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字数作文>600字>家乡特产的作文600字

家乡特产的作文600字

时间:2023-09-24 10:03:27 600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集合】家乡特产的作文600字3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特产的作文600字3篇,欢迎大家分享。

【集合】家乡特产的作文600字3篇

家乡特产的作文600字 篇1

  “百菜九畦,难抵银条一席”,说的就是我家乡的特产——银条。

  我的老家在洛阳,地处于伊河的冲积平原,气候温和,水量适中。今年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大家子人聚在一块吃饭。老妈笑眯眯地端上来一盘菜,我仔细地观察,觉得这菜既像竹子又似野菜根,雪白雪白的。“哪有这样的菜,好像野菜根和竹子一样,能吃吗?”我好奇地问,“你自己尝尝就知道了。”爸爸说。我极不情愿地夹了一根银条,放进嘴里,“咔嚓,咔嚓”我的舌头能感觉到银条细嫩柔软的身体,嚼碎后,嘴里微微泛出一点甜味,爽口极了。我问爸爸:“这个东西这么好吃,那是怎么做的?”爸爸说:“银条的制作办法很简单,先将装银条的包装撕开,倒到盘子里,用醋将银条拌好,再加上一些各人爱吃的东西就好了。”“那它们叫什么名字呢?”我迫不及待地问。“猜一猜。”“竹子、清菜、白菜……”我缠着爸爸问。“好,好,好,我这就告诉你,它叫银条。”“名字真好听,听起来也好吃。”我兴奋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为了知道银条的来源,好奇心促使我打开电脑,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原来银条原名叫“尹条”,据说商朝商汤相国的伊尹培植而出名,伊尹擅长烹饪,更喜欢培植蔬菜。便在帝都西毫(偃师古称谓)的南郊培养出了紫花绿叶高不过膝的根茎蔬菜“尹条”。当时人们为感谢伊尹,便称此尹条。只是菜生长环境极为挑剔,需要土地有水而不湿,有沙而不松。因为在唐朝给武则天女皇品尝后,赞不绝口,因此有了现在的.银条之名。

  银条又名草石蚕、罗汉菜、螺丝菜等,在西北地区又俗称“地灵”,学名银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草石蚕类以地下茎做食用部分的一种蔬菜。地下茎白色,肉质脆嫩,无纤维,味甜,含水份多,6、7月进入生长期,银条生育期为300天。据说银条含有多种氨基酸,对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具有独特的疗效。

  这就是我家乡的特产,也是世界上有名的银条。

家乡特产的作文600字 篇2

  旬阳是一座小县城,比不上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但却有它独味的特色。

  旬阳的狮头柑是一味特产,它果皮皱突,形似“狮头”而得名。狮头柑的果形硕大,酸甜适口,故成为人们口中的“美食”。

  它的长相虽不中看,皱巴巴的,但剥皮后,里面的香味喷鼻,一瓣一瓣的果肉色泽金黄,入口中,前酸甜,后微苦。狮头柑虽鲜有人知,但在我的家乡,也就是旬阳,却是自古有名的`特产。狮头柑内含丰富的硒、维生素C等数十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份。虽个大汁多,果肉细腻,但不同于其他柑橘的酸甜口感。由于狮头柑内含丰富的营养成份与矿物质,因此它有着“入口微苦但回味甘甜”的独特口感,很多人都会评价说“这是可以吃出人生滋味的果子”。

  的确,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狮头柑演绎着人生的百般滋味,因此,不少人喜欢它,有的亲戚之间也会在狮头柑盛产时互相赠送。我曾去冬青摘过柑子,我发现,树上的每颗果子从种植到采摘再到挑选包装,都包含了满满的心意,每个狮头柑的种植与采摘都非常不易。想想自己的成长之路,真的有一种“同柑共苦”的感觉。毕竟,家乡,还依旧是那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我们的生活不仅有甜,还有苦,找到那个和我们一起吃苦的人,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价值。家乡的狮头柑的确好吃,我也十分喜爱,但比那更重要的,应该是它所传递的那种信念与追求。我认为,既然是旬城的名片,那么狮头柑是不能少的,毕竟它代表着家乡,它也是每个游子心中的梦啊!

  狮头柑的味道,虽微苦,但更多的却是酸甜适中。它激励着旬城子民先苦后甜,也代表了旬城特产。论家乡的名片,狮头柑自是不能少的。

  希望在人生的路上,你的左右都会有一个愿意陪你一起经历苦与甜的人。

家乡特产的作文600字 篇3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富有地方特色的节日习俗,服饰,民居或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而我今天要说的就是我们家乡的特产。

  我们家乡是乐平,那里最出名的特产之一就是小宝西瓜了。因为小宝西瓜上市了,所以在此之前三水热销的黑美人西瓜开始“失宠”。更是有瓜贩一买就是2700斤,还说小宝瓜甜,不少水果档主都抛弃“美人”。这几天刚热起来又凉爽了几天,瓜农的心情也跟着变化。尽管如此,瓜农们都对自家的小宝西瓜还是很有信心。还说小宝瓜这些年来积累了不少人气,清远、花都、南海的瓜贩都会过来收瓜。很多水果档主都说,与广西、河南等地出产的西瓜相比,乐平小宝西瓜销量。近年来乐平不少瓜农改种小宝西瓜,全镇小宝西瓜的种植面积已超过5000亩。

  那其二就是乐平大包了。上世纪80年代,在乐平上餐厅喝早茶、吃饭的以农民为主,他们最讲实在,“大件又便宜”的大包一推出就风靡整个乐平。拿起大包,先尝到的是面香,再是汁水的味道,最后才是馅料本身的味道,入口觉得香中带甜,丝毫不觉肥腻。乐平大包就这么火了,三水本地的芦苞、大塘、西南人专门来试吃,广佛的`食客也慕名而来。“那时来乐平餐厅吃饭的人走的时候必定要带上几个大包,还有人来到餐厅后,没有大包吃就不肯吃饭。”十数年时光,很多事情都变了。从来不作为早餐的乐平大包,成了早茶上的美食;曾经便宜抵食的乐平大包,成了不再廉价的三水特产;往昔透着草根气息乐平大包,成了外宾桌上必备的佳肴。然而永远不变的,是大包带给乐平人饱含岁月记忆的味道和充满人情味的生活,是故土与乡亲、念旧与勤俭混在一起的乐平大包故事。

  这就是我家乡的特产------小宝西瓜和乐平大包。怎么样?你的家乡特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