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散文>亲情的散文

亲情的散文

时间:2022-05-03 16:42:01 散文 我要投稿

亲情的散文

亲情的散文1

  在我抬头看天的时候,瞬间浅蓝浅蓝。

亲情的散文

  昨日,与父亲攀谈。

  我问他:爸,你有压力吗?他回答:“没有”。我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那你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他答:你和你弟弟还有家里的开支。我顿时沉默……

  我又问:“为何没提到我妈”?他说:“我们家的一切都由你妈分配,我赚的钱都给了她。”我顿悟,这就是一个男人对于家庭的责任与担当!

  男人有两个名字:一个叫责任一个叫担当。责任不是春风拂面那样悠然,不是品茗赏菊那样恬淡,责任是一种心态,一个使命。

  窗外的风不停地刮着,记忆的链条被风拉扯着,也是这么一个雨天,我家到路口有一段泥路,怕弄脏鞋子。我爸说:“上来吧,背着你”。我附了身下去,双手环抱着他的脖子,这是“一个男人的背”!

  我问:“爸,我是不是很重”?他喘着气,顾不上回答我,一脚一脚的陷入泥泞中,我感受着他鼻翼的气息,淡淡的烟草味……

  以前,他从不吸烟,不知何时,爱上了烟草的味道,生命,在烟中其实千疮百孔。曾多少次,我望着这个吸烟的男人。

  我知道,这个抽烟的男人,他内心的疼痛,汹涌澎湃。也许是因为寂寞,也许是因为孤独,也许是一种思考,是他内心有说不出的苦衷……

  吸着烟的父亲就像是一首诗歌,一首孤独而安静的诗歌,深沉且寂寞。他的背,那时也显得宽广!

  此刻,我躲在雨夜里,犹如一缎绸纱搁置着两边的思绪。我孤独的泪光望着寂寞的墙角,朦胧中是谁握住了我的手,若即若离,若隐若现,忽远忽近……

  思绪飘散在我的心头,远隔着爱的距离,我无依的身心在追求远方的亲情。

  爸,看到那片浅蓝浅蓝的天么,站立在最宽广的博大里,足以让我们所能望见此端至彼端。

  父亲,您去哪儿了

  来了,仿佛昨日再现,五个月前也是这样的天气,有点小冷,有点小雨,父亲,您静静地在这里垂钓。如今,人去塘空,池塘旁的浓郁树枝曾为您遮挡过太阳,清澈的塘水倒影过您慈祥身影,这儿,您曾轻轻拽动一下浮动的鱼线,你曾潇洒挥动着鱼杆,当一条鲜活的鱼儿活崩活跳地挂在您鱼杆上,您兴奋地像个孩童。

  这么快,您怎么就没了呢?父亲,您去哪儿了?在医院的那些日子里,我和母亲每天帮助您活动筋骨,帮助您擦洗身体,您是飞行员出生,在蓝天里飞翔,您有健壮的体质,直到您最后一刻,我不相信您会离去,会撂下被您疼爱一辈子的家人,会撂下永远爱着您的女儿。父亲,我不相信,相信您就这么走了。几天前,妈妈和我又去您宝贝儿子家聚会,您那宝贝孙子围着奶奶转,恍惚中总觉缺点啥,谁也不愿将这层纸戳穿,直到酒入三旬,您那宝贝儿子忽然冒出句:“我想爸爸了。”一下子空气凝固了,一家子沉寂了,只留着那只小狗在欢。望着弟弟泪流满面呜咽,妈妈侧过了脸,父亲,您知道吗?

  长治,北方一座小城,八一广场边的航校大院,我在那儿出身,自打我还没懂事时起,扎着羊角辫子,常在您面前蹦蹦跳跳走着,就觉着被您的慈祥的光芒笼罩着,无忧无虑。那时,我家住在几间平房,屋后有座地窖,每年秋收季节,您与妈妈会采购得几十箩筐水果放入地窖,冬天,水果上结着冰渣,一直吃到笫二年的秋天新水果上市,从小没吃过苦的我,在父亲您臂膀上倍觉安全,听您讲飞上蓝天的故事,听您讲一个飞行员应该懂得的物理知识,那一刻,虽然我一知半解,您在我心目中,伟岸,帅气,无与伦比。

  渐渐长大了,您这顽皮的丫头特贪玩,能玩到从大院里笫一小孩出来,到最后一个小孩回家,您总是心平气和,真气不过了,把我和弟弟锁在家中,突然有一天,您发觉这疯丫头把窗户挡杆拨去几根,带着弟弟从窗户缝隙钻了出去,与伙伴们骑着比我人还高的自行车,先在踏脚上溜滑,再去掏螃蟹,二年级的我就能一前一后带着伙伴们上街了,直到听见军营里号响才回到家,您憨憨骂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然后转过身去,一人默默地把窗户挡杆牢固钉上。

  核桃上市了,那时我们家已搬进了二楼,您与妈妈买了好几箱的大核桃放在家里,记忆中的您从没让我们委屈过,好吃的总先尽我和弟弟,过于的养尊处优,过于的不谙世故,那天,我和弟弟站在楼上拿着你买来的.核桃,与伙伴们互相对砸,对扔,足足扔去了半箩筐的核桃。那一次,您发了脾气,脾气发的好大,好大,我躲在墙角,像只干了坏事的宠物猫,不敢吱声,哭了,又是您,父亲,轻轻拍去我身上灰尘,哄着我,告诉我,钱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

  告别了豆蔻年华,父亲,我们家随着您来到了这座陌生的城市。我在这城市里读了高中,上完大学,成为人母。那天,您兴致正高来到我工作的地方,看了看环境,语重心长说:“比我当政委时条件都好”,谆嘱我好好工作。没有多大奢想,只想让退休后的您开开心心,您没有什么爱好,只喜欢钓钓鱼,我帮您把塘口找好,让您与您的老伙伴们尽情,尽兴。

  父亲,您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今天,我重又回到父亲您曾经垂钓过的池塘,虽我带了鱼杆,鱼具,没有一点心情,久久不忍下钩。环顾四周,熟悉又陌生,当初父亲您蹲过的塘口被一丛杂草掩没,当初父亲您下过诱饵的地方满布了浮萍。清风阵阵吹过,抬头望望蓝蓝的天,曾经照耀过父亲您在此地的身影,父亲您开心的朗朗笑声,回荡过池塘四边。父亲,多么想再听听您喊着我小名,拽着我羊角辫,教训着不听话的我。父亲,多么想听您嚷嚷:“倒杯水去”,我会像儿时一拐一拐地跑过去。父亲,多么想在这池塘边大哭一场,再去感受您那温暖的手抚摸着我头发,安慰着我。

  父亲,您去了哪儿呢?

亲情的散文2

  记得参军临走那几天,亲朋好友都非常高兴,唯独母亲闷闷不乐。问她也不说,当时我以为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罢了,五姨妈和母亲在一旁小声说话,一会喜笑颜开,一会愁眉不展,五姨妈问我去那里当兵,我说有可能去新疆,只见母亲匆匆打开老式木柜翻出一个布包袱,从底部拿出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交给我,我看了看照片的人,很陌生。母亲告诉我,这张照片是大舅和大舅母,十多年前从新疆寄给小舅的,这么多年没有联系上,你带在身边,到新疆了打听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他们。我这才知道,这两位就是妈妈和姨妈常常念叨的人,我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大舅,让他们兄妹见一面,圆妈妈的思亲梦。

  母亲50年代初生于甘肃庄浪县农村,姊妹7个,四个姐姐两个哥哥,那个年代家家都困难,她们这一大家人吃了上顿愁下顿,外婆和姥爷想必也没法改变窘况。因此当年庄浪外出讨饭逃荒的人特别多,女孩多半在未成年就急急忙忙嫁人,运气好的嫁到川塬,还能勉强生活。

  母亲和五姨妈命运似乎不怎么好,为了活命,她和五姨妈先后嫁到离庄浪县二百多公里的崇信赤城乡,用外婆的话说姐妹俩嫁一个地方好有个照应,这句话后来得到验证。生活的地方变了,但生活现状仍然没有改观。我父亲姊妹6个,一个未婚兄弟和四个未成年的妹妹。母亲十七岁上远离亲人嫁给父亲,在那个山沟中,不但贫困而且封建,大男子思想盛行,母亲的苦日子接踵而来。上灶学做饭,下地学种田,放牛割草,几乎所有活计自然落在她瘦小的肩上,要照顾年还的公婆,还要歉就幼小的弟妹和未婚的小叔,在男权强势思想浓厚的农村,母亲如老鼠钻风匣,两头受气。上有公婆的刁难,下有小姑子的淘气,中间还有聪明的弟妹搞怪,就连父亲也不能设身处地保护母亲,因此上母亲在这个家是没有任何地位和尊言的,干最重的活,吃最差的饭,就这样一不小心还会挨打,被脾气暴躁的爷爷的打过,被固执的父亲打过,也被圆滑的二妈打过。这一切都缘于父亲男权思想,加之两人草草结婚,没有任何感情,促使他们结合是因为缺衣少食的年代,为了活命,他们只能听由外婆和爷爷做主。女孩子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贫穷剥夺了母亲受教育的机会,大字不识一个,至今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年纪幼小,手无缚鸡之力;还远离娘家人关爱。自外婆去世后,二舅很少到我家,可能认为我家穷人口多吧,也或许是妹妹的处境让舅父难过,母亲娘家人那怕本村邻居很少来我家窜门。几个姨妈婚嫁农村,也是自顾不暇,无法照顾母亲,五姨妈虽离的近但家庭负担重,偶尔来一二次,每次来时带些吃食,走时总要在没人的地方姐妹俩大哭一场。哭姥爷,外婆离世太早,哭舅父长年累月不来看她们,也哭她俩福薄命浅,总之哭够了,哭累了她们俩各自才分开回家。那些年母亲是没有能力回娘家转转的,一来一去几十元车费无论如何是攒不下来的,家中一切都是爷爷安排。我能理解母亲当时的心情,认为媳妇就该挨打受气,固执的性格又不会笼络人心,最终成为劳动的机器,全家人泄愤的对象。

  我们兄弟三人出生后,爷爷已无能为力掌控这个大家庭,将我们一家五口分开另过,分家时爷爷只给我家一口铁锅,一孔窑洞。其余的物件都留给了二叔,身为长子的父亲没有吱声,母亲带着我到六姨妈家寻求帮助,姨父,姨妈流着泪送给我们一些作饭的东西和粮食,谁知刚进家门,爷爷扛着一根木棍扬言要打断母亲的腿,不知听谁说母亲骂他了,我跪在爷爷面前叫唤,不让他打母亲,爷爷一脚将我推开,我的大哥哟喝一声,“不许打我妈”,手里也拿着棍子走过来,爷爷只好进屋躺下了。那一晚,姨姨哭,母亲哭,我们兄弟三人都哭。父亲在一旁也流泪了。

  母亲童年是不幸的,出生在农村穷人家中,吃不饱穿不暖,未成年时疼爱她的外婆,外公去世了,草率带有深深时代印记的无爱婚姻留给母亲的是痛苦,是屈辱。兄妹天各一方,50多年了未能见面,那种思亲之痛外人是无法理解的。父亲过早的去逝,将所有困难和不幸一人独当,先后扶助我们兄弟三人成家立业。入伍后我转到咸阳,西安,乌鲁木齐等地,其间我通过电视,电台等渠道寻找线索,却未有半点大舅一家人的信息,深感内疚和不安。每逢见到孤独的母亲,我总是无言以对,母亲似乎看出我的心思,总是安慰我,不急,不急,苍天有眼,我们兄妹终会见面的。这样的话说了二十五年,也让我内疚了二十五年,去年春节母亲淡淡地说:看来我们兄妹这辈子无缘见面了,算了吧,还是算了吧!说的我们兄弟三人泪流满面,那晚我梦见大舅了,而且身体很健康,一家人笑呵呵的。当我告诉母亲时,她也笑了。

  苍天不负有心人,也许是母亲的声声呐喊感动了上苍,我与舅舅家人联系上了,知道他们一家二十多口人在伊犁生活的很好,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她时,她却哭了。我知道那是喜及而泣,这种远念折磨的太久了。

  春天来了,这个春天对母亲而言,终归是盼到了,虽然来的有点晚,但亲情的力量还是感动了上天,我一定要圆母亲50多年的梦,让她们兄妹见上一面。一天,两天或者十天半月,我都陪着母亲,什么事都可以放下,唯独这事不能再耽误了,舅舅已八十六岁,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再者说,思亲之痛我深有体会。

亲情的散文3

  周日的上午,我在自己的房间里跳舞,隐隐约约地听见母亲在客厅念着什么,出于好奇,我关掉音乐仔细听,原来她和父亲在看陕西卫视的秦腔梨园大戏,母亲对着下面的字幕念得有声有色,要知道,母亲可是从没念过什么书啊。父亲看着母亲念字,满脸都堆着笑,对我说,你母亲她可是只有几个字不认识。我以为我听错了,是几个不认识还是只认识几个呢?父亲说,就几个不认识,这场子秦腔戏,看了多少遍了,下面的字幕也背会了,现在这些字不管出现在哪里,她都认得。我笑了,风风雨雨几十年,这读书认字的过程,其实就是父母的爱情之路。

  父亲是早年的高中生,做过民办教师,是六十年代末期七十年代初期的知识分子,如果不是爷爷奶奶舍不得放手,我相信父亲会顺利走进大学的。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他常常订阅报纸,常常看书学习,白天忙工作,到了晚上,母亲在灯下纳鞋底做针线,父亲一边看报学习一边给母亲读看到的精彩片段,母亲一边听着还不时地询问,有听不懂的地方父亲再三解释,那种耐心令人叹服,有的时候母亲不想听,父亲一直缠着讲。我常常看见他们因为书本和报纸上的故事而一起高兴、一起辩论,那情景,像极了两个学习中非常投入的小学生,因为一道难解的习题不谋而合找到答案时的一种忘我的愉悦状态。

  父亲和母亲同岁。17岁,花一样的年龄,因为双方大人的意思走到了一起。母亲出生在一个山区里,从没有走出过大山,从小失去母爱的母亲懵懂无知,来到父亲这样的一个大家庭里非常拘束,虽然都还是孩子,但父亲有爷爷奶奶护着,什么活都不让干,却让小父亲四个多月的母亲承担着这个家里的家务活。母亲因为胆小和当媳妇的本分,也因为有父亲时时处处的呵护,父亲的思想就是她的思想,父亲的生活就是她的生活,父亲就是她的哥,父亲就是她的天,父亲就是她的一切,从少女走到人母,母亲总是那么贤淑、温柔和善良,甚至连高声讲话都不曾有过。他们先结婚后恋爱,结婚对父母亲来说确实是一个终止性动词,而恋爱,就这样无限期地进行着。

  父亲教母亲认字,是从一件很滑稽的事情开始的。

  那时候,因为父亲有文化,在村里担任会计一职。有一天有人给父亲送来了一份文件,母亲便问那是什么,父亲随口说道是这两天会议上的精神,母亲没听懂,说是“下渠口子要开浸水”?(注:“下渠口子”是一个自留地的地名,“浸水”是开在农田中间的一道渠,目的是渗进去周边地里的水,便于更好地生长庄稼。)父亲听后哈哈大笑,说这没文化呀就是不一样,听觉都出问题。家里其他人也都笑了,母亲则不好意思地笑着,矜持着小媳妇的所有举动。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从此父亲便教母亲学认字,首先从母亲自己的名字入手,从“中国”、从“人民”、从村里人的姓氏入手,那时候的母亲认字不是很用心,总觉得那只是闲暇时的'一种消遣,也就只是附和着、应付着父亲,有时候劳动回来困了、乏了,索性就耽搁上一些日子,但是年轻的父亲母亲一直都没有放弃过认字和读书看报,尤其是到了晚上,当村子里进入夜色笼罩下的安静的时候,只有他们的灯还亮着,父亲像对待他的学生一样对待着母亲,不同的是,他的学生是高中生,而母亲是他的小学生,父亲用十分的敬业,应对着母亲十二分的不专心,同时书写着她们特殊的爱情。

  学无止境,他们的爱情也就无止境。

  步入老年了,母亲多病,一直都演绎着小女人角色的母亲更是为自己的身体担心。每次生病,父亲没日没夜地守在母亲的身边,不厌其烦地伺候着母亲的起居,为了母亲,年轻时从没做过家务的父亲学着做饭、烧炕,母亲常常在自己感受不舒服的时候含着泪对父亲讲这讲那的,诉说着来自各方面的考虑,诉说着对孩子们的想法,她怕自己过早地离开父亲。父亲也总是和颜悦色的安慰着,使用各种方法排解着母亲心里滋生的单纯幼稚的想法。为了让母亲宽心,父亲不惜花钱搞迷信,请周围的亲戚朋友劝说,因为她的心,只有他才能理解。父亲年轻时常常自行车捎着母亲回娘家,那个距离我们家有二百多公里的白银区的山路,现在,父亲同样用摩托车载着母亲去乡卫生院、去县医院、去市医院,载着母亲来看女儿外孙,真是应了那句古话:少年夫妻老来伴。去哪里都在一起,就是在邻里村里的红白喜事也是俩人一起去。我有时候很是羡慕母亲对父亲的那种依恋,做女人,幸福大抵也就不过如此吧。

  给母亲读报纸读书,似乎是父亲一生的职责。那天从《白银周刊》上看见我写的《痣乎福乎》,老人们很是开心,起初是父亲读、母亲听,后来父亲和母亲情不自禁地一起朗朗阅读,俩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共同举着报纸,很幸福满足地挤在一起,就像两个热恋中的情侣,初春的太阳从阳台的玻璃暖暖进来,照在他们可亲可敬的脸上,我的心里也是暖暖的,没有去打扰他们,而是在卧室里静静地听着,听着这属于我的声音,属于父母的爱情。

  现在,我和弟弟们都相继成家了,我们姊妹是看着父母亲这样演绎着他们的爱情,这样一路走着读书看报的文化之路,对我们每个小家庭都有极大的影响,我们都传承着这种特殊的家风,以爱为家庭纽带,以读书为爱情的最高境界。才上学前班的小侄子放学回家,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教母亲认字,并且像老师一样叮嘱母亲要动手写,父亲看着高兴地对我说,教你母亲认字读书,已经成了咱家的时尚了,经过我和我孙子的不懈努力,现在,咱家基本扫盲。孙子教奶奶认字,奶奶当然乐得跟孙子亲近,孙子,就是父母爱情的添加剂,他们幸福着、甜蜜着,似乎孙子们的成长过程,就是父母亲从小长到大的新过程,也是他们几十年不离不弃、相融一沫的爱情新内涵。

  一辈子,怎么能够呢?

亲情的散文4

  每隔一段时间,十天半个月的,我都会回娘家去看看去坐坐,陪父母亲天南海北的闲扯,偶尔忘了,丈夫也会提醒我,甚至会拽着我,我们一路调侃着回去。生活是一种习惯,嫁给丈夫二十多年,有事没事回娘家转转也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我和母亲说些关于女儿璇子成长中的笑话趣事,丈夫则陪着父亲看电视,扯谈他们的话题,时不时地丈夫会插句拍父亲马屁的话,父亲的眉头会有瞬间想掩饰又没掩饰住的舒展,时不时地我们两边的谈话也交叉,但内容总又回到彼此原有的话题中。我们大多时候都选择在晚上去,这样就免得麻烦父母亲给我们做饭。耽搁的时间稍长点,父亲就“撵”我们走,“又住的不远,再来再来,你们忙,你们忙你们的去吧,少担心我们,我们还没老,还能动。”接着又说;“有事情会打你们电话的。麻绳打草鞋,一代管一代,你们把孩子培养好就行了”。一年又一年,我习惯了母亲的唠叨,也习惯了父亲的那一头白发,父亲的白发在夜风中与其说是白发还不如说是银发更确切,在路灯下一闪一闪的,透着银光,父亲身板努力直着,步子却多少有些蹒跚,语音还算爽朗,但听力却已明显的差了许多。在女儿的心里,父亲还是当年的父亲,但父亲是真的老了,就算他再要强,心态再好,时光还是将苍老毫不留情地扔给了他。

  父亲的一生,是简简单单的一生,但他的处事观念、他的人生态度、他对生活的感悟足可写成一本书,值得我们后辈用一生去回味。

  举目无亲的父亲是17岁那年挑着一床被絮一口木箱进的城,那个年代,还是城乡差距根深蒂固的年代。就在父亲进城的前几个月,一个远房亲戚给父亲做媒说了房亲事,男女双方见了一面,就叫定亲了。没想到几个月后,父亲突然间跳出了农门,到县城里来当小学教员,这一点是村里的人始料未及的,关于这门亲事,大家谁都以为黄了,媒人传过话来,说女方家主动提出,“这门亲事就算了,两家也还没怎么走动,这事就不要再提了”,想必女方是免得男方为难。祖父母疼儿心切,正好顺水推舟,哪知我那老实本分的父亲听说此事却坚决不同意解除这桩亲事,他说这事是进城前说定了的,就不能不算数,人不能不讲良心更不能忘根本,他要媒人给女方捎话,“大年初二他会上门做节气,要女方也就是我的母亲放心,安心过年。”这句话也就意味着父亲决定把自己的一生从此和这个只见过一面的邻村女子绑在了一起。这就是我的父亲。父亲的婚姻是个故事,但留给后人的'是更多的反思,如同父亲说的一句话:“我一辈子都让着你母亲,她一辈子跟着我没少吃苦。让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何况让是让的自己家里的人,那更不叫吃亏。”我想他一生那样做是因为敬重母亲,但对女婿常说这句话却是因为疼爱自己的女儿。父亲老了,但父亲一直在用特有的方式保护着他的女儿,父亲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是凝重的,我想我那并不傻的丈夫他一生都会懂得父亲这句话的用意。

  父亲一生没有儿子,他视女儿女婿都为儿子。他常教育子女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也许人的一生都在选择,在判断,在得到,在失去,父亲的“舍得”的含意,我想应该就是表达的“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某种含义,只是父亲的文化水平没有那么高,字句无法上升到那种意境而已。

  父亲一生工作勤勤恳恳,为人本本分分,做事小心谨慎,干过小学教员,当过后勤管理员,在财政部门当过班子成员,不管在哪个岗位,他总是说;“老话说,人家坐车我骑驴,后面还有推车的。天高不为高,人心第一高。如同乌龟爬行,翻过来翻过去就那么高,不去在意爬不爬的高,也就不需要担心跌不跌的痛”。如果说站得高是一种境界,那么走得稳就是一种风格。人生有很多种过法,只要眼光平视,就永远不会觉得自己个子比人家矮。

  父亲真的老了,但父亲却一点儿也不糊涂。

  08年临近春节的时候,母亲被省肿瘤医院确诊为甲状腺癌,当着母亲的面,父亲显得镇静自如,一边帮母亲办理入院手续,一边安慰母亲,示意我们姐妹俩不要慌张。两日后,母亲被推进手术室,就在手术室大门被关上的那一刻,父亲的眼泪再也忍不住的流了出来。望着老泪纵横的父亲,我的心里无比的刺痛。父亲或许一辈子没有对母亲说过一句动情的话,可此刻内心深处对老伴的担忧和牵挂却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我们在手术室外久久等候,谁也没有说一句话。父亲则在手术室外不停地徘徊。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好久,还是父亲打破了宁静:“我去端点饭菜来,你们吃饱了好照顾妈!”这就是我的父亲,他不会用华丽的辞藻去安慰他的孩子们,但是他总是愿意独自顶着疼痛迈过每一个坎。对于和母亲相濡以沫40年的父亲来说,母亲的病无疑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所幸母亲手术非常顺利。在父亲和子女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身体终于好转。经历了这场劫难,父母亲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善待自己。

  父亲的母亲依然健在,今年已是87岁高龄了。祖母一直跟随小叔一起生活,逢年过节,老父亲都会去看望祖母,天气好时便带着她去公园石凳上坐坐,晒晒太阳或搀扶着祖母走上一圈,说说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璇子考试进步了啊,豪哥又长多高了啊,老家谁家的孩子在哪里哪里工作了啊。尽管离开家乡近50年了,说起那块土地上的人和事,祖母和父亲好像都年轻了好几岁,那种笑不是一种呵呵的笑,却有一种荡漾在皱纹中洋溢出来的满足和惬意。

  父亲虽然老了,可却比以前更细心了,或许在他们那辈人心里根本不懂得浪漫是什么,但父亲总是在母亲生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带着母亲去买衣服,或带着母亲去饭店吃饭,或陪着母亲出去走走,还必须是用他给的钱。前年母亲六十岁生日,父亲陪着母亲出去旅游,老两口回来一致都说,再也不想出去了,母亲说没有家里好,父亲就说,你母亲说不好就是不好!在父亲的眼里,母亲是跟着父亲苦了半辈子;在母亲的眼里,母亲是跟着父亲相依为命了半辈子;在儿女的眼里,父亲母亲是过了半辈子、累了半辈子。

  要说父亲一生有什么爱好,那父亲的爱好应该是和酒有关!父亲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酒量和酒德那可是屈指可数。即使年过六旬,仍然有很多人爱约父亲一起喝酒,一是因为父亲喝酒豪爽,二是因为父亲在席间总能说说几个精彩的段子,不仅让人轻松,更能受到教育。曾有人建议父亲将所说的段子、典故写成书,父亲只是一笑了之:“阅历本身就是本好书,我老陶写不好这本书啊!”父亲尽管爱酒,偶尔贪杯,但从不乱来。出于对父亲身体的关心,我们一直劝父亲少饮酒,却一直未果。直到去年,细心地我们却发现父亲喝酒很是有节制了。一日,陪着父亲散步,问其原因,父亲说道:“你们以为我真的老了啊,我心里明白着呢,璇子都上大学了,我这个老家伙不能老让你们为我操心了!”父亲喝了大半辈子的酒,以前我们是担心他的身体,希望父亲适量饮酒,百劝无解,没想到如今,父亲为了我们能一心照顾好子女,自己硬是下了决心居然说出了这番“醒悟”的话。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就是一个看似苍老,但心如明镜的父亲。这就是留给我们太多的感动,让我们受益终生,豁达和宽容的父亲!

  我搀着父亲,如同父亲搀扶着祖母亲一样。我想,人的一生里会有许多的过往,永远值得珍惜的不就是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吗!

【亲情的散文】相关文章:

友情,爱情,亲情散文03-28

名家散文07-21

优秀散文07-24

随感的散文03-28

朱自清经典散文04-01

亲情的日记01-30

亲情的名言01-17

亲情的名言02-24

亲情的日记01-06

关于雨的散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