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话题作文>自然作文>美丽的大自然作文

美丽的大自然作文

时间:2022-04-28 15:16:07 自然作文 我要投稿

【热门】美丽的大自然作文三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丽的大自然作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美丽的大自然作文三篇

美丽的大自然作文 篇1

  今天,天气很暖和,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大家这几天在家除了学习就是下棋,很没意思,所以想上野外游玩游玩、高兴高兴、轻松轻松。

  我和爸爸坐着出租车来到了“清水绿堤”的起始处,又向南面行使了三公里,就到了远离市中心近山的地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白色的稻田,布满了金色格线的田埂,如田字格似的,好象黄色的田埂间铺着片片白色的地毯。大家在雪地里走着,观赏者野外的景色,忽然在一片雪地中间,一捆黄色的稻草出现在眼前。爸爸拿着打火机把稻草点燃了。霎时,草堆里出现了黄色的小火苗,接着,火越来越大,火烧得越来越旺,随后就出现了大火焰,一股淡黄色的浓烟缓缓升起,越来越黄,把火掩盖住了。黄烟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那么美丽,火烧到草捆里面,不一会就剩下黑乎乎的一片草灰,可还是冒着很浓的乳黄色轻烟,简直是美丽极了。

  大家接着踏雪向前走去,到了河面,一个很大且极为平整的冰面出现在眼前,冰晶莹、剔透,有的地方上面流着冰雪融化出来的水,水深有15厘米,清澈见底,在冰面上显得格外的'清,真是冰水融合。走过河面,经过田野,大家爬上了犹如一条巨龙的石头堤坝,过了堤坝一片黄色的树林出现了,黄色的草,黄色的树,密密麻麻。草长长的细细的弯弯的。树和草比起来就又高又大,大树中间上有几棵小树作伴,真是情趣盎然。看看山下面,整个金城尽收眼底,看看清水绿堤,是那么渺小的一条窄带子。

  渐近黄昏,太阳落山了,这里正是看日落的好地方,太阳越来越红,越来越大,把天空都渲染成橙红色,越来越鲜艳。水里太阳的倒影,犹如一个长长的、红红的光柱。水面上像铺着一张金色的大镜子,色彩绚丽,有红色、兰色、紫色、黄色……多么好看呀!再加上美丽的山,显得十分好看。

  啊!太阳快落山了,越来越低,天空由浅红色变成了暗红色。这么美的景就快消失了,我真想把表调回来,多看一会,多亏爸爸用照相机把这美丽留住。

  再见,夕阳!大自然是多么美丽神奇呀!

美丽的大自然作文 篇2

  大自然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

  一碧如洗的天空上飘着朵朵形态各异的白云,它们有的像正在吃胡萝卜的小兔子,有的像玩水的小白象,还有的像在河里游来游去的小鱼。白云下面有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青山。青山旁边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里不时跑来几只小白兔,这时森林里又响起了悦耳的歌声,这是谁唱的?原来是歌唱家黄莺唱的。大树下有一片绿油油的地毯,春姑娘在地毯上织上五颜六色的花儿变成了花地毯。花地毯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里有几条小鱼在自由自在地游着。

  啊,山青水秀的大自然真美啊!

美丽的大自然作文 篇3

  天空中,一群灰色的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空中飞翔。它们有时排成“人”字形,有时排成“一”字形。它们一会儿就停下来,好像发现了敌人似的,迅速散开不见了。

  小河边,聪明的小蚂蚁要过河,它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只见它找来一片落叶,然后捡来一根又细又小的树枝,再把落叶放在小河里当成小船,自己用力爬了上去,用小树枝在水里用 力摆动,终于划了过去。

  小路边,一只只蝴蝶飞来飞去,一会儿飞到了蝴蝶花旁边,好像在和花儿比美,又好像在说:“你和我长得一模一样,我们来交个朋友吧!”

  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给大自然带来了勃勃生机,我爱这美丽的大自然!

  天空中,一群灰色的.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空中飞翔。它们有时排成“人”字形,有时排成“一”字形。它们一会儿就停下来,好像发现了敌人似的,迅速散开不见了。

  小河边,聪明的小蚂蚁要过河,它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只见它找来一片落叶,然后捡来一根又细又小的树枝,再把落叶放在小河里当成小船,自己用力爬了上去,用小树枝在水里用 力摆动,终于划了过去。

  小路边,一只只蝴蝶飞来飞去,一会儿飞到了蝴蝶花旁边,好像在和花儿比美,又好像在说:“你和我长得一模一样,我们来交个朋友吧!”

  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给大自然带来了勃勃生机,我爱这美丽的大自然!

【美丽的大自然作文】相关文章:

美丽的大自然作文06-09

美丽大自然作文05-29

大自然的美丽作文12-06

美丽大自然作文02-07

美丽的大自然02-05

大自然的美丽作文范文09-01

美丽大自然小学作文08-11

美丽的大自然作文【推荐】08-02

美丽的大自然作文【热门】08-05

【热门】美丽的大自然作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