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读后感>红楼梦读书心得

红楼梦读书心得

时间:2023-10-22 10:55:3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红楼梦读书心得汇总(14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红楼梦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楼梦读书心得汇总(14篇)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1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转衰的过程。

  而就是这样的一本《红楼梦》则已被我读过了三遍,从童年致青年,它见证了我成长的改变······

  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小学六年级,我面对着许多的人物和其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很为烦躁,对于书中的一些文言词句也不能理解,只是匆匆翻过。所以,第一次阅读给我留下的印象只是感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惨结局,贾母、金锁、凤姐等人的恶毒。它只是向我描述了一个悲惨故事。

  第二次读《红楼梦》已是在初中之时,在了解了一定的`写作背景和文言知识下,再次的阅读便使我明白封建地主阶级腐朽的本质、封建社会下各阶层人们群众的悲惨生活、近乎扭曲的为人处事之道······它向我展示了一个建立在虚构上的现实封建社会。

  第三次读《红楼梦》便是不久之前,再一次重读,我淡化了故事本身,更多的是学着去欣赏去思考。

  众所周知这本书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如具有强类的叛逆精神并厌恶仕途的贾宝玉;聪慧谨慎、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心机深沉、手段毒辣的王熙凤;举止稳重、处事圆滑的薛宝钗······黛玉初进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言慎行,葬花时“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多愁善感与才华横溢;宝钗生日宴时点贾母爱听戏曲的处事圆滑,坚持劝宝玉读书的恪守礼教,和大观园众人相处融洽的待人之道;王熙凤管理贾府事务的周全果断,对贾母的讨好奉承,对刘姥姥的不屑一顾,毒害尤二姐时的恶毒狡诈······

  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宝玉的丫鬟晴雯。虽然她是个孤儿,但与多愁善感、想说不敢说的黛玉和外冷内热、心机沉重的宝钗所不同的是她性格豪爽、刚烈倔强,她敢说敢笑、敢怒敢骂。她不甘于自己的奴隶地位,但却并没有因此而不择手段;她看不惯别人摆臭架子,鄙视袭人巴结主子,称她为“西洋哈巴狗”······有一次晴雯在给宝玉换衣裳时不小心把扇子摔在地上,宝玉骂其为蠢材,晴雯当时则冷笑说:“二爷近来动不动就发火。跌坏扇子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以前玻璃缸、玛瑙碗也不知弄坏了多少,二爷也没生大气。要是嫌我们不好,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唤。大家好离好散。”·····虽然身为丫鬟,但她却自尊自爱,不肯无缘无故的受气,敢于直接指责宝玉的错误。但她的性格在当时的社会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她的结局亦是悲惨的,重病被撵出贾府,死后更是只有宝玉悼念。

  偶然间有了这些疑问,如果当时腐朽的封建社会能多一些如同晴雯一般坚持本心、不随波逐流、勇于向权势挑战,那么是否会有所不同?如果黛玉能多一点果敢,从她支持宝玉的态度可以看出她的思想并不固守成规,那么凭借着她的才学是否可以影响一些身边的人?如果贾雨村上任地方官时能秉公执法,不因薛蟠的权势而包容其罪行,那么当时社会的风气是否会有所改善?也许结局依旧悲惨,因为这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但黑暗之中能否因那些细小的改变而散发出一丝光亮呢?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年纪去读,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每一次的阅读不仅是在收获知识,更是体现着你思想的转变,经历会让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也就会有不同的“读后感”。阅读是成长的相机,记录着我们的蜕变······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2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作者善于通过那些看来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艺术描写,揭示出它所蕴藏的不寻常的审美意义,甚至连一些不成文的,史无记载的社会习惯和细节,在红楼梦里都有具体生动的描绘。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3

  如果五千年的文化成就是各有千秋的伟业,则《红楼梦》必是不赞一词,千秋万代的惊世巨著。

  如果色彩斑斓的文化阵地是一代伟人梦想的天堂,则《红楼梦》必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方。

  如果历史遗留的文化巨著是大海里的浪涛,一浪高过一浪,则《红楼梦》必是浪涛的波峰,屹立在珠穆朗玛的顶峰,独现其风采,俯视其万物。

  《红楼梦》的横空出世,使千篇巨著都甘拜下风,俯首称臣。

  走进《红楼梦》,顷刻间大观园的大门为我们打开,使我们认识了温顺世故的袭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气吞声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泼辣能干的探春。

  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的来历和曾经繁盛的景象,也写尽了大观园里豆蔻年华的热烈,但在那个年代,“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造成了大观园里的重重悲剧:跳井而死的金钏,孤守青灯泥佛的惜春,含冤而死的可卿,青春守寡的李纨,被折磨至死的迎春,还有远嫁的探春。在封建社会的残害下,那一个个灵动鲜活的生命,那纯洁如雪善良的心灵,那如天使般的笑脸,无不让人为之叹息。

  而晴雯却是这重重悲剧的典型代表,她性格倔强,敢怒敢言,敢爱敢恨,她不卑躬屈膝,也绝不向封建势力低头。她说:“难道谁比谁高些,即使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她谁都不愿奉承,也不想奉承,宁愿得罪别人,也不受窝囊气,可见她是多么的`狂傲。

  抄检大观园时,在气势汹汹的势力面前,众人无不战战兢兢,俯首帖耳。唯晴雯不然,她“挽着头发,闯了进来,豁锒一声,将箱子打开,手提箱底,往地下一倒,箱里之物都被倒了出来。”这正显示了她对权势的蔑视,但也预示着她悲惨的结局。

  然而红楼梦的主旋律在于宝黛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大家的心目中,宝玉的形象简直坏透了,他被家长们看成是“不肖的孽障”、“混世魔王”。唯有和他从小一起长大,从不向他讲那些“混账话”的。在贾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刁剑严相逼”下生活的林黛玉,是她,也只有她,才是唯一的知己。社会相逼,使他们产生了爱的火花,而他们的爱情却是不被支持的,他们爱的越深,当时的社会也就会对他们伤害的越大,他们俩的弱小力量加之黛玉有病在身,怎能和社会力量相较量的。最终,他们的爱情被当时封建社会酿成悲剧,黛玉离开了大家。

  读完了《红楼梦》,仿佛走进了这座深宅大院,使我们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开阔了眼界。我不得不拍手惊呼:“此书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4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它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花费毕生心血完成的。它内容丰富,词句优美,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这个暑假我也亲自领略了它的风采。我感受最深的是全书对人、菜、诗的独特描写。

  人——栩栩如生的形象。在这本书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物,比如说王熙凤,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她的狡猾、聪明和随机应变。在写王熙凤时,曹雪芹的笔下立刻出现了“八面玲珑”这个词。还有弱不禁风,猜疑心重的林黛玉;小巧玲珑,十分懂事的薛宝钗。曹雪芹利用整段或整篇文章来突出人物在说话、行动、举止方面的特点,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菜——淋漓尽致的呈现。在这本书中,对许许多多的菜肴作了细致全面的介绍。单一道简单的茄子的描写,作者把它写与 100 多只鸡一起炖,要经过 200 道工序,结果炖出的茄子美味无比。这当中曹雪芹竟然能把每一道工序写得清清楚楚,由此看来,曹雪芹还是一位伟大的“美食家”呢!

  诗——出神入化的境界。《红楼梦》这部书中的诗璨若繁星,每一首诗作,那优美的`诗句,那奇妙的境界让我沉醉不已。我最喜欢《葬花词》,我为词的意蕴、主人公的命运和作家的匠心独到家所深深的折服。

  暑假中我阅读了《红楼梦》,不但让我获得了许多的课外知识,更让我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的人民有了深刻的了解,产生了更加深厚的感情。更激发了我热爱祖国,为民族的振兴而学习祖国文化的热情。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5

  读《红楼梦》时,我发现曹雪芹的文采真的很好。《红楼梦》涉及了很多当时的社会情况,简直是一部历史书。它揭示了很多当时的社会现实,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第一次读这部书时,由于我比较喜欢林黛玉,因此我最关心的是贾宝玉是否能和林黛玉在一起。看完后,我有一段时间都不是很开心,因为金陵十二钗的命运都挺悲惨的,而且里面的四大家族都衰落了,太悲剧了。我不喜欢太悲惨的结局,所以我会想如果是曹雪芹写完整本书,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我那时真的很想知道为什么要以这么悲的结局来为这部书画上句号。

  第二次看《红楼梦》是因为我发现了一个不同的版本,我想看看这两个版本会有什么不同。当我拿起这部书时,我不像第一次看时那样觉得它无聊,因为我发现开始部分已经涉及到它的高潮,甚至能从中看出结局是悲伤的。我发现这部书真的不一般,因为它环环相扣,甚至可以说从每一个部分推测另一个部分的情节发展,真的很有研究价值。我发现了一部好书是不能只读一遍的,因为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认识。如果我只句一直被古往今来传唱着。这句诗出自于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了《红楼梦》的悲惨结局和它之中蕴含着的作者对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与无奈。

  前几天,我刚读完《红楼梦》。第一次读时,那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清高,宝钗的大方,凤姐的见风使舵、心狠手辣……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就是这样理解的

  但当我再一次细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识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俗气的故事了,他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回想的黛玉初进荣国府,府中上上下下,都一片欢迎。然而,当她父亲死后,那曾经对她嘘寒问暖的人,便一点点冷淡下来。而当她在生命最后的时候,又有谁管过她的死活?

  她的一生,正如她当年所吟唱的诗句一样: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掉陷渠沟。

  玉黛林中柱,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6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暮尽红颜老,花漆人亡两不知。——题记

  记得之前很少读名著,一般都是以一种看电视剧的爱好而了解了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有一次,朋友突然对我说,不要只看剧不看书,剧是一个给你策划好的画面,而书是有无限的画面。于是,便认真地捧着书,沐浴着微风细雨,阳光晨露,开始了一场贾府之旅。贾府之中,十二金叉的命运悲凉凄惨,有人或许从有了名字便开始经历磨难: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元迎探惜的谐音便是原应叹息。怜惜王熙凤吗?我怜惜,或许她生错了时代,如若在21世纪的新时代,她绝对是位女强人。但在那个封建时代,她善弄权术,心思殆毒,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黛玉婚姻,最终不免落了个“机光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但她若生在平凡之家,有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又何尝会是如此结局?怜惜林黛玉吗?我怜惜。曹雪芹笔下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感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惨死去。如若父母健在,朋友又多,又怎会多愁善感、为何不是王熙凤般的泼辣?为何不是宝钗般的`圆滑?有人说,在红楼梦里,最热闹的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是黛玉焚稿。怜惜薛宝钗吗?我怜惜。爱着贾宝玉,却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与他成亲,顶着他人的名号与自己最爱的人成亲,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人前待人和善,不起冲突,小心谨慎,是人见人爱的薛宝钗。可命运给她的是独守空房,孤寂一生。如果宝钗有新时代的思想,何必再一棵树上吊死?怜惜袭人吗?怜惜晴雯吗?怜惜妙玉吗、自然怜惜,袭人有个聪明头脑,却最卑躬屈膝;晴雯反抗叛逆,却被封建捆住了手脚。最让我怜惜的是贾元春!明明只是一个弱女子,为何却背负起家族的兴衰荣耻,一如皇宫深似海。在宫廷剧中,知道当皇上的妃子非常不容易,要对付其他许多妃子,勾心斗角,争风吃醋,一不小心就会丧命。元春最后的下场不过是英年早逝。花季少女,“背景离乡”,如何承受得住?如果她只是一位普通女子,早已在家相夫教子,幸福生活,可不是,她是贾府千金,一生下来,就注定了这样的命运。“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宝黛的爱情故事悲剧下场。

  或许是因为黛玉的清高个性所致的,她的自卑,自尊,自怜无不令人痛哭流涕。在她《葬花词》中祖露无遗:

  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①,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②?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③。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我怜黛玉,怜宝钗,更怜那封建时代中命运悲凉凄惨的红颜女子,她们不如巾帼英雄,却有着对命运反抗,顽强不屈的精神。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7

  开辟鸿蒙,谁为精神?

  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谴愚衷,

  因此,上演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周汝昌)

  ——题记

  皓月的清晖在红色的琉璃瓦间跳跃,品完红楼,一抹不一样的感动漾于心中。在美丽的红楼阁中,我似乎看到了那个如水般婉约的女子,朝我羞涩一笑。

  一回抽花瓶签,她抽到了牡丹,下边是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乃群花之首,宝钗当之无愧,她恍若一位"冷美人"用理性增添自己的美丽,而这美丽宛若带刺的玫瑰,刺痛着自己的心扉。本来,她冰雪聪明,是大观园里惟一能与黛玉相提并论的才女,但封建礼教让她不得不处处掩饰自己的才华;本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她的写照,但她却用"女子无才便是德"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本来,她善良,但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她冷漠对待金钏儿的投井,一心只想着怎样取悦王夫人。虽说如此,但宝钗以自己的理性赢得大观园上下一致好评。她做事有分寸,懂得察颜观色,对每个人都很热情并与她们相处得很融洽。她的冷是内心的平和与安静,不同于黛玉的孤傲。宝钗,你把爱与苦藏在心中,你是最累的,但你活得精神,冷得精彩,理性得出众!

  你寄人篱下,被无形的牢笼束缚着,你渴望真挚的爱情,你悲叹自己的命运。于是,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飘絮。你曾在元妃省亲这般热闹非凡的'时候,落泪焚稿,幸福的"可望而不可及"令你惆怅。在水边,你写下了《葬花词》——"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你控诉社会的黑暗,不断与现实做斗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宝玉说。于是,你选择了水,在水边,你为自己洗一身清洁。寄人篱下,谁能了解的苦楚?众人的冷落不是虚构。不信,请看书中第六十二回,探春算他们家一年从头到尾的生日时,就是记不起何时是黛玉的生日,并拿黛玉与身份卑微的戏子相比,以此来取笑她。大观园的生活对于黛玉是"风刀霜剑严相逼",而黛玉骨子里的敏感与自尊使她对自己的命运更多的是哀叹,或是"花谢花飞飞满天,红香消断有谁怜"或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都是黛玉孤独的写照。善良真诚,谁能发现她的本性?黛玉的本性是善良真诚的,尖酸刻薄的话语和狭隘的心胸不过是捍卫自己自尊的表现。教香菱写诗,为自己误解宝钗而真诚道歉,为金钏儿的死泪流满面,这些都是黛玉善良真诚的表现。木石前盟,谁能体会其中真挚的感情?从宝玉一句"你且站住"牵引出的情谊,成了黛玉精神的寄托。他们彼此爱护、赏识,以为会是天长地久,但当得知宝钗与宝玉正在进行婚礼时,她的病情更加恶化,在即将玉消石陨时,颤颤巍巍地道出一句"宝玉,……包含多么深的情!

  "碾冰为土玉为盆,半卷湘帘半掩门。""偷来梨芯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诠释了你的才华。幽淑女悲题五美吟,你写出了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的思念,写出了明妃"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回"的无奈,述虞姬的"黥彭甘受他年醢,钦剑何如楚帐中。""都缘倾福生前造,更有同归慰寂寥"的绿珠以及"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羈縻女丈夫"的红拂。多才的你,对他们的理解,化作了红楼一角的一束灿烂。铭记你风骨远胜一朝的绚丽的诗篇;铭记你揽锄葬花的孤独;铭记你如镜如珠的眼泪。黛玉,一曲红楼,唱出声声叹息。一本《红楼梦》读懂眼泪,读懂你温情的善良,读懂那破碎的美丽。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束光辉,月光游离在红色的琉璃瓦中。当许多都已沉寂。猛然发现,红楼一角,你正朝我羞涩一笑。

  经历的一切哀愁,快乐和无奈将永远刻在我们心中,清香永远萦绕在身边。如花般的生命,如花般绚丽,花的灵气带给了我们别具风格的美,我怜宝钗,也惜黛玉,为她们的才气与智慧拍手叫好!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8

  林黛玉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因母亲早亡,便被接到贾府抚养教育。后来她又死了父亲,从此过上虽无父母却娇生惯养的生活,因不愿与人交流而养成了孤傲的性格。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才华横溢。林黛玉与贾宝玉因从小结缘,从相识、相知慢慢发展成爱情。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两人奇幻浪漫的色彩,并定下了悲剧基调。

  林黛玉从小就饱受寄人篱下的辛酸,懂得谨言慎行,察言观色。况且贾府家大业大,势利之人与羡慕嫉妒者比比皆是,黛玉自己亦深深地了解这点,因而即使自己多病,也不敢向贾母多提要求,所以宝钗一段话、几两燕窝就让黛玉感恩在心,却又不免伤心自己没有双亲撑腰,亦无兄弟姊妹可以仰仗。置身于人影婆娑的'大观园,她却是只身一人,能当做知己的也不过宝玉一人而已。但自从宝钗来到贾府之后,金玉之说让黛玉心里多感不忿,所以她只能冷言冷语地对待宝玉,无非是想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这样的黛玉让人心疼。

  黛玉感花伤己,吟唱《葬花词》:“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宝玉听之不觉恸倒于山坡之上。黛玉之死不仅是因为宝玉娶了宝钗,也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无奈和失望。她注定是不幸的,是封建社会的牺牲者。

  喜欢她的孤傲冷艳,清高脱俗,才情满溢;喜欢她的一尘不染,率真纯净,多情婉转。一个款款而来的女子,为芸芸众生步入凡尘。她的清泪都源自那份纯净,所以喜欢她所有的娇嗔怒笑。

  我们一直全力以赴追逐着现实的理想抱负,眼前有太多灯红酒绿,耳旁有太多喧嚣嘈杂,心里有太多浮躁不平。转过身去,总希望有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宁静致远的世外桃源,没有名利的追逐;总希望有一张张笑靥如花,细语如丝的真挚面孔,真诚透彻。于是将心中那些隐着的但是蔓延灵魂深处的期望精彩地编织起来。因为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因为许多丢失了纯真的灵魂,也因为还有一个梦想的坚持。

  所以说曹雪芹用黛玉那一双纯粹微蹙的眼睛,冷冷地看着这茫茫世界中的世事变迁。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9

  暑假里,我读了四大名著。其中,最让我入迷的是《红楼梦》。《红楼梦》由清代的作家曹雪芹所著。它又名《石头记》。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悲剧为核心,以贾、王、薛、史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内容。

  读了《红楼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她们个个长的如花似玉,个个才华横溢。但是在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她们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如果在现代社会,博学多才的林黛玉也许会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呢!精明能干的薛宝钗也许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呢!能言善辩的王熙凤也许会成为有名的律师呢!可是在那个社会,林黛玉敏感,多心,又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封建社会里痛苦的挣扎,最后凄惨的死去。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贾府里风风光光的王熙凤,最后也悲惨地死去,临终前把年幼的'女儿托付给曾经她很看不起的刘姥姥。再看看那些男人,他们不求上进,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最后,钟鸣鼎食的大家族没落在他们的手中。贾宝玉最后出家当和尚。我认为这是逃避的表现,如果是我们现代人,我们一定会吃苦耐劳,重振家业的。

  看完了这本《红楼梦》,我心里的感情很复杂,我也同时为大小姐和丫头的命运而叹息!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10

  几缕清风拂上我的脸庞,我望向窗外清朗的天空,那轮皎洁的明月高高的悬挂着,心中仍是那个才华横溢却满腹愁结的女子,妮娓曲葬花吟,那是我最美的遇见。

  想来红楼梦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从“这位妹妹我曾见过”到就此别过,是道貌岸然还是人心险恶?因果缘由,是非对错,贾史王薛的一个个渐渐败落,就像太阳东升西落,如痴如梦,“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这是黛玉于窗下望月而感,“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这是黛玉寄人篱下之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这是黛玉氤氲着情壕的梦吃。喜欢是声色犬马的一响贪欢,而爱是过尽千帆,温酒煮茶共杯盏,可锦衣绸缎,可粗茶淡饭,可尝遍人间,可归老山川。

  宛尔,一阵清风拂过,书被“哗啦”地翻到最后一页,梦中美好的情节随风而去,醒来,只有无尽的凄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也像花儿般“红消香断”飘然离去了,为何会如此凄凉?同样生为女儿身,同样关若天仙,同科满腹经纶,为何是宝叙最终与他携手?

  为何宝钗终得圆满,而黛玉却肝肠寸断?她无人怜惜,宝钗却是高高在上的少奶奶。曾经的姐妹又该怨谁怜谁,其实一切都是自己的罪过,宝钗像秋天,成熟,明理,圆滑,黛玉像春天,销向,脱俗,多愁善感,缠绵,就因为放不下,才把自己女主角的戏份妄自推入了冬天,她放不下对玉玉的爱,放不下她与宝玉的两小无猜,放不下她与宝钗原为姐妹却天差地别的命运,放不下命运如此不公,放不下自己被众人抛弃,淡出世外。

  看完,感叹人生无常,世事无奈,却又想对黛玉说:“你本应拥有完美的人生,只是因为太过执着才错过了这般精彩的年华,只因放不下才有如此多的羁绊,不愿意忘记才会忽略眼前的.其他,放下了终会有一个人陪伴你左右,度过这美丽的年华,‘月暂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听谓放下,就是释然,无所谓牵挂,也无所谓放不下,洒脱地活着,放下烦恼,就会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与快乐,因为太过于放不下,所以才遗失了以往率真的自己,因为太注重统所以才看不见沿途秀丽的风光,正如纳兰容若言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自明,也许我们应该看开一一点,把结局看得淡泊一点,执着和错过也许只有一念之差,放下他,也许是一华丽的转身,放下桀骜也许是成熟的开始。

  饮一杯素淡清香,守一窗清风明月,看一景奇花异草。我借一程闲适,掬半盏香茗,月下月一朵温婉,沐云淡风轻,浅笑嫣然,这便是最美的遇见。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11

  《红楼梦》这一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我虽然出于口味不适和担心影响性情的缘故,一直不喜欢,但20年来从各种形式的评述、引用、改编中,了解的程度也不弱于其他三大名著。我能知道的书中兴趣比它大的,基本上都读过了,这才肯去领略这座高峰的风光。

  《红楼梦》刻画人物最可贵之处,在于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如林黛玉的高洁嫉俗却难以相处,薛宝钗的工于心计却颇有人缘,晴雯的刚强却暴烈凌下,王熙凤的阴毒却精明干练,都难以用好坏简单界定。

  对于宝黛钗的.评价,出于对爱情故事的寡言和观察力的迟钝,我不愿谈论,只对两个次要人物谈几句。

  其一是晴雯。我在小时候仅有的一本《红楼梦》连环画中对她一生的三个侧面——平时的气势、临危时的愤慨、临终时的凄凉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数年前才得知晴雯是前八十回中独有的人物,也就是说她是在曹雪芹笔下展现了整个人生,这令我瞬间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震撼,从此倍加注目。这次读了在电视剧中熟知的“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病补孔雀裘”的原文,体会了晴雯与贾宝玉心灵由远及近的接触,还首次得知晴雯身后的凄惨,不禁悲叹她这种“过刚易折”导致的命运;其二是尤三姐。我也是从一本京剧连环画里得知她的故事。我一直认为尤三姐姐妹的故事是可以独立成篇的,而尤三姐更是游离于贾府之外的。对于她,我是钦敬而不是像晴雯般喜爱。在反抗贾府恶势力时,尤三姐表现得比晴雯更加有力而机智泼辣,最后悲愤自刎的一幕将她的性情达到了极致——然而正是这一举动,让我不禁同意闫红《误读红楼》的看法了:将自己终身托付给一个毫不了解自己的人,不仅太草率,而且据我看事后还使自己姐姐失去了一面保护的屏障。

  还有一位红楼女子得提一提。电视剧中我一向认为最漂亮的是演平儿的沈琳,读了原著才明白这样表里如一的人物是应该配那种形象的。

  此外能稍感兴趣的只有布满前八十回的大小谜团了,我在网上曾逐一探究过。虽然《红楼梦》是以贾府“小中见大”地描写社会,但直接写外界的很少,在诸多文艺学术内容中比重最大的诗歌又是我理解困难的,这样它对我的吸引力自然是难以增强的。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12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评价;而我再次读完《红楼梦》用曹雪芹的话来说就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这部巅峰之作也许是曹雪芹的自叙吧。

  文章以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为背景,勾勒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萌动。《红楼梦》的结构宏大、情节栩栩如生、细节精致,人物栩栩如生,声口毕现。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袭人、薛宝钗、贾母等人物活灵活现,给我留下深刻的象。

  一个国家,一个家族的兴亡盛衰谁又能预料?谁又能掌控?《红楼梦》便是如此,现实生活便是如此。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繁荣昌盛,贾家却由鼎盛走向衰亡的结果,我并没有猜到,只是对结局莫名想哭。宝玉出家,黛玉、贾母的棺木被带回南方安葬,宝钗只能暗自落泪,袭人最终默默认命,王凤病故……为什么昔日繁荣昌盛的家族会忽然什么也没有?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归彼大荒。

  珍惜眼前生活,我们要开始抓紧每一刻学习,为自己创建更加美好的.生活,做一个有尊严,修养的人。封建社会的压迫阻碍了人类最纯真的感情,禁锢了思想,自由是生命之花,宝玉、黛玉的悲剧告诉我们平等和自由的宝贵和封建伦理道下人们的悲哀。不管地位如何,尊严比权贵更高贵。

  “梦”尽是哀伤,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无论怎样,尊严是生命真正的意义。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13

  时过境迁,追忆过往。千百滋味,皆涌心头。

  红楼一梦,梦贾府兴衰过往。凡事物必有枯荣之劫。元妃之死,致使贾府失宠,加速了贾府的衰败过程。犹忆曾经的贾府璀璨夺目,众人皆以迈入贾府为幸。殊不知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曾经烜赫一时的贾府早已步入垂暮之年,最终只落得人去楼空,一片凄凉之景。

  红楼一梦,梦金陵十二钗。世人皆知金陵十二钗倾国倾城,才华横溢,却很少有人提及十二钗的结局——黛玉葬花,元春暴病,探春远嫁,湘云贫病,妙玉失踪,迎春虐死,惜春为尼,熙凤惨死,巧姐成婢,李纨守寡,可儿早夭,宝钗埋雪。红楼女子们的悲惨又有谁知?

  红楼一梦,梦降姝神瑛凄美惨剧。前世,你为绛珠仙草,他是神瑛侍者。为报灌溉之恩,你立誓要将一生的眼泪还于他。今生,你是林黛玉,他是贾宝玉,本是天人眷侣,却硬生生被封建官僚主义所谓的“金玉良缘”拆开,从此天人两隔。

  红楼一梦,梦怡红公子——贾宝玉。衔玉而生,故名宝玉。在你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你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受压迫地位的弱质女流。记得你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你排斥旧社会封建主义的'黑暗,一心向往自由平等,可见你并不如那般书生样的软弱无能;然,却想问你一句:倘若你,不能保护群芳,当初为何要纠缠不清,任由她们风吹雨打?倘若你,不能保全她们,却为何要和她们失了礼数、尊卑,无辜遭难呢?

  红楼一梦,梦潇湘妃子——林黛玉。千红一窟,万艳同悲。你多愁善感,美人如泪。虽然最后你还是凄惨死去,但在世人心中你永远都没有输!你没有像当时的社会而屈服,想起你《葬花吟》中“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你高洁的来,便是高洁的离去。一首简简单单的《葬花吟》诉出多少情愫?忽记起,你曾坐在凉亭,望着远方。你,在望什么?望双亲,望爱郎,还是在望这个陌生的世界。可能,上苍让你这时走,是怜惜你的,等你看到红楼最后物是人非、凄凄萧瑟的景象,你的泪岂不流得更多,更多?

  ……

  红楼一梦,梦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红楼一梦,梦痴男怨女、情比金坚;红楼一梦,梦功名利禄、过眼云烟。此书中刻画的人物恍若就在你我身边,怡红公子的才貌双全,潇湘妃子的多愁善感,蘅芙君子的浑厚婉转,风姐的威慑玲珑,史湘云的开朗豁达,妙玉的孤傲高洁……串联着故事,演绎着人生。

  红楼一梦,梦醒时分,面对着这个浮躁的世界,忧喜参半的世界,奈何?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14

  我有一本特别喜欢的书,那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也许是我爱看言情剧的缘故吧。对于这本书我是万分喜爱。自然也有一些感慨了。对于这本书,我最不喜欢的人物莫过于凤姐和贾母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黛玉。黛玉,是《红楼梦》的主要人物了。自然还有一个男主角,那就是林黛玉的“相好”贾宝玉了。不是我故意说,后人怎么把结局写成这样了如果我是曹雪芹的话,我一定不会把宝黛俩人拆开的.,可贾母就这样,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就相信王熙凤的一面之词。也许,贾母相信自己的眼睛的话,贾府里那么多人命案就不会出了。天是无法改变的,老天说这样,你不能那样。可我觉得,贾母那是不相信宝玉,不相信黛玉。不然为什么要这样——活生生的拆散宝黛俩人。这是为什么呢? 假过了大半,那本厚厚的红楼梦终于读玩了。红楼梦不愧为中国四大奇书之首,我读了感慨万千,觉得十分有趣,但最令我伤感的是书中人物生命的脆弱,里面的太太小姐公子们都是娇生惯养,稍微受点风寒就会大病不起,严重的甚至会失去生命。

  显示落魄公子贾瑞,见了王熙凤起了色心,却不识王熙凤不是好惹的,结果受了王熙凤的教训,大冬天半夜受了凉,得了风寒,加上自己相思成疾,最后居然幻想致死。然后是秦钟,也是受了风寒,加上心理打击,没几天就没了命,可惜他一表人才,正处花样年华。

  虽说林黛玉自幼体弱多病,但是这样一个千金小姐,整日人参药丸当饭吃,却还是受了寒冷抑郁而终。

  他们的命太脆弱了,经不住一点风雨的打击。我们不要做这样的人,我们不要做温室里的阳光,我们要做野外生命力顽强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