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写作素材>名言警句>古代经典名言

古代经典名言

时间:2022-02-21 11:00:56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古代经典名言

古代经典名言1

  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古代经典名言

  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5、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6、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7、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

  8、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

  9、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1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1、树欲静而风不止。(汉,韩婴)

  12、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13、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韩愈)

  1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

  15、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诸葛亮)

  1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7、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勃)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2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2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22、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范仲淹)

  23、人之所能,不能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24、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2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

  2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2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明,凌蒙初)

  29、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凌蒙初)

古代经典名言2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既来之,则安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古代经典名言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兴,百姓苦;忘,百姓苦。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园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古代经典名言4

  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3、玩物丧志。——书经

  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7、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10、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11、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1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1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5、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16、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18、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1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2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2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2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2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25、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6、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27、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28、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29、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3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3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3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3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34、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3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3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37、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3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3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4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4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4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4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4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4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4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5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5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5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5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5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55、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古代经典名言5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以上的这些经典国学名句,都包含着深厚的智慧,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孩子们根据上面的这些解读,一起好好感悟下这些经典名句的意义吧。

古代经典名言6

  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9、放于利而行,多怨。

  1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2、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过,则匆惮改。

  18、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19、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22、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3、巧言乱德。

  24、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9、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30、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3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4、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5、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7、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1、听其言而观其行。

  42、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3、不学礼,无以立。

  44、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4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8、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0、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1、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52、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3、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54、礼之用,和为贵。

  5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6、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5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1、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6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6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5、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6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古代经典名言7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好学而不贰。——《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天下兴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知缘斋主人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知缘斋主人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知缘斋主人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古代经典名言8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 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古代经典名言9

  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0、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11、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12、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13、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14、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15、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古代经典名言10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汤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宋朱熹》)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不愧于天,不畏于人。(《诗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诚子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汤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宋朱熹》)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

古代经典名言11

  1、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1、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2、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

  1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0、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3、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2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3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3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3、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34、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3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3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7、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3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3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4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4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4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45、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4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8、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49、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50、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52、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5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5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5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5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57、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5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5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6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6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6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6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4、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 学

  6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66、业精于勤,荒于嬉。——韩 愈《进学解》

  6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68、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6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0、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7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7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7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7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75、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76、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7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78、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79、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8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8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8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8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8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8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8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7、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8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89、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9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9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9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9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9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卫灵公》

  9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9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97、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8、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9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0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0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

  10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10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04、相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0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0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0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08、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109、学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10、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11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11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1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11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1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16、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117、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1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119、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20、劝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2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122、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12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2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2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12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12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2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3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31、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13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13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13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3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36、丈夫不报国,终为贫*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137、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38、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139、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40、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4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14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4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44、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14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46、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4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4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4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5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151、公孙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5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5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5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5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56、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15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5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15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60、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古代经典名言12

  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8.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1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1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1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1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1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1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1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1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1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2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2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2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2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2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2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2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2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2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2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3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古代经典名言13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劝君作福便无钱,祸到临头使万千。

  善恶关头莫错认,一失人身万劫难。

  积德若为山,九仞头休亏一篑;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

  为恶难逃,为善最乐。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士为知己用,节不岁寒凋。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但知口中有剑,不知袖里藏刀。

  春蚕到死丝方尽,恶语伤人恨难消。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世间公道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随它酒价高。

  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

  情欲意识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矜高倨傲是客气,降伏得客气平,而后正气调。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吉人之词寡,躁人之词多。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儿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

  会使不在家豪富,风雅不用著衣多。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自有恶人磨。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寺占多。

  积德多年元气厚,读书三代雅人多。

  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平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安乐窝。

  一念常惺,才避得去神弓鬼矢; 纤尘不染,方解得开地网天罗。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你处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谦恭待人,忠孝传家。

  不学无术,读书便佳。

  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

  根深不怕风摇动,表正何愁日影斜。

  能休尘镜为真镜,末了僧家是俗家。

  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

  池塘积水堪防夏,田地深耕足养家。

  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

  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立地之柱石;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育物的根芽。

  早起三光,迟起三慌。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世路风波,炼心之境;人情冷暖,忍性是场。

  爽口食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生殃。

  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

  量窄气大,发短心长。

  善必寿考,恶必早亡。

  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富贵定要以本分,贫穷不必枉思量。

  福不可邀,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

  家丑不可外传,流言切莫轻信。

  下情难于达上,君子不耻下问。

  芙蓉白面,不过带肉骷蝼.

  美艳红妆,尽是杀人利刃。

  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修德而留意于名誉事功,必无实证。

  一人非之便立不定,只见得有是非,何曾知有道理;一人不知便就不平,只见得有得失,何曾知有义命。

  智生识,识生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人间私语,天若闻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难合亦难分,易亲亦易散。

  口说不如身行,耳闻不如目见。

  只见锦上添花,不闻雪中送碳。

  传家二字耕与读, 防家二字盗与奸, 倾家二字淫与赌, 守家二字勤与俭。

  作种种之阴功,行时时之方便。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素位而行,不忧不怨。

  先达之人可尊也,不可比媚;

  权势之人可远也,不可侮慢。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而贱读书;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得家业而忘勤俭。

  以孝律身,即出将入相,都做得妥妥亭亭;以忍御气,虽横祸非灾,也免脱千千万万。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不报,日子没到。

  水不紧,鱼不跳。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好义固为人所钦,贪利乃为鬼所笑。

  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之好。

  受享过分,必生灾害之端.

  举动异常,每为不详之兆。

  救既败之事,如驭临岩之马,休轻加一鞭;图垂成之功,如挽上滩之舟,莫稍停一棹。

  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竟是禅机;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

  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渗漏。

  内藏精明,外示浑厚。

  佳人傅粉,谁识白刃当前;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天欲祸人,必先与微福骄之, 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与微祸儆之, 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会救。

  算什么命,问什么卜。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大俭之后,必有大奢;大兵之后,必有大疫。

  天眼恢恢,报应迅捷。

  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

  人亲财不亲,人熟礼不熟。

古代经典名言14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香(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竹直心虚乃吾友,水淡性泊是我师!

  一封书信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默无言,心事重,万千情思。

  绕结心头,咫尺相近天涯远

  从何开口?欲说还羞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

  万般回首化尘埃,唯有青山不改

  望断天涯无际,凄凉无语悲伤

  只为两地信茫茫,才子佳人愁状

  贫,不是耻辱;贱,才是真正地耻辱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以报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夜深风雨归何处,西月窥人到半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静以修身,检以养德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夕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但得柔情消侠气,此生长愿伴妆台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经多世事心长惬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古代经典名言15

  1、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4、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0、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1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1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1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孟子·告子下》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20、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古代经典名言】相关文章:

古代的名言10-09

古代的名言警句11-04

古代的教育名言12-04

古代经典名言警句08-21

古代名言名句08-04

古代的名言(15篇)01-28

古代交友名言02-25

古代名言警句09-23

古代的名言15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