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读后感>《人工智能》读后感

《人工智能》读后感

时间:2023-11-08 07:08: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工智能》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工智能》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工智能》读后感

《人工智能》读后感1

  你不得不承认,人生是一个不断的巧合。如果不是因为去年参加网络上的人工智能课程,我不会了解那么多新鲜的知识。在Big Data课程里,看到了介绍Hierarchical Temporal Memory,搜索在Y**Tube上看了Jeff Hawkins的视频,原来他就是那本被很多人谈及的《On Intelligence》一书的作者。有一天发现,发现那本绝版了很久的,也被很多人提及的书《人工智能的未来》居然到货了。这才发现原来是同一本书,真是如获至宝!

  书很薄,字体很大,很快就翻完了。说是很快,那是因为读来很爽,作者关于智能的解释实在是深得我心。我曾经有过一些关于记忆的思考,记忆片段是如何关联的,在书里都解释得清清楚楚。有些概念在GEB里也提到过,比如我的大脑里一定有根神经是关于楼下那只猫的。其实对每一个你认识的人,每一个单词字母...关于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物体,在你的大脑里都有个抽象的'概念,有一根神经对应着,这想来很不可思议。原来,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很有道理的。

  作者认为,大脑新皮层只是在原有古脑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记忆系统,于是就带来了所谓的智能。而智能并不需要计算,而只是直接提取现成答案。所以说要想成功,需要10万小时的努力是有道理的,你需要有很多的答案,才能提取。有时候我们说,一个人很聪明,很灵活,其实是见多识广的缘故。因为见得多了,你的知识就很丰富,各种关联就很多,要找到答案就很容易。

  记忆来自感知,所以跟一个人的经历有关。你之所以是你,是你的经历造就了你的记忆,而记忆是你行为的基础。我们制造的智能机器,其感知跟我们不同,其智能形式必然不同,或者说其思考和行为方式不同。就像有些人,她的行为你不可理喻,实在是因为经历不同,记忆不同,所以世界模型也不同。

  作者说,智能并不需要外在的行为。比如,你只是阅读这上面的文字,虽然你不动声色,但是我知道你已经懂了。

《人工智能》读后感2

  在暑假里,我读了许多有趣的书,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数《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之人工智能超人》,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每天都会拿出来翻看。

  你一定想不到,这本书有多神奇:来自一百年后的人工智能程序TIGER,来自一百年后的人工智能警察安琪,拇指大的小人杨哥的爸爸……这可都是我现实生活中见不到的人物啊!

  这本书的奇妙之处远不止这些,当我读到这些内容时真让我大开眼界:最近一段时间,人工智能大流行,杨歌意外地遇到了一个叫TIGER的人工智能程序,TIGER借助电脑、手机等工具,帮助杨歌改造了智能头盔、机械臂等,杨歌穿上这些装备,变成了人工智能超人,不仅力大无穷,而且聪明绝伦,更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TIGER也受到了杨歌的信任。杨歌的爸爸却认为TIGER没安好心,另有目的。

  果然,狡猾的TIGER设计了一个“甲虫智脑”芯片,杨歌将芯片安装到自己的后勃颈上,TIGER利用芯片控制了杨歌的大脑,他变得脾气暴躁,冷酷无情,而且破坏力巨大,大街上的机器人也开始失控,整个世界顿时变得混乱无序。这时,出现了一位时空警察“安琪”,她和杨歌爸爸一起经过漫长而又激烈的战斗最终打败了TIGER,拯救了世界。

  这就是《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这本书的故事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让人看了还想看。

  看完了书,我明白了人工智能并不能用“好”和“坏”来形容,关键要看用在谁的手上。人工智能是整个社会的趋势,我们要做的是努力让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是让人类成为人工智能的奴隶。

  我现在在学习编程,我一定要学好这门课程,争取长大后利用学到的本领能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人工智能》读后感3

  1962年Arthur Samuel战胜西洋跳棋高手。1997年IBM开发的深蓝战胜了世界象棋棋王卡斯帕罗夫。20xx年AlphaGo 4:1战胜了李世石。而到现在AlphaGo正在朝着可以与人自由对话方向发展。

  深度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图灵测试早晚不再是目标。发展到现在,无人驾驶已趋于成熟,只是因为社会伦理道德难以解决而无法商业化,它比人类驾驶事故率和死亡率低很多。银行自助系统,无人超市也进入一个刷脸的时代,马云也开了第一家无人酒店;各种机器人服务生也出现在很多饭店。医院也开始引进人工智能帮助医生开药方。

  大众所关注的两个焦点:1、将来机器人会不会消灭或者奴役人类。2、会不会出现大范围的失业。

  1、人类经过了亿万年的发展,经历了各种人力不可抗的恶劣环境都生存了下来,而且越发展越好,假如有一天机器人真的挣脱了人类的控制,我们也会找到自己生存的方式,过程可能充满血腥,但是也正因为人对死亡的恐惧而让人类生命更加顽强。我们即不悲观的认为世界末日将要到来,也不要乐观的认为机器人不会造反。更有意义的做法是积极的`寻找预防的方法,乐观的看待问题,同时也做好最坏的打算。

  2、按照“5秒钟准则”,全人类约50%的人将面临再就业问题。我们的整个教育体系,经济体制都将面临冲击,尤其教育体系,在人工智能初期的现在,教育的问题已经凸显,再不变革,那么教育培养出来的都是社会的负担,以及无数学子悲惨的人生。

  人工智能的到来势不可挡,而且很快就会到来,希望它更多的是帮助人类开发自身潜能,只能作为工具来服务人类。

  未来已来,你做好准备了吗?

《人工智能》读后感4

  《人工智能》的作者是司马赫。本书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司马贺对人工智能、经济学、设计科学、复杂性等广泛涉及领域的独特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看到了他对这些领域的独特见解。

  首先,我认为《人工智能》的主题是探索人类如何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创造和发展更加复杂和先进的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司马赫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经济学、设计科学、复杂性等多个领域。他试图将这些领域结合在一起,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大的视角。

  在阅读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部分是司马贺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他不仅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原理,还深入思考了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他的观点是:人工智能是一项可以改变人类未来的技术,但在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禁对司马贺的学识和智慧深感敬佩。他用简单明了的文字,把复杂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解释,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同时我也很佩服他的学术视野和思维方式。他能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从而向我们展示了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产生了很多共鸣。比如,在讨论人工智能时,我深刻地意识到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

  同时,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复杂性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复杂性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需要不断面对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和关系。 “人工智能”为我们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维工具和视角。

《人工智能》读后感5

  有一本书,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我的心,把我引向热爱科学的道路。它就是在我的书桌上反复出现的一本书——《从入门到实践——带孩子走进人工智能世界》。翻开它,我看到一个充满神秘梦幻而又真实的高科技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看妈妈买菜不用现金,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支付;我们出去吃饭不用再不停翻菜单,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能点餐、结账;老师上课只要一打开多媒体,就给我们打开了五彩缤纷的知识宝库……真是太方便了!

  人工智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灾难面前又是人类坚不可摧的`保障。

  冠状病毒肺炎肆虐时,智能机器人更是一大功臣。它们可以给确诊病人送餐送药,对病区进行消毒,减少医护人员感染的可能,也减轻了护士的负担。这些不用吃饭不用休息不会感染病毒的小护士真是太惹人喜爱了!

  让我亲身感受人工智能魅力的是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我们通过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在智能小管家里提交作业、交流分享作业。老师亲自给我们上网课,我们通过视频连麦进行小组学习,开展小组读书会。宅在家里,但我感觉老师和同学从未离开,他们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大家一起学习真好!

  凡是科学都具有两面性。听老师说人工智能代替某些职业,许多人因此失业等,我又产生了危机感。未来对人的学识能力一定有很高的要求,我要有多少渊博的知识才能适应人工智能操纵下的世界呢?这个世界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所统治?这么多问题一直盘绕在我的脑袋里,我沉迷于人工智能中不能自拔。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我还是赶紧拿起书本,好好学习,才能好好利用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读后感】相关文章:

《名人传》读后感读后感09-01

读后感04-18

读后感04-19

读后感04-20

权力有关书籍读后感《权力》读后感10-24

《鼹鼠的月亮河》读后感_小学读后感400字02-23

《漫长的中场休息》读后感_暑假读后感800字04-12

看见读后感02-13

《格局》读后感02-14

《酥油》读后感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