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读后感>《有效教学》读后感

《有效教学》读后感

时间:2022-04-14 13:20:2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有效教学》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效教学》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效教学》读后感

《有效教学》读后感1

  对于有效教学,我们感到越来越困惑,当今社会以文凭为本,教育以考试为本,学校以应试为本,家长以分数为本。我们认定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既不能盲目而固执地沉湎于自我认定的简单层面,也不能被动地成为他人教学评价的奴隶,更没有必要长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生活在别人的教学评价的樊篱中。教学的评价往往屈从于行政管理的话语权威,屈于教研人员专业评判的话语权,屈于专家学术批判的权威,甚至屈于家长和社区世俗口碑的话语权威。课堂的有效全靠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觉醒,我们无法改变现实的环境,但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一颗心;我们改变不了大格局,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小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他人,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改变不了将来,但我们可以改变现在。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的实际的意义,做到有效备课是前提:这要求教师能熟练的掌握教材,吃透教学知识的重难点,并且能够知道运用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突破重难点等。有了充分备课的前提,那么关键就在课堂教学知识的环节如何做到有效了,有几个方面是必须要做到的:

  一、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师的上课犹如一个电视剧,人们看电视剧常常会被故事里的情节所牵动,引起我们了解观看的愿望。因此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被自己的课堂所吸引,那就要有精彩的、环环相扣的知识情节,层层引入,层层深入,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不自觉的思维,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这节课的知识教学有个明晰的教学思路,如何由浅入深的引入问题,如何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如何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是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所在。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学生要学懂什么。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做到适应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心理需要。“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教师在教学指导中要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传递给学生激励的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有效互动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行为。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看到老师们自己讲自己的,学生有的在听讲,在思考,有的根本就没参与学习的过程,这样就不成为有效互动,甚至没有互动。这样的课堂如果缺少了互动就缺失了课堂的生气,缺少的学习的乐趣。

  学生思维的激发,需要教师有效的艺术的.提问和灵活的教学机制,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探求好奇的本能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和动力。

  三、有效管理

  教师也是管理者,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管理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师生之间的沟通则变得顺畅,教学效果就高。反之再充分的教学准备都将只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因此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管理好课堂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一个好的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轻松愉悦的上好一节课,学生能在动静结合中思考、学习、探索;如果课堂组织不好,那么就发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学习的专注力和学习效果。

  四、有效练习

  练习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必须紧扣和服务于教学目的,应该精简精练,对学生有意义、有价值,还可予以适当的奖励提高学生的兴趣。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适当,目的要明确。

  五、有效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掌握这门艺术,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明确目标,让学生不仅有反思、有动力、而且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力投入学习。

  我会结合自己的学习,把这些理论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使自己的课堂走向高效。

《有效教学》读后感2

  最近学校给每位骨干教师发了一本著作,我发到的是《有效教学论》,刚拿到这书时,我心事重重,心想学校这样重示我们骨干教师,如果我们一点成绩都没有,真是于心不忍啊!感到自己肩上的任务很重。这几天有空看了看这书中的内容,发现原来教学是一门很有研究的学问,发觉以前自己的很多想法,都比较偏面。以后要多看看有关教学方面的文章。现在我就《有效教学论》谈谈感想。

  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的“活字典”和“百科书库”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课前的钻研课标,啃透教材,备好内容,苦思教法,写好教学设计。真正走上课堂,我们会发现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存在着差异,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是没有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二是自身专业的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的是对学生的全面了解,致使我们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同的学生认知基础是不同的,因此,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同年级的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是有差距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从学生的年级、班级、个别等特点出发,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经常问自己:“我正确的了解学生吗?”还要不断的补充专业知识,善于捕捉学生的问题。只有正确地认识学生需求与自己的优势之间的落差。才能在教学中尽量缩小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的差异,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读了《有效教学》之后,自己学得到了很深厚很深刻的体会,懂得了怎样才是有效的教学。不管是数学学科还是其他的学科,应及时记下,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然有所收获。在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中也要加强教学反思这一环节,找出教学中困惑的理由和成功的经验,进一步实践有效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也是很重要的。要从研究学生开始。只有关注了不同的学生,学生才有所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学生个案的研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学反思既要反思教学成功之处,也要记录教学失败之笔。在反思后还要形成新的教学设计。这个新的教学设计,既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设计,又是针对个体学生的指导计划。

  认真做好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最佳前提,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善于调整和修正教学参考资料的相关内容,不要完全依赖于教学参考书及教材所约束的内容及进度安排。对于不适于学生的学习实情的内容,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及进度。让学生的学习符合学生的整体认知规律和学生其它学科关联知识。这样不但不会影响教学进度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意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力争设计科学合理,时间分配及安排尽最大可能在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时间段落。对于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时间要放在课堂时间的黄金时间,并要留下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来回顾当堂课的知识,做到即时消化。

  教学设计的作业布置方面应体现出及时性和有效性,对于不符合教学要求或超出教学要求的一定不要进行布置,要予以删除,减少学生学习的困惑,让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受到良好的保护。

  教学设计中的板书设计也不得忽视,应重视板书的条理性和征对性。并要做到详略得当,有的放矢。

  当然教学设计当中的各个环节,都是不可忽视的,但征对不同的课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侧重,并要注意学生的学情在教学中所起的不可小视的制约性。

《有效教学》读后感3

  本书是关于研究"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的专着,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着重从理论的前瞻性宏观引领层面上,分别阐释了教学与德育相割离的现状,教学与德育相融合的客观依据,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的关系,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的操作原则,教师德育素养的提高等五个方面;第二部分主要是结合各学科教师的全程教学,在备课、上课、评课、辅导、命题等多种教学行为中如何具体有效地落实德育,通过理论结合教学实例的深入剖析,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众多鲜活的、富有实效性的和可操作性的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方法和技巧;第三部分,名优学科德育教学实录展示,主要介绍了吉林省部分中小学教师对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的实践探索。读了这本书,让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深刻的体会,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凡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责任,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

  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往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如书中所说:"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有效指导"中的有效"提问"与"倾听"一节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我想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是啊,教师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提问在我们每天的教学中是大量的,可以说是贯穿在整个课堂中的,可见,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读完本书,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书中对"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的"给出了建议:一是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二是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提问要精心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关键,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同时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还要注意难易适度,()把握好分寸,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设悬念,使学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其次,提问还要有层次性,问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随之逐步提高;此外,我们还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指导学生对学生提问,学生对教师发问等提问的多元模式,这些都是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

  理念是灵魂。让我们多读书、多学习,掌握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并在其指导下积极开展有效教学实践,纠正误区,优化课堂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更加关注学生,关注教学中"人的问题",最终促进教育成效。

《有效教学》读后感4

  影响有效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比如说,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教师的学识、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师的责任心、教师在教学上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等等。我今天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谈我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这本书的认识。

  一、教师应该成为他所教学科领域的专家

  按照初中教师的特点,我们应当把我们专业知识的深度定位在大学本科层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拿到了本科毕业证就达到了本科层次。其实,要真正达到本科学术层次,毕业后不经过三年五年边工作边学习的刻苦深造,我们在本科学来的那些知识也就随着年复一年、忙忙碌碌的教学生涯慢慢地还给了我们的老师,最后只剩下很多老师感叹过的“叫什么就是什么水平”的那一点点看家本领了。理想的做法是,应该把本科或大专毕业参加工作视为学习的新起点,一方面把大学学过的知识重温一遍,巩固住,并在此基础上把它们消化,变成自己的营养;另一方面就是把涉及初中、高中的专业知识向横向拓宽,越宽越好,越宽我们使用起来就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就是成语“深入浅出”的道理。只有知识深入到一定程度,当然这个深还同时包含着宽,我们才能在传授知识的时候用浅显的语言,用学生能理解的知识,在学生丝毫没有感到学习新知识的情况下就把知识学会了而且会应用了。现在有很多老师抱怨有些课不好讲,难度太大,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其实,这就是教师自身知识储备既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深度也没有拓宽到应该达到的宽度的典型表现。教师知识的储备用一碗水、一桶水、一缸水或是一条河的水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我们在哪一个学术层次上,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在哪个层次上。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成为我们所教学科的学术专家,小学有小学的专家层次,初中有初中的专家层次,高中有高中的'专家层次------,所谓的专家层次就是我上面谈过的知识深度真正达到本科层次,知识的宽度达到最大化,这是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保障。

  二、教师的知识储备除了深和宽之外还要博

  教师知识储备的深度和宽度是教好学的必要条件和基本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只具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就能胜任教学工作,就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一位教师的非专业性知识也是优秀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必备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我们教师的非专业性知识一定要广博。可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位教师的专业知识真正钻研到一定深度和宽度的话,那他的课外知识一定是很广博的,因为他一定是一位爱读书的人,而且个人的兴趣会十分广泛。一位爱学习的教师总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为时代在变化,知识在更新,新人、新事、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吸取和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在课上传授知识,在课下与学生交流的时候,根据当时即时情景的需要恰到好处地、自然而然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丰富了趣闻、增进了师生感情,使学生愿意听你的课、愿意跟你交流、愿意向你吐露心声。。。。。。

  教学无小事。老师们可以想一想,对于正在增长知识的初中生来讲有什么知识没有用呢?要想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在他们感受不到困难的情况下把知识领悟、学懂并且能够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知识储备必需既要专又要博。有的教师可能会有疑问:一位教师知识的深度也有、宽度也够、课外知识也丰富,如果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终身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他能教好书、育好人吗?但我要反问的是:如果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终身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他又怎么可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钻研得足够深、足够宽,又怎么可能利用点滴的时间去博览群书,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呢?

《有效教学》读后感5

  教学的细节是教师一种教学理念流露,是教师一种教学风格的体现,更是教师的一种教学功底的展现。它简约却不简单,往往只字却能“诉千行”。作为教师,更应该细心布局每一处环节,化深为浅,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活泼。像打磨钻石一般,细心打磨孩子们稚嫩的闪光点,让有效和能力充分结合,衍生出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教学。

  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常常感叹时光匆匆,特别是课堂内短短的40分钟。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总是营养丰富的“满汉全席”,但表达时的欠缺和教学经验的不丰富,让我很多时候会纠结在一些小问题上,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清晰的问题模糊化,结果词不达意,收效甚微。而《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一书正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它用简单浅显的故事、道理来告诉我们如何让理论成为现实,如何从未知转为已知,如何化深为浅,又如何化枯燥为活泼。

  是的,正如此书所说:生动活泼的课堂首先源于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参与。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后才会不知疲倦、不畏艰难的学习。叶澜老师曾指出:“我们的认识是,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缺乏重建过程的基质。”是呀,若是在教学中千方百计诱导学生说出教师自己心目中的答案难免让学生失去兴趣,想要让他们课堂上“活”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正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始终保持“跃跃欲试”的精神状态吗?生动的课堂氛围绝对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所能形成的,学生的积极参与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反观自己,在埋怨40分钟不够长的时候,我是否应该反思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有多少“收”又有多少“放”呢?

  “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叫学生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不是要学生记住课本中的、教参上的或老师讲的思想,而是要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不是要培养一个会记忆的民族,而是要培养一个会思考的名族。”书中短短的一段话跃然眼前,让我为之震撼。是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过分强调继承和掌握,让孩子们唯书、唯师,不让他们越雷池一步,却又紧逼着他们创造、创新,如此闭门造车的做法,大概也只能复制出一个学习的`机器吧!而《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却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当仁不让于师”,唯有学生不唯己,不守旧,敢于和善于打破常规,从不断的否定自己中才能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是的,要让学生不唯己,不守旧,教师首先应该从传统的牢笼中释放出来,放手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质疑,让学生刨根问底。虽然并不是学生的所有质疑和创新都能体现其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在教师的委婉引导之下,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一番天地。

  孩子就像一块未出尘土的钻石,需要我们细心打磨。而如何让钻石闪耀出迷人的光辉,归根结底一个字——爱。爱是相互的信息传递,往往付出,便会收回满园的春意。教师要爱学生,才能让学生爱教师、爱学习;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科,才能让学生也喜欢自己的学科;教师要保持愉悦,学生才能从你身上嗅出快乐。赞科夫曾说:“当老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回想自己,从失败到失望,从无奈到无视,那些被贯之以“差生”之名的孩子,其实何尝不是希望老师能多一点的关注和关爱呀!当一次次的失败来临,当一次次的调皮捣蛋“现形”,当一次次的劝说无果,那种被拥堵在胸口的苦涩,让我渐渐淡忘那时的执着。然而,正如书中所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每个学生都希望与教师建立密切的关系,并且得到教师的重视。是的,成功的教学需要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而不是苛责和绝望。“以爱换爱”,这几个简单的字不仅记在了我的脑海中,更牢牢地印在了我的心间。

  关注细节,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我们往往剪断了孩子的羽翼,还要求他们能够展翅翱翔。孩子的未来不能靠我们插上翅膀,而是应该让他们自己生长出丰满的羽翼。教学中的细节,也是如此,用“爱”“耐心”“放手”“肯定”去引领孩子的未来,让孩子们如雄鹰翱翔,在蔚蓝的天空中尽情地放声歌唱,而我们只需执一杯香茗,微笑地抬头望着。

《有效教学》读后感6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笑话:“医生走出手术室,郑重地对等在外面的病人家属说:手术很成功,可惜病人死了。”哑然之余,不禁会联想到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课堂,我们是否也会有这样的上课经历,课件很精彩,教师语言很煽情很唯美,课堂很热闹,气氛很热烈,而学生却并没有真正的收获与提高,这样的课堂,能称之为有效的课堂吗?作为教师的我们,其实也经历过学生时代,每当我们回忆自己的课堂体验,往往会想到某某老师的课上得好,很喜欢听他的课;某某老师课上得不怎么样,不愿意听。而这些回忆归往往归结于一点,即他们的教学行为吸引着我们,他们总是善于采用多种教学行为,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看来,奥秘正在于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研读《有效教学论》,反观自我,发现了自身教学行为上存在的缺陷、不足及亟待改进的地方!也明确了今后努力奋斗的方向。

  总所周知,在教学准备之后,教师就要进入课堂实施教学,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有效地运用主要教学行为。而这些教学行为是我们在课堂上直接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而采取的专业行为。是“可预设、可分解、可培训的专业技能,它的目的在于确保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下去,”即《有效教学论》所说的`讲述、板书、声像显示、动作示范、问答、讨论、自主学习指导、合作学习指导及探究学习指导“九大”行为。

  如果说教学行为是种一体化的行为,则是由这九个行为的有机构成,其有效性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有效性。书中详细分析了各种行为的功能、表现,影响因素及运用策略。细读之下,颇值得玩味,也受益颇深。

  单以讲述为例,音量是其主要的考量对象,教师音量高低及对学生的适切性,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语流速度过快,超过学生短时信息加工极限,易使学生产生紧张感、压力感,反之,速度过慢,教师教学节奏变缓,教师单位时间内讲述内容就会减少,切易导致学生昏昏欲睡,从而讲述的效果大大降低。讲述应以“语音准确,语词恰当,语流连贯,语速适中”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实现其有效性。结合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曾听过某些老师上课,声音高亢,语速较快,一节课越到后面声音越高,但反观教室内,学生却越来越懈怠,甚至小声耳语,以至于老师要用力拍击讲台,才能达到提醒的目的,维持秩序继续讲课。老师课后抱怨学生小话多,其实正对应了《有效教学论》中所说的:“语流速度过快,超过学生短时信息加工极限,易使学生产生紧张感、压力感。”刚开始这样的语音语速会让人紧张,但时间过长,学生容易感到疲劳,注意力分散,小话自然就出来了,而老师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声音一高再高,殊不知,这高亢密集的声音却成了学生小话的“保护伞”,老师的声音掩盖了学生的声音,造成恶性循环。徒然劳累却收不到成效,同样是教育的一种悲哀。

  读这本《有效教学论》,我觉得这书就像一张认知地图。教学活动尽管古老,但教学领域是一个充满神奇的迷宫——一如千奇百怪的世博场馆——还有许多待开发或重新发现的未知领域。《有效教学论》引领着我们沿着一定的路线在迷宫中穿行!带着自己的经验与体验去旅游,去抵达目的地。我又觉得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流派,就像一条条奔涌的大河,不管经过什么样的路线,百转千回,终将归入大海——“使我们的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素质提高”。《有效教学论》,正如百川汇海,万流归宗,它告诉我们,一切教学行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教学有效。

  或如一位教学专家评论《有效教学论》时所说:“本书并非要教导读者如何去操作来实现有效教学;但至少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回顾、反思个体的教学行为,从而触动想做点什么的欲望!”我愿把这本书当着一块建房用的砖。如果说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判断或教学理论是我的房子的话,那么《有效教学论论》无疑会成为其中的一块不可多得的“支撑”。“有效课堂”是我永远的“理想课堂”,永远是远方地平线上那道亮丽的风景,引领着我去探索,去发现。

【《有效教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有效教学》读后感02-04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读后感04-19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03-21

《有效教学方法》读书心得04-10

《有效教师》读后感10-18

有效沟通的十个哲理故事04-12

有效沟通读书心得体会03-31

《有效竞品分析:好产品必备的竞品分析方法论》读后感05-17

教学革命读后感05-16

教育教学读后感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