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字数作文>600字>文化的作文600字

文化的作文600字

时间:2024-02-11 16:37:45 600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化的作文600字(精)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化的作文600字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的作文600字(精)

文化的作文600字 篇1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到现在人们仍然以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当中的美好事物。

  人们常说:龙是我们的祖先,它的文化正是我们国家统一,民族复兴。我们身边常有些龙文化,比如说吃饭的碗会有龙的图腾,这是为什么?

  这是图腾文化,本质上是原始社会的氏族文化,中国的龙,最初形态的原龙,这是中华文明时代的起源,这样是一种基于民族文化观念的文化创造,文化符号。

  龙的观念:从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相体现;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

  龙的理念:在中国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后面,包含着中国人处理四大主体关系时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阴阳矛盾关系的和谐,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

  龙的精神: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有一些人认为,发掘中国龙文化的深层内涵,有助于解决当代世界的一些文明冲突。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龙文化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播承,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

  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龙,是炎黄子孙的起源;龙,是中国的象征;龙,是炎黄子孙从心底产生的骄傲和敬畏……

文化的作文600字 篇2

  大家好!我是来自快乐阳光旅行社的导游,我姓刘,大家可以叫我刘导,现在就让我带大家走近我国的“世界遗产”——故宫,另外提醒一下,大家不要乱涂乱画呦!

  现在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故宫,故宫又名紫禁城,因为时间慢慢的过去,人们就叫它故宫了,它是皇上和皇妃住的地方,里面还有许多中国的`宝物、名画和名诗。

  现在我们来看它的城墙,城墙高约十米,有四座城门,南面是午门,北面是神武门,东西面为东华门、西华门。宫殿是长方形的,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七十多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宫殿和九千多座高低不同的房屋,墙外有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各有一个玲珑奇巧的角楼,下面我们就到珍妃井去看一看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珍妃井,说到这里大家都听说过珍妃跳井的故事吧!下面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珍妃井的由来,1887年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的威慑下,无奈地选了隆裕皇后和瑾妃、珍妃之后,他渐渐地爱上了珍妃,这件事被慈禧太后知道了,便把珍妃扔下了井,人们为了纪念她便把那口井叫做珍妃井,这就是珍妃井的由来。

  我们往下看,现在我们来到了九龙壁,大家看上面有九条颜色不同,姿态各异、非常美丽的九条龙,他们最中间的那一个是金黄色的,它代表着皇帝的尊严,其中有一条红色的龙,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有一块石头已经掉了,是现代的石匠找到相同颜色的石头又后补上的。

  各位游客,故宫之旅结束了,很高兴当你们的导游,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期待下次的相遇!

文化的作文600字 篇3

  不错,“理解”是感情的纽带,心灵的桥梁,沟通你和我,沟通千万家。然而,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历程:你有你的艰辛,我有我的坎坷;你有你的兴趣,我有我的风格;你有你的志向,我有我的理想。两个思想志趣格格不入的人,能够相互理解固然好,但不能理解又何必强求!

  生活中,不能理解的例子比比皆是。年青人嫌老年人保守有余,老年人嫌年青人开放过分;嗜读书者不理解爵士演唱会疯狂的旋律 ,喜娱乐者不明白阅览室里灯光的温馨......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各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不理解本在情理之中。那么鸿沟一定会随之出现吗?不见得!只要不妨碍别人,彼此又能宽容一些,即使少了一分理解,你我依然可以微笑着擦肩而过,走着各自道路。

  生活上的不理解可以用宽容化解,但事业上的不理解则会给人带来心灵上的痛苦。面对世上的嘲笑讥讽,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正是勇士和懦夫的区别。

  布鲁诺宣传真理,被烧死在十字架上;商鞅变法落得个“五马分尸”的结局;柏拉图倡导和平,却被贬为奴隶;雷锋,竟被某些人视为“傻子”…… 他们最初不被理解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前列;他们最终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敢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这是一句勇敢者的誓言。而懦弱者则不然,他们先是渴望理解,这本无可厚非,然后是乞求“理解”,实际上却是只乞求怜悯和同情。终归是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再有自己的价值。

  人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何必刻意求得别人的理解--只要能留下自己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