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读后感>《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11:30:5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

  读书是一件乐事,它是一种习惯,能力,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在阳光明媚的午后,阴雨连绵的傍晚,还是在满目星斗的夜里,拿起一本书,总会让你心静如水。可是单单自己热爱怎么够,因为我们是语文老师。

  提及高中生的读书问题,大部分老师定要痛心疾首,辗转反侧的。因为这是一个暂时无法解决的困境。温教授切中要害地说到:“在高中,读书变得尤其功利,一些家长和老师甚至不让学生读那些与考试无关的书。……但整体而言,中小学读书状况是不好的,年级越高,读书的情况越差。这是基本的事实。”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你也会时常感到无力,当你随意举举例子,说说几本常见的书,大部分的学生竟一脸茫然,于你毫无呼应和共鸣。独角戏唱久了便无趣了。

  究其原因,是时间不够?是兴趣索然?我想这不是根本原因。每当新教材发下来,很多学生会仔仔细细地把教材里几乎是所有篇章都读一遍;自习课时总有学生的教辅材料里“夹带私货”;每天学习再怎么忙碌,用来读读书的半小时时间还是有的,更何况寒暑假……以此看来,学生的读书困境的症结并不在此处。那到底在哪儿呢?

  目及高考,急功近利。首先,大部分的语文课破坏了读书的口味和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说,老师比学生功利。为了考试,为了分数,我们的语文课上得绝对“实惠”,考试考什么我讲什么。曾经的信誓旦旦,满腔温热,遇到考试之后会瞬间冷却,细品之处也变了味道。你瞧,教材当中美好的经典篇章被肢解得面目全非,犹如一位裙裾飞扬,氤氲幽香的美人以凌波微步的姿态向你走来,你却只关注她款款而来的目的,黑发如瀑的原因,以及凌波微步的妙处。这样,美人秒变工具人,这就是语文课的功劳。

  其次,很多家长和老师把读书和考试对立起来,一副“你死我活”的状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拔得头筹,必定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考试上,而非慢烹始香的读书上。虽然我们知道读书好,对考试也是好的,可是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了,于高考而言,性价比低的事情不做为妙。不是不懂读书的重要性,懂,但等不及。

  最后,考试功利下的读书都变得索然无味。这和写作文是一个道理,随笔作业会让你热泪盈眶,考场作文让你闻风丧胆。好不容易痛下决心带领学生好好读书,读书前抛出几大问题,带着问题读书吧,生怕学生读书不思考,恐怕这时的读书跟做一篇现代文阅读并没什么太大区别。比较一下,你告诉学生,读《百年孤独》,感受孤独吧;你告诉学生,读《百年孤独》,画出人物关系图吧。学生的读书兴趣一定会不一样。

  说到这里,语文老师的心可能已经凉了半截。我们该怎么办呢。温教授说得好:“能改一点,就是一点。”最完美的状态就是让学生多读书,同时又能应对考试。两者结合,达到一个平衡。此外,还要在升学现实的利益和学生终身学习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第一,语文老师要改变对待读书的态度,坚定“读书最重要”的信念。在高中学习期间,读书会受到制约,但读书与考试并不对立。高一高二两年的时间多多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高三一年学习如何考试足矣。别忘了,高考过后,学生还有很长的人生跟语文相关。第二,语文老师要充分发挥应试教育下自己仅存的空间,有效改进和完善语文课。尤其是在高一高二这两年,语文课不能只为考试,路子狭窄;也不能千篇一律,精讲一切。要丰富,要突出重点,要给学生留足空间。每个月可以上一堂别致的课。比如,辩论,影评,普通话培训,等等。第三,语文老师自己要热爱读书,指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只有你的热爱才能点燃学生的热爱。而在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上要尤其上心。经典该如何读,通俗小说该如何读,诗歌该如何读……当学生会读书,读出其中的兴味来,兴趣来了,什么都水到渠成了。

  语文老师,要做一粒读书的种子,先把它种在自己的心田,让它慢慢长大,枝繁叶茂;然后把它种在学生的心田,即便土地没有那么肥沃,即便将来未必风调雨顺,但只要细心呵护,就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