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热门]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骐合上书,我又细细品味起这本可歌可泣的小说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说真的,看惯了武侠片中打打杀杀的内容,再看看这本记载三国时英雄人物“七分斗智,三分勇”的历史故事,还真有点“小巫见大巫”的味道——我们以前看的只能用“幼稚”二字来形容了。这部书里有许多的英雄人物:文有诸葛亮、司马懿、姜维等,武有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他们或冷静、或暴躁、或执着、或浮夸……真是太佩服罗贯中了,能把这些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如此生动。在书中所谈及的这些英雄人物中,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位:首先,当然是“卧龙”先生诸葛孔明。说起他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草船借箭”、“华容道”、“空城计”,都是孔明献计的,如今早已成了千古佳话。还有那句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话曾在抗战期间激起了多少英雄儿女奋起反抗抵御侵略者!他的知识也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有名的科学家。他能有如此才华和他苦读、勤读有很大关系。诚如爱迪生所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不是吗?接着便是蜀汉王刘备了,作为汉室的后代,有着皇族的血统,自然免不了是气宇轩昂的,“身当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真是一表人才。虽然他出身高贵,但处事谦恭、冷静,为能求得贤才,他三顾茅庐,可谓“伯乐”。
抚今追昔,当今很多领导者在这一点上不及刘备,如果,这些领导者都能学习刘备礼贤下士,真做人民的公仆,而不是高高在上,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平台”,那么,我想这些人才必能发挥他们的作用。“乱世奸雄——曹孟德”。虽然很多《三国演义》的读者都有点尊刘屈曹的味道。但我并不是这么看。
从客观角度来评论,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他能杀出一条血路,建功立业并试图统一中原,难道他不是一名英雄吗?他不仅是一位英雄,也是一个军事家,他曾指挥了多少战役并取得了成功。同时,他的文学造诣也颇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曾引发了多少人的感慨!当然,“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我们不能以偏概全,片面地进行评价,这让我联想到生活中,家长和老师们都偏爱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甚至出现了“成绩好,一切都好”的情况,我认为成绩好的学生有些方面做得并不好,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并非什么都不好。除了英雄人物之外,我对书中所描写的几次战役记忆犹新。首推的应是——官渡、赤壁大战啦。以少胜多,官渡大战。
这是三国时期一次著名的战役。袁绍自恃有十万多大军,并不把曹操那几万精兵放在眼里,结果反被曹操反扑,痛失爱将。后来曹操军队缺粮,谋士许攸劝他偷袭许都,他不肯。最终许攸投靠曹操,袁绍的一万车粮食被曹操一下子烧光。不出三天,袁绍不战自败。提到了官渡大战,那就不能不再说说赤壁大战了。
这是一场经典的火攻大战。曹操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呀。自以为把船连在一起很平稳,却反而是伤亡更加惨重。最后走投无路,在华容道向关羽伏首称臣。狼狈极了。这两次战役中失败者的共同特点是骄傲轻敌,古人云“满招损,谦得益”,在学习中也如此。有些同学,在考试中获得了一次成功后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便开始骄傲起来。便变得不懂装懂,不可一世,最终在最后的考验中露了马脚,不仅受到了老师、家长的批评,自己也得不到好处,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有什么好的呢?还不如脚踏实地得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呀!在书房静静地坐着看书,感受着书给我的人生启迪。书,就是一面镜子,它使人明理、使人成长。
【《三国演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读后感02-10
《三国演义》读后感05-14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4-14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10-18
《三国演义》读后感03-01
三国演义读后感05-20
《三国演义》读后感07-23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4-11
三国演义读后感06-14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