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读后感>读《普通教育学》有感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

时间:2023-12-26 08:35: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普通教育学》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1

  上周读了《大教学论》,我觉得夸美纽斯一直在强调把孩子交给自然,让他的成长、发展都顺其自然,而我读完《普通教育学》的感受却和《大教学论》不同,赫尔巴特更多地是在强调规则与管理。管理是可以避免现在和将来对别人与儿童自己造成危害的。我经常看法制节目,现在的犯罪现象有很多都是发生在青少年身上,当究其原因时大都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儿童时代所受到的管理。而我这里说的规则是指人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威胁。这是一切管理首先采取的措施,是管理儿童的第一手段,也是特殊手段。威胁带有强制性。

  监督。赫尔巴特认为如果把监督作为常规工作的话,那么就不可能要求那些在监督压制下成长的人们都能机制敏捷,具有创造力,具有果敢精神和自信行为。而且如果对孩子不加监督,不加教养,放任孩子们撒野的话,他们是不会有伟大的品格来的。

  权威与爱。爱所要求的感情和谐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产生:教育者深入到学生的感情中去,十分巧妙地悄悄融合在学生的感情中;或者设法使学生的感情以某种方式接近教师自己的感情。一旦获得了爱,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管理的困难。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避免由于威胁、监督造成的叛逆,让师生关系更和谐。

  说到“爱”,我想到了曾经看到的一个关于爱的教育的'故事。苏霍姆林斯基,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乌克兰巴甫雷什乡村中学的校长。他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后来一位江苏的语文老师用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出了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续写。他们会写出怎样的故事呢?果然具有“中国特色”。大部分的中心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儿不能损害公物,写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等等。

  我想,为了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中不能少了爱的教育,教师应该让孩子有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要用自己的爱去浇灌他们,让孩子的心中有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通过清楚、联想、系统、方法四个步骤,我们的孩子将建立一个合理的秩序,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而自然不能做到这样。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2

  《普通教育学》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 这一部教育理论著作被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几乎没有一个教育家能像赫尔巴特那样对学校教育实践有如此直接、如此广泛、如此巨大、如此久远的影响。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誉为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在《普通教育学》中,赫尔巴特提出了作为独立的一门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体现在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等五个道德观念。还把实现这种教育的目的的手段分为管理、教育性教学、训育三种。

  通过对《普通教育学》深入研读,加之张教授的精准导读,以及班级和班际间学员们的精彩分享,让我对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有了更准确的理解,这个思想也影响到了我们当下了的教育。我国也把立德树人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我们还提出加强大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作到全员思政、全程思政、全方位思政,把广大学生的思想统一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统一到为人民服务中来,力争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把他们培养具有家国天下的情怀、舍我其谁的担当,能担起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关于管理。赫尔巴特认为:管理的五个主要措施是威胁、监督、命令、禁止、惩罚、权威和爱。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使用过这五个措施,但在使用时并不是刻板的、不加思索的对每个个体采取同样的方法,而是结合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出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分析利害得失后,因人而宜、因事而宜,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使学生慢慢改变。进而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受到学生的拥护和爱戴,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关于教育性教学。教育性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平衡的、多方面的'兴趣。使知识影响道德品格的培养,学生必须对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产生坚强的行为意志。教师在教学时,通过清楚、联合、系统、方法四个环节完成教学任务。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也有部分用了这几个环节,比如,设计学习目标使学生清楚本节课的要干什么,复习巩固使学生回顾旧知为学新知铺路,接下来老师指导学生寻找结论和规则,然后通过练习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场合中。

  关于训育。是一种持续的诱导工作,通过交际、榜样、启发使学生直接得到积极的发展。可以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对其行为进行抑制、惩罚、赞许和奖励。为了保护教师,我国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保障教师依法享有教育惩戒权。适当的惩戒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3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阅读教育类书籍非常有必要,所以我首先选择了《普通教育学》这本书。可以说,看完这本书受益匪浅!

  《普通教育学》所讨论的教学理论阐释了心理学对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形式的原则,论证了教育教学的理念,并具体指出了培养各种兴趣对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意义。这些都在教育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这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原因之一,也是我们今天重新研究和评价这本书的原因。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现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拓者和基石。

  赫尔巴特努力统一人的人格和社会性,将现实社会的要求与未来社会的呼唤统一起来,培养能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人才。

  赫尔巴特的管理理论建立在恶性理论的基础上,这显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然而,即使在赫尔巴特最专制的管理理论中,我们仍然可以隐约看到一些民主的东西:“人们只能将这种服从与孩子自己的意志合理地结合起来,而且他们也只能将这种服从结合起来。期望得到成为一个真正的结果。教育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如果老师擅自行使控制权,这种权力既不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也不是从学生那里获得的。那么他在这里就彻底毁了自己。”

  《普通教育学》的不朽生命在于其教学理论。首先,赫尔巴特从自己的思想、兴趣、感知和其他心理思想中寻找其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并试图将其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这是赫尔巴特极其重要的理论贡献。其次,他在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教与教”的概念,从而正确厘清了教学的定义,阐述了教与教的关系。三是提出“四阶段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明确划分教学的四个阶段,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关注学生在不同教学阶段的不同兴趣,特别是考虑到在不同教学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对于系统的知识转移和教学过程的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赫尔巴特把对儿童的管理作为实施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提出了以威胁、监督、惩罚、权威、爱为主的管理手段。并指出只教不管会徒劳无功,只管不教是对儿童的压迫。这几种管理手段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都会不时用到,说起来感觉很容易,可运用起来其中的分寸是需要好好把握的。比如威胁和惩罚使用不当就会变成体罚或变相体罚,几种管理方式要综合运用,针对不同的儿童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尤其我们年轻教师更应该好好琢磨避免使用不当造成错误。在这几种管理方式中,我比较认同权威与爱。作为教育者应该在儿童心目中树立起权威的形象,受到儿童们的爱戴。而树立权威就要求教师要有卓越的智慧,高尚的道德修养,要成为他们次序的守护者,知识的领航人。要受到儿童们的爱戴教师自己要爱儿童,要与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要成为他们心灵的港湾,知心的朋友。作为管理者一旦树立起权威的形象,受到儿童们的爱戴,那管理就是很容易的事了。

  以上是我初读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还将再读《普通教育学》,进一步去理会其中的教育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4

  近段时间考试多多,教育学心理学都是复习重点,故此把大学时喜欢的一些名篇论著拿出来又看了看。

  或许受所学专业的影响,又或许在应试教育下讨了十几年生活,对中国现行教育情况总是摇头不满的。可是现在自己从事教育也几年了,心里隐隐的一直有个问题,我们教育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日以继夜的投身在教学的第一线,甚至拿不出多的时间照顾家人和自己,这样的事业,我们的劳动获得了什么?

  不管是赫尔巴特抑或是国内的教育大家的论著中,都是立意高远,读之引人向往的。教育,是教育人走向社会人的'重要手段,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必要为即将要成人的下一代的生命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先贤们都肯定的描述过,独立、自主、自由的人,这是古今中外众多教育奋斗的目标。由原先附属的人成为有自己思想见地的独立人,不仅需要知识的给养,更需要老师言传身教的树立这样的意识,买下这样的种子,在几年、十几年的时间里不断巩固、培养、煅炼而成。

  再来赫尔巴特对于学生教育管理的一项也是我很感兴趣的,由于教学实践的限制,总是觉得在这一块总是学得不够。赫尔巴特认为在学生管理这一方面的方式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威胁,监督,权威与爱。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这其中的分寸是需要时间来慢慢磨练把握的。就以威胁一项来说,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不管是高级知识分子还是目不识丁的文盲,都不影响威胁这一手段的广泛运用。但是,由于那些本性倔强的儿童对威胁毫不在乎,什么都不怕,而那些本性脆弱的儿童也体会不到威胁的意义,还是继续照其愿望所指使的那样去做,所以,采用威胁的方法常常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它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在《普通教育学》中,赫尔巴特都有一一分析叙述,这为我等急需积累经验,得到指导的青年教师来说无异于是开了回金手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错误。

  书总是常读常新的,原是读书时闲暇涉猎的作品,在而后几年中亦是让人过目不忘,还能因为新的人生经历,读出新的体会,实在是饶有趣味的一个过程。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5

  《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通过对《普通教育学》的学习,我深有体会和感悟,现观我们教师队伍现状,很多老师对于理论的学习都太少,甚至根本就不清楚教育学的概念,在平时的工作者,往往都是生搬硬套,不切实际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往往无法形成自己独有的、系统的一套教学方法,这一现象在边疆一线教师中屡见不鲜,包括自己本身也是如此,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教学中出现的种种不定因素现象,一筹莫展,导致教学工作常常出现问题。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系统的讲述了教育者应具备的主要教学理论知识,阐述了教育学是教育者自己需要的一学科,通过教育学的学习,让教师尽可能地保持自己的理念,然后培养独立的思想,他针对性的分析了教育工作者有限的个人经验,指出教育工作者需要和思维能力。

  赫尔巴特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以教育学为基本理论来解释教育学问题,通过种种分析和实践工作的总结,形成了了更趋完整的教育体系,为我们了教学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工作方法。

  对于教师来说,掌握教育教学概念,有助于提高对教育工作重要性与责任感的认知,对于教师自身教育工作的帮助是无法估量的,而对于我来说,学习了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一书,所受到的收获犹如扶危拯溺、如梦初醒、受益匪浅,让我重新对教育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态度和认识。

  赫尔巴特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在伦理学中说明了以道德教育为根本的目的,即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德育工作在我国扎下了根,因此教育教学工作德育的教育至关重要。小学教育阶段孩子们的思想正处于极为纯洁时期,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启蒙教育正是最佳时期,能让德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由于教师缺乏学习理论知识,对学生道德教育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往往导致教师身心俱疲却取不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常常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更多的采用的是口号形式的教育方式,学生虽然能听,却不知道如何去做,所受到的'感受和体会不深刻,甚至根本就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所以在德育的教育中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导致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了。

  从赫尔巴特这本《普通教育学》一书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假如我们能够采用实践参与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情境的环境中体会和感悟甚至是思考,审视自己平时在生活中、学习中的行为和习惯,让学校的道德教育渗透于孩子们的生活中和学习中,让道德行为规范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扎根于孩子们的内心。这样的方式会不会对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呢?我相信这个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6

  刚借到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时,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惊讶,当时还问了同学我们确定是读这本书吗?回答是肯定的。后来想想既然老师推荐我们读这本书,那么这本书就有它应读的价值。我花了三天的时间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大概读懂了,但是有个别的还真的还是不懂。下面我来说说我读完后的感受吧!

  普通教育学这部分分为三部分:管理、教学、训育。我影响最深的是赫尔巴特在儿童管理方面强调严格的纪律,要求在一定情况下采取威胁与惩罚手段,甚至主张体罚。认为儿童还没有形成道德意志就凭借惩罚或体罚来约束他们,但是又并不提倡无限制运用体罚,认为威胁不过是管理的一种消极措施。他说道:“当责备无济于事的时候,我们往往采用的是体罚手段。但是,如果试图完全排除体罚也是徒劳的,必须极少采用。”虽然说赫尔巴特在管理方面主张把体罚作为必要措施,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专制性的强迫教育观念。但是还是有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教育孩子,无非就是想孩子成为我们所想的那样,所教的那样的。

  我们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儿女有出息,然后教育他们。但是有些家长往往是按照他们自己的那一套去教育孩子的,成功了就说我的教育方法是对的,值得大家借鉴的,就好像虎爸、狼爸的.教育孩子方式,我们一看就有种这样的想法:怎么会有这样教育孩子的爸爸呢?难道精神有问题?但是我们不可否认虎爸、狼爸现在在教育孩子这一块都出名了,还有很多人借鉴呢。但是我们不能说它完全可以适用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所以教育管理方法都有缺点的。还有,赫尔巴特说道:“当责备无济于事的时候,我们往往采用的是体罚手段。但是,如果试图完全排除体罚也是徒劳的,必须极少采用。”这个我们可以想到当孩子在幼儿园时候,不可能没有被老师体罚过。因为孩子还小,思想上都还没有成形,不听话老师教导不听的话,在一定程度上,老师肯定会以惩罚手段管理孩子,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我们并不提倡老师的惩罚过度,一定的惩罚还是有必要的。

  还有,赫尔巴特的兴趣观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因为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赫尔巴特说道在兴趣中,一个人可以很容易的去完成他的各种决定,而且是使他觉得到处做事都会很有兴趣,并不会因为有其他要求而取消他的计划。是的,我是同意的,因为当我们有兴趣做一件事情时,无论前面最多在大风雨也会继续前行,跨越阻碍完成我们要做的事,这就是兴趣所带来的动力。当然,我们不是做什么都可以凭着兴趣去做的,有些事是必须去做的,比如学习。我们就有这个义务。但是我们要把学习当做兴趣去学,不仅我们个人要努力培养兴趣,更重要的是老师的引导,因为我们读书每天面对最多的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有责任去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科目产生兴趣才能学得更好,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兴趣。这样我们才在学习中更有利于成长。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7

  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被称为“科学教育之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讨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发表了著作《普通教育学》,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当初看起来觉得有点复杂和枯燥,但是经过小组的讨论以及课堂小组展示之后才真正的理出它的框架。《普通教育学》里面写了许多教育思想,我觉得这对我们师范生的教育理论学习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在《普通教育学》中的主要提到的内容中,我想分享的是这两个方面:

  (一)性恶论与儿童的管理。

  赫尔巴特禀承了历史上沿袭的“性恶论”,认为在儿童天性中处处都会表现出不服从的烈性。“这种烈性就是不守秩序的根源,它扰乱成人的安排,并把儿童未来的人格本身也置于种种危险之中”。这种盲目的烈性情绪的种子如果不加以遏制,它就会伴随着儿童的成长而一直存在于儿童身上,还甚至会逐年增长扩大,所以他认为儿童管理就是许多必要的预防措施之一。他将对儿童的管理作为实施教育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儿童主要的管理方法有:威胁、惩罚、监督、权威与爱等等。

  我认为对儿童的管理要宽严相济。不可以一味地去对儿童进行惩罚和威胁。因为威胁可能对于那些本身很劣行的学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他们会视而无睹。教育心理学课本上提到,表扬比惩罚更能取得效果。我认为惩罚只适合于行为特别恶劣的学生,对于其他一些行为良好但学习成绩差或者只是偶尔一次犯错的学生不该用过严的惩罚,更不能体罚学生。近日来发生的伤害学生事件,就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学生毕竟只是孩子,尽管他们做错事,我们也不可以对他们施以体罚,那样不仅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我们应该多点表扬学生,让他们得到鼓励,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其实我们生活中没有差生,只要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呵护。另外,教师要树立权威,必须先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爱,师生之间感情的共通,有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也要给予学生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教学论。

  兴趣的四阶段与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认为人的兴趣是一个由“专心”和“审思”共同组成而又相互矛盾的心理活动。“专心”要求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事物之中,排除其他事物的干扰,不以彼一害此一,“应当明晰地把握每一件事,全心全意地献身于每一件事”。同时,“人格依赖于意识的统一,依赖于积聚,依赖于审思。各种专心是相互排斥的。

  正因为如此,它们也排斥那种必须借以使它们统一起来的审思”。因此,“专心”排斥“审思”,同时又需通过“审思”将种种“专心”统一起来。“专心”与“审思”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兴趣的四个阶段,即注意、期望、要求、行动。赫尔巴特正是依据兴趣的四个阶段提出了其极为著名且又影响极为巨大而深远的“四段教学法”——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

  赫尔巴特的教学论是他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赫尔巴特从观念、兴趣、统觉等心理学思想中寻找到教学论的理论依据,是将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表现,也是赫尔巴特的伟大贡献之一。同时他试图将五道念作为教育论的理论基础,是将教育目的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之上的努力也是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正确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并且他提出了“四段教学论”。他的教学理论是根据心理过程规律的基础和教学过程而建立起的明确的规范化的教学模式,这对现代教师们仍然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四段教学法”的思想过于形式化和机械化,它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

  阅读名著等于与名人对话,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如果我没有仔细地阅读过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单单根据我们教科书的一个章节简短的内容,我或许只能粗略的知道他的思想大概是什么。而完整地看了他的《普通教育学》之后,我才真正地掌握了他思想的只要内容,包括他著作的背景,他的经历经验等等。作为一名师范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之外,还要多读点名著,多看点书。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8

  “教育史上的经典著作永远是教育工作者的最佳启蒙”。通过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阅读,我体会到了赫尔巴特所构建的科学教育学体系的历史价值及其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借鉴意义。

  下面就几个方面,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拙见。

  1、课程改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以培养新型人才为目的是方法的先导。首先应该从各地的实际出发,确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有计划、有组织去设计、去实施。一定要强调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注重改革的实效和教育目的的达成度。

  2、赫尔巴特论证的教学法往往被人认为是教师的“教法”,而不包括学生的“学法”,这就是忽视了他的“教法”是建立在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之上的。根据学生兴趣活动的四个阶段:注意、期望、要求、行动来规定教师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活动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统觉团的形成和扩大,他没有否认学生的主动性,而是更多地论述了教师如何去做,以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而杜威也忧虑,“迎合学生的任性和兴趣”会有危险,需要有成人的指导来发展学生的民主,他没有否认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规范。

  3、如何构建我们自己的教学法,首先,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孤立的发展知识或能力,二者之间

  的对立也就没有那么绝对。其次,对于赫尔巴特和杜威教学法,不能一切“拿来”,更不能一概否定,要辩证分析,取长补短。第三,现在各种教学法如雨后春笋,更要汲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切不可今日学习“魏书生”,明日又学“洋思经验”,一定要学其思想的内核,而非形式。如同今日我们仍然要研究赫尔巴特一样,主要是研究和学习其教育思想。

  4、赫尔巴特的眼里,教育目的之间存在着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三重目的。首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是实现最高教育目的的首要条件。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教育。兴趣必须是多方面、均衡的。教学中如果只有单一的兴趣,或者某个方面兴趣过度,会出现与完全缺乏兴趣相同的结果:破坏完善道德的培养。因此,兴趣必须向多方面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应该构成一个匀称的统一体。其次,多方面兴趣的培养就是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教育。赫尔巴特提出,教师应该使个性向多方面性发展,使个性、品格、多方面性融为一体。他所说的个性与多方面性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个人发展的要求与社会需要的反映。个性愈益同多方面性相融合,品格即愈益易于驾御个人。三者结合起来既为实现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的完善奠定基础,又为实现可能的目的创造了条件。他有时把教学放在第一位,有时又把训育放在第一位,原因也就在这里。他说:“假如道德在多方面性中没有根基的话,那么,我们自然可以有理由撇开教学来探讨训育了;那样的话,教育者就必须直接控制个人,激发他,

  驱使他,使善在他的身上有力地生长起来,使恶劣的习性销声匿迹。教育者可以自问,这样一种人为的`、被强调的单纯的训育至今是否有可能? 假如不可能,那么,教育者必须有一切理由假定,人们首先应通过扩展了的兴趣来改变个性,必须使其接近一般形式,然后才可以设想个性有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律发生应变的可能;同时在对付过去业已变坏了的儿童时,除了应考虑他现存的个性以外,还应着重估量他对新的和较好的思想范围的可接受性与他接受它们的时机。” 因此,教育目的的三个部分是可以合并起来的。赫尔巴特把多方面兴趣、道德、个性联合起来作为培养目标,反映了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即使在今天对我们也不无启迪作用。

  笔者认为在理解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思想时,应该同他的培养儿童个性的教育起点联系起来,且不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赫尔巴特谈到,教育学是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一门科学,但他还应掌握传授知识的科学。他认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在向儿童提供知识的过程中引起了儿童心理的变化,产生了对知识的兴趣,然后,由知识兴趣上升到欲望,最后在行动中表现为意志。因此,赫尔巴特认为整个学校教育无法分为两个孤立的过程: 一是通过情感和意志的训练进行道德陶冶的过程;一是通过传授知识进行智慧的过程。如果只讲道德而忘记多方面的培养,就可能导致无知识与能力的人支配社会;同样如果只进行知识教育而缺乏教育性也会导致无信仰的人支配社会。显然,他把实现教育目的与

  传授文化知识看作同一过程,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也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正如他所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所以教育性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平衡的多方面兴趣,使他们形成思想范围。多方面兴趣分为认识与同情两大方面,经验、思辩、审美、人类、社会和宗教六大种类。多方面兴趣是教育的视野投向全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教学过程中教育要实现最高目的所必须培养的东西。它既是教学过程的起点,也是教学过程的终点。赫尔巴特指出训育是一种持续的诱导工作。他认为,冒失是青少年的通病,教育者需要通过训育以维持他的想法。它通过交际、榜样、启发使学生直接得到积极发展方面的促进。训育就是要直接地陶冶儿童的性格,在儿童身上培养一种有利于教学的心理状态。训育的措施可以是抑制、惩罚、赞许和奖励。

  当我们今天对其重新审视时,会发现其对我们的教育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9

  大一的时候教《普通心理学》的老师就已经给我们推荐《普通教育学》这本书了,也是那时候我才知道赫尔巴特是近代著名教育科学的创始人,在教学的心理学方面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那时候老师介绍我们看时,我觉得那么有名的人写的书应该都是比较深奥的,所以就一直迟迟没有去看。

  这个学期因为外国史这个课程,我终于有机会去看它里面的内容了,借来这本书一看,原来我之前的感觉是对的,这本书真的挺深奥的,概念性的东西很多,理解不了他要表达的,可能我们看的都是经过其他学者翻译过来的吧,或许看英文版本的话会更容易理解。不过虽然它比较的深奥,但我还是能够吸收一点他里面的.精髓的东西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写管理的方法中提到了用权威和爱来进行管理,他认为教育者应该在儿童心目中树立权威的形象受到他们的爱戴,树立权威的关键在于卓越的智慧,而受到爱戴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自己要爱儿童,与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我觉得这是非常的正确的,因为一个教师必须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够使儿童对你信服,让他们觉得你是有这样的资格来做他们的老师的,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被学生指出他的错误的话,那么学生或许就不再地信服他。当然,除了有卓越的知识,教师还应该爱儿童,跟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长时间的相处和温柔的爱抚都是很好的方式,这样儿童便会喜欢自己的老师,一旦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他们便会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不会做出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情,这样便能很大的程度上减少课堂的管理。

  赫尔巴特他也提倡通过赞许和责备来对儿童进行训育,他认为应该通过应得的赞许给儿童以快乐,这是训育的出色的艺术。我觉得适当的奖励和责备对儿童来说也是必须的,用奖励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儿童的积极性,而责备则让儿童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不能一味地奖励,这样儿童不会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所以有时候责备也是很必须的。

  这是我觉得书中比较值得我们借鉴的,当然这本书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吸收那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10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是由曹理老师主编及全国许多音乐工作者合作完成的一本填补音乐教学这一领域空白的书。尽管它在1993年就已经出版,刚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在想这本书已经出版这么久,当中的内容会不会已经过时,但是读完后我发现书中的内容到现在为止都是非常值得我们音乐教师或者教育工作者值得学习和研究的。这本书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全面,书中除了讲述“音乐教育的'研究”、“音乐教育的本质”、“音乐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教学大纲、教材教法”等这些与学校教学直接相关的内容外,还有从音乐教育的对象、实践、教改等有关方面讲述了“儿童音乐教育心理学”、“儿童音乐才能”、“家庭与社会教育”、“比较音乐学”、“国外音乐教学法”等许多内容。

  读完以后我的感受就是原来我们音乐学科并非唱歌、跳舞、弹琴那么简单,特别是我们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人来说,除了要关注学生技能技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因为不管学习音乐或者欣赏音乐都是一个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而由于个体差异,这种心理活动过程又是因人而异的,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关注这些差异,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另外书中有花不少篇幅介绍了几种音乐教学法,有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其中我准备将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奥尔夫的“乐器”、柯达伊的“柯尔文手势”结合运用到我今后的教学中,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相关文章:

教育学读后感03-04

《最普通的角色》读后感04-15

普通的周记01-21

普通日常日记06-07

普通话日记12-28

普通生活日记03-07

读《窃读记》有感07-04

读窃读记有感04-28

读《窃读记》有感(优选)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