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散文>炎炎夏日散文

炎炎夏日散文

时间:2022-04-30 09:25:32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炎炎夏日散文

炎炎夏日散文1

  是谁打扰了一室寂静?是谁扰人清梦?

炎炎夏日散文

  是夏日的炎热,还是天边的烈日?

  夏日,黎明总是早早的到来,夜慕总是迟迟升起。偶有感慨“天怎么还不黑”,日暮降临,晚风习来,或多或少可以吹散白天的炎热,带来些许清凉,缓解一下烦闷的心情。

  夜晚,卷起窗帘,因居住楼层过高,四周空旷,没有其他楼层的阻隔,有如鹤立鸡群般。时不时的吹来一阵劲风,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全身的`闷热感霎时消失,只期它能常来关顾。

  室内常备有风扇,空调,一些解暑的器具,虽然可以缓解夏日的闷热,但也有其弊端,也许真应了那句“天然的才是最好的”,那些终不是最佳选择。

  炎炎的夏日,空调对于我们可谓是一法宝,消暑的利器,然而就好像仙侠影片中,每每驱使某一宝器,就必须耗费主人仙力一样,长期待在室内与空调为伴,虽感觉不到夏日的炎热,但有时待久了总觉的身子有点不利索,身子骨有点虚脱,好像身边藏着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妖魔,一不小心被偷偷吸了点精气神,少了点阳气。

  在寂静无风的夏夜,要想睡个好觉,夸张点而言,难于上青天。房屋在烈日一天的炙烤中,宛如烤炉般,踏入其中,一个字“热”,我们好像待烤的烤肉,顿时汗流浃背。用手抚摸周边墙壁,一股温热传入手心。四周墙壁在无形中都散发着丝丝热气。

  于是,我们总离不开空调与风扇。但两者又各有缺陷。如果舍弃空调,只开风扇,身体四周总萦绕着一股暑气,有时候不知是不是错觉,电风扇吹出来的风宛若受到了炎炎夏日的召唤,带着股温热,更别提能帮忙把身上的热气吹散,缓解内心的闷热之感,更甚者还给人一种雪上加霜的感觉。

  为此,大家还是热衷于空调,它能把室内的热气驱赶出去,给室内留下一片冰凉,如若操作得当,温度适宜,对人们的影响甚少,总能得到好眠。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盛夏酷暑,白天烈日当空照,不热的时间很短,打开窗户,迎面而来的风带有些许热气,或许只有晚上那短暂的一会,有微微的凉风拂面而过,给人带来点清凉,让人不由的流连其中。

  万事万物,相生相克,各有其存在的意义。夏日的炎热,让人多烦扰,也让人领略到了清凉的可贵。

炎炎夏日散文2

  山无水则无灵气秀美,

  水无山则如一汪死潭,

  青山伟岸巍峨,它是一副静画,是水的男人,

  绿水蜿蜒山间,它是动态画屏,是山的女人,

  山青水秀,天然成趣,生生不息,

  山是水的点缀,是爱美之人成相的背景,

  水是山的灵气,是炎夏清凉肌肤的圣泉,

  骄阳似火的'七月,

  丢开烦恼,离开喧嚣,

  寻觅一处山水,

  感受一份清凉,

  恰逢狂欢泼水节时,人山人海,热火朝天,

  一叶叶竹筏环绕水面之上,宛如长龙盘旋,

  一张张不曾相识陌生面孔,此时似曾相识,

  沉静中一波绿水直浇头顶,让人防不胜防,

  低落的情绪一度高涨起来,

  拿起身旁沉睡的水枪满满喝上一口碧波绿水,

  和这些相识、不相识的人们来一场空间的决战,

  这时没有埋怨、没有愤怒,

  只有激情四起、狂欢不断,

  呐喊声、尖叫声,声声入耳,

  盛情的激战过后,

  个个身着湿漉,春光大显,

  身心略显疲惫,

  脸庞却洋溢着无比的满足与喜悦,

  炎炎夏日,无虚此行,

  湿身白马潭!乐在白马潭!

炎炎夏日散文3

  一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的代表作之一,时逢全民旅游尤其自驾游,桑干河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来桑干河旅游的人们接踪而至。

  壶流河是桑干河的支流。这里世代生息着的人们,往往只把河水汇聚的地方叫做壶流河,或许只是因为这里水面最宽,拦河坝截流出来一巨大的湖面。其实,壶流河绵延几百里,河水汇聚的地方,只不过是其中一小段。或许是沾了桑干河的光,或许是因为这里怡人的气候,更像是因为这里壮美的景色,来这里游玩的人们,络绎不绝,近年来更是掀起来消夏的热潮。

  究竟什么原因不去探究,无论是过去的寂寞还是现在的繁华,壶流河,她都静静地在这里流淌,在河北蔚县西南一隅。类似杨柳清风、蝴蝶蜜蜂、蛐唱蛙鸣,对她再熟悉不过了。蓝天彩云、日月辉映对她更不陌生。也因了她,远方的游人才会对这里的景致、这里人们的肃然起敬。

  我似乎不想把她描绘得美妙绝伦,但她的美丽着实让人惊叹。而她的朴素和清纯,晨曦夕阳看到过,彩云清风欣赏过,雀鸟天鹅妆扮过,文人墨客赞誉过,还有、就是这里的人们……

  盛夏七月烈日炎炎,似乎她的情绪,也随着这个季节一起燥热起来,一改往日的妩媚不再温和,像是憋着一肚子无处发泄的怨气?或热浪翻滚或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中,独自沉闷在这疯狂的煎熬中,是否她的心情也越来越糟糕?或许,有一天她就真的会彻底爆发?来一场洪水决堤去证明自己的刚烈。

  但她终究没有爆发,终究因了她的子民而选择了沉默,终究因有了一场又一场的邀约而沉静了下来,沉静下来的河,如深阁待嫁的女子。

  我选择这个时候和她约会,显然不很明智。其实,我也算不上她合格的情人,至少,我没有为她的美丽唱过一首歌,也没有为她的矜持吟诗作赋,更没有为她的尽颜尽美跳上一曲恰恰和伦巴——壶流河却一如既往,她并不嫌弃于我,像对待所有爱着她的子民,欣然接受了我们一年一度的约会。

  在故乡蔚县,其实水并不是稀缺之物,但这里的人们似乎对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迷恋。近些年,农耕的烟火渐渐从冀西北的黄土大地上隐退,人们似乎对水的殷切之情也随之淡漠。但这里的人们对于壶流河,貌似有着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述的情感,像是融进了血液侵蚀了骨髓,更像是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一种与生命不可切割的眷恋!还有什么?好像很多很多,我说也说不清楚想也想不明白。

  就在这样一个酷热的日子,我顾不得了许多,驱车前来践行今年的约会。我又一次见到了壶流河,伴随着心跳和喜悦我异常激动。

  河岸四周,茂盛的野草和激荡的芦苇,也像是在为我们的重逢庆祝。其实,它们也是壶流河的一部分,它们与壶流河同呼吸共命运,一同成就了一道静怡的风景,让繁杂的尘世中,有一处纯真、安静、隐秘的美好存在。是啊,我们终于又见面啦!这魂牵梦绕的地方,这镌刻在灵魂深处的记忆,我梦中的情人——壶流河,似乎她等我千年,我也寻她千年。

  其实,等待和重逢都是一种美妙的感受,我是无法描绘内心那种愉悦的。其实,这次约会,是我寂寞中寻找解脱的一种方式,见到壶流河的瞬间,感到以前的寂寞却原来也是一种美,无不是为了这次践约,让心灵沉静下来美丽的前奏。

  远眺广袤而郁郁葱葱深绿的旷野,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世界,显得如此和谐而舒爽。她比我记忆中更靓丽许多,河水如镜宽阔而光滑、静谧,如一片婉约的月光。微风掠过,岸边的花儿草儿摇曳生姿,河水荡漾粼光波动,我的身心似乎也在跟着一起晃动,像身在微微摇动着的母亲的摇篮……

  二

  我终于顿悟,壶流河,哪是我的情人?她分明是我的母亲河啊!

  母亲河,在时光和年轮的轮替中,她如日夜守望着自己子民的痴情女子,在四季风雨的洗礼中镌刻着每一寸光阴,沉淀着天地的灵气和风韵,纳大千世界于自己宽阔又温暖的胸怀。它不善言语,却是人们苦苦寻找着的那份静逸;它容颜沧桑,却是美到极致母亲的笑脸,是人们躲避风雨的港湾,是人们一直追求着的返璞归真。

  春天的花儿秋天的落叶,滚滚红尘沧海桑田,我坚信:在繁华与寂寞的变换中,母亲河,她什么都听到了,什么都经历了,什么都看到了,什么都看懂了!岁月无声,苦难无言,母亲河就这样静静地流淌,就这样执著而坚守着不灭的希望。

  母亲河生于塞北就注定了动荡,她一路风尘从岁月的长河中走来,只能在金戈铁马战火纷飞中,独自守住内心的安乐,苦苦寻找着希望。她经历过太多太多的分离,虽然依旧美丽,却不无满目疮痍、痛苦不堪的倦容。

  母亲河从新旧石器龙山、仰韶、农耕远古文化走来,从春秋战国走向古代国的鼎盛,从辽走到金再到后晋唐宋元明清,以及日寇魔掌的蹂躏和军阀混战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却无不被新中国的成立、民族大融合历史的车轮碾过,无不被我华夏的鼎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欣慰所取代。

  壶流河滋养着这里的人们生生不息,孕育着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勤劳和智慧,积攒着农耕民族内敛的底蕴和睿智,沉淀着游牧民族的顽强和勇敢……直到今天,生活在蔚萝大地上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园,他们用最朴素的劳动和智慧,经营着富饶而幸福的新生活,把古老的蔚州文明、历史文化发掘得愈加辉煌。

  我从车上取来一把椅子,重新坐在河边,望着无边无际的河水,静听水流的声音,她似乎有着一种永恒的魔力,让我永不厌烦。那毫无矫揉造作最原始的鸣唱,总是将我内心的积淤憋闷,涤荡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古老而永恒的旋律,总是在传递着一种大地的深情,这生生不息的节奏,总是让每一个哪怕是最弱小的生命,都绽放出来美丽。

  每一个生命,从孕育到出生,都经历着千转百回的历练,但终究会因了母亲河的滋养呱呱落地,然后妆绿了大地,然后长成为栋梁——这就是一条河,义无反顾的意义或历史使命。她以不能承受之重,以每一滴血汗提炼的乳汁,滋润着蔚萝大地上的万物生灵!

  其实我在想,壶流河对整个蔚州人来说,也并不完全只是母亲的象征,不只是我们赖以生存生息的河水,她母爱如水又父爱如山,是人类灵魂最廉价又最奢侈的呵护,是信仰是图腾是情感的寄托和升华!母亲河,于我这个流浪在外的游子,即在围城里面,又在围城以外。我心里清楚,这是一场超越了时空,灵魂深处凄美的约会!

  壶流河确实又像是我的初恋情人,总会让我贪婪的占有欲一再膨胀,总觉的她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河流!我相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不怀了这样一种情愫,无不怀有这样一种痴爱!

  我静静地看着壶流河,我愉悦地欣赏着她的苍颜,我依恋着我的河。她不说话,我也不说话,但这次约会,我们又貌似说了很多,她又告诉了我许多、许多……

炎炎夏日散文4

  在灯下念书会走神,想起一个又一个朋友,想起许许多多共同经历的事,想起曾经讲过的话,那种温柔会立刻包围你。在这样一个深夜里,让你迷醉,让你欣慰,让你为之更快乐。

  朋友本不该有那么重要,朋友又的确那么重要。生命里或许可以没有感动、没有胜利……没有其他的东西,但不能没有的是朋友。

  心情糟的时候可以涂满几张信纸,把它送抵朋友的信箱,在这样的一种“共享”中淡化一份哀愁;心情好的时候同样可以放飞一只信鸽,遥送到朋友的手中,在一份“同欢”中感受更大更完美的欢乐。

  朋友是可以一起打着伞在雨中漫步;是可以一起骑了车在路上飞驰;是可以沉溺于美术馆、博物馆;是可以徘徊于书店、画廊;朋友是有悲伤一起哭,有欢乐一起笑,有好书一起读,有好歌一起听……

  朋友是常常想起,是把关怀放在心里,把关注盛在眼底;朋友是相伴走过一段又一段的人生,携手共度一个又一个黄昏;朋友是想起时平添喜悦,忆及时更多温柔。

  朋友如醇酒,味浓而易醉;朋友如花香,芬芳而淡雅;朋友是秋天的雨,细腻又满怀诗意;朋友是十二月的梅,纯洁又傲然挺立。朋友不是画,它比画更绚丽;朋友不是歌,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有诗的飘逸;朋友应该是梦——有梦的美丽;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朋友的美不在来日方长;朋友最真是瞬间永恒、相知刹那;朋友的可贵不是因为曾一同走过的岁月,朋友最难得是分别以后依然会时时想起,依然能记得:你,是我的朋友。

  有朋友的.日子里总是凉风习习,花朵鲜艳,有朋友的岁月里天空不再飘雨,心不再润湿,有朋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切。我们可以失去很多,但不能失去的是朋友。朋友不是一段永恒,朋友也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因为这份缘起缘灭使生命变得美丽起来。即使没有将来又有何妨?至少,不能忘记的是朋友以及与朋友一起走过的岁月。

炎炎夏日散文5

  小暑已过,大暑将至,这就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就将开始啦!俗话说:“小暑出谷,大暑立肉。”

  早稻成熟在即。要是在以前,再过几天我的家乡——江南农村就应该开镰收割了,这可是农民兄弟最辛苦的时候。这个季节在公社化时被社员们称之为“双夏”(夏收、夏种)或“三抢”(抢收、抢种、抢管)可如今,这儿已经很难再看到一棵稻苗,新城区的崛起,让世代种田的乡亲们都成了工人、商人、闲人、享受社会保险的有福之人……

  如果孩子们想要知道烧出雪白大米饭的稻谷是怎样收割进来的,那场景恐怕只有到设在郊区的“农家乐”乐园或电视画面里去寻找了。习惯了机械化、电气化的先进操作,恐怕很难想象出当初种田人为收割稻谷而挥汗如雨的艰苦情景啦!

  从手握砂尖一株株地割稻,用原始的稻桶到脚踏打稻机再到电动打稻机脱粒,直到联合收割机,这一次次进步其实正好反映了解放前后农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解放前以及解放初期,我们家乡收割水稻用的就是砂尖和稻桶:砂尖长约一尺,成弯月形,凹面有锯齿,握手处装一个粗糙的木柄,用来一株株地割稻;而稻桶,上大下小,有底无盖,是一个长、宽各约1,5米,高约1米的倒梯形。全部用木板制成,以竹隼拼接;底下装有两条两头微微上翘的木档,俗称“拖泥”,为的是在拉动稻桶时减少稻桶与稻田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减轻对压在稻桶底下作物的伤害,(那时,我们这儿种的都是间作稻,就是早稻成活后,在中间插种晚稻,所以当收割早稻的时候,稻桶底下就压着晚稻;而晚稻收割时田里又生长着草子)桶体上端的四角伸出四个拉手,供打稻人移动稻桶时推拉。与稻桶搭配使用的还有稻床和遮拦:稻床扣在稻桶正面的内侧,上端是一根硬木,下面一条条竹片呈45度角斜着固定在木框上,互相间隔约一寸左右,这样稻把打在稻床上就容易脱粒;乡下人形容怕老婆的男人时就会说:你昨夜跪稻床了吧。(这可比搓板痛多啦)遮拦也是用篾片编织而成,高高地围在稻桶的左右和后方,其目的是不让打下来的谷粒飞到稻桶外面。有的人家还会在稻桶前面挂一只用粗麻布做成的稻桶下巴,用来收拾从前面溅出来的谷粒。

  收割早稻的时候,劳动力是非常紧张的,稻谷成熟了必须及时收割,否则很容易倒伏、掉粒;再加上那时正是“风水”(老年人把台风叫做风水)易发的季节,一定要抢时间,不然可能“籽粒无收”。而本地的壮劳力就那么几个,所以好多人就会到城里去叫割稻客。(那时的割稻客大都是象山人,据说他们那儿的农事刚好和我们错开)

  割稻客一般两人为一组,先分头割好一个稻把,然后捧住稻把来到稻桶前,你一下、我一下,“叮!蓬!叮!蓬!”很有节奏地交替着甩打,打一下还得抖三抖,把留在稻把中的谷粒抖下来,不然谷粒就会满天飞啦!一天到晚就这样割啊打,割啊打,周而复始......收割早稻一般每天都是五更起床赶到田头,借着黎明的曙光开始劳作,因为那时凉快,中午烈日当空得休息一会再出去干活,直到摸黑回家。间作稻田里收割是很辛苦的,不但流汗,还得流血。因为晚稻的叶子很锋利,人在其间劳作,手臂和大腿会被它割出道道伤痕,还会长稻叶LEI,汗水一渍就奇痛难当。

  稻桶除了用来打稻,闲下来的时候,就用作储存稻谷的小粮仓。另外它还有一个大用场,那就是村里邀请戏班子演戏的时候,如果没有戏台,就得请它帮忙啦,大家都把稻桶背出来,整整齐齐地倒扣在广场上,再铺上木板就成了最结实的戏台。

  互助合作化之后,翻了身的农民由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组成了互助组、初级社,进而组织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双轮双铧犁、华东犁等新式农具相继出现,脚踏打稻机也渐渐替代了稻桶。稻桶没了用武之地就静悄悄地被搁置在房间的角落里,成了储存稻谷、砻糠、细糠的小仓库了。

  我最早看到的打稻机是单人打稻机。犹如四四方方的木桶一只。底下还是钉有两条拖泥,原先安放稻床的地方装上了一个滚筒。滚筒的两头是两片圆形的铸铁片,铁片外圆处每隔一定距离就镶有一条约一寸宽的的木条,木条上交叉钉着倒V型的粗约三毫米的铁丝,厚铁片的中心用一根铁条作为主轴,主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稻桶上,主轴的一头装有小齿轮,小齿轮刚好和一个大齿轮啮合,大齿轮通过曲轴连接着踏脚。打稻的人踩动踏脚通过主动轮带动从动轮和滚筒一起转动,由于大小齿轮的传动比,滚筒的转速就会相当的快,这样就很容易地把谷粒打了下来。

  使用单人打稻机时两个人你割稻时我打稻;我割稻时你打稻,轮流操作的确减轻了一定的劳动强度,但是由于只能一个人打稻,效率还不是很高,而且稻桶容积太小,不一会儿就得出箩头(把谷子从稻桶畚出来就叫出箩头),十分麻烦,同时由于只有二个人操作,搬动也不方便。因而很快就被双人打稻机所替代。双人打稻机不但容积扩大了四倍,而且可以两个人甚至三个人同时打稻,踩踏脚也相对轻松了许多,在移动机子时可以有两个人在前面拉,还有两个人在后面推,有时在桶体底部生两条绳子,再由几个人一起拉,这样移动就很方便。五六个人轮流着打稻效率就比旧式稻桶和单人打稻机提高了很多。很长一段时间它就成为生产队的主要脱粒工具。从这以后打稻就不再单单是男劳力的事了,女社员照样迈入了这一行列,割稻、打稻也不再是割一个稻把打一个了,而是割的割,打的打,分工更加明确,好多半劳力(如老人、小孩)都可以拿着沙尖去割稻。既加快了收割进度,又让劳力较弱的社员增加了收入。

  随着农村电气化的'不断普及,电动农机具越来越多,抽水机和电动打稻机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地在广大农村得到了推广。只要在原先的脚踏打稻机上安装上一台电动机,去掉踏脚,然后再将齿轮换成铸铁的从动轮,用两条三角皮带与电动机上的主动轮连接起来,一台电动打稻机就组装成功了。不用请专业的机械电器人员,生产队的土木匠都能独立安装。一条或者几条一百米、五十米长的电缆是电动打稻机的必备附件,因为电力刚通进农村的时候,低压线的配置是很少的,在田野上没有几根电线杆,引落线和插座就绑在电线杆子上,一个三相插座附加一把闸刀,电缆的一头插在引落插座上,再将电动打稻机的插头插进电缆另一头的插座里。如果要脱粒的稻田离电线杆很远,就得连接好几条电缆,接上电以后开启倒顺开关滚筒就会飞速地旋转起来,社员们只要站在机子前双手紧握稻把不停翻动就可轻松脱粒,再不用汗流浃背地用脚拼命踩动踏脚驱动滚筒了。这样不但打稻的人劳动强度减轻了不少,而且,由于打稻不再十分吃力,其他弯腰割稻的人时间长了感到很累时也可以换一个岗位上来打打稻,让体力得到适当的调剂。唯一让人不安的就是由于当时大家的文化水平不高,有关电的知识太少太少,再加上拖在稻桶后面那一条条长长的电缆以及插头、插座等等常常会破损、松动、进水等等诸多不安全因素,因而触电事故屡有发生,不少地方还死过人。我本人就被电着过一次,那是因为一条电缆的插座连接松动,不停地在碰触火花,我关了电动打稻机,自己跑了一百米将闸刀关掉,然后回来拆开插座,重新接线,正在我小心翼翼地操作时,突然一股强大的电流将我击到在地,幸亏倒地时连接插座的电缆被稻桶勾住而脱手,这才捡回一条小命,这一击,让我整整休养了两个多月。后来查明原来是一个挑箩头的社员看见闸刀没合上,就自作主张地推上了它。社员们吓坏了,从此以后,有人修电器,就派一个人管着闸刀。不过随着社员素质的一步步提高,专业电工的逐渐成长,设备的不断改善,后来还装上了触电保护器,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电老虎就不再那么可怕了。

  当我离开农村的时候,电动打稻机也已光荣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联合收割机。

  我想现在还辛勤耕耘在希望田野上的农民兄弟们一定用上了更先进的农业机械了,真诚祝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炎炎夏日散文6

  进入7月份,在贺州的大街小巷,一种金灿灿的时令水果到处出现在街头巷尾,引来了不少市民竞相购买,这种场面要持续到8月底甚至九月初。一种水果能在炎炎夏日风靡两个多月,在水果中实属罕见,这种水果就是黄皮。

  黄皮果又名“黄枇”、“黄弹子”、“王坛子”。原产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热带地区,四季常青,属于亚热带常绿乔木。黄皮是一种稀有的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树龄长,采摘期久。黄皮果子色泽金黄、光洁耀目,果肉半透明,果昧酸甜,多汁多浆,汁液丰富,含有高量的维他命和维生素C、糖分、有机酸及果胶,色、香、味俱佳。黄皮浑身是宝,根、叶及果核亦能药用,果肉可以降火生津、消食解暑;果皮有利尿、消肿、顺气、镇咳等功效;果核有止痛、行气等功效。民间谚语云:“饥食荔枝,饱食黄皮。”《广东通志》也记载:“食荔枝太多,以黄皮解之”。说明黄皮可帮助消化。《本草图经》把黄皮果叫做“茴香”,异名又叫“蘹香”,茴香油可作驱风剂,在腹气胀时排除气体,减轻疼痛。

  黄皮分早熟和迟熟两个品种,早熟品种海南地区四月果子成熟,广东地区六月成熟,广西地区七月成熟。晚熟品种要到7月或8月份才成熟。根据性味黄皮又可分为甜、酸两个品种,如“鸡心黄皮”甜中带酸,就属于酸的品种。而“白糖黄皮”清甜如蜜,属于甜品种。广东云浮郁南的无核黄皮果,果大、肉厚、味甜,也属于甜品种,被誉为“中华名果”。无核黄皮果一般在7月中下旬成熟,采摘期可以延续到8月中旬。

  黄皮作为一种优质的水果,其果实除鲜食之外,还可加工成果冻、果酱、蜜饯、果饼及清凉饮料等,或盐渍、糖渍,所以,在民间黄皮果素有“果中之宝”之称。因此,在炎炎夏日里,黄皮果倍受市民亲睐。

  黄皮果古而有名,明朝诗人董传策在《噉黄皮果》里写到:“碧树历历金弹垂,膏凝甘露嚼来奇。木奴(柑橘)秋色珍如许,那似香飘褥暑枝。”诗中字尽形神,把黄皮果的味甘、香重描绘得淋漓尽致。古代好些风物笔记中也有它的影子。《齐民要术》记载:“越王祭太乙,坛边有此果,无知其名,因见声处,遂名王坛”。这便是黄皮另外一个名字“王坛”的由来。《岭南杂记》比较详细的描述黄皮:“果大如龙眼,又名黄弹,皮黄白有微毛,囊白如猪脑,夏末结果”。宋代学者周去非《岭外代答》载:“黄皮子,如小枣,甘酸佳味,稍耐久,可致远。”清代的李调元任广东学政,对黄皮情有独钟,他在《南越笔记》中的“广东诸果”篇写道:“黄皮果,状如金弹,六月熟,其浆酸甘似葡萄,可消食,顺气除暑热,与荔枝同进。荔枝餍饫,以黄皮解之。”对其形状、习性、功用的记载可谓一一详尽。

  在贺州提起黄皮果,人们会很自然的想起昭平这个小县城,因为在贺州市,昭平的黄皮最出名,县城和各乡镇到处散布着黄皮树,不仅品种繁多,有早中晚熟品种,采摘果期长,而且还有一个著名的特产黄皮糖,清代就成为出口特产,与黄姚豆豉、黄精酒成为“昭平三宝”。明清以来,昭平县城群众就利用边沿空地广植黄皮树。解放前夕,仅昭平县城就有大小黄皮树150多株,单人合抱不过的大树就有13株,年产黄皮果三万多斤。而且有不少属于优良品种,如鸡心黄皮核少果大皮薄,昧甜中略带酸;无核黄皮肉厚、果大、味甜;而民国革命军少将、桂系著名将领何武的“馥桂堂”(今昭平县委大院)有一株“白糖黄皮”,清甜如蜜,果大肉多皮薄,年产三四百斤,被列为昭平果中之冠,现已列为昭平县的名木古树加以保护。

  昭平县城的群众自清代就懂得利用黄皮果制成蜜饯,“昭平黄皮糖”清代就被列为广西上送朝廷的贡品。每当黄皮果成熟季节,作坊师傅选用长得半生熟的果实,用石灰水浸泡后将核挤出凉干,然后加白糖文火熬煮再晒干而成。解放前,昭平县城每年制出的'黄皮糖产量可达万斤,当时有几家专门制作黄皮糖的商号。最初的黄皮糖用小瓦盅包装,外贴印有“昭平黄皮糖”商标,每盅半斤装。后改用白锡盒包装,每盒一斤。抗日战争后,因白糖货源缺乏,价格暴涨,黄皮糖的生产数量大大减少,年产仅两千斤左右,十分紧俏,素为送礼之佳品,外地人来到昭平以能买到黄皮糖为幸事。解放后,昭平的黄皮糖生产更少,一九六O年以后因县城扩建,黄皮树被大量砍伐,加上树龄渐老缺乏护理,枝衰叶败,结果渐少,果质亦差,黄皮糖的生产加工便停止了。如今,大家如果要品尝黄皮糖,只能到群众家才有,每年黄皮成熟,一些群众都会自己制作一些黄皮糖留着自己用,一来过年招待宾客,二来用来治疗感冒、咳嗽等,市场上已经没有了“昭平黄皮糖”的踪影。

  黄皮果还可以晒成果干做成果脯,也可以制作成黄皮酱。据说,最早制作黄皮酱的是清兵入关后从中原逃到南宁定居的北方人,他们素有吃面酱的习惯,但当时南宁面粉很少,却有丰富的水果资源。于是就有人用制作面酱的方法来加工黄皮酱。黄皮酱选用鲜黄皮加工制成果胚后,加适量的糖、醋、辣椒精心制作而成,富含蛋白质,有机酸、果胶素和多种维生素。黄皮酱味道酸甜可口、辣味适宜,既可以拌粉、饺子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蒸、炒各种肉类和鱼类的佐料。常吃可以增加营养,解暑清热,止咳化痰,提神开胃,帮助消化。1991年,南宁市酱料厂生产的山黄皮酱获全国保健食品博览会金奖。

  暑天到郊外旅行,暑气迫人,倘能备带一些黄皮果,口渴或感到头脑闷热不适时,即嚼几个黄皮果,食后喉咙甘凉,一条凉气直透胸腹,不但生津、止渴,且有预防中暑的好处。偶尔还可将果肉、果皮嚼碎,连渣带汁一并吞下,味虽有些辣苦,但可以起到降火、治疗消化不良、胃脘饱胀等作用。

  朋友,如有机会来昭平尝尝黄皮果吧,热情好客的昭平人欢迎您的到来!

【炎炎夏日散文】相关文章:

名家散文07-21

优秀散文07-24

随感的散文03-28

朱自清经典散文04-01

关于雨的散文01-07

经典散文诗07-29

散文诗精选07-23

初中散文阅读08-03

散文答题技巧08-04

青春的色彩散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