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读后感>二十四史读后感

二十四史读后感

时间:2024-01-24 10:47: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十四史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十四史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二十四史读后感

二十四史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二十四史》里边的《宋史演义》,里边的第一回?洛河将神奇儿出世?? 弧矢见志游子离乡。

  里边主要讲的是在唐明宗登基的第二年,在洛阳生下了一个香孩儿,他出生的时候,红光环绕在空中,并有一股异香,并且好几天都不散,因此叫做香孩儿。香孩儿宋太祖赵匡胤。

  小时候他的母亲劝他读书,他便说:“国家太平的时候,要学文化;国家乱世的时候,要学武术,现在国家不怎么太平,我想学武术,以后会用到。”母亲不许,他就只好去读书了。但是这样并改变不了他想学武术的.心情,他经常和他的好朋友一起去射箭,匡胤的武艺非常不错,因此,许多人都免不了有祸害心思。有一天,一个少年牵了一匹恶马来看访匡胤。少年说:“这个马很壮士,只是没有人能骑,我想你应该可以骑,所以特来请教一番。”匡胤一下就上去了,马如同风一般,一下跑了五六公里,前面有一座城,匡胤害怕撞到城里,他就底下头想,但是马跑的太快了,匡胤抬起头来,他的额头正好和门楣相触,他就向后一仰,好一个倒翻觔斗,从马上坠下来,本以为他要放弃了,但是他立马起来,追上马,继续顺着原路返回,回家了。

  从这一段我能看出匡胤是一个不服输、勇敢无畏的人。

二十四史读后感2

  我稍微看了一下《二十四史》,发现皇帝是最不能犯错的一个人,一个小错,就会酿成大祸。而在历代的皇帝中,唯有唐太宗,到死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有了愿意受批评的皇帝,也就有了敢于批评的大臣。唐太宗和他的大臣创造了中国历最清明、最和谐、最兴盛的'一个时期。他活到52岁。是在壮年时就去世了,他如果活到老年,唐代肯定会更兴盛。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中国人遭受的灾难比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多。中国的天灾更是频繁和严重,有的会连续七年干旱。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因饥饿而死的人。

  浅读《二十四史》,我清晰地看到中国人的优点和缺点。中国人吃苦耐劳,肯学习。但凡是都具有两面性,在有优点的同时,也会有弱缺点。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长处,也都有各自的短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需要互相学习,互相包容。

二十四史读后感3

  《二十四史》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文献中,被称为“正史”。

  《二十四史》记录了从上古洪荒时代到明朝灭亡的五千多年的历史。全书以纪传体的形式,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按照时间顺序把历史人物的事迹完整地呈现出来,也在总体上将历史朝代的兴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书中讲述了从黄帝出生,到各朝各代名人,最后到抗击日寇,讲了不少的民族英雄与文人,以及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各种战争。写了远古时代到元代国家盛衰、人名起义、英雄事迹、国家战争。中间,也有我们熟知的皇帝战蚩尤、三国演义、甲午之战。人物有聪明的`黄帝,残暴的纣王,智慧的司马光,野心勃勃的董卓,英勇的戚继光和岳飞,清廉的于谦,嫉恶如仇的辛弃疾,爱国的陆游,伟大的苏轼……

  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三国时期,从董卓进宫开始,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写出了三国时的尔虞我诈,各国之间的巧妙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人情世故等等。

  书中的内容令我们浮想联翩,赞叹那些谋士的智慧,感慨将士们的英勇,憎恨那些诋毁别人的小人。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中国古代的那些人与事。《二十四史》带领我们畅游历史长河,弘扬民族大义,值得大家都看一看。

【二十四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边城以内读后感_读后感01-10

《名人传》读后感读后感09-01

读爱的教育读后感初中_读后感01-09

读后感04-18

读后感04-19

读后感04-20

权力有关书籍读后感《权力》读后感10-24

读爱的教育读后感初中范文_读后感01-09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_暑假读后感800字04-12

《鼹鼠的月亮河》读后感_小学读后感400字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