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话题作文>励志作文>成功的作文

成功的作文

时间:2023-10-09 19:35:51 励志作文 我要投稿

成功的作文(精华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成功的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功的作文(精华4篇)

成功的作文 篇1

  画画本是我的业余爱好,但自从进了学校美术社团,也难免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一星期一幅画,又那么多作业,的确为难了点星期三晚上,当完成了漫卷在桌上的诗书时,一想到明天还要交幅还一笔未动的人物素描,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神经系统又遇上了特大地震——天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何时才是尽头?彻底崩溃了。无奈,不想辜负了美术老师对我的殷切希望,我欲哭无泪地拿起画纸。这画咋画呀,真是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不,是无从下手,算了,看着渐渐向12逼近的时针,我随手挑了一处就开始画起来。

  哟哟,画的真好看呀,半夜拿出去准能吓人!一听到老妈那戏谑的高八度,我便知大事不妙——谁让我摊上一个艺术水平极高的妈呢!果然,你看你画的,不是教过你要注意粗细线条的`吗,你看看这画上的眼睛,这素描你倒成一幅平面图了?还有这胡子,被你画的一窝乱草似的,擦掉擦掉,我来教你画!哎,看着已过12的时针,我摇摇头,做好了打伏击战的准备。

  先打轮廓,无论在哪幅画中,都要先找准位置,懂吗?先不要着力于一处,要把整体轮廓打好底子!老妈坐在我旁边,不断地指点,偶尔还帮我添上两笔,而我,也知道偷不成懒了,索性认认真真地画起来。说来也怪,只要认真起来,再难的东西也会变得十分简单。我只觉得线条在手中变得流畅起来,整体轮廓在纸上鲜明起来,顺序在脑海中变得具体起来,人物的肖像在我铅笔的勾勒下逐渐生动形象起来。我这次画的是诺贝尔半身像,那深沉的眼神,笔挺的西装,和真人越来越相似,直到呼之欲出。我也渐渐从一个刚入伍的新兵变成了一个运筹帷幄的大将军,镇定自若地指挥铅笔在画纸上作战,而上卿的唠叨也渐渐的少起来。

  不知不觉,时针已过1点,我长舒一口气,终于画完了!转头一看,已沉默半响的老妈竟在用一种欣赏的眼神看着我的画:恩恩,孺子可教也!不过比起我来还是有一点差距滴!晕,还没见过这么拽、这么自恋的老妈!心里是这么想,嘴角却不自觉地翘了起来,然后索性露出了两排玉米,也许这就是成功的感觉吧!虽然第二天带着熊猫牌卫生球去上学,但听着同学和老师的赞叹声,我心里还是有一种特殊的满足感。

  看来,有成功,就得有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真是一点也不错!

成功的作文 篇2

  说到成功这个字眼,也许每个人都深有感触,因为每个人都有过成功,成功让人自信,同样成功也是不断的尝试,尝试是成功的基础。

  星期四有美术课,妈妈让我带上最近两天画的画让美术老师看看,指点指点。课堂上,我一次又一次的把画拿起放下,我不知道老师会不会看我的画,会对我的画不屑一顾吗?我心里真像是十五只水桶七上八下的。当老师再一次走到我跟前时,我终于开口叫住了老师,“老师,您能看看我的画吗?”老师微笑说,拿起我的画,认真的看了看说:“我在平时就发现你画的好,但是没看到你完整的`一幅,今天这几幅都画的特别好,你为什么不来我的特长班呢,你能来吗?”我忍不住内心的高兴,大声说:好啊!我真的能来吗?老师笑着说:你画的这么好当然能了。你来了老师会特别高兴。

  这是我第一次主动叫老师,也是第一次主动展示自己,得到了老师的称赞和鼓励,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也尝到了成功喜悦,我以后一定会不断的尝试,无论生活还是学习,我相信我一定行!

成功的作文 篇3

  同学们,你们经历过成功吗?在学习上,在生活上,都有可能获得成功。小小的成功会给我们带来欢乐和喜悦,我就经历过一次成功: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有一天,爷爷突然叫我学骑自行车,我颇为疑惑地说:“自行车都没有,怎么学?”爷爷说:“怎么没有,你来看!”说着,他就把我带进阳台,我一看,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又高兴又担心:我生来就胆小,生怕自己学不会。爷爷好像看出了我心中的疑虑,走过来对我说:“我先教你,你学的时候我在旁边保护你。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爷爷的鼓励使我有了足够的信心,胆量也增大了,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爷爷先教我滑车,他先双手扶着车把,然后用一只脚踩着一个脚蹬,又用另一只脚蹬地使车向前滑行。我看了说:“爷爷,我要试一下。”爷爷说:“好!”我像爷爷那样先双手扶着车把,然后用一只脚踩着一个脚蹬,又用另一只脚蹬地使车向前滑。我滑过去,滑过来,不知是车不听我的话,还是我滑得不好,只听“咣啪”一声,连人带车,一下子翻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哇”一下子哭了!爷爷安慰我说:“别哭了,红军叔叔吃草根、啃树皮、爬雪山、过草地,长征两万五千里,那么大的困难红军叔叔都能克服,你这点小小的困难算什么?”爷爷的话使我振作了许多,我想: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经过了一次次的摔倒、爬起,摔倒、爬起··· ···我终于会滑车了。接着,我又学骑车。这时,我告诉自己:别怕,别怕,大不了就是摔跤!我骑上自行车,只骑了一点点就摔倒了,一次,两次,三次··· ···我从每一次摔倒中总结经验,慢慢地、我可以从一小段到一圈、两圈、三圈··· ···,哈,终于成功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想:我以后一定还要比现在骑得更好!

  我成功了,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我品尝着成功后的喜悦,我想起一句话:彩虹总在风雨后!

成功的作文 篇4

  毛泽东一生兴趣广泛,但最大的兴趣却是读书。追根溯源,他的阅读兴趣和求知精神是在韶山培养起来的。在封建社会里,人际交往和求学问艺主要在家族的范围内进行,因此,考察毛泽东的读书生涯,当脱离不了其特定的家族文化背景。

  毛氏家族生活在偏僻的韶山冲一带,文化发展受到经济状况的严重制约,加之又是一个移民家族,文化资源的积累也较为困难。尽管如此,毛氏家族仍是一个重视读书和教育的家族,其立家兴族之本一为力田,一为读书。所谓“家有藏书郭有田”、“秀者读而朴者耕”,便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之下,毛氏家族从未放弃过以诗书振家声的梦想。走近毛氏宗祠,“注经世业、捧檄家声”的对联赫然入目,可谓雄心万丈,豪气千云。考察毛氏家族的人文历史,虽然没有出现过“科第蝉联,仕宦赫赫”的景象,但也产生了许多名重乡邦的文化人。他们在求学历程中刻苦自励以及对子弟的殷殷训导,都昭示着毛氏家族浸浸日昌的前景。

  韶山毛氏家族的文化人最早产生于第三代。“清一子有恭以吏才载县志,清四子有伦以明经入国史。”之后,毛氏家族经历了一个文化上相对沉寂的时期,直到明末清初,家族文化才开始活跃和兴盛起来。这时,毛氏家族一连有毛凤仪“生卒不详”、毛凤来(1608---1693)、毛朝颖(1646---1693)、毛朝颂等通过院试而成为“邑庠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秀才。清朝乾隆年间,毛氏家族又出现以毛文伯(1674---1760)、毛文柱(1687---1759)、毛文常(1717---1736)等为代表的一批文人。清朝道光以降,毛氏家族的文人更大量涌现。毛兰芳(1826---1892)、毛鸿宾(1852---1928)、毛鼎臣(1844---1909)、毛简臣(1845---1925)、毛麓钟(1866---1921)、毛福生(1863---1933)、毛咏薰(1871---1937)、毛宇居(1881---1964)等皆钟情诗书,在当地颇著文望。毛兰芳与毛泽东的曾祖父毛祖人为堂兄弟。他青年时代“博学善诗文词赋,应试屡拔前矛,尝代文武官员作应酬简札篇章,佥谓文望日隆”。中年“高悬绛帐,近悦远来,诲人不倦,奖励成才,不计修金之有无也”。毛兰芳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最有名的就是“韶山八景诗”。毛兰芳的孙子毛麓钟和毛福生一为秀才,一为国子监监生。

  毛鸿宾、毛简臣、毛咏薰等也极喜读书。毛鸿宾是毛泽东在韶山生活时毛氏家族的族长,毛简臣的父亲毛祖南与毛泽东的曾祖父毛祖人为堂兄弟。毛简臣在父亲的督导下,苦读成为秀才(清附生)。 家族先族们的求学事迹,通过家谱、通过口耳相传给毛泽东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在读私塾时所跟随的6位老师中,有4位即毛咏薰、毛宇居、毛简臣和毛麓忠为本家族的人。1904年秋,毛泽东在关公桥私塾跟随毛咏薰读书,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1906年秋,他在井湾里私塾拜堂兄毛宇居为师,阅读了《春秋公羊传》、《左传》等经史书籍;1909年下半年,他在乌龟井私塾从毛简臣点读《汉书》、《通鉴纲目》等古籍;1910年上半年,毛泽东又在东茅塘面山楼私塾跟从毛麓钟学习《史记》、《日知录》等著作,也翻阅了许多时论和新书,还包括毛兰芳、毛麓钟的诗词作品。正是在这些家族先贤们的引导下,毛泽东步入国学之林,初步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初步具备了作为读书人的涵养和习性。时移势易,特别是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毛泽东未能像他的先辈那样走入八股应试的道路,可是,读书求知的精神已积淀在他的心里。

  据毛宇居和其它韶山老人回忆,毛泽东读书很认真,尽管对经书不喜欢,但仍能熟读它们。他最喜欢看的是中国的旧小说和关涉现实的时论及新书。少年毛泽东的求知欲非常旺盛,他到处借书来读,包括和尚的经书。韶山冲的书读完了,就跑到湘乡外婆家去借。在停学在家的两年中,他白天下地劳动,晚上还坚持读书到深夜。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毛泽东的心飞驰得很远,走出家园的.梦想时时萦绕在他的脑际。

  毛氏家族先贤们的求知精神和重教传统,对毛泽东走出韶山也起到了重要作用。1910年,毛泽东听外家表兄文运昌介绍后,想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继续求学。毛泽东向父亲讲了自己的打算,但父亲坚决反对。那时,毛顺生拟把毛泽东送到湘潭的一家米店当学徒,希望儿子日后充当他在生意上的帮手。哪知毛泽东的志向不是经营一个小店,面是要经营天下。毛泽东说服父亲,特意把毛麓钟、毛宇居等老师请到家里为自己说话。毛麓种、毛宇居等认为毛泽东善于读书,将来大有可为,还历数读书的种种好处,劝说毛顺生送儿子上学。毛顺生讲不过大道理,但他很现实地说:“泽东是湘潭人,到湘乡读书只怕有界线。”毛麓钟马上答道:“现在中国人到外国留学的都很多,何况只到湘乡呢?”在族亲的压力面前,毛顺生不得不答应了儿子的要求。

  1910年秋天,毛泽东挑着简单的行李,在表兄文运昌的陪伴下,踏上了外出求学之路。行前,他改写他人的一首诗留赠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暂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试题为《言志》的入学考试中,毛泽东畅抒自己的理想,受到校长李元甫的赞赏。李元甫高兴地说:“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材!”从家族的文化背景中走出的毛泽东,终生爱好读书,尝言:“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博览群书,成为毛泽东经纶天下的重要条件。

【成功的作文】相关文章:

成功也是成功之母作文05-13

成功作文07-08

成功是作文11-05

成功了作文04-01

成功的作文02-09

成功作文02-15

成功的作文05-14

成功的作文05-16

成功作文[经典]07-22

[精选]成功的作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