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读后感>读《重读陶行知》有感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

时间:2023-12-26 08:40: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重读陶行知》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1

  打开《重读陶行知》,习惯性先翻看目录的时候,就被这个标题吸引了,于是选择直接引用为了文章的标题。作为一线教师,很惭愧,对于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的了解,仅局限于只言片语,很幸运,在这个暑假,能够跟随李镇西先生重读陶行知,深入的了解陶行知先生,了解这位大先生的教育之光。

  李镇西先生说:“只要您还想当一个有良知、有爱心、有胸襟、有智慧的中国教师,恳请您捧读陶行知,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您会发现,——陶行知的每一个字,都闪着光,温暖而明亮,永远照耀着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室,还有我们的灵魂……”作为教师,必然是有良知的,这不仅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底线,更是作为一个人的底线,但我们不只是要自己做有良知的人,更要我们教育过的孩子也是有良知的人,这就需要更多的爱心、胸襟和智慧。

  一、爱心陪伴,童心同长。

  李镇西先生对陶行知先生的伟大爱心有新的理解,认为先生在有一颗真诚博大的爱心的同时,又有一颗纯洁无暇的童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面对的还是一群孩子们,面对他们“幼稚”的行为,“幼稚”的语言,我们要和他们一样拥有童心,使自己具备“儿童的心灵”,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用“儿童的兴趣”去热爱,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才能陪伴孩子们共同成长。课堂上,我们要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给他们,课间,我们要用同龄人的思维与情感去倾听他们的诉说,去走进他们的内心。上学期,刚上初一的一个小男生,下课总喜欢向我展示他的绘画作品,向我描述他课后阅读的内容,虽然我都会予他肯定,但因为他的历史成绩一般,所以谈话的最后总会不自觉的落脚到历史知识上、历史成绩上,很显然,这和他的兴趣点有点违背,慢慢的,他找我的次数越来越少,虽然他的历史成绩在进步,他的课堂表现也越来越好,但在课后再也看不到他欢呼雀跃着带着他的作品奔向我的样子,说实话,我很失落,这不是我想看到的状态。当老师久了,和孩子们的谈话内容总会不自觉的转向成绩,这没错,但除了成绩,孩子们还有很多其他的闪光点期待我们的发现和肯定,在课堂之外,或许我们应该有成绩之外的其他很多的谈话内容,在课堂之外,师生之间的谈话也可以是神采奕奕的状态,这时的我们,应该也是一群孩子,和另一群孩子谈论着孩子们的事,感受着孩子们的欢乐。

  二、打开胸襟,包容接纳。

  孩子始终是孩子,有孩子气的语言,有孩子气的行为,甚至有些孩子的有些语言和行为真的很气人、很伤人。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任务除了积极发扬每个儿童固有的优点之外,正是要根据事实,肯定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每次在课堂上被犯错误的孩子气着的时候,去找班主任了解了解孩子的情况,又总会莫名的觉得心疼,因为很多孩子犯错误的频繁犯错误的原因,“根本上是由于环境造成的”,不良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缺乏规矩意识、缺乏对人基本的尊重、缺少同理心等等,他们觉得出格的行为或语言可以引发更多的关注,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纵容,但在不纵容的同时,需要更多的包容和耐心,让缺爱的孩子感受的到关注、感受的到爱意、感受的到尊重,一个被关注的、被尊重的、被爱着的孩子,一定会慢慢被转化的。

  三、选择相信,用智转变。

  李镇西先生说:“不承认‘差生'存在的老师,或许有真诚的爱心;承认‘差生'并研究和转化‘差生'的老师,不但同样有真诚的爱心,而且还有丰富的智慧。”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老师都还一直在路上,李镇西先生将陶行知先生的方法归纳出了七条原则,或许会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条正途,一是相信孩子,二是分析原因,三是转移精力,四反思方法,五是集体惩罚,六是专家医治,七是同情照顾。相信孩子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相信孩子太重要了,每次在被气到七窍生烟的时候都会有再也不管了的冲动,但平静下来时,又会不断的告诉自己,他们只是孩子而已,要坚信“难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坏蛋”只有坚定了这个信念,接下来的六步才有意义。反思自己提升我们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我们经历的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们面对的是无数,而学生面对的却是唯一,我们要时刻反思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行为是否无意的伤到了某些孩子,反思我们“齐步走”的教学方式,是否让某些孩子自我放弃了,反思我们是否能关注到真正需要关注的那些孩子,李镇西先生说:“所谓的‘教育公平',有时候恰恰是‘差别化对待'。”

  三寸讲台,方寸之间,擎着爱与责任,花开花谢,四季轮回,送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留下我们原地坚守,坚守着胸中的梦,守护者心中的情,戒除浮躁,静下心,沉下气,放慢脚步,跟随着学生成长的节奏和步伐,用耐心和爱心看他开花,看他成熟。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2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人民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也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教育财富。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洞穿历史的力量,经过近百年教育实践的考验,直到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教育改革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引起了各方关注。除了政府层面主导的教育改革之外,一些机构和社会团体也纷纷组织力量推进教改,比如叶澜领衔的“新基础教育”实验、朱永新领衔的“新教育实验”,李希贵领衔先的“新学校行动研究”……。其实早在一个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已经在倡导“新教育”,并针对当时的教育状况,对新教育、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做过比较深入的讨论。今天,我们在践行“新教育”时,着重研究一下陶行知先生眼中的“新教育”,或许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在陶行知的心中,对理想的新学校是有明确的定位的:以生活为中心,不只是在书本上做功夫;师生共同生活,彼此感化;以健康为生活、为教育的出发点;不仅学校的教师要学而不厌,职员也应该学而不厌;学校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全校师生要以美术的精神共同改造学校环境;人人都应具有高尚的生活精神;学校欢迎人家参观和批评。

  现在的学校,是否在努力创设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学生整天都在忙着上课或者做作业,作业常常要做到半夜才能完成,哪有联系生活的时间?平时的教育管理中,努力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设法割断学生和生活的联系,比如不能用手机、不能上网等等,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教师和学生,最看重的可能就是书本和考试了。整天在教科书和教辅书上下功夫,只要能回答出教师针对这些书籍提出的问题或编制出的考题,就是成功者。

  1931年,陶行知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对教科书进行批评。他说,三十年前中国的教科书是以文字为中心,到现在中国的教科书还是以文字为中心,但却没有把最好的文字收进去,给学生的是一种零碎的知识,没有让学生读了之后就欲罢不能的感觉和体验。从他当年的批评到现在,时间又过去了80多年,但我们的教科书依然没有大的改观。陶行知说,好的教科书,首先要有引导人去做的力量。做了一个动作之后就想跟进下一个动作;其次是引导人们思想的力量,学了一个知识之后能想了又想;再次要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建立知识和经验之间的新联系,或创造了一种新经验。我们可以依此来衡量当下的教科书,有哪几本具备这样的效能呢?

  陶行知说,一流的教育家,必定具备“两种要素”之一:

  一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另一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新精神。具备创新精神的人,不喜欢墨守成规,善于在对日常教育工作的追文中发现完善教育的新契机,并勇于实践和探索;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具备开辟精神的人,善于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辐射给他人或其他地区,让大家一起来共享教育改革的成果,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不管是过去还是今天,都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陶行知认为,引导学生努力求学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好学的教师、同学;

  二是可学的工具;

  三是必学的督促。三者之中,第一个条件尤其重要。教师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自己对此要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3

  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重读陶行知》这本书,淡雅、简约的封面上,陶行知先生正以深沉的目光注视着你,似乎若有所思,又满含期待.......来不及细想,底封上“不读陶行知,何以为师”八个字赫然入目,不禁让身为教师的我面红耳热。对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我了解的只是一些故事或语录的碎片(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四颗糖”的故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的著作确实从未读过。

  李镇西老师这本著作包括序言和后记共分76篇文章。分门别类地诠释了大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文字简洁,语言朴实,实例新颖,一个个道理娓娓道来,如同和李老师促膝而谈,彰显了作者不凡的教育智慧。陶先生说:“教师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学生的标准。真,就是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相信科学、坚持真理。教师的第一要务即是教人求真,不仅教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而且要教学生利用规律去改造自己,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善,就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公而忘私,光明磊落,为人民的幸福、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美,就是教育学生要德才兼备,成为楷模。无论在什么地方,也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能体现自己的美德,发挥自己的才干,让同行赞誉,让世人仰慕。活人,就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能随机应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人。死看书本、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学生,不是“活人”。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如何“真善美育人,育真善美的人”呢?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将知识升华为智慧。智慧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知识的提炼升华,是为己、为人、为社会、为祖国争取更好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谋略、思路、创意和本领。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转变课堂教学方法,轻知识传授,重思维品质、学习品质的培养,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树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念,鼓励学生融入生活、观察生活,促进创造精神的发展,让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转化为自身生存的智慧。其次,教师要助力学生把美德转化为个人行为。教育要使孩子明白,面对具体问题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通过教育让学生个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具有稳定性和自律性。目前,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更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除了思政课,其他科目教师也需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课堂之中。

  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树立“真善美”的的榜样,争做新时代“播育者”,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是对教师学识的要求,“身正”是对教师品格的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悟到传播真理的力量,感受到散发的.人格力量,收获迸射出的催人奋进的力量,引领自身成长。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想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我们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中国人民和学生。真心爱学生,真心爱教育。这种“真”发自于内心,付诸于实践。

  “陶行知的每一个字,都闪着光,温暖而明亮,永远照耀着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室,还有我们的灵魂……”李镇西的《重读陶行知》一书让我们领会了“教育”二字的真谛,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也明显地看到自己作为教师的差距。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教师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随先贤的足迹,净化灵魂,坚定信念,笃志从教,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4

  近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重读陶行知》,受益匪浅,其中提到了赏识教育,对我触动尤为重大。那什么是赏识教育呢?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而赏识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树立自信心!

  什么是“好孩子”,什么是“坏孩子”?其实世上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是看你有没有用心去教。“坏孩子”:打人?不认真?调皮?人都是有缺点的,有缺点就是有特点。当你发现别人缺点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发现别人的特点。有时候太追求完美,太苟求就会走入误区,我们要学会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也深深体会到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它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一般情况下,老师、家长都会注意鼓励孩子,但有时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容易造成成人行为失控,在情急生气时往往忘了鼓励,取而代之的是大声地指责,于是,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看你画得那么脏,画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玩,你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安静一点啊”,”这首儿歌小朋友都会念,就你不会”“那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不动脑筋。”……诸如此类的训斥指责,都会不同程度地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表现出懦弱或攻击行为。因此对孩子实施赏识教育犹为重要,可以说孩子的自信是教师和成人树立的,尤其是当孩子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进步时,如果及时给予肯定和强化,会让孩子觉得“我行!”他的自信心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赏识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差异性

  孩子心理活动有规律可寻,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有的孩子在美术方面有突出的天赋,有的孩子在语言方面有惊人的表现,一些家长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别人的孩子会弹钢琴,让自己的孩子也去学;别人的孩子绘画获奖了,逼着自己的孩子也去参加绘画比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应当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赏识教育,扬长避短,使每个孩子多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人尽其才,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

  二、赏识教育要因人施教,恰到好处。

  不但要赏识孩子,还要正确客观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身心需要。若赏识不够,对孩子不屑一顾或训斥指责,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反之,过度赏识,会导致孩子自满、骄傲、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孩子赏识的程度不同。如胆小、内向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对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赏识教育除了在适当的时候给于孩子适当的表扬外,还要在孩子发生错误行为时进行科学的批评,及时地予以纠正,使孩子明白什么是错,什么行为能得到人们的赞同和尊重,什么行为将会受到批评,使孩子们更加自尊自信。现在有的家长甚至老师对孩子偶尔的一点错误,就不分青红皂白对其进行打骂,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还往往导致了孩子逆反心理,使孩子不但没有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却增加了对父母或老师的逆反心理。因此,无论是家长或老师都应正确认识科学的批评,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孩子学会明辨是非。但赏识和批评的侧重点不能颠倒,还是应以赏识为主,赏识要讲究方法,批评应考虑艺术。这样,才能使孩子及时得到鼓励,又能知道自己的缺点,更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孩子画画得很脏,老师就不能直言不讳地说:“画得那么难看,太脏了,再画一张。”而应该婉转地启发孩子说:“如果这幅画颜色再涂漂亮点就好了”,这样既帮助孩子找到了不足,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再者当孩子取得成绩或遇到困难时,也可采用些体态语进行赏识,如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送去一个赞赏的目光,竖起高高的大拇指等等,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慰和鼓励。

  三、赏识教育要贯穿于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孩子的日生活中,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个孩子,喜爱每个孩子,并注重随机教育,发现其“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欣赏孩子。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避免横向来看待孩子。最胆小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最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作为老师和家长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如:—个调皮好动经常打架的孩子是最让老师头痛的,但偶然某一时刻,他在帮老师摆放小椅子,老师就应马上抓住这个时机当着大家的面表扬鼓励他,他定会表现得更加棒,以后只要他稍有进步都予以及时鼓励,他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也定会有所改善。

  四、赏识教育要做到家校同步

  家庭教育必须与校园教育相结合。但现在一些父母辈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他们在对子女教育时,充满着急功近利的因素,动不动就对子女进行责怪,表达不满的情绪,而祖父母辈对孙子女则是过分宠溺,使孩子忘乎所以,放任自由,从而让孩子在一种矛盾的教育氛围中成长,这就需要老师与家长悉心地帮助和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而赏识教育则恰恰适应了这种需要。学校可通过举办家长会、设立家园栏、个别交流、家访等形式,帮助父母掌握孩子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到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相信家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希望,无论孩子是怎样的,我们都要抱着“赏识”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相信这种“赏识”教育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延续下去的话世界的切孩子的一切都将会被我们改变。所以,请时常翘起你的大拇指,让孩子在赏识中快乐成长吧!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5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他的生命书写着他的“生活教育”的追求,他也以他的生命书写着对国家、民族的挚爱,并以全部热血浇铸他的人生理想——教育救国,教育强国。

  学习《重读陶行知》,走近陶行知,走进人生,走进教育,走进生活。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大多数是指学校教育。教育是用学校作为工具,把旧有的知识系统传授给继起的青年,使他们养成一种适合于既成社会的人格,以维持和发展这个社会。教育本身并非目的,而是工具。教育是人类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一种工具。这种工具,大而言之可以挽救国家社会,小而言之可以指导个人,改造个人的错误,实现个人的本能,它的作用是很大的。而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以教育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

  教育: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该: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合一”,这是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最精炼的概括。

  比如我们教学生学习生字的书写,必得结合具体的生字,和学生一步一步走到生字书写的具体笔划、书写的过程中,在这过程里做具体的指导,才能得出正确的方法,才能写出正确、美观的字来。我们要走进文章营造的奇妙的精神世界,我们也必得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文字、句段中做深入、细致的感知、解读,走进文字的深处,融入文字营造的浓浓情境中去,感动的同时也才能获得心灵的重生。

  但,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我们又怎样做到了“教学做合一”呢,我们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大讲特讲我们如何爱惜环境、热爱集体、做事认真、努力思考等,做着壁上观的事情。而我们是否找到了能结合的具体的例子来,和学生进入到具体的“做”当中去呢,即使在今天我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课堂的教学仍然有那么多的“做”,脱离了具体的“做”的抽象的教和学,那样的结果如何呢,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生活: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在许多的文字和演讲中说到这样的话: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民间流传已久的'谚语,却也道出了事物间的必然联系。播的是瓜的种,收获的自然是瓜;种的是豆的苗,长出的也总逃不了是豆。环境对人的塑造也是一样的,而和人最最密切相关的生活的环境,对人的性格、习惯、认识的塑造更离不了“近朱赤,近墨黑。”的法则。教师要使学生尊重身边的同学,首先得创设一个相互尊重的班集体;教师想使学生个个热爱学习,必得创设一个爱学习的氛围;家长盼望自己的孩子积极上进,首先得让孩子感觉到“家”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家。

  我想,这里的“生活”二字不妨理解为“环境”,这环境是学生生在其间、长在其间的环境,而这环境中的一切美好、丑陋、卑鄙、高尚都是生长其中的孩子们成长的养料,师法的榜样。因此,塑造一个怎样的孩子,就去创设一个怎样的环境吧。让那无声的“细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灵,产生出和细雨的颜色一样的心灵来。

  读书:即用书

  读书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陶行知先生还专门为“用书”写了一首小诗:用书如用刀,不快就要磨。呆磨不切菜,怎能见婆婆。他认为,书好比是一件工具,对人有用处的才值得去读。

  这首诗浅显地道出了“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我们大多数的人总以为所有的书本对人都是有益处的,于是囫囵吞枣、不辨是非、不加选择地读呀读,直到读成了书呆子,读走了时间,读掉了青春。回过头来一看,自己的所得和所付出的几乎成了反比。却忘记了一点:书籍留存下来的意义是为了指导人生更好地生活、生存。那么那些脱离了个人的生活实际的书籍,虽然对于其他的人有着神谕一样的妙用,倘若对于你来说害多于利、或者几近无用的话,你是否还有必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阅读、理解,到头来却一无所用。而对你真正有用处的书的阅读时间却被挤占了,以至于你根本没有机会把他们拿起来翻一翻。

  这里虽然说的是“书”,我们也不妨将思维拓展开来,我们在学习、教育中的那些各种知识、能力、思想哪些是对个体切近相关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根本就是“屠龙之技”呢,我们是否也该有个学习次序上的排列,让那些切近相关的,早日进入学习的视线、计划、行动中,而将那些无关的先放一放再说。

  好比我们这些现在做的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自然我们也可以依着我们的兴趣来读些和专业无关的书,但我们必须衡量一下:我是否读了对自己来说必须的书,我们的所读能为我们所用吗?我的时间允许我怎样更好地读,更有效率地读。

  让教育走进生活让教育走进人生

  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教育是为了更好的指导生活,更好地生活。这真是道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不论是给子学生的教育,还是我们对自己的有意识的自我生活状态的调整,都离不了“生活”这个生存的世界和检验的尺度。我们作为教师创设给学生的教学的状态和自己自我状态的调整,也都必须是以是否合乎现行生活,是否适应现在世界为检验的标准的。同时,亦不能忘记了教育的前瞻性,然而即使是这前瞻性也是以现在做比较观察才得出的。

  让我们沉下自己的心来,像陶行知先生一样,将教育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来奉献我们不再年轻的青春吧!在教育的路上以人生检验教育,以生活调整教育,以教育改善生活,以教育改造人生。不断思索,不断探究,不断理想,不断实践,这些不断的过程,正是教育向前的过程。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即人生。让我们永远行走在教育的路上,且行且思,且思且行,创造出更灿烂的生活。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6

  陶行知先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也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教育财富。他认为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创新的理念。假期里我读了李镇西先生所著的《重读陶行知》,对于正处年轻教师行列的的我,有了莫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我们要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我们要虚心地跟一切人学,跟大众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我们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真教师”。

  其次,教育归根到底是爱的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做到“三薪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困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这点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后,教育的方法要注重“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曾经说“不要教死书”、不要读死书,提倡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他还提出“教学做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会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去子”。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在教育教学中,他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教和学的统一,成为一体,实现教学。他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性学习,有主动的追求,要求教师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理念对我的启发极大。实则是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将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然后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运用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让我们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学习陶先生的伟大精神,总结并借鉴他的教育理论,为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而努力!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7

  近期利用空闲时间,我认真的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著作《重读陶行知》,读完之后深觉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李镇西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与感受,用一篇篇纯朴的文字、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讲述他学习陶行知的生动故事,写得鲜活生动、引人深思,读完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本真学陶行知的鲜活教材,启迪我们以陶为师,培育真人,立德树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陶公的教育思想永远值得我辈去学习、去实践、去发扬广大。

  一是身怀信仰,追求发热人生。书中《“看他开花,看他成熟”》一文,专门叙述了教师“要有信仰心”,才有教师的快乐,教师要有教育信仰,才会有教育事业心。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要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怀有信仰,怀有情爱,因为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充分体现在他一生的身体力行之中。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从大学时期选择读师范专业之日起,到参加工作后进入学校工作,我一直坚信,既然选择了这项事业,就要从一而终,真正做到热爱它,尊重它,把它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去做,永葆初心、永怀热爱。

  二是学做真人,方能培育真人。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陶人都知道这句至理名言。教师教人求真,学生学做真人,“追求真理做真人”,是陶行知的'教育目的,也是当今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就要实施素质教育,培育核心素养。纵观我们当前的教育现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应试教育让中国教育的路越走越窄,孩子们大多时间都是在“死读书”和“读死书”以及刷题中度过,只注重考试成绩,并不关注学生成长,而如今随着教育不断改革,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双减”政策、课堂教改、教师素养提升等等口号的提出,无一不是在不断强化素质教育,尽可能的给孩子们以自由支配的大脑、双手、时间和空间。自己学做真人,方能培育真人,我们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守护者和引路人,要始终坚定的钻研教育目标,主动思考解决教育问题,不断提升自身教育能力,永远忠实的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三是师陶践陶,做到知行合一。《重读陶行知》让我懂得,真正的学陶,是发自内心地崇敬陶行知,联系实际地研究陶行知,与时俱进地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真正有大爱之心和教育情怀,有立德树人之志、敢摒弃急功近利之念。就是说,真正的学陶,在情感上要真心真情,在行动上要真做实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一直在一边学习一边反思,除了在文化素质上不断提升自己,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也在不断与时俱进,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努力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以及他的高尚品格,将其融汇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落实到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之中,并立足于热爱学生的实际行动之中,争当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让先生的精神和思想长久流传、发扬光大。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启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是陶先生最彻底的终身教育观。与我而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学做合一,不断践行陶行知思想,坚守教育初心之路,将成为我的终身追求。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8

  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出生于安徽歙县一个贫苦家庭中,共姐弟三人,他排行老二,父亲为他取名为陶文浚。十九年后,陶文浚进入金陵大学。在这里,他的眼界得到开阔,哲学上开始信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受此启发,于1911年将自己的姓名改为陶知行,但经过多次试验和实践,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对知行有了新的理解,他曾言:“适为其反”,于是毅然改名为陶行知。1915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师从杜威、孟禄、斯特雷耶,学成归国时立下了自己的终身志愿,要使全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将一生奉献于中国教育事业,在孜孜不倦的探索实践中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为了更加了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最近阅读了有关他的著作《陶行知谈教育》,希望从此中获得有关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

  此书开篇描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合一,并阐述了教学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这对现在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是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思想。自己的方法找出来,利用别的相类的经验理想找新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而达到自得自动。

  读新教育的需要、释义、目的、方法、新学校、新学生、新教员、新课程、新教材、新考成这几方面的内容,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新教育的需要须符合时代所需;新教育的目的须培养自动、自主和自主的共和国民;学生重在怎么去学;教员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课程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教材应灵活运用;考成应按目的,方才不会枉费精神和财力。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讲述了学生自治的需要、好处、自治不妥的危害、自治的范围、学生自治与学校的关系、自治的注意要点。充分说明了自治的重要性,自治的艺术性和实质性,这也为教师管理学生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在活的教育中,重在体现一个“活”字,首先,承认活的教育。其次,寻找活的教育要些什么材料。第一,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第二,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第三,要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然后,讲的是活的教育方法,设计教授法和依计划去找实现法。教育,当是对生命充满敬畏和尊重,为生活而教育。

  教育与科学的方法,陶行知先生认为科学的教育方法分为五个步骤:第一觉得有困难;第二晓得困难所在;第三有什么方法解决困难;第四选择最为正确的方法;最后一步实验一番。教育如此,生活亦是如此。困难无所不在,面对困难不要畏惧、不要轻言放弃,多次尝试,定会成功。

  学生的精神,在陶行知看来有三点:第一,学生求学须具科学的精神;第二,要改造社会必须具有委婉的精神;第三应付环境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作为教师亦作为学生我们要做到“学而不厌”方能“诲人不倦”,遇到问题,“知之则知之,不知则不知”,不可过于急进,务必从旁思考,妙用委婉的功夫,向前进,走到利害生死关头之时,必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学做一个人中陶行知认为完整的人需含三种要素: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职业。身体好,可以在物质环境里站个稳固。独立的思想,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独立的职业,才能做一个生利的人,自然得到社会的报酬。做一个整个的人,做一个有血有肉的完整人,而不是成为他人思想的搬运工。

  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另一观点,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作者通过科学发明的例子论证此观点,又从“墨辩”提出的三种知识:亲知、闻知、说知。经其释义,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发生效力。从而证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以教人者教己”是陶行知以大量例证来表明一条哲理,“‘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陶行知指出教师的学习动力是“为教而学”,即为了更好地教授孩子而去学习,或者说为了教好孩子而驱动教师学习。他还强调师生要“共学”,即“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此亦告诉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边教边学,“以生为师”、“以生定教”;认识到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教育研究者;教师不是空谈家,而是实践家。“以教人者教己”是教师的最好修行,我们应以此为信条和准则,从而增强专业学习、理解学生和钻研教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坐能言,还可起而行。

  所谓“生活即教育”,是指生活的变化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师要将社会生活内容作为教育内容,学生要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在范围上的扩展,陶行知强调要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自然界中去,即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开展实践教学。“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陶行知强调这一过程要劳力劳心,通过“做”这一活动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统一,教师要在教学中给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生物学知识更好地发挥实用性和有效性。

  陶行知先生还提到了教育的新生、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区别、现代教育之路、生活教育现代化和老法子的普及教育等等。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著;他怀抱崇高理想,他积极投身政治活动,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必将激励后辈们无私无畏奋发向上。作为教师,我们当以先生教育理论为指导,怀揣着对教育和学生的真挚的爱为基点,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价值体系观念,为实施素质教育而服务。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9

  今日之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今日之学困生亦可成为将来之优秀公民。学习活动中,因各种因素总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学习效果,学困生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弱势群体。学困生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中也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高效的教学引导可以帮助他们采用正确的方法获得坚实的知识基础、拥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自豪的中国未来的建设者。那么,如何呵护引导学困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效学习和健康快乐成长呢?

  首先,以平等、公正的态度一视同仁地对待学困生,赋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热情。

  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为公”,就是人人都能享受粗茶淡饭的教育,无视家庭背景,没有地域差别,无祝财富差别,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同样的教育,每一朵祖国的花朵都能沐浴同样的阳光雨露。一般来说,大部分学困生表现为与人疏远,不愿接近比自己学习好的同学,容易形成自卑心理,总认为别人看不起,卑视自己,久而久之易被不良现象所引诱、利用。对待他们时,和其他同学一样一视同仁,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克服自卑心理;尊重、理解、信任他们,打破他们的自我封闭防线,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继之以正确的引导,促进他们主动积极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还需要努力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寻找引导他们的切入点,教育他们。虽然学困生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与优等生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多数的学困生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闪光点,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都希望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发现。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找好教育的切入点,给学生具体的爱、理智的爱、高尚的教育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诱发他们追求知识的好奇心,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的闪光点变成知识的火花,去打开他们智慧的闸门。

  其次,创造和谐快乐的成长环境,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和快乐,让他们在积极、主动、奋发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学业上的沉重负担、家长的殷切期望、教师的严格要求、同学间的激烈竞争造成了学困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而容易导致其厌学情绪和抵触行为,长此以往会造成他们学习兴趣低下,不肯用功或根本不想学等情况。陶行知先生说,鱼在岸上,你若把它陡然放下水去,它的尾和鳍,都能得其行哉,行动不已。鸟关在笼里,你若把它放到树林里去,它一定会尽其所能,前进不已。活的教育,正像鱼到水里,鸟到树林里一样。再比如花草到了春天受了春光、太阳光的同化和雨露的滋养,于是生长日速。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地畅游,必定可以发挥他们潜在的学习能力。我们可以经常性反思对学困生的任务与要求是否适当,及时调整思路,促使其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后再想办法作进一步发展,循序渐进,有步骤、分层次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进度,步步为营,收获成效。在班级树立正确的评比观念,实施分层次评价,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生活与学习空间,让每个学困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使每名学困生在积极、主动、奋发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最后,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关爱和激励相结合,弱化学习压力,树立适度的.学习目标,鼓励他们积极向上,推进学困生循序渐进不断进步。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小孩当做活的,莫要当死的。我们不可能用一种模式教学、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由于差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能力差,实现不了问题的类化,在知识的接受能力上与优等生、中等生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从差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按照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在要求上要降低标准,对于较难的问题,在理解上降低了层次,只要求能够正确运用就行了。每个学生的成长都凝聚着教师无私的爱,学困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希望拥有友谊和温暖。这时,要给予他们发自内心的爱,真诚地指出其不足和缺点,多教给他们实用的学习方法,提出合理可行的改正措施,并激励他们学习先进、敢超优秀、刻苦努力、积极奋发,以实际行动去改变生活和学习状态,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快乐。

  陶行知说:“小学校里学生小,房子小,薪水少,功课多,辛苦得很,哪有快乐?其实,看小学生天天生长大来,从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如同一颗种子的由萌芽而生枝叶,而看他开花,看他成熟,这里有极大的快乐。”看到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收获的是为师者的无尽快乐,那么,看到学困生,不,他们不再是学困生了,看到他们具备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超强的学习能力和交际水平时,那神情中对曾经岁月的自豪感和对未来的憧憬自信斗志满满,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收获的快乐和自豪不是更多吗?呵护学困生,同塑自豪岁月!看他开花看他成熟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10

  看到《重读陶行知》书名时,我就心生敬意。细思,原因有三:其一,陶行知是中华千千万万教育人皆景仰的具有中国气派的教育大师;其二,此书作者李镇西是我语文人中的骄傲与楷模;其三,“重读”二字,值得品味,即强调再读、三读,且读思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并付诸笔端形成个人论著。

  该书共有李镇西老师读书随笔75篇。此书中,李镇西老师尝试用大先生陶行知的教育观来解读现代中小教育,颇为客观地阐述了可作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对广大一线教师有一定的启发和引领作用。

  与先哲对话

  仰视人类浩瀚的知识殿堂,我们常生渺小无力之感:生命太匆忙,生活太纷杂,时间太有限,可撷取之知识只是点滴。唯有聚焦,与经典相逢,与先哲对话,来丰盈思想,让灵魂不那么干瘪。

  请看:陶行知师从杜威、孟禄等影响世界的教育大师,继承并发展了其老师的教育理念。如,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继承并提出切合中国教育实际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创新性教育观点;杜威提出“从做中学”,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观点。这些适合中国国情且具有独创性和实践性的生活教育思想,正是陶行知师从大师杜威,在面对面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思想成果。

  今天的我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就像李镇西老师一样,捧起大先生陶行知的论著,捧起先哲们的论著与经典,与先哲对话,汲取其思想精华,让大师们的思想引领我们前进,让我们的.前进方向更明晰,让我们的行动更有力量。

  再看陶行知先生在《活的教育》演讲中的论述:“现在还有许多教员先生们,他对书籍还不十分注意。当他初当教员的时候,也还肯买一两本书看看,到了后来,他不但不买,连从前所有的几本书都借给人去了。这样教员,教育界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他既不能多买书看,对于一切新知识,他自然是不知道的。他既不能有新的知识,那一定就没有新的教材能供给学生,只是年年爬起来卖旧货,这种教育中的败类,真不知害了多少青年。我们现要希望教育成活的,当教员的就要多看书——多看些活的书,好去供给学生的需要,养成新而且活的学生。”论述中,陶行知先生所指的是当年的教育现状,但又何尝不是今日之教育现状?

  今日之社会,在迅猛发展。做老师的我们就更应当“多看书——多看些活的书,好去供给学生的需要,养成新而且活的学生”,以建设正在蓬勃发展之中华,此皆是我教育人之责任。

  与自我对视

  现代哲学大家孙正聿强调:“学问不是凭空得来的,它的真实根基、真实前提就是读书。”孙教授在谈读书方法问题时还强调:“读出人家的好处,发现人家的问题,悟出自己的道理,写出自己的文章。”

  说得再具体些,孙教授的观点可解释为:多读名家作品、经典作品、专业书籍,多学习,多汲取别人的经验,然后悟出自己的道理,并将悟出的道理写成文章,这就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细想来,陶行知的成长如此,李镇西老师的成长亦如此。以李镇西老师《重读陶行知》一书为例:全书共75篇小文,历时两个月半,均成文于李镇西老师生病卧床期间。除开篇《大先生陶行知》及后记《不读行知,何以为师》两文,其余随笔几乎都是李老师读陶行知先生的某一篇文章时的所感所想。从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可见李镇西老师“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体会真切的情感,执着专注的意志”。

  细读《重读陶行知》,有个细节值得我们关注。请看来自该书的一组统计数据:李镇西老师于20xx年10月31日写文章6篇,20xx年11月16日写文章5篇;这两个月半,李老师其中有3天每天均写文章4篇,有8天每天均写文章3篇,有9天每天均写文章2篇,还有10天每天均写文章1篇。75篇文章历时两个月半,在病榻上完成。这是何等的专注与执着?如若不是赤诚的热爱,哪来的这般高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李镇西老师从教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天天写日记。至今,已出版作品数十部。《重读陶行知》是李镇西老师将读书与写作完美结合的产物,也是李镇西老师教育成就卓著的有力见证。

  李镇西老师每天的“五个一工程”中,要求自己“每天读书不少于一万字,每天写一篇教育日记”。这是他在担任班主任、语文课、学校管理工作及参与一些社会活动的情况下,坚持如一、从未间断过的生活常态。且不论成就,就光这两点做法,就令我辈汗颜。请问:我们的工作有李镇西老师那般繁杂与忙碌吗?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没有值得记录的教育故事吗?我们的课堂中没有可圈可点的精彩瞬间吗?

  李镇西老师说:“写作不仅仅是客观的记录,还伴随着反思、提炼、梳理、总结、升华……模糊的变真切,纷乱的变清晰,被动的变成主动,偶然的变成必然。所以我说过,写作不仅仅是写作,还是基于实践的反思;只有精彩地做,才能精彩地写,而精彩地写又能促使自己更加精彩地去做。真正的名师便是这样自然而然诞生的。”

  读书万卷始通神,文章自得方为贵。让我们读好先哲的书,写好自己的文章,尽好教师的职责。此乃我教育者之本分。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11

  作为教师,对陶行知老先生的大名早已熟知,但细细了解领会他的经典教育理论,还是第一次。这个假期,通读李镇西先生的《重读陶行知》,章节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我得以走近陶行知先生,领会他的教育经典理论,也深深被陶老先生的教育智慧所折服。

  陶行知先生提出:“学校教育中,熏染比督促更为重要。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刻板、严厉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一个不学无术的老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不要做这样的老师!”这是读了这本书之后发出的呐喊。怎样做一名学习型老师呢?我离不开以下几点。

  一、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定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学习,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二、要终身学习,积累知识储备。

  在信息时代,学生信息的来源很多,知识老化的周期很短,更新的速度很快。只有不断学习,随时更新储备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名教师的知识如果储备不足,教学中必定捉襟见肘;反之,如果教师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知识功底,具有学者的风范,课上举一反三、游刃有余,那么课堂将是学生有效充电的场所。正如书中李镇西老师说到的:教师只要有真学问,那他无论怎么教,甚至哪怕他“满堂灌”,都叫“素质教育”,都叫“新课改”!

  三、要不断地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理念,认为先生: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师不再是惟一的信息源的今天,一个好的教师,绝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把自己满腹的学识传授给学生,而更应该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以“渔”是也。学会学习是学生今后走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会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最高目标。

  四、学习做一个“懂”学生,受学生尊敬的`老师。

  学生是我们一生要不断学习的对象。学生是有思想有感受的人,学习爱学生是每一位老师成长的必修课。爱学生要真正懂得学生的需求,不能打着爱的旗号入侵学生的心灵。我们要学习读懂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而不是用自己的感觉来评价学生。当学生有缺点时,除了批评,我们要学习其他更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而不是充当“刽子手”。我们应当积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学习新鲜事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与学生平等交往,让自己拥有发现学生喜怒哀乐的眼睛。

  “教育就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陶先生的的教育思想将永远激励我成长,而相信我也能通过自己的教育影响另一群孩子们。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12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李镇西的《重读陶行知》,深深地被陶行知先生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折服。从书中可以真切看到一个集教育家的慈爱、学者的渊博、政治家的气魄、社会活动家的能量于一身的栩栩如生的陶行知。他是民主之魂,教育之光,他用生命实践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以满腔的激情,爱祖国,爱人民,爱孩子,爱事业。陶行知为了民主之中国投身教育,致力于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探索。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办学校、创刊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陶行知先生倡导“知行合一”,一辈子教人求真。在一次公开讲话中他说:“教师只能说真话,说假话是骗子。怎么能做教师呢?”

  陶行知先生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他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体现的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真务实精神。

  陶行知先生的新教育对“新教员”也提出了要求:“新教员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要求老师要有信仰心,责任心,共和精神,开辟精神,实验精神。有了新教员还得有新课程,要符合每一个人的需要,有了新课程自然要有新教材,陶行知认为教材应该是活的,不要用死书去教活泼的人,新教育的老师也应该和生活相联系,要考有用的知识和技能,陶行知的教育就是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公民教育,这就是他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教育快乐首先源于对教育本身的`信仰,教育的幸福源于看着孩子成长“看他开花,看他成熟。这里有极大的快乐”李镇西的《重读陶行知》一书让我深刻的领会了“教育”二字的真谛,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也明显地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教师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随先贤的足迹,净化灵魂,坚定信念,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13

  陶行知先生一直是我非常敬仰的一位人民教育家,他批判的吸收了西方的先进教育理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了一整套教育理论,并以最大的魄力付诸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不断向前的巨大动力。

  这个暑假,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文集》,先生如一位慈祥老者,将他的思想和理念娓娓道采,其中所蕴涵的深邃内涵令我受益匪浅,以下便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实施爱的教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一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爱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如开展“我与父母通信”活动,使学生们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础,善良的心和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操也是创新智慧的心理基础。

  实施生活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而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动态的,随环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变化而变化。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

  二、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

  所谓“教学”即教生学;所谓“学生”意要于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

  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先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先生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先生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先生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先生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先生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付出真爱,点燃真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先生教育的真谛。陶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这给我很大的启示。的确,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有一次无意间看到魏书生老师说的一段话:“师生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一样,你对对方心灵大山的呼唤: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对方的回音也是:我理解你;你喊:我恨你,对方的回音也不会是:我爱你。”只有付出真爱,教师才能以欣赏的目光去对待学生,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能。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我想,今天的素质教育,更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总之,陶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向陶先生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14

  《重读陶行知》一书,是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重读了陶行知的文章、诗歌、小说、书信、便条等,把陶行知思想与当代教育的实际问题相联系所著。全书以73篇教育随笔的形式,展示了他对陶行知思想的认识和践行,重溯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字里行间充满对大先生的尊崇、对教育的关切,引领每一个教师要追寻陶行知教育的初心,做有良知、有智慧、有担当的中国教师。

  读完整本书深深觉得,李镇西老师不仅仅是在解读陶行知,也是在读今天中国的教育,更是用行动在向我们诠释该如何学习陶行知。

  一、学陶要有真心

  记得李镇西在《愧对先生——陶行知墓前的随想》中,六次发出了“愧对您呀,先生!”的愧叹。这六次愧叹饱含了他对真教育的追求,体现出了他对陶行知先生的无比崇敬和真挚信仰。

  陶行知在“新教育”中对新教员的第一条要求就是“要有信仰心”。《重读陶行知》中的《“看他开花,看他成熟”》就专门叙述了教师“要有信仰心”。学习陶行知就要信仰陶行知,崇敬陶行知的伟大人格和教育思想,才有学陶的真心。

  心中有信仰,手上才有原则,脚下才有底线,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行有行规,业有业忌,各行各业都会有自己的规矩和禁忌。同样,我们的教育,也应当要有我们的规矩和禁忌,应该要有所拒绝有所坚持。拒绝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保护,坚持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

  就拿校园比赛活动来说。曾组织班级学生参加校园解说员比赛,经过学生自主备赛后,班长、副班长和其他两位同学进入了班级决赛。另外两位同学,一位是现场紧张型的,每次课堂表现很好,一到考试就会因为紧张而砸场;另一位是长年的作业困难户,单亲且父亲长年不回家的,个人卫生、学习习惯都很糟糕的一位女生。

  按常规套路,这次的校级参赛选手肯定是班长和副班长。但从他们的备赛情况看另外两位同学也是很认真的,而且也很希望能够争取到这次展示的机会。再三斟酌,最后决定让班长和副班长辅导另外那两位同学参加校级比赛。参赛名单报到学校后,领导看了很生气,还说我对待学校工作态度很敷衍。

  我没有反驳,也没有改变。比赛那天,现场紧张型的同学没有紧张,顺利完成比赛;各方面习惯都很糟糕的女生,穿着很整洁,语言也很流畅。那天,他们俩与年级的学霸同样都是二等奖。比赛结束,我还特别安排班长和副班长在班上召开了一次颁奖仪式,并让两位同学把备赛的过程向全班同学作了分享。

  不只是学生比赛活动,还有很多公开课教学。我们也总是会把机会给优秀学生,学困生再积极都很难进入展示的场子。因为我们怕他们在活动中砸了场子!因为他们给不了我们想要的!

  孰不知课堂教学的意义是什么?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方法,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校园活动的意义又是什么?是为学生而开展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我们不是要思考学生给我们什么,而应当要思考,我们要给学生什么!生命成长只有一次,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课堂教学我们都应该要把机会给有生命成长需要的孩子!

  其实,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这些教育的道理,可我们缺乏行动的勇气!

  所以,学陶要有真心。有真心,才有信仰,才能明辨教育是非,才有拒绝的勇气和坚持的责任!如此,我们的教育才有空间和时间去享受“看他开花,看他成熟”的幸福!

  二、学陶要真育人

  陶行知先生谈到“教学做合一”时,特别指出:“理论与实践统一,学校与社会统一,先生与学生统一,生活与教育统一。”接着又特别强调“不是标语统一便算统一”。李镇西老师在《重读陶行知》中《“不是标语统一便算统一”》就写到了今天的校园“各种理念说的天花乱坠,实际行动还是分数才是硬道理”。确实如此。许多学校里立有陶行知塑像,墙上写有陶行知名言,新闻稿上到处是“生活教育”“教人求真”,而现实却是“眼中只有分数,没有学生”!这是形式上的学陶,是假学陶。真学陶,要的是真育人,真实践。

  真育人就是真教育。什么是真教育?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教育。陶行知指出:“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们就教面包的教育;人生需要恋爱,我们就教恋爱的教育;人生需要健康,我们就教健康的教育、、、、、、”生活的目标就是教育的目标。

  这又让我不由想起很多公开课教学,很多老师往往都会设计一个情境: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公园里逛逛、让我们一起走进拼音花园、电影公司制片人来我们学校招募演员啦!学校让我们班策划一个红色展厅等等。其实在设计这种情境时,我们都深深地知道,这是一个谎言!为了公开课而设计的一个情境,公开课结束,情境即结束!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公开的谎言!这样的情境设计给我们的学生也树立了一个完美谎言的示范与榜样!我们设计情境的目的是什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课程性质中提到: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应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里有个关键词“真实的语言应用情境”!

  真实情境是什么?“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这是课标对真实情境的定义,需要我们在学生真实的生活中,真实地开展活动,让学生真实地去完成任务,真实地呈现学习成果。

  “真实情境”在核心素养、任务群教学提示、命题要求的表述中都有强调,尤其是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还特别提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可见,新课标导向的也是“生活教育”,同时也反过来要求开展学生活动的意义性和真实性。活动即教育,教育即活动,面向学生的活动需要具有面向学生的意义。

  “智慧无阶级,知识有真伪”。真知识从哪里来?从做中来,从实践中来,从知行合一中来。真情境,真活动,真实践,才能获得真知识,这才是真教育真育人!

  三、学陶要育真人

  学陶人都知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至理名言。教师教人求真,学生学做真人,是陶行知的教育目的',也是当下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重读陶行知》的多篇文章,就是围绕如何培育真人进行阐述的。其中《“教师只能说真话”》一文中,李老师就犀利地指出:“纵观当今教育,我们在某些方面,缺乏的正是一个‘真’字——我们平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是否说过一些言不由衷的大话、套话或者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假话。”“甚至有时候还教学生说假话。”他深有感慨地说,我们该以何颜面面对陶行知的质问?!

  前几天,在一家饭店吃饭。饭店老板问一位老师什么时候期中考试,边上的孩子听到了,马上制止:“爸爸,老师说了,不能说期中考试的!是大练习!”我们和饭店老板听了都笑了!虽说是笑笑,笑过之后,我们不得不深思!明明是考试,却不让说是考试!明明没穿衣服,还要夸衣服漂亮!现实版的“新装”岂止这些……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听话教育”的可怕之处:“听话教育只能培养两种人:一种是奴才,对的也听,不对的也听,好的话也听,坏的话也听,没有主见,没有独立人格;另一种是两面派,有人在时听话,没人在时不听话,说的一套,想的一套,公开一套,背地一套”。如此教育,责任在谁?仅仅是学校、老师吗?如此教育,何以立德?何以树人?如何育真人?

  掩卷思陶,真!前有陶行知,今有李镇西,真教育,真难得!

  掩卷学陶,真!有真心,真育人,真育人!怀大爱之心,抱立德树人之志,弃急功近利之念,与时俱进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行知如此,镇西如此,新课标更是如此!如此即好!如此极好!!!

  “不读行知,何以为师?”是《重读陶行知》“后记”的题目!

  不读行知,别谈教育!是我阅读《重读陶行知》后最真切的呼喊!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15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而读李镇西老师所写的《重读陶行知》,恰似一泓清泉,沁人心脾。书中关于德育工作者应该是怎样的人的讨论,让我感触颇深。作为多年的班主任,德育工作一直是让我颇费精力且收效甚微的事,对于怎样做好德育工作,我虽有摸索,但并未能研究透彻,形成方法理论。李镇西老师的话语如醍醐灌顶,拨云见日,让我豁然开朗。

  以前做班主任时,我总是在宽与严之间踌躇,管的宽了学生自由散漫,管的严了学生敬畏疏远,难以把握尺度。陶行知先生则明确的提出,“训育问题不是笼统的宽严问题。”“要打破宽严的观念,要在宽严以外去谋解决。”陶行知先生明确批评简单地用“宽严”来管理学生。他认为,“真正的训育是品格修养之指导”,“我们要在‘事’上去指导学生修养他们的品格”。也就是说,德育工作者要做的当然包括在行为上按文明规范和相关规则要求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以品格上的指导。一句话,德育的根本任务不是惩罚错误行为的发生,而是指导品格修养的形成。

  那么,如何去指导学生品格修养的形成呢?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德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是学生平等的朋友,陶行知先生讲,“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因为德育过程中情感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而这情感主要来自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应该与学生生活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产生共鸣,用情感的力量去感化学生,而不是做高高在上的“道德皇上”,让学生敬而畏之,畏而远之。

  陶行知先生还说:“品行养成之要素是在一举一动前所下的判断。我们问题中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于一举一动前能下最明白的判断。”班主任不能只成为“查房间、管请假、记大过、发奖品”的人,而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明确自己行为的对错,由此再决定自己是否做出下一步的行为。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成为自己行为的判官,而不是犯了错误之后由老师来裁决并惩罚。这才是德育老师最根本的育人任务。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李镇西老师和陶行知先生的话语无不蕴含着教育工作中的大智慧、大道理。将两位教育家的德育理念贯彻到今后的工作中去,我想我的班主任工作将会如鱼得水,事半功倍。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相关文章:

陶行知的名言03-27

陶行知教育名言02-25

陶行知的名言警句08-17

陶行知教学名言12-28

陶行知的名言警句8篇11-02

陶行知的名言警句(8篇)11-02

有关陶行知教育名言推荐06-11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04-30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