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读后感>《礼物的流动》读后感

《礼物的流动》读后感

时间:2022-02-10 11:02: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礼物的流动》读后感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礼物的流动》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礼物的流动》读后感范文

  《礼物的流动》读后感1

  跟着郑欣老师上课,学了一个词,叫“抓手”。作者想研究农村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特征,“礼物交换”就是他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研究对象。通过考察礼物的流动,可以重建流动之中的人际关系网络。按理说,礼物交换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婚丧嫁娶等特殊仪式上,但是作者将关注点往后延伸了一步,即观察礼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流动。比如,我们日常所说的走亲戚、看望病人等等。作者将礼物分成表达性礼物馈赠和工具性礼物馈赠。前面所提到的都属于表达性礼物馈赠。工具性礼物馈赠就是“送礼”了,溜须拍马、求人办事用的。 礼物在中国社会中是个非常复杂的角色,因为其不仅和“感情”有关,还和“面子”有关。不遵循随礼义务的人,很可能会失信于全村,并且因为其没有关系网络而被孤立。礼物交换构成一个道义的体系。 礼物馈赠遵循两个规则:一是常人总是以互惠的方式与他人往来;第二是无论在亲属意义上还是在社会意义上,随礼不能打破现存的社会地位等级体系。 让我感兴趣的是在礼物馈赠中女性的角色,尤其是在婚礼这一重要仪式中的作用。

  北方家庭男女订婚有“彩礼”和“嫁妆”一说。通常情况下,新郎家给的彩礼成为新娘嫁妆的主要来源。在作者的田野地点,很多时候彩礼和嫁妆的价值并不匹配。当嫁妆的价值只占彩礼的少部分时,会被人称做“卖女儿”;当嫁妆的价值等于彩礼的价值时,被称为“嫁女儿”;而只有当嫁妆的价值大于彩礼时,才被称为“陪送”女儿。

  尽管有些富裕人家除了让女儿带走彩礼之外再陪送一大笔钱,但是在商议彩礼钱时却分毫不让。这是因为,在当时那个时代,很多家庭都是多子女家庭,结婚的时候要的钱,都注入的新郎新娘新的`家庭中去了。 以往的订婚关系中,新郎新娘都没有发言权,所有事宜均由双方父母支配。在订婚时除了彩礼钱,还有一份钱,是买东西的钱,这部分钱直接交给新娘。但是后来随着社会政策的变化以及文化的变化,“买东西”这一部分钱所占男方给女方礼金的比重越来越大,新娘自身在婚姻决策中担任了更大的作用。其在所要高额彩礼时更大胆了,但是新娘从婚礼操办中的钱越多,她在自己的私人用品上的花销就越少。

  在商议订婚时,新郎往往会支持新娘多要彩礼,充当背后的好人,女性则扮演“自私”、强悍的形象。正如前面所说的,因为非独生子女,所以,年轻夫妇结婚后往往倾向于“单过”,这也是产生所要高额彩礼强烈愿望的一个重要原因。新郎父母对此很少持反对态度,因为所有的财务最后都直接或间接地流入新婚夫妇的家里,而在他们的眼中,那是儿子的家。

  《礼物的流动》读后感2

  1、经济功能。

  农业社会中的彼此互相扶助,某些劳动环节需要提高效率以赶天时,这需要关系网络来支持。另外私人融资也需要关系网。

  2、社会保障。

  在灾荒时期,关系网给生活危机提供了缓冲和社会援助。

  3、社会支持。

  主要是指关系网在红白喜事时候对主家的精神支持。特别是葬礼上。

  4、政治功能。

  在中国传统绝对权力的背景下,一个关系网可以缓解上层权力对下层的直接损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自我保护手段。从这几种功能来看,特别是前两种,是很重要的经济功能,在农业社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计。因而它们成为维护关系网的驱动力。而交换礼物则是维护关系网的主要工具。

  理性计算(指经济上的直接盈亏计算),道德义务,情感联系。这几点构成了人在维护关系网时所考量的三个支点。在我看来,道德义务和情感联系可以看作是长效机制。道德义务用来维护群体利益不受损害,情感联系则在于加强彼此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两点可以直接保护群体中的成员一致对待危机和灾难。而理性计算,特别是经济上的计算,可以保证个体在短期内不至于在经济上出现不平衡导致危机。

  在南北文化的区别上,有个突出的群体性格特点便是:南方人们比北方人们更加善于计算,而北方人则更加憨厚义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通过《礼物的流动》这本书,或许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求证。

  南方相比北方而言,在过去几千年中,生活更加稳定,富足,较少受到战乱和灾荒的影响。而且发展出了一套精耕细作的劳动技术。在这套技术的'指导下,南方人们更加能保障自己的温饱。而且南方的商业比北方更加发达,这一点可以从南宋,明朝的经济文化交通史中看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南方人们之间,对于关系网的依赖度相对较低,关系网的第一第二个功能就较少体现。那么南方人们在礼物交换,人情体系中,对于起长效作用的两个支点就相对薄弱。而北方则恰恰相反,经常的战乱和灾荒则直接驱动他们去尽力维护道德义务和情感联系,以应对危机和保护自己。

  这样就体现出,南方人们对于理性计算比较注重,而北方人们则对于道义和维护感情特别热衷。江浙一带,人们的群体性格就体现出“精明”和善于“算计”。北方人们如中原一带,人们的群体性格就体现出讲“义气”重“亲情”。群体性格的异化,隐含的原因就根源于经济基础的差别,这就是我读这本小书的一点点收获。

  《礼物的流动》读后感3

  “送礼”这个词,一直以其最不堪的形式存在于我的认知中,它总是与走后门、拉关系等等意涵相互交织。尽管经常受到类似的教诲,我却一次次拒绝了给那些相对我而言“位高权重”的人送礼的要求。人的心理往往是这样,当你觉察了某件事的外在利益诉求,即使这件事是你发自内心想要做的,出于对“纯洁”的保护,你可能会选择放弃这件事。那些看起来毫无外在利益诱使的送礼行为,如送给同学朋友礼物,实施起来则要简单得多。对送礼行为的排斥,总是会被批评为“幼稚”、“还是个孩子”。这么说,从排斥到接受,这应该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那么,社会是一个由礼物构建的社会,或者说是由礼物衍生出的人情、关系所构建的社会。

  从个人经历出发进行的结论反推,与本书的论述相契合。阎云翔在对礼物流动、礼物交换的研究中,刻画了村庄社会网络的形成机制。与《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书一样,这本书的田野地点还是下岬村。首先他介绍了下岬村的概况;接着进入礼物的话题,对21种送礼行为进行了辨析和分类;然后,他探讨了在礼物交换中的道德制约,以及礼物交换对于构建社会网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情”这个概念;针对礼物单向流动的研究,挑战了既有的研究结论;最后他以彩礼和嫁妆作为特别说明的案例,说明了整体社会环境变迁对礼物流动的影响、作用。

  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些点触发了自己的思考,尽管可能这些触发点在全书中显得并不重要。阶级斗争的年代,贫穷是一种政治资源,于是在下岬村,贫穷的羊倌一跃而升,成为了村领导。被拯救了的贫苦领导,把自己对上级的忠诚转变成施加给整个村庄的压力:一次次社会实验的失败,让村民们的生活都难以为继,而村领导们依然要求把最后一袋粮食都上交给国家,要求村民们忍饥挨饿地劳作与学习政治文件,以维持模范村的地位。

  其实,不止典型村如此,任何被封的典型,都必须接受来自权力一方的指令。要想得到某一体系的认可,成为所谓的榜样,就得在宣传上无条件配合,成为其价值观宣传的工具。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一方得到称誉,一方得以扩大影响。最近,学校正在评选十佳大学生,经过遴选的候选人们拍了一个颇似电影院“中国梦”宣传片的“核心价值观”宣传片。言辞空洞,煞有介事,我想或许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是没有人拒绝,至少从最终的呈现结果来看,他们都接受了这次安排。拍摄的要求来自学校,决定他们最终评选结果的也是学校,如果有谁拒绝,那就是对权力的公然挑战。“无欲则刚”这句话还真是有点道理。

  “特定的个人能在社会等级制的阶梯上向上爬,而与此同时阶梯的结构则纹丝不动。”(178)阎云翔用此来解释单向送礼对社会制度的维系作用,低等级者向高等级者送礼,这种行为是对既有等级的再生产。往大了说,对个人成功的追求,让我们不得不沿着既定的轨道向上爬,这是一个同质化的过程,我们慢慢的会成为现有制度的维护者。很多人会说,等我们身居高位,就可以改变制度,这实在是太高估个人的作用,太低估系统的惯性了。当我们深陷其中时,如若再想抽身或想改变那些成就了我们的制度时,我们只有自焚,而且这自焚多半是一种无辜无意义的牺牲。用地主的工具,你拆不了地主的房子。

  阎云翔将人情解释为“基于乡村社会中常识性知识的伦理体系”,认为其由理性计算、道德义务和情感联系三者以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在村庄中,人情不可让渡,它是越欠越多,也越欠越深的。在回报人情时,如果我们急于偿清,其实透露出我们对于建立关系并无期待,将人情视为极大的压力,想要尽快甩开。通常,如果我们愿意与一个人建立长久的联系,那么在回报人情时,我们会采用延迟策略,可能会在之后的一次仪式中做出回报,也可能在之后一次类似的活动中采取行动,总之,我们不会立刻以一种分毫不差的精确度完成回报。在人情的互嵌中,一刀两断是不被允许的,欠着欠着,人情就会延续,关系就会延续。

  其实不仅是在村庄中,在与朋友交往时,我们也会采取相似的策略。好朋友请我们吃了一顿饭,我们不会立马把钱转给她,而是会寻个机会,下次请她,或者给她买点小礼物。并非以一换一的交往,而是具备灵活性的回报,让这份关系得以维持下去。

  人情是一种规范。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关系网中没有按照规范来选择行为,那么“不通人情”的帽子就会被戴在我们头上,并将作为一个可怕的驱逐令,在我们的实际交往中起作用。在104页,阎云翔讲了一个故事:一位能干的建筑承包商极度崇拜纪律,依据非个人化原则和纪律组织他的建筑队,对待私人关系却不甚关心,毫不留情地解雇不合适的工人,最终,他得罪了很多人,毁掉了自己在村里赖以生存的关系。

  这几乎可以被称为是“不通人情”的代表人物。我们如果细究他的行为,他是个有原则、甚至可以说是大公无私的人,但是这种人在中国的社会中生存艰难。对私人关系的照顾,这在我们的文化里,是被默认的行为方式,一个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刚正而受到惩罚。是的,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化之中,这为所有尚在思考的人提出了一个疑问:我们是应该承认这种文化的合理性,还是按照公正的'标准来改造我们的文化?

  人际关系重于能力,重于原则,所以老好人容易受到欢迎。那些不谙此理的人,必将面临挫败,这是一种悲哀吗?在第八章中,阎云翔对婚姻和彩礼制度的变迁,做了详细的阐述。礼钱从男方家庭流向女方家庭,且只有礼钱这一项,女方家庭则只用提供少量的间接嫁妆,稳赚不赔时过境迁,除了礼钱,男方家庭还要直接给新娘一些买东西钱和装烟钱等,同时出现了实物直接资助给新建家庭,女方家庭给新娘的嫁妆也变多了后来,干脆用干折这一形式,男方家庭把所有礼钱直接给新娘,加上女方家庭的嫁妆,新建家庭得到的资助大大增多。由此,在婚姻交换中,新娘新郎的利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保障。礼物的流向,以往是从男方家庭流向女方家庭,现在则是从上一辈流向下一辈,于是这就促成了变相的财产继承。

  有意思的是,媒体中经常对所谓的“拜金女”进行指责。但在本书中,阎云翔却指出,在那些索要高额彩礼的女性背后,其实有一个默默支持她的男性,他们共同的利益指向是自己未来的小家庭。他们是共谋者。这也意味着,中国家庭从过去的纵轴转变成了现在的横轴,核心家庭成为重心。

  同样很有意思的是,是阎云翔在其中采用的一些研究方式。比如,在一开始,他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能够更为准确地用学术语言来对社会行为的地方体系加以分类和呈示?他采取的方法是,构建一个符合当地的概念的分类体系,所以他介绍了很多地方术语,并对这些术语展开了阐释。学术语言与生活语言的隔膜不可避免,他没有用学术语言去强行概括那些鲜活的地方术语,而是对当地人的语言进行分析。这是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也是避免教条化的有效方式。回到日常话语中去。

  在阅读《私人生活的变革》和这本书时,我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阎云翔特别重视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尊重人们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这个概念总让我的心里涌起暖流,似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魔力,或许是因为在崇尚理念的世界里生活太久了吧。这么说来,它又有些虚假,是对我们这个由概念构建的世界的无力的反抗,甚至带有一丝类似于田园牧歌的想象。我们都在情感世界里挣扎,即使我们说自己有多么宏大的理想,当我们作为普通人体验日常生活时,其中的沉浮却是相似的。说起来,这也是小说打动人心的原因。

  最初接触人类学时,感觉它是关于异文化的一门学科。出于对异文化的好奇,人类学家们不断出走,不断归来。阎云翔对礼物交换中的感情因素给予了很多重视,而感情由于其稀松平常,往往被忽略。面对不同的文化,寻找其共通性,还是寻找其特殊性?共通的那些东西,或许不够吸引人,但它却可能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我们生活的内在根基。

【《礼物的流动》读后感】相关文章:

《礼物》读后感04-30

獾的礼物读后感05-06

妈妈的礼物读后感04-29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04-28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03-07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03-10

关于麦琪的礼物读后感04-05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15篇)04-14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13篇04-16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15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