舞的人。他没有受条件不好,住房不好,研究环境不好等外界的影响,以巨大的热爱之情,改变了自己的同时,也改变了世界。

  朋友,是鲲鹏,就要展翅高飞于九万里高空,自由自在翱翔;是骏马,就要奔驰在辽阔的草原山岗,驰骋疆场;是奇才,就要及早地历练自己。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利用环境,造就自己;改变环境,造就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应该茁壮地成长!

环境议论文6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地球上数以亿计的生物,经过漫长的岁月的淘洗、筛选,大量不适应环境变化的销声匿迹了。所以说,适应是保存、发展自已的基础。

  一个人相对于一个组织,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国家,就好像一颗螺丝钉相对于一台机器,我们只有改变自已,完善自已,使自这个螺丝钉最大限度适应该社会这台机器的需要,以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发展空间。

  我的邻居夫妻俩以前都是同一工厂的工人,五年前一同下岗了,男的`由于调整不了自己的心态,觉得下岗脸上无光,心事重重,找了几个工作都因为不适应而半途而废了,而在闲赋在家。女的呢,很快实现了角色转换,适应了环境,先是开了一家冷饮店,现在开了一家书的摊,生意红红火火,人也整天春风得意,喜笑颜开。所以说,适应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现在我们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限,各种社会矛盾会不期而至,我们要不断地调整自已这相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北大毕业生陆步青,因所在工厂倒闲而下岗,但他很快适应了环境,改变了心态,做了一个街头操刀卖肉的屠夫,有人说这是教育的夫败,是大材小用。我却认为这正是北大的骄傲,能培养多元的人才来适应社会的变化,既能培养出位居高层的管理者,也能培养出身处基层的体力劳动者。

  现在日本有一种教育方法,就是把初中毕业生放在孤岛中独自生存一个月,来锻炼他们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挑战极项的能力。

  这样有利于人才的坚韧而顽强的意志。

  适应不仅是一个人的问题,也表现在一个国家的生产方式,社会机制等问题。毛泽东为了适应生产的社会化和公平性的要求,建国初期限就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最初几年是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的。邓小平为了适应废除大锅饭,消灭平均主义的要求,提出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构想。极大地发展了经济,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连战、宋楚瑜为了适应台湾民众爱国归宗的要求,毅然开始了“破冰之旅,搭桥之旅”。推动了两岸的交往,是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情随事迁,与时俱进,不管是一个人、一个组织、还是一个国家,都要谨记适应二字,适应促进个人的完善发展,适应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适应促进民族的繁荣富强。

环境议论文7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人类的母亲。我们依赖它,探索它。这个蔚蓝色的星球多么美丽,但我们要知道:地球只有一个!

  遗憾的是,许多人对于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却视而不见,继续为所欲为,妄顾地球家园的安危。环境科学家曲格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唯有变革,才能拯救人类的命运,也唯有变革,才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世世代代生存下去。”里面的“变革”就是指环保。说得很对,所以如今有许多人拿着标语在街上喊空口号,却没有见过多的行动。难道这样污染就会好转吗?

  看,我们城市里的河流的河水发黑发臭。排成长龙的汽车放出大量的废气。成片的绿地变成“石屎森林”。那清脆的鸟叫声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再这样下去,中国将继续贫乏水资源,空气将变得愈来愈浑浊,本世纪将有10%的鸟类物种消失。上述的'事情,我们人类是罪魁祸首!

  人人皆知: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净化空气,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必要的条件。但是有一些人为了金钱去乱砍滥伐树木,造成了过度的水土流失,使大地的植被受到严重的破坏,绿洲和城市也荒漠化,我们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就我们平时用的一次性筷子,每天都要耗费数十亩的森林,在那些人眼中,树木除了可以做家具和建筑材料外,似乎没有任何价值。难道还有人不懂树木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吗 我们居住面积已经很小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可能连我们唯一的土地都失去。还有,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近年来河床和含沙量不断增高,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几条江河之一。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黄河从我们手中枯竭,因而有许多环境学者纷纷研究治理黄河污染的方案,试图改善黄河的水质。但如果没有我们的共同参与,我们这个生命的摇篮——黄河将会走向衰竭和死亡。

  如果我们再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大自然将会给予我们惩罚。那些特大的洪水剥夺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还有由于温室效应,南极北极的冰川融化导致水平面升高,海水淹没了沿海地区,经济损失惨重。难道这不是最好的证明吗

  我的家乡广宁是靠竹海生态旅游来发展经济的,而今,某些竹林的环境恶乱不堪,让人叫苦不迭。竹海生态游是我们广宁发展的根,如果根被破坏了,怎能长出茂盛的枝叶、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让我们善待人类、善待自然吧!不知大家是否看过《保护环境可做的100件事》这篇文章。其实,我们能做的事很多很多。如,在植树节栽一盆花、种一棵树。保护野生动物,是生态得到平衡。珍惜水资源,不要向江河倾倒垃圾。当环保小卫士,利用每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保意识,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泥土永芬芳。

  这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为何不愿意实践呢?

  现在,地球的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环保警世钟已经敲响了。让我们齐齐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创立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让人类与自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吧!

环境议论文8

  小学科学是课程改革中的一门新兴课程,它源于课改前的自然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课程内容很好地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以其逼真的图像、动画、音效能营造另一个教室外的“真实的虚拟环境”,同时又以其灵活多变的交互性深深吸引着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科学教学之中,能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此,笔者拟就网络环境科学下小学科学教学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一、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解决教学重难点

  科学课上有众多的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这些活动的安排教材编排者是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的,他们有能力完成。但有些活动过程周期较长,要在课堂上立刻看到结果是不可能的。采取计算机网络资源来进行教学既让学生进行了自主的探究,又能不受学生调查时间的制约,从而保证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科学课上经常会有一些实验要学生来完成,这些实验的操作过程因为学生的差异会造成实验的进程和效果各不相同。教师的演示只能针对大多数,不可能反复地进行。有一些实验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如解剖植物的种子,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教师演示要求。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制作或实验演示分成几部分放在自制的网页里供学生随时调用,让人机进行对话,教师腾出时间进行实验结论的指导。

  另外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受到了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 ,不可能在课堂进行实际演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二、丰富网络资源,激活学生思维

  现代科学发展表明,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某一特定对象,是当代科学发展的最有前途的方向。各种信息数量增大,知识种类增多,使人能产生丰富的联想,找到多种事物的交叉点,产生新的思路,提出多种设想,得出新的结论。当代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正是产生于各门科学相互结合的交叉点上。基于这方面的认识,我们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无疑应让学生把教材变“厚”,从而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在科学课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能让学生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网络对学生来说是一座巨大的信息宝库,根据老师的指引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所难以实现的。收集大量的信息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讨论、补充、分析所收集的信息,在交流中激活思维,可以产生许多新的想法

  三、发扬优势互补,扬长避短

  在科学课中探究活动占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教材的内容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特点。教材中大量的实验既是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认识,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这些真实的或模拟的环境中掌握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关于网络环境下的科学实验在前文已有简要叙述,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是为了创设一种全新的科学课教和学的情境,网络还是教和学的工具以及研究和交流的工具,它不单是一种手段。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迎接蚕宝宝的诞生》这一课时设计了页面精美、内容丰富的网页,上课开始就以一段生命的变化视频片段引出生命诞生这一话题,然后让学生就“生命诞生”这一主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进行主题探究时学生利用教师设计的网页中的单元进行资料收集、分析,然后再进行交流。在网页中教师不是单纯地丰富教材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而是根据教学目标还设计了一个留言板,让学生将自己的收获及时地发布,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从教学的反馈来看,学生借助网络这一工具使得课堂容量可以无限扩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过程,不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真正成为了科学学习的主体。

  四、积极探索,摸清规

s在网络环境下,将科学课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是一种趋势。由于科学课的开设时间不长,故其整合规律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有许多具体的操作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其一:网页设计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学生在线学习时对那么多的信息有时有些茫然,有时点击了很多页面还很难有所收获,如何设计好网页能更明显的体现学科特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可是我们要长期探索的一个问题努力。

  其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教师的角色如何把握呢?从传统的课堂跨入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关系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但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呢?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并加以解决。

  其三,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急待提高。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师生都要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才能发挥出网络的优势,目前这种状况还只能是一种理想,要将理想变成现实需要我们教师作出更多的努力。

  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催生的结果,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重视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的研究,同时还要充分挖掘传统课堂中的精华,将其发扬光大并融入到网络之中,实现优势互补。

环境议论文9

  每当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漫步在水清镜明的湖畔旁,飞驰在绿草如荫的足球场时,我都会感到一种惬意。但一个潜伏在我们身边很久的危机正在慢慢爆发,也许有一天这美丽的景物会离我们远去。这一切都是人类一手造成的。天堂大门的钥匙和地狱大门的钥匙都捏在人类自己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落实环保行动。做“文明小卫士”。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美丽无比的星球。但水土流失、沙漠化仍不断困扰着人类。正疯狂地侵吞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据有关资料统计,地球上的沙漠、荒地正以每年2700万公倾的速度扩展,我国沙化的土地也正以每年1560平方公里的.面积延伸。目前,我国已有1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化,而潜在沙化的土地差不多也有15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已成为危害全球环境最严重的问题。

  我曾看到一个寓意很深的漫画,画面上两辆汽车一前一后行驶着,前面一辆车上的人敲锣打鼓,还用红纸写道:报喜,化工厂增产,产值3万元。后一辆车上的人愁眉苦脸,一张纸上写着:报忧,因化工厂污染,粮食减产30万斤,附近居民身体严重受损,周边几条河流无法使用,法院判其限期整改并处罚金。孰喜孰忧,显而易见。所有这些,都是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警告,它在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和那些惨痛的教训。这也就提示我们以后一定要保护环境。

  环境污染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损害。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就需要我们的社会提高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啊,我们不该将大量的污水排到它的血管里,将大量的垃圾埋在它的肉体中。地球不是垃圾场,我们不能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丢纸屑、烟头等杂物,不注意环保。让口香糖使它长满了黑斑,乱扔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还使它寸草不生、龌龊不堪,到处都是浑浊的世界。这些行为完全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相悖。

环境议论文10

  一、前言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步加深,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针对近年来资源环境加重的严峻形势,中央已将资源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据统批、“十二五”前三年,我国环保的投入力度每年以20xx亿元以上的幅度在增加。从20xx年起,节能环保尤其是环保的投入还会进一步加大。审计作为综合性的经济监督部门,应当在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有效的措施解决资源环境的保护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维护资源环境安全,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资源环境审计的认识不足。我国资源环境治理工作起步晚、起点低,相应的资源环境发展工作比较滞后,资源环境审计的意识和观念还未牢固树立起来,对于资源环境审计在保护资源环境中所起的作用的认知存在着偏差。往往会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有钱了再投资保护治理环境也不迟,因此对一些污染环境的项目采取放任和容忍的做法。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不惜以牺牲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通过各种途径招商引资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导致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2、资源环境审批内容比较单一。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审批还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审计,主要审计内容包括: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了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和地方颁布的环保法规;企业是否按规定的要求及时上交各种税费;对有关部门掌管的环保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是否专款专用、有无资金挤占挪用或闲置的问题等方而进行合规性审计。

  3、缺乏专业的资源环境审计人员。资源环境审计是一门融资源学、环境经济学、会计学、审计学、社会学等几门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学科,要求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而我国由于资源环境审批起步较晚,目前审批人员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大多数审计等经济类专业,缺乏资源环境审计所需的环境经济学、环境工程学、建筑工程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4、资源环境审批法律体系不健全。随着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逐渐增多。我国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而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方而的内容,缺乏具体明确认可或规范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法规。而与审计相关的法律规范及审计实施细则中,也没有资源环境审计的相关内容和具体实施办法,无法明确审计在资源环境方而的检查监督职能,使得以国家审批机关为主体开展资源环境审批的法律依据不充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环境审批的可操作性,增加了审批风险。

  三、改善资源环境审计应采取的措施

  1、高度重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资源环境保护和资源环境审批一是全民都应该参与和认知的行为。而对我国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形势,需要加大对资源环境保护的宣传,倡导环保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增强保护资源环境安全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开展资源环境审批工作形成一个的良好氛围。各级审计机关更应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充分认识到资源环境审计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相互促进关系。

  2、拓展资源环境审计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审批机关开展的资源环境审批的'内容要逐步深入,由合规性审批向绩效审计、开展专项审批和环境咨询方而不断拓展。扩大资源环境绩效审批范围与比重,重点要放在对国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而重大决策落实情况的关注,针对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环境项目的投资效益等进行审计,加强对政府履行职责过程中的政策执行、资金使用、项目效益等方而的审批分析,对国家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纠正,保证资源环保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审计的预警和防御功能。

  3、提高资源环境审批人员素质。由于资源环境问题涉及多个学科,现行单一的资源环境财务收支审计,已完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及资源环境审批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资源环境审批人员的培养上,不能单纯地重视财务审计人员的培养,更需要重视资源环境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

  4、健全资源环境审批的法律法规。资源环境审批发展过程中需要有健全的资源环境审批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才能使资源环境审计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首先,修订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通过修订《环境保护法》、《审计法》来明确政府审计机关在资源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审计职责和权限。其次,要赋予资源环境审计权限,建立可操作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细则和工作规范,促进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最后,建立资源环境审计指标评价体系,规范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提高审批效率和效果。

  资源环境建设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资源环境审计是促进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切实发挥其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兔疫系统”功能,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环境议论文11

  有些事情太复杂,为什么恐怖组织越来越多?为什么拼命赚钱还买不起房?这些不是我们能想明白的,只能在这社会潮流中随波逐流。不如想想自己能理解的,做一顿馋了好久的红烧肉,去一趟期待很久的地方旅游。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我们不应该去浪费我们的大好生命,你说是吗?

  一个人只有心胸广阔,不要因小事而闷闷不乐或耿耿于怀(闷闷不乐有时是受其他人说法评价的影响),首先要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或者寻找能够进步的方法,这样才能把受别人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常常感到快乐,乐观的人做事情总是会更顺一些;一个人不要把一些外面因素造成的影响放大化,或者作为自己失败的理由,譬如这个客观的社会,譬如你自己的性格,再譬如别人的说法做法如何如何。只有严格遵守自己的原则,并认真地去做,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内心坚定和强大。

  当自己无法改变事情时,可以改变心情。我们内心的想法或者说心态决定了我们的情绪,好心态会改变我们看世界的眼光,让生活愉快,工作开心。如果你因为过去的灾难而痛苦万分,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即便你痛苦到老,昨天的事情也无法改变。事情既然已经过去,就让痛苦的心情也一起随同事情埋葬在过去吧。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和心情在过去那些令你郁闷的事情上,因为生活还要继续!

  如果你因为失去而黯然神伤,那是因为你一直习惯拥有、害怕失去,拥有的越多就会越快乐,而失去就会痛苦不堪。的确,失去会带来疼痛,但更多的时候,正是因为失去,才让你得到更多。而有所得必有所失,同样有所失也必有所得,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生本无所谓得失,你心情的好与坏,全在于你自己内心的想法。

  因为失败而灰心丧气,其实那是成功女神对你毅力的一次考验;总结经验和教训,重拾勇气和自信也一定会垫起你未来成功的高度。郁闷的心情只会让你更加失败,而坦然的心情则能让你接近成功。

  如果说导致你负面情绪的罪魁祸首是你内心对事情的想法和观点,而用积极的心态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左右自己的心情。

  因为遭遇不公而郁闷,还不如承认生活本身就存在着不公平。

  在遭遇不公的'时候,更多的人想的是改造环境,改变不公,其实,这多半是行不通的。试想,如果你大学毕业被分在基层工作,一边愤愤不平,一边敷衍工作,那么你有什么机会被升职呢?老板会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做不好,根本不会有责任和能力去做更高级的工作。

  要想改变不公,唯一的方法就是比尔·盖茨说的“先去适应它”。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改造环境。大学毕业就得从公司最基层的工作做起,没什么办法改变,只有先适应才能有机会,适应就是踏踏实实地去做,就像希尔顿一样:哪怕是洗一辈子马桶,也要做个洗马桶最优秀的人!

  有人说:“人生如打牌,而不似下棋。”下棋是公平的,棋子一样多,棋盘共同用,条件相同,起跑线一致,机会均等,就看谁的棋艺高。而打牌是不公平的,除了抓牌的数量一样,牌的好坏却有着千差万别。人生也是这样,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牌好还是坏,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打牌时的心情。好心情会让你的牌技发挥得更好,结果也许是你拿了一手烂牌却赢了这一局!

  让别人适应你不如你去适应别人,你是不是会觉得老公吃饭时狼吞虎咽的样子实在不雅?你是不是觉得朋友丢三落四的毛病很不好?你是不是觉得同事真死脑筋,做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转弯儿?你是不是认为自己的建议非常完美老板就应该接受?然后,你就不断地去提醒,找各种理由去说服对方,但是对方似乎并没有因你改变多少,或者根本就不愿意接受你的意见,尽管你的本意是好的。

  别人只能是别人的样子,甚至连我们善意的忠告,他们都懒得听,更别说接受我们的改造了。

  不要认为别人顽固不化,难道你就希望别人改造你吗?比如,你非常喜欢紫色,所以买衣服的时候常常会不由自主地选择紫色,而别人认为你根本不适合这种颜色,你会怎么想?大概会在心里嘀咕:我爱穿什么穿什么,多管闲事!

  当别人不能适应我们,不能按照我们要求的去做的时候,冲突和矛盾就产生了,可以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多半是因为我们试图让别人适应我们而不成功造成的。所以,当你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不要把责任归咎于别人,而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与其去改变别人适应自己,不如改变自己适应别人,毕竟相比较别人来说,只有我们自己才受自己掌控。

  当一个人不再对别人要求苛刻,不再要求别人适应自己,而是会通过他人的镜子、现实的镜子或者是历史的镜子来剖析自己、调整自己,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的时候,才是走向成熟和理智的标志。

  让我们做自己的主人吧。很多事情的发生是不受人控制的,事情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面对事情的心情,让心情去适应事情,以让事情因为好的心情而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大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却不想改变自己;其实当你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时,干吗非得与之较劲呢?你不是神,没有吹口仙气,念句咒语,就能移走大山、改变环境的能力。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就像你不能让外面的雨停止,那就带上伞出门,或者发现前面的路因为某种原因不通行了,那就绕道走,有什么关系呢?改变自己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记住改变心情,终将改变事情的结果!

环境议论文12

  这话说得好,然而,我们有多少人有鲁迅先生这样的认识呢?

  “体操王子”李宁在1988年奥运会上失利后,我们中国许多人是如何对待他的呢?看吧,非议和嘲笑纷至沓来,弄得他心灰意冷,也令其它体育健儿为之寒心!这无疑在他们成材的环境中卷进了一团乌云。

  这就是某些人对失败者的态度:你是胜利者就不允许以后失败,否则你就由英雄变成了狗熊。诚然,李宁在1988年奥运会上的表现是令人大失所望的。但是,我们应当客观地看问题,李宁这样优秀的运动员,曾为祖国争得荣誉,难道他一失败,欢迎他的掌声、鲜花就该变成冷嘲热讽的吗?能有准一生中在事业、生活中不会遭受挫折呢?难道对失败者嘲笑打击就能挽回这次失败吗?

  英国拳王布鲁诺成材的环境是比较好的。他向美国拳王泰森挑战而遭惨失败,回国后却受到了盛大的欢迎,群众的掌声鲜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于是,他当即表示与泰森再决雌雄。可见,成材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它步满阴沉沉的乌云,那么失败者会感到压抑,还会有勇气吗?反之,他会得到鼓励,以致振奋精神,在挫折失败中崛起。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失败,尤其是中学生,考试失败后,常常会遭到冷眼,如果尖子考砸了,情况会更遭。老师不信任,同学讽刺,父母暴怒,压得他难以抬头,以致一蹶不振。这时失败者自己要顶住,要像四川省南川县隆化职中的彭静那样,做个失败的强者,为自己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的环境。

  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它需要每个人不畏险阻,奋勇向前。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更需要有人伸手扶他一把。应该让每一个位失败者得到阳光般的温暖,拥有一片蔚蓝的晴空。

环境议论文13

  早晨起来,一片雾蒙蒙的,我对妈妈说:“今天的雾好大啊!”妈妈摇摇头:“这不是雾,是雾霾。”“雾霾?雾霾是什么?”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所以很疑惑。妈妈让我自己查资料解答疑问。

  我打开电脑搜索答案。哦,我明白了: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听妈妈说雾霾中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物,如果被吸入人体内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妈妈还让我观察雾霾来区别它和雾的不同。我发现,雾在太阳出来的时候能很快消失,而雾霾不但不消失还会遮挡太阳的光线,使天空灰蒙蒙的`。

  我继续查找资料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有报道说:“中国每天差不多要燃烧1000万吨的煤。”“城市里的汽车过多,排放的尾气集中,拥堵又成倍增加油耗和尾气排放量。”哇,太可怕了!一天烧了那么多煤就相当于把一座煤山烧没了,而这些汽油燃烧量相当于有些国家一年的汽油消耗量呀!原来那些汽车、工厂排出的尾气、废气,还有过年过节燃放的烟花爆竹,及平时我们用的空调排出的热气等都是雾霾形成的原因啊!

  这让我很是心疼我们的“地球妈妈”。地球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它给我们创造了生存的世界,却还要饱尝着我们对它的伤害,我们多对不起它呀!面对伤痕累累的地球妈妈,我要呼吁我们的小朋友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环境议论文14

  今天星期一,我们学校要升旗。我起床后便匆匆忙忙出了家门。

  一出门,我就惊呆了:门口堆满了比珠穆朗玛峰还高的垃圾,臭气熏天!绕着“垃圾珠穆朗玛峰”的是一个个深不见底、通向地心的矿坑,一股股刺鼻的热气从底下冒上来。仰头望去,天上灰蒙蒙的,掺杂着黄沙,太阳早已不见了踪影,我小心翼翼地绕过一个个矿坑,来到海河边,海河的水都哪里去了,只看到河床里到处是布满垃圾的污泥,弥漫着刺鼻的臭气。

  我匆匆赶到学校,学校的电子屏上写着:“请各位同学跟随自己的家人,尽快到安同路原址上的广场乘坐逃生舱。距离末班逃生舱出发时间还有2小时。”我火速返回家,把这事告诉了家人。家人们迅速地收拾好行李,向安同路出发。1小时后,我们乘坐末班逃生舱离开了地球,来到了火星。我们在火星上安了一个新家。一天,我乘坐飞行器前往冥王星找同学。半路上,我一直看着我熟悉并热爱的地球,突然,这个曾经美丽富饶的星球,一下子变成一个大火球,随着几次剧烈的爆炸,地球消失了。“不!”我大声地哭喊着,“地球,我不想失去你!”

  我蹭地一下坐了起来,脸上还挂着泪水,原来这是我做了一个噩梦!

  我半天没有缓过神来!还好,这只是一个梦。但回想起来,我们身边的人们却一直在尽情而又贪婪地浪费着地球资源,破坏着地球环境。不是吗?你看,各种矿场、化工厂以及滥砍滥伐,无情地破坏地球环境;马路上汽车成灾,尾气排放超标;人类为了私欲发动战争,全年地球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5天,地球已经千疮百孔……

  我曾经跟着爸爸妈妈去过世界上很多美丽的地方,那蓝色的大海,绿色的森林,辽阔的'草原,弯弯的小河,令我无比留恋,我也憧憬着长大后去更多的地方,去探知无尽的未来。但这个噩梦突然让我有一些恐慌,假如地球真的遍体鳞伤,被人类毁坏,那么所有的一切不复存在,人类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要想留住地球,就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我们要成为环保小卫士,一定要把地球的病治好。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要爱护身边的动植物、要节约用水、要绿色出行等等。虽然这些都是小事情,但我相信,只要坚定地做下去,一定能使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富有。

  因为,我真的不想和地球说再见。

环境议论文15

  比尔盖茨曾说过:“社会充满不公平的现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适应它。”人应该适应环境,改变自我。

  适应环境,改变自我能成就一番事业。著名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在古代哲人中,早有这种心态了。为官仅七十多天的陶渊明挂印田园归隐山间时,他改变了自己。官场的黑暗,是他无法改变的,变的只能是自己。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与菊为伴,虽然仕途不复,但他高洁的'志向却被历史所赏识,为后人所铭记。“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即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朝廷希望他吟风弄月歌功颂德,而他却只想一展鸿鹄之志,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于是寄情于山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却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为后人所传颂。他们改变自己,同时也改变了时代,虽不被时人钦慕,但却被后人铭记,在历史的苍穹中闪闪发光。

  适应环境,改变自我能使人走向成功。在我国流传着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古希腊,也有一位伟人能够移山,他的名字叫柏拉图。柏拉图告诉弟子自己能够移山,弟子们纷纷请教移山之术,柏拉图笑道,说:“很简单,山若不过来,我就过去。”弟子们一片哗然。这一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移山之术,唯一的一个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便过去。

  适应环境,改变自我能实现理想。人生如水,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实现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环境不利,从而把改变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变环境上,这实在是徒劳无益。也许,我们没有庄周梦蝶的浪漫,没有庄子那“泥泞中亦可”的超然;也许,我们无法像彷徨斗士鲁迅一样以血荐轩辕,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劣根性;也许,我们没有海伦凯勒那虽然盲聋但却以心灵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庄子》的熏陶,让自己接受《呐喊》《彷徨》的强音,让自己接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洗礼,借助书籍,让心在潜移默化中沸腾,改变自己。

  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我们用爱心和智慧来面对一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