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读后感>《质数的孤独》读后感

《质数的孤独》读后感

时间:2022-05-16 09:50:3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质数的孤独》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质数的孤独》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质数的孤独》读后感

《质数的孤独》读后感1

  三个小偷因为意外到了解忧杂货铺,却发现这里可以收到三十二年前的信件,在一封封看似无关的回信中却又在细节处链接,逐步将丸岛园和浪矢杂货店的线联系起来。

  这是东野奎吾写的最不东野奎吾的书,没有秘密中的自私与无私的判断,没有白夜行中的对翻下罪行的主人公的不怒反喜,三封信三个故事反而温情而细腻,三个小偷的救赎成为最后的结局。克朗等一个个人物的描写几次让人潸然泪,击剑选手虽然没能参与奥运会,但是她做出追寻自己梦想的选择使得她和丈夫都得到了最好的结果,人生往往也是如此,虽然追随内心的结果不一定成功,虽然一直坚持的事情也不一定能够实现,但至少,做了,无悔于心。对于音乐的坚持,虽然没能成为音乐家,但是一首重生,又如何不让人感动,踏上音乐路程的.少女,延续他的梦想,将重生传播,又如何不是他追随音乐梦想的重生呢。

  信件的描写,东野奎吾将自己代入人物,才能写得如此细腻真实,一封封来信与回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不得不赞叹东野奎吾对人性细节的把握,对内容安排之翔实,对逻辑掌控之缜密。

《质数的孤独》读后感2

  读这本书的大部分时间,脑子里飘着的都是浣碧——或者说是那些可怜可恨、爱而不得的女配们。说实话,爱丽丝和浣碧的相似点实在不多,然而“自怜自艾“这一特质,二者又是如此相似。当爱丽丝旁观自己的时候,我的想法是:这种心情和状态,可以用在浣碧身上。

  或者说,可以用在任何一个心中抑郁的人身上。但爱丽丝之所以远超一般的自悲自叹的女人,在于她几乎时时在冷眼旁观自己——真不知是说她太被动太消极,还是说她有大智慧的好。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对这本书的直观感受和后期思考。

  爱丽丝由于幼年落下的毛病不能融入群体,马蒂亚由于童年无意识(或者说未必无意识,更可能是刻意逃避)的作恶而产生心魔,只要不能确定妹妹的下落,永世不能获得心安与平静。

  过去的事情对于二人来说,就像一道开放的伤口,这道伤口由于伤得太深而始终难以愈合。这些年,他们都是在一种窒息的状态下度过的,马蒂亚拒绝这个世界,而爱丽丝却感觉被这个世界拒绝。最终他们发现,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两个各自强烈孤独的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相互搀扶相互取暖。他们深刻地理解对方的皎洁与隐晦,正是因为理解,彼此便有分寸的不去触及伤口——正向作者所说,“他们建立起了一种不完美而又不对等的友谊,这份友谊包含了太久的缺席和太多的沉默。“

  作者对于心态的描写很真实,很细致,全书沉荡着阴郁的灰蓝色。但我的执念是,爱丽丝和马蒂亚,这两个唯一可以理解对方的人,为什么没有走到一起。

  他们明明可以。明亮背景下两个阴郁的人如此靠近,谁能说他们不是命定之人呢?当九年后,马蒂亚“像弹簧一样”立刻回到爱丽丝身边的时候,我多么希望他们能漫入庸俗的快乐和爱情之中啊。

  但他们又真的可以吗?

  “爱丽丝常以一种冷漠的猎奇心理看着自己的软弱与偏执多次暴露出来,并听任它们的摆布,反正她已是无能为力了。”

  “这一切马蒂亚全都明白,但此刻他却无法走出这个洗手间。就像是他一旦听凭自己响应了爱丽丝的召唤,就会落入陷阱,溺毙其中,永远迷失自我。因此,他一直保持着冷静与沉默,等待着让一切都为时已晚。”

  你看,心魔就是心魔,它带给你的远非对某一件事情的恐惧,其后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包括对世界的热情,对亲密关系的`欢迎,对人类的信任,对自己的爱护——都将不可避免地蒙上阴影,阳光刺不进来。或者说,你严格地、主动地把自己缩在阴影里,阳光灼热令你痛不可当。

  相似的阴郁孤独令他们靠近,也同时制止了他们相拥。

  有人说,“幸好作者没有落入俗套,这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怎可轻易被救赎。”诚然,这种孤独确实是有分量的,并不是为了冰凉才刻意刺骨,“不可轻易被救赎”这种理解令我一瞬间明悟,随即又产生另一种疑惑:连最了解自己的人也无法相携手,那对于日后要陪伴自己一生的人,是不是根本没有“懂我”这种需求?

  ——那爱丽丝和马蒂亚也算挣扎出来、也算澄澈空明了吗?

  若真的挣扎出来,后续定是温静、平和(富足欢欣不属于这二人),这并非不好,实际上,温和能走的更远。然而我真的执念于他们不在一起!土拨鼠尖叫!

  现在脑海里过一遍,发现他们如果真的在一起了,估计我也会怅然、遗憾——为什么他们一定要在一起呢,为什么又沦落到庸俗结尾——如果我真的懂得什么是庸俗的话。

  所以你看,闷得人心口隐隐作痛的除了书中全程透露而又不曾言明的“各自孤独”外,还有矛盾的、反复的、冷眼旁观的自己啊。一本书能带给人们的又何止是一种主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