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说明文>月亮说明文

月亮说明文

时间:2024-06-13 15:08:46 说明文 我要投稿

月亮说明文

  相信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尤其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说明文,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我们要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亮说明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月亮说明文

月亮说明文1

  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的第五大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仅次于木卫一。月球表面布满了由陨石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月球现在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月球可能形成于约50—75亿年前在形成于地球出现后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最普遍的说法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

  月球正面标记着黑暗的火山熔岩海,中间夹杂着明亮的古老的高地和显目的陨石坑。它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尽管它呈现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实际很暗,反射率仅略高于旧沥青。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语言、历法、艺术和神话等产生重大影响。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同步(潮汐锁定),因此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月球的引力影响造成地球海洋的潮汐和每一天的时间延长。而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

  月球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星球。前苏联的月球计划在1959年发射了第一艘登月的无人太空船;美国NASA的阿波罗计划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实现的载人登月任务。

月亮说明文2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月球就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是天然卫星。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月球约一个农历月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自月球形成早期,月球便一直受到一个力矩的影响引致自转速度减慢,这个过程称为潮汐锁定。亦因此,部分地球自转的角动量转变为月球绕地公转的角动量,其结果是月球以每年约38毫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同时地球的自转越来越慢,一天的长度每年变长15微秒。

月亮说明文3

  相传,盘古开天地,后因体力不支,倒下身亡,但他的右眼化成了月亮。其实,月亮跟水星差不多大,这么大,眼睛哪能化成月亮呢?

  大家都说月亮离地球很近,那是错误的。虽然月亮是所有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但是约算起来也有38万千米远,大约一个人走21年才能到,就算坐汽车也要行驶上427。1天呢!正是因为月球离我们太远太远,所以看上去它只有一个圆盘大小。

  月亮的地形坑坑洼洼,看上去像一座死火山,地表是由石灰组成。当然,它可是地球的革命人士呢!帮助地球挡住无数次流星可怕的轰击,所以它才会长得这么“丑”。假如没有了它,地球早已粉碎了。

  月球的温度白天特别高,但温度来的快去的也快,到了晚上它就只有负100℃了,因为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

  月亮可以引起潮汐,听说过钱塘江大潮吗?没错,这都是月球的功劳,假如没有月亮,这种奇观也就不复存在了,所有的海洋也会变成一片不动的'死海。

  月亮给黑夜带来光明,使我们可以在月光中漫步。大家都会说月亮是反太阳光,那月亮为什么能反光呢?因为不光滑的月亮反光形成漫射进入大气层,进入我们的眼睛,这光就变成月光了。

  月亮象征着团圆,象征着家乡,象征着浪漫的爱情。

  假如没有了月亮,地球运行轨道将会改变,后果不可估量。没了月亮,会有更多陨石流星砸中地球。没了月亮,气候会发生极大变化。没了月亮,地球将不会有磁场屏蔽太阳风和宇宙射线,从而导致无法产生生命。总之没了月亮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月亮说明文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首首用“月亮”寄托情感的古诗,让我不知不觉喜欢上了月亮。让我来介绍一下月亮吧!

  月亮可是我们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的0.273倍,质量则接近7.34x22个10千克,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和月亮,看起来是差不多大。可是实际上,太阳比月球大得多,大约是月亮的6860万倍左右。之所以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差不多大是因为月亮离我们近。月亮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万千米,可别小看这个数字,这个距离可是地球直径的30多倍!

  月球亮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时候爷爷给我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时常看着月亮想象着嫦娥和玉兔在月宫里的生活。其实这些是神话传说,根本不存在。月亮上有环形山,有月海,有月陆和山脉,还有月面辐射纹和月谷。月亮和地球形状差不多,但是月亮上没有氧气,所以月亮上看起来死气沉沉,没有任何的生命迹象。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之下,月亮的一面永远是背对太阳的所以比较黑暗,而另外一面则永远面对太阳,感觉就好像是地球通过什么办法将月亮束缚住了一样。

  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并不止这些,海洋的潮汐,也受月亮的影响。总之,如果没有月亮,就没有这个美丽的地球。

月亮说明文5

  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在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阳差不多大,你可能想不到月球的体积只有太阳的四百分之一。

  虽然月球是围着地球转的,可我们只能看见它的一个面,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地球与月球的公转周期都为一个月,再加上两者之间的潮汐锁定,我们在地球上永远只能见到它的百分之五十九。

  古人想象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玉兔、吴刚,还有广寒宫和神桂,但那是不可能实现的。月球表面没有致密的大气层,而且总是受到太阳直射,其表面的温度最高可达到150度,没有阳光照射时,它的温度会降到零下180度,这样极端的环境,连宇航员都得穿上厚重的太空服才能登陆,更别提兔子和桂树了。

  海水的.涨落离开月亮也不能形成,科学家将它称作潮汐。它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引起的周期性运动,著名的钱塘江大潮就是一种潮汐现象。

  月球表面有许多美丽又神秘的环形山,它们其实是陨石撞击月球表面时所留下的痕迹,虽然他们看起来与地球毫无关系,但如果没有月球的保护,那些巨大的陨石就会撞向地球,引发可怕的灾难。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想要去天上看月亮的梦想,现在已经实现了,玉兔号月球车已经被嫦娥五号送上了月球,现在正在为科学家们的研究作出巨大贡献。

  月球虽然不像太阳一样给世界带来光明,但如果没有它,人类的生活将会有巨大的变化。

月亮说明文6

  从前,有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有一个名叫嫦娥的女子,她的丈夫得到了西王母的灵药,在恶人的逼迫下,她服下灵药,带着一只兔子去了月宫,从此在月宫里过着孤独、凄苦的生活。

  如果我们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我们会发现月亮上有许多环形山。每个环形山都是由小型陨石撞击形成的,每个环形山的形成都得经过上千年的时间。

  月亮有时弯有时圆,这种变化叫做月相。月相分别有峨眉月、弦月、凸月、满月、下弦月和新月这几种类型,其中新月又称塑月。

  月亮本身其实是不会发光的。它是靠太阳光反射到地球。我们在夜间看到的皎洁月光,其实是月亮反射了太阳光才形成的。

  月亮的体积没有地球大。月亮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三分之一,月球的直径有600多千米,连地球的半径都不到。月亮虽然小,但是它帮了地球大忙,要不是有月亮护着地球,地球早就被陨石给击中了。

  月亮是一颗卫星,它是围绕地球转的。月亮围地球旋转一周大约需要30天。月亮正在以每年3cm的速度远离地球。如果没有了月亮的保护,地球将会被陨石击中,甚至在若干年后,地球也会被毁灭。月亮还承载着地球的昼夜交替,要是没有月亮,那就没有黑夜了。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灾难。

  月亮在人们的心中也有美好的寄托。在中国古代,人们称月亮为玉兔、新盘、蟾宫、望舒等。也有不少的大文豪挥手留下流传千古的名句,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除此之外,人们还有在中秋时吃着月饼赏月的习俗呢!

  月亮与地球的关系非常紧密,它不仅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情感,更肩负着人类存亡的重任。如果没有月球,地球的一切将不复存在。

月亮说明文7

  尹招焕《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不明,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 3.34 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 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 亿年前,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的 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 40 多亿年前,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对“月亮的起源”提出了三种推测性学说。请根据文中提供的天文学信息,分别做出解释。

  (1)“俘获说”(地球的妻子):___

  (2)“同源说”(地球的姐妹):_____

  (3)“分裂说”(地球的女儿):_________

  3.文中关于“月亮起源”的推测性学说,都未能成为科学诊断,因为它们虽有合乎逻辑的推测依据,却也存在不合逻辑之处。请以“俘获说”为例作概括说明。

  合乎逻辑的依据:________

  不合逻辑之处:___________

  4.对文章中说明的“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三种学说,你最认可的是哪种学说?请简要说说理由。

  _______

  5.语言风趣又不失准确,是本篇说明文的突出特点。请你分别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地球起源的三种合乎逻辑的推测性学说。(意思对即可)

  2.(1)“俘获说”:月亮在绕太阳运行过程中被地球引力吸引,成为地球的卫星;(2)“同源说”:月亮和地球是由同一块尘埃凝聚而成的;(3)“分裂说”:月球是地球运行中分裂出去的。(意思对即可)

  3.合乎逻辑的依据:月亮的密度比地球小,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不合逻辑之处:月球与地球的直径相去并不悬殊,月亮比其他小行星大得多,地球要俘获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实非易事。(意思对即可)

  4.要点:能依据文中提供的信息说明认可的理由。如:认可“俘获说”,理由是月球与地球的密度及化学成分大不相同,不可能是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的,月球也不可能是地球高速运转时从赤道区飞出去的物质,且月球的位置不在地球赤道面上。(意思对即可)

  5.语言风趣,如:把三种学说形象成“地球的妻子、姐妹、女儿”;把天文学家比作“太空悬案的侦察员”等。语言准确,如:把几种学说称之为“推测”;对还不能下定论的说法用“可能”,有关月球和地球的直径、宽度用具体的数据等。

月亮说明文8

  星期六晚上,我正在看那本刚买回来的《猫武士1》,突然,正在看电视的爸爸大声说:“今天晚上有月全食!十年一见啊,想不想看?”我和妈妈听到爸爸这样说,有些不大相信,我一下跑到阳台上,推开窗户一看,月亮不是好好的挂在天上吗?“骗人,爸爸就会骗人!”

  “我没骗你,不信你看!”我从爸爸的口气中听得出来他没有骗我,再看看电视,哇!真的!电视中正报道这个新闻呢!我把书扔到沙发上,跑到书房,打开窗户,又向月亮那个方向眺望,但是月亮真的像以往那么圆。

  爸爸说:“现在才七点多,还早着呢,等到8点半以后才会开始初亏呢!”我不禁疑惑地问:“初亏是什么?”爸爸说:“初亏应该是月全食的初级阶段,这是个深奥的科学问题,你还是求助你的电脑朋友吧!”

  此刻我的整个心被《猫武士》吸引着,我继续坐下来看我的书,可是感觉又不是很踏实地看,原来心里还想着月全食的事情。妈妈说:“现在已经8点多了,你别看书了,和爸爸一起看看月亮是不是被天狗吃掉一口啦!”“什么天狗吃月亮啊,你要相信科学!”我跑到阳台,呀!月亮已经不是那么圆了,好像是一张大饼被人偷吃了一口出现了一个豁儿,我想:这就是初亏吧。

  我又回到了客厅,现在,我没心情看书了,满脑子里都是月亮的事。21:10 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去看月亮,没想到,此时的月亮已经有三分之一不见了!21:30分我再次打开窗户看月亮,这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月亮差不多有二分之一不见了!我想:什么时候月亮会没呢?带着这个疑问,我继续观察。21:50分左右我最后看了一次月亮,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原来圆圆胖胖的月亮,现在竟然变成了一个小月牙!

  时间已经是晚上10点钟了,我的眼皮开始打架了,我想月亮慢慢地变小了,一会儿就又慢慢地变大了,于是就没有再继续看下去睡觉去了。这一个错误的想法让我错过了传说中的`“红月亮”。

  第二天,我听妈妈说:“我在网上已经查过了关于月全食的新闻,其实月全食后还出现了一个红红的月亮,你我都没有看见,真是遗憾。”我听了,感觉妈妈在骗人,所以中午放学回家我又查了一些资料:月食分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三种,在这三种月食中,月全食就最为好看。月全食就是当月亮、地球和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时,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就成了月全食!此时从地球上看去,月亮不是消失了,而是呈现出一种罕见的古铜色。

  原来真有“红月亮”呀!有遗憾,也有期待,我期待着下一次月全食的到来。

月亮说明文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我,就是那个象征思乡的月亮!

  每天早上,我都躲在地球的晴面,睡着甜甜的觉。到了晚上,我悠悠地爬上山头,和星星在这无边的黑布里窃窃私语,为黑夜下的人们带去皎洁的月光。我喜欢缠着地球这个小伙伴,是因为我用自己的身躯挡住陨石,引起“潮汐反应”,呵护地球生态。

  有了我的奉献,人们常常以诗来赞誉我,而且还有纪念我的节日——中秋节,也成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人们满怀欣喜地观赏我,吃完月饼还放孔明灯,我开心极了,用闪亮的月光回应他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就如诗人的描述,我的身子时而瘦得像条小船,时而胖得像个圆盘。就在中秋节这天,我会变得又胖又圆喲!

  我保护地球,地球上的'子民却不以为然,还在破坏我的小伙伴地球。有的人肆意砍伐树木,有的人随意乱扔垃圾,有的人排污水污染河流,制造工厂随意排放污气。海面上漂浮着垃圾,苍穹中多了片片灰暗,缺少了丝丝蔚蓝。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遭受了各种自然灾害,人们终于懂得了保护地球,但是依然有人本性难改。

  这就是我—一个闪闪发光的月亮!在这里,我呼吁人类和我一起保护地球吧!

月亮说明文10

  神话,是古时候对世界的认知。而神话中月亮的由来,则是盘古的右眼。其实,月亮是地球和一个跟火星差不多大的星球,也就是忒伊亚,与刚形成地壳的.地球相撞,忒伊亚被撞碎了。地球与忒伊亚的一些碎片扰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月球了。

  月球上的温差实在太大了。在白天,月球上最热能热到一百二十七摄氏度。这温度,别说烧水了,连炒个菜都行。而晚上,温度最低能低到零下一百八十三摄氏度。一早一晚,温度就差了三百一十度呀!

  除了地球,月球其实也是有引力的。导致月球靠近地球表面时,海水向上隆起,就是我们所说的涨潮。当然,月亮离地球表面远时,海水低下,也就是退潮。

  大家也都知道,月亮不会发光,是通过太阳光照到月亮,月亮才将光反射到地球上。其实在一定角度,在月亮上是会看到地球在发光的。但是,地球散发的光并没有跟月亮一样亮,因为月亮上的岩石更容易反光而已。

  李白写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由此可见,月亮象征着家乡。月亮——一个美丽的天体。

月亮说明文11

  很久以前,有一位伟大的神——盘古。他竭尽全力创造出了天地,累死了。他的身体变成了四极和三山五岳;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繁星,左眼成了太阳,右眼则变成了月亮。

  月球,俗秋月亮。是地球上追称金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的大卫星之一。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就说你在月球上跳高,你只要轻轻一跃,就能跳方米多,你只是轻轻一跳,就能跳相当两层楼的高度。在地球,学会轻功水上漂一定是你梦寐以求的,你练个十几二十年都有可能学不会,可在月球上,马上就学会了。你可能以为月亮白身就是一个光源,不不不,不要盲目自信,我们平时看到的月光,其实就是太阳光。不要不相信,没错,我们看到的皎洁的、朦胧的,静谧的,柔和的月光就是那炙热的太阳所反射到地球的`。是这样的,不光滑的月球表面对太阳阳光形成漫射,光线进入地球大气层进入我们的眼睛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月光。

  月球上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高达约127摄氏度,有两个沙漠的温度那么热。夜晚,温度可低到零下12摄氏度,人在那样的情况下直接冻死冰块。成白天热死,晚上冻死,因此月球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那些宇航员也是穿着防冷防热的特利宇航服才能在上面活动。

  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在探索着。

月亮说明文12

  小时候,抬头望着深蓝色的天空,总是看到一弯浅浅的新月,或是一艘小船,一个大大的玉盘般的月亮,它总是散发着柔和的温暖的浅浅的黄色,很亮很美。脑海里,也总是回想起奶奶为我讲过的无数个关于月的故事,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嫦娥奔月……

  在这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嫦娥奔月了,那个凄迷的神话故事总是使我浮想联翩。听奶奶说,天上的月亮里面有一个广寒宫,那里面是嫦娥的住所,整个宫殿都是银白色的,桌子是银白色的,凳子是银白色的,就连宫殿的台阶也都是银白色的……还有金色的桂花树,又香又甜的桂花糕、桂花酒。我渐渐的沉醉在这个世界的完美之中了。最终长大了,我不在整天游手好闲,而是整天捧着一本叫做书的东西,要写一种叫做家庭作业的东西,还要应对几场叫做考试的东西。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受着酸甜苦辣万千滋味。渐渐明白事理,此生最难忘的一次考试,我的成绩下降了四十来分,心中十分难受,又夹杂着些许不甘,是夜,凉如水,我却难以入梦,望着外面被云束缚的月亮,一种凄惨暗淡之感油然而生,我盯着窗外再也无光的黑夜,漫长无比的夜,月亮,你是否也像我一样,被困难,挫折束缚住了呢同是天涯沦落人,我暗自微我暗自微叹。

  忽然,那本该月亮出现的地方透出了点点光亮,我睁大了眼睛,看着月亮挣脱了束缚着它的云,一点又一点,又是那种柔和的、淡黄色的光芒,却给我的内心带来了期望之火。

  是的,为什么不去勇敢的应对困难呢,战胜挫折呢

  是的,明天最美,月亮最美。

月亮说明文13

  关于月亮的故事,自然很多,但是那终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直到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月球神秘的面纱才被揭开。其实月球表面一片荒芜,没有人烟。数千年来人们对月的幻想终于破灭。

  老的幻想化为泡影,新的'幻想又向人们袭来——建立月球基地。这无疑是又一个人们对未来的幻想,当然,任重而道远。

  每当皓月当空,都会让人们思乡之情倍切,因为月是团圆的象征,这也是传统文化给它披上的神秘面纱。同时,在我们小时候,母亲给我们讲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其中最多的就是那皎洁的天使——月亮。

  我总是认为那遥远的星球上会有生物,谁知,居然是一片荒凉的沙漠。对月亮不禁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现代科学技术解决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却给世人留下了跟多的问号,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探索,去发现。此时,夜已深,只有月亮陪伴着我,那淡淡的银白的月光给周围的一切染上了白色。我还在伏案写作文。回头一看,天上的月亮也累了,它想:“怎么还有一户人家没有关灯,难道他们还在工作?”于是,它便让我快快写完,催我休息。

  月亮的阴晴圆缺各具风韵,有时似刀,有时似船,有时似盘,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因而不管任何人看它,都能领会它的美,领会它那冰清玉洁独特的风情,无人陪伴的孤独。其实它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望着它,盼着它能把自己想的传达给父母,朋友,亲人等。它使人们最信任的信使。

  关于月亮的谜团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在不久的未来,月亮能把它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

月亮说明文14

  “今人不见古时月,明月曾经照古人。”那一轮明月,经历了多少沧桑,又目睹了多少悲欢离合?月亮,代表的是一段美好纯真的回忆,还有那再也回不去的过去。

  “月儿弯弯像小船……”外婆用美丽的神话,动听的童谣和有趣的.谜语,描绘出那明亮皎洁的月光。月亮,它陪伴着我,聆听着外婆饱含深情的嗓音。月亮代表外婆的心,它是一颗慈祥、怜爱的心;月亮代表我的心,它是一颗混沌、纯真的童心。

  月亮,不停地眨眼,阴睛圆缺,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六个春秋。那时的我,胸前多了一条色彩鲜艳的红领巾。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坐在池塘边的石头上,听着声声的蛙鸣与虫声,内心好似那一潭清泉。听着妈妈给我讲述一个又一个饱含哲理的故事,明亮的眼里充满疑问,心里想,猴子们捞的月亮是不是像今天一样亮、一样圆呢?月亮代表我的心,好奇求知的心。

  弹指间,四季轮回,时光飞逝,月光已轻轻柔柔地洒到了我的窗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奋笔疾书之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月亮代表我的心,奋发图强的心。

  月亮伴着我在人生道路上走过每一步。月光如水,如我心之澄澈;月光皎洁,如我心之纯洁;月光明亮,如我心之激昂。

月亮说明文15

  月亮为什么老跟着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大家都知道这是写思乡的古诗,是借月亮来抒情的!但看到月亮,大家是不是想问:月亮一到中秋就像个圆盘!我们在一边走一边望月亮的时候,月亮为什么像个小姑娘一跟着我呢???对!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这月亮的故事吧!

  晚上我们踏着,轻快的步伐,向景色宜人的湖边走去!在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坪上面镶嵌着一颗黄宝石,那就是月亮!望着天空一边走,月亮像个淘气的小姑娘跟着我!!!我想甩掉它,立刻躲到了房屋后,不见它那圆嘟嘟的身影,走出了屋后,他又追上了我,我跑呀跑!它紧追着我不放!我向着前面的妈妈喊:“救命!妈妈!月亮食人怪要吃我!救命……”妈妈循着我那害怕的声音说道:“月亮婆婆是不会吃人的!!!”听到这我刹住了脚步说:为什么?他老跟着我!”妈妈用那慈祥的声音说:“宝贝别害怕!让妈妈告诉你为什么月亮婆婆爱跟着你!”

  “月球离我们很远,我们边走边看月球的时候,月球相对于我们的视角和大小明暗都没有变化,因此我们的主观感觉就是月亮相对于我们是不动的,也就是月亮在跟着我们走。 ”妈妈说,“你再想一想,汽车车子开动,看看远处的山是不是好像在跟着我们跑呢?哈!真是这样啊!山可是不会跑的,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路边的树木、电杆离我们很近,它们会从我们身边一闪而过,可远处的山呢~由于同较高而且离我们较远,我们走过一大段路始终都能看到它,这样一来“一闪而过”的树木和“始终能见”的远山,形成了反差,让我们有了一个远山也在跟着我们“跑”的错觉。”

  那最后说月亮,月亮高高挂天上,它高不高啊?它给我们造成的错觉就更明显了,我们走着,走着,走了很远,抬头还能看到月亮,边看边走?脚下的道路、身边的大树、高楼的移动都能和月亮的“不动”形成鲜明的对照。

  原来是这样!!我望着天走着!月亮婆婆看着我!!其实月亮没有动!科学理论真有趣!

  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出门散步。虽然报纸上说因为台风的缘故,中秋之夜难见明月,我还是忍不住抬头,在云雾层层中寻觅月亮的影子。

  终于,在重重雾霭背后,我看到了月亮藏匿的身影,在朦胧中若隐若现,像袅娜的少女闪躲着身姿,让我惊叹它的美。可环顾四周,路人行色匆忙,全然忽视了空中的一轮明月。唉!中秋夜,这个属于月亮的夜晚,却少有赏月的人,月亮,一定很寂寞吧。

  但月亮的孤寂又岂止是今天,在这所谓的大城市中,即使天天有明月,人们能看得到吗?偶尔看见远远天空上的`一丸灰白,它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消逝在从林般拔地而起的水泥高楼之间。而匆忙的路人们各自奔波于繁华的街头,或低头看表,或从车窗中张头出去,探看拥堵的路况。又有谁会抬头寻找夜空中这一轮被忽视的明月。月亮被城市冷落着,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注目与回望都是欣赏,无视就是种让人锥心般疼痛的否定。

  回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人们对月亮的认知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愁;从诗圣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到东坡居士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给了古人太多的遐思与神往。但当1969年,在月球上第一次有了人类的脚印。这是人类对月球认知的分水岭,从此,关于月亮的神话将不再有新的演绎。人们研究的也不再是美丽的广寒宫,伐桂的吴刚,而是如何利用月球上的资源,开发月球,来造福自己。月球的神秘不复存在,对月亮的情感也在路边闪烁的霓虹灯中渐行渐远。

  我抬着头,伫立者,和月亮孤独地对望着。冷冷的月光,像月亮的感伤,向我袭来。

《月亮说明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月亮说明文】相关文章:

月亮说明文12-03

月亮的说明文11-28

(优选)月亮说明文09-13

月亮的说明文(通用32篇)09-06

月亮的说明文(共15篇)01-24

优秀说明文作文范例_说明文01-10

关于初中说明文优秀范文_说明文01-10

月亮的故事作文02-07

月亮自然作文02-07

关于月亮的名言12-07

月亮说明文

  相信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尤其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说明文,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我们要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亮说明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月亮说明文

月亮说明文1

  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的第五大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仅次于木卫一。月球表面布满了由陨石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月球现在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月球可能形成于约50—75亿年前在形成于地球出现后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最普遍的说法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

  月球正面标记着黑暗的火山熔岩海,中间夹杂着明亮的古老的高地和显目的陨石坑。它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尽管它呈现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实际很暗,反射率仅略高于旧沥青。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语言、历法、艺术和神话等产生重大影响。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同步(潮汐锁定),因此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月球的引力影响造成地球海洋的潮汐和每一天的时间延长。而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

  月球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星球。前苏联的月球计划在1959年发射了第一艘登月的无人太空船;美国NASA的阿波罗计划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实现的载人登月任务。

月亮说明文2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月球就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是天然卫星。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月球约一个农历月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自月球形成早期,月球便一直受到一个力矩的影响引致自转速度减慢,这个过程称为潮汐锁定。亦因此,部分地球自转的角动量转变为月球绕地公转的角动量,其结果是月球以每年约38毫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同时地球的自转越来越慢,一天的长度每年变长15微秒。

月亮说明文3

  相传,盘古开天地,后因体力不支,倒下身亡,但他的右眼化成了月亮。其实,月亮跟水星差不多大,这么大,眼睛哪能化成月亮呢?

  大家都说月亮离地球很近,那是错误的。虽然月亮是所有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但是约算起来也有38万千米远,大约一个人走21年才能到,就算坐汽车也要行驶上427。1天呢!正是因为月球离我们太远太远,所以看上去它只有一个圆盘大小。

  月亮的地形坑坑洼洼,看上去像一座死火山,地表是由石灰组成。当然,它可是地球的革命人士呢!帮助地球挡住无数次流星可怕的轰击,所以它才会长得这么“丑”。假如没有了它,地球早已粉碎了。

  月球的温度白天特别高,但温度来的快去的也快,到了晚上它就只有负100℃了,因为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

  月亮可以引起潮汐,听说过钱塘江大潮吗?没错,这都是月球的功劳,假如没有月亮,这种奇观也就不复存在了,所有的海洋也会变成一片不动的'死海。

  月亮给黑夜带来光明,使我们可以在月光中漫步。大家都会说月亮是反太阳光,那月亮为什么能反光呢?因为不光滑的月亮反光形成漫射进入大气层,进入我们的眼睛,这光就变成月光了。

  月亮象征着团圆,象征着家乡,象征着浪漫的爱情。

  假如没有了月亮,地球运行轨道将会改变,后果不可估量。没了月亮,会有更多陨石流星砸中地球。没了月亮,气候会发生极大变化。没了月亮,地球将不会有磁场屏蔽太阳风和宇宙射线,从而导致无法产生生命。总之没了月亮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月亮说明文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首首用“月亮”寄托情感的古诗,让我不知不觉喜欢上了月亮。让我来介绍一下月亮吧!

  月亮可是我们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的0.273倍,质量则接近7.34x22个10千克,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和月亮,看起来是差不多大。可是实际上,太阳比月球大得多,大约是月亮的6860万倍左右。之所以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差不多大是因为月亮离我们近。月亮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万千米,可别小看这个数字,这个距离可是地球直径的30多倍!

  月球亮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时候爷爷给我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时常看着月亮想象着嫦娥和玉兔在月宫里的生活。其实这些是神话传说,根本不存在。月亮上有环形山,有月海,有月陆和山脉,还有月面辐射纹和月谷。月亮和地球形状差不多,但是月亮上没有氧气,所以月亮上看起来死气沉沉,没有任何的生命迹象。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之下,月亮的一面永远是背对太阳的所以比较黑暗,而另外一面则永远面对太阳,感觉就好像是地球通过什么办法将月亮束缚住了一样。

  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并不止这些,海洋的潮汐,也受月亮的影响。总之,如果没有月亮,就没有这个美丽的地球。

月亮说明文5

  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在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阳差不多大,你可能想不到月球的体积只有太阳的四百分之一。

  虽然月球是围着地球转的,可我们只能看见它的一个面,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地球与月球的公转周期都为一个月,再加上两者之间的潮汐锁定,我们在地球上永远只能见到它的百分之五十九。

  古人想象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玉兔、吴刚,还有广寒宫和神桂,但那是不可能实现的。月球表面没有致密的大气层,而且总是受到太阳直射,其表面的温度最高可达到150度,没有阳光照射时,它的温度会降到零下180度,这样极端的环境,连宇航员都得穿上厚重的太空服才能登陆,更别提兔子和桂树了。

  海水的.涨落离开月亮也不能形成,科学家将它称作潮汐。它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引起的周期性运动,著名的钱塘江大潮就是一种潮汐现象。

  月球表面有许多美丽又神秘的环形山,它们其实是陨石撞击月球表面时所留下的痕迹,虽然他们看起来与地球毫无关系,但如果没有月球的保护,那些巨大的陨石就会撞向地球,引发可怕的灾难。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想要去天上看月亮的梦想,现在已经实现了,玉兔号月球车已经被嫦娥五号送上了月球,现在正在为科学家们的研究作出巨大贡献。

  月球虽然不像太阳一样给世界带来光明,但如果没有它,人类的生活将会有巨大的变化。

月亮说明文6

  从前,有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有一个名叫嫦娥的女子,她的丈夫得到了西王母的灵药,在恶人的逼迫下,她服下灵药,带着一只兔子去了月宫,从此在月宫里过着孤独、凄苦的生活。

  如果我们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我们会发现月亮上有许多环形山。每个环形山都是由小型陨石撞击形成的,每个环形山的形成都得经过上千年的时间。

  月亮有时弯有时圆,这种变化叫做月相。月相分别有峨眉月、弦月、凸月、满月、下弦月和新月这几种类型,其中新月又称塑月。

  月亮本身其实是不会发光的。它是靠太阳光反射到地球。我们在夜间看到的皎洁月光,其实是月亮反射了太阳光才形成的。

  月亮的体积没有地球大。月亮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三分之一,月球的直径有600多千米,连地球的半径都不到。月亮虽然小,但是它帮了地球大忙,要不是有月亮护着地球,地球早就被陨石给击中了。

  月亮是一颗卫星,它是围绕地球转的。月亮围地球旋转一周大约需要30天。月亮正在以每年3cm的速度远离地球。如果没有了月亮的保护,地球将会被陨石击中,甚至在若干年后,地球也会被毁灭。月亮还承载着地球的昼夜交替,要是没有月亮,那就没有黑夜了。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灾难。

  月亮在人们的心中也有美好的寄托。在中国古代,人们称月亮为玉兔、新盘、蟾宫、望舒等。也有不少的大文豪挥手留下流传千古的名句,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除此之外,人们还有在中秋时吃着月饼赏月的习俗呢!

  月亮与地球的关系非常紧密,它不仅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情感,更肩负着人类存亡的重任。如果没有月球,地球的一切将不复存在。

月亮说明文7

  尹招焕《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不明,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 3.34 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 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 亿年前,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的 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 40 多亿年前,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对“月亮的起源”提出了三种推测性学说。请根据文中提供的天文学信息,分别做出解释。

  (1)“俘获说”(地球的妻子):___

  (2)“同源说”(地球的姐妹):_____

  (3)“分裂说”(地球的女儿):_________

  3.文中关于“月亮起源”的推测性学说,都未能成为科学诊断,因为它们虽有合乎逻辑的推测依据,却也存在不合逻辑之处。请以“俘获说”为例作概括说明。

  合乎逻辑的依据:________

  不合逻辑之处:___________

  4.对文章中说明的“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三种学说,你最认可的是哪种学说?请简要说说理由。

  _______

  5.语言风趣又不失准确,是本篇说明文的突出特点。请你分别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地球起源的三种合乎逻辑的推测性学说。(意思对即可)

  2.(1)“俘获说”:月亮在绕太阳运行过程中被地球引力吸引,成为地球的卫星;(2)“同源说”:月亮和地球是由同一块尘埃凝聚而成的;(3)“分裂说”:月球是地球运行中分裂出去的。(意思对即可)

  3.合乎逻辑的依据:月亮的密度比地球小,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不合逻辑之处:月球与地球的直径相去并不悬殊,月亮比其他小行星大得多,地球要俘获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实非易事。(意思对即可)

  4.要点:能依据文中提供的信息说明认可的理由。如:认可“俘获说”,理由是月球与地球的密度及化学成分大不相同,不可能是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的,月球也不可能是地球高速运转时从赤道区飞出去的物质,且月球的位置不在地球赤道面上。(意思对即可)

  5.语言风趣,如:把三种学说形象成“地球的妻子、姐妹、女儿”;把天文学家比作“太空悬案的侦察员”等。语言准确,如:把几种学说称之为“推测”;对还不能下定论的说法用“可能”,有关月球和地球的直径、宽度用具体的数据等。

月亮说明文8

  星期六晚上,我正在看那本刚买回来的《猫武士1》,突然,正在看电视的爸爸大声说:“今天晚上有月全食!十年一见啊,想不想看?”我和妈妈听到爸爸这样说,有些不大相信,我一下跑到阳台上,推开窗户一看,月亮不是好好的挂在天上吗?“骗人,爸爸就会骗人!”

  “我没骗你,不信你看!”我从爸爸的口气中听得出来他没有骗我,再看看电视,哇!真的!电视中正报道这个新闻呢!我把书扔到沙发上,跑到书房,打开窗户,又向月亮那个方向眺望,但是月亮真的像以往那么圆。

  爸爸说:“现在才七点多,还早着呢,等到8点半以后才会开始初亏呢!”我不禁疑惑地问:“初亏是什么?”爸爸说:“初亏应该是月全食的初级阶段,这是个深奥的科学问题,你还是求助你的电脑朋友吧!”

  此刻我的整个心被《猫武士》吸引着,我继续坐下来看我的书,可是感觉又不是很踏实地看,原来心里还想着月全食的事情。妈妈说:“现在已经8点多了,你别看书了,和爸爸一起看看月亮是不是被天狗吃掉一口啦!”“什么天狗吃月亮啊,你要相信科学!”我跑到阳台,呀!月亮已经不是那么圆了,好像是一张大饼被人偷吃了一口出现了一个豁儿,我想:这就是初亏吧。

  我又回到了客厅,现在,我没心情看书了,满脑子里都是月亮的事。21:10 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去看月亮,没想到,此时的月亮已经有三分之一不见了!21:30分我再次打开窗户看月亮,这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月亮差不多有二分之一不见了!我想:什么时候月亮会没呢?带着这个疑问,我继续观察。21:50分左右我最后看了一次月亮,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原来圆圆胖胖的月亮,现在竟然变成了一个小月牙!

  时间已经是晚上10点钟了,我的眼皮开始打架了,我想月亮慢慢地变小了,一会儿就又慢慢地变大了,于是就没有再继续看下去睡觉去了。这一个错误的想法让我错过了传说中的`“红月亮”。

  第二天,我听妈妈说:“我在网上已经查过了关于月全食的新闻,其实月全食后还出现了一个红红的月亮,你我都没有看见,真是遗憾。”我听了,感觉妈妈在骗人,所以中午放学回家我又查了一些资料:月食分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三种,在这三种月食中,月全食就最为好看。月全食就是当月亮、地球和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时,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就成了月全食!此时从地球上看去,月亮不是消失了,而是呈现出一种罕见的古铜色。

  原来真有“红月亮”呀!有遗憾,也有期待,我期待着下一次月全食的到来。

月亮说明文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我,就是那个象征思乡的月亮!

  每天早上,我都躲在地球的晴面,睡着甜甜的觉。到了晚上,我悠悠地爬上山头,和星星在这无边的黑布里窃窃私语,为黑夜下的人们带去皎洁的月光。我喜欢缠着地球这个小伙伴,是因为我用自己的身躯挡住陨石,引起“潮汐反应”,呵护地球生态。

  有了我的奉献,人们常常以诗来赞誉我,而且还有纪念我的节日——中秋节,也成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人们满怀欣喜地观赏我,吃完月饼还放孔明灯,我开心极了,用闪亮的月光回应他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就如诗人的描述,我的身子时而瘦得像条小船,时而胖得像个圆盘。就在中秋节这天,我会变得又胖又圆喲!

  我保护地球,地球上的'子民却不以为然,还在破坏我的小伙伴地球。有的人肆意砍伐树木,有的人随意乱扔垃圾,有的人排污水污染河流,制造工厂随意排放污气。海面上漂浮着垃圾,苍穹中多了片片灰暗,缺少了丝丝蔚蓝。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遭受了各种自然灾害,人们终于懂得了保护地球,但是依然有人本性难改。

  这就是我—一个闪闪发光的月亮!在这里,我呼吁人类和我一起保护地球吧!

月亮说明文10

  神话,是古时候对世界的认知。而神话中月亮的由来,则是盘古的右眼。其实,月亮是地球和一个跟火星差不多大的星球,也就是忒伊亚,与刚形成地壳的.地球相撞,忒伊亚被撞碎了。地球与忒伊亚的一些碎片扰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月球了。

  月球上的温差实在太大了。在白天,月球上最热能热到一百二十七摄氏度。这温度,别说烧水了,连炒个菜都行。而晚上,温度最低能低到零下一百八十三摄氏度。一早一晚,温度就差了三百一十度呀!

  除了地球,月球其实也是有引力的。导致月球靠近地球表面时,海水向上隆起,就是我们所说的涨潮。当然,月亮离地球表面远时,海水低下,也就是退潮。

  大家也都知道,月亮不会发光,是通过太阳光照到月亮,月亮才将光反射到地球上。其实在一定角度,在月亮上是会看到地球在发光的。但是,地球散发的光并没有跟月亮一样亮,因为月亮上的岩石更容易反光而已。

  李白写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由此可见,月亮象征着家乡。月亮——一个美丽的天体。

月亮说明文11

  很久以前,有一位伟大的神——盘古。他竭尽全力创造出了天地,累死了。他的身体变成了四极和三山五岳;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繁星,左眼成了太阳,右眼则变成了月亮。

  月球,俗秋月亮。是地球上追称金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的大卫星之一。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就说你在月球上跳高,你只要轻轻一跃,就能跳方米多,你只是轻轻一跳,就能跳相当两层楼的高度。在地球,学会轻功水上漂一定是你梦寐以求的,你练个十几二十年都有可能学不会,可在月球上,马上就学会了。你可能以为月亮白身就是一个光源,不不不,不要盲目自信,我们平时看到的月光,其实就是太阳光。不要不相信,没错,我们看到的皎洁的、朦胧的,静谧的,柔和的月光就是那炙热的太阳所反射到地球的`。是这样的,不光滑的月球表面对太阳阳光形成漫射,光线进入地球大气层进入我们的眼睛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月光。

  月球上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高达约127摄氏度,有两个沙漠的温度那么热。夜晚,温度可低到零下12摄氏度,人在那样的情况下直接冻死冰块。成白天热死,晚上冻死,因此月球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那些宇航员也是穿着防冷防热的特利宇航服才能在上面活动。

  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在探索着。

月亮说明文12

  小时候,抬头望着深蓝色的天空,总是看到一弯浅浅的新月,或是一艘小船,一个大大的玉盘般的月亮,它总是散发着柔和的温暖的浅浅的黄色,很亮很美。脑海里,也总是回想起奶奶为我讲过的无数个关于月的故事,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嫦娥奔月……

  在这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嫦娥奔月了,那个凄迷的神话故事总是使我浮想联翩。听奶奶说,天上的月亮里面有一个广寒宫,那里面是嫦娥的住所,整个宫殿都是银白色的,桌子是银白色的,凳子是银白色的,就连宫殿的台阶也都是银白色的……还有金色的桂花树,又香又甜的桂花糕、桂花酒。我渐渐的沉醉在这个世界的完美之中了。最终长大了,我不在整天游手好闲,而是整天捧着一本叫做书的东西,要写一种叫做家庭作业的东西,还要应对几场叫做考试的东西。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受着酸甜苦辣万千滋味。渐渐明白事理,此生最难忘的一次考试,我的成绩下降了四十来分,心中十分难受,又夹杂着些许不甘,是夜,凉如水,我却难以入梦,望着外面被云束缚的月亮,一种凄惨暗淡之感油然而生,我盯着窗外再也无光的黑夜,漫长无比的夜,月亮,你是否也像我一样,被困难,挫折束缚住了呢同是天涯沦落人,我暗自微我暗自微叹。

  忽然,那本该月亮出现的地方透出了点点光亮,我睁大了眼睛,看着月亮挣脱了束缚着它的云,一点又一点,又是那种柔和的、淡黄色的光芒,却给我的内心带来了期望之火。

  是的,为什么不去勇敢的应对困难呢,战胜挫折呢

  是的,明天最美,月亮最美。

月亮说明文13

  关于月亮的故事,自然很多,但是那终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直到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月球神秘的面纱才被揭开。其实月球表面一片荒芜,没有人烟。数千年来人们对月的幻想终于破灭。

  老的幻想化为泡影,新的'幻想又向人们袭来——建立月球基地。这无疑是又一个人们对未来的幻想,当然,任重而道远。

  每当皓月当空,都会让人们思乡之情倍切,因为月是团圆的象征,这也是传统文化给它披上的神秘面纱。同时,在我们小时候,母亲给我们讲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其中最多的就是那皎洁的天使——月亮。

  我总是认为那遥远的星球上会有生物,谁知,居然是一片荒凉的沙漠。对月亮不禁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现代科学技术解决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却给世人留下了跟多的问号,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探索,去发现。此时,夜已深,只有月亮陪伴着我,那淡淡的银白的月光给周围的一切染上了白色。我还在伏案写作文。回头一看,天上的月亮也累了,它想:“怎么还有一户人家没有关灯,难道他们还在工作?”于是,它便让我快快写完,催我休息。

  月亮的阴晴圆缺各具风韵,有时似刀,有时似船,有时似盘,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因而不管任何人看它,都能领会它的美,领会它那冰清玉洁独特的风情,无人陪伴的孤独。其实它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望着它,盼着它能把自己想的传达给父母,朋友,亲人等。它使人们最信任的信使。

  关于月亮的谜团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在不久的未来,月亮能把它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

月亮说明文14

  “今人不见古时月,明月曾经照古人。”那一轮明月,经历了多少沧桑,又目睹了多少悲欢离合?月亮,代表的是一段美好纯真的回忆,还有那再也回不去的过去。

  “月儿弯弯像小船……”外婆用美丽的神话,动听的童谣和有趣的.谜语,描绘出那明亮皎洁的月光。月亮,它陪伴着我,聆听着外婆饱含深情的嗓音。月亮代表外婆的心,它是一颗慈祥、怜爱的心;月亮代表我的心,它是一颗混沌、纯真的童心。

  月亮,不停地眨眼,阴睛圆缺,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六个春秋。那时的我,胸前多了一条色彩鲜艳的红领巾。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坐在池塘边的石头上,听着声声的蛙鸣与虫声,内心好似那一潭清泉。听着妈妈给我讲述一个又一个饱含哲理的故事,明亮的眼里充满疑问,心里想,猴子们捞的月亮是不是像今天一样亮、一样圆呢?月亮代表我的心,好奇求知的心。

  弹指间,四季轮回,时光飞逝,月光已轻轻柔柔地洒到了我的窗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奋笔疾书之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月亮代表我的心,奋发图强的心。

  月亮伴着我在人生道路上走过每一步。月光如水,如我心之澄澈;月光皎洁,如我心之纯洁;月光明亮,如我心之激昂。

月亮说明文15

  月亮为什么老跟着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大家都知道这是写思乡的古诗,是借月亮来抒情的!但看到月亮,大家是不是想问:月亮一到中秋就像个圆盘!我们在一边走一边望月亮的时候,月亮为什么像个小姑娘一跟着我呢???对!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这月亮的故事吧!

  晚上我们踏着,轻快的步伐,向景色宜人的湖边走去!在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坪上面镶嵌着一颗黄宝石,那就是月亮!望着天空一边走,月亮像个淘气的小姑娘跟着我!!!我想甩掉它,立刻躲到了房屋后,不见它那圆嘟嘟的身影,走出了屋后,他又追上了我,我跑呀跑!它紧追着我不放!我向着前面的妈妈喊:“救命!妈妈!月亮食人怪要吃我!救命……”妈妈循着我那害怕的声音说道:“月亮婆婆是不会吃人的!!!”听到这我刹住了脚步说:为什么?他老跟着我!”妈妈用那慈祥的声音说:“宝贝别害怕!让妈妈告诉你为什么月亮婆婆爱跟着你!”

  “月球离我们很远,我们边走边看月球的时候,月球相对于我们的视角和大小明暗都没有变化,因此我们的主观感觉就是月亮相对于我们是不动的,也就是月亮在跟着我们走。 ”妈妈说,“你再想一想,汽车车子开动,看看远处的山是不是好像在跟着我们跑呢?哈!真是这样啊!山可是不会跑的,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路边的树木、电杆离我们很近,它们会从我们身边一闪而过,可远处的山呢~由于同较高而且离我们较远,我们走过一大段路始终都能看到它,这样一来“一闪而过”的树木和“始终能见”的远山,形成了反差,让我们有了一个远山也在跟着我们“跑”的错觉。”

  那最后说月亮,月亮高高挂天上,它高不高啊?它给我们造成的错觉就更明显了,我们走着,走着,走了很远,抬头还能看到月亮,边看边走?脚下的道路、身边的大树、高楼的移动都能和月亮的“不动”形成鲜明的对照。

  原来是这样!!我望着天走着!月亮婆婆看着我!!其实月亮没有动!科学理论真有趣!

  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出门散步。虽然报纸上说因为台风的缘故,中秋之夜难见明月,我还是忍不住抬头,在云雾层层中寻觅月亮的影子。

  终于,在重重雾霭背后,我看到了月亮藏匿的身影,在朦胧中若隐若现,像袅娜的少女闪躲着身姿,让我惊叹它的美。可环顾四周,路人行色匆忙,全然忽视了空中的一轮明月。唉!中秋夜,这个属于月亮的夜晚,却少有赏月的人,月亮,一定很寂寞吧。

  但月亮的孤寂又岂止是今天,在这所谓的大城市中,即使天天有明月,人们能看得到吗?偶尔看见远远天空上的`一丸灰白,它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消逝在从林般拔地而起的水泥高楼之间。而匆忙的路人们各自奔波于繁华的街头,或低头看表,或从车窗中张头出去,探看拥堵的路况。又有谁会抬头寻找夜空中这一轮被忽视的明月。月亮被城市冷落着,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注目与回望都是欣赏,无视就是种让人锥心般疼痛的否定。

  回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人们对月亮的认知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愁;从诗圣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到东坡居士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给了古人太多的遐思与神往。但当1969年,在月球上第一次有了人类的脚印。这是人类对月球认知的分水岭,从此,关于月亮的神话将不再有新的演绎。人们研究的也不再是美丽的广寒宫,伐桂的吴刚,而是如何利用月球上的资源,开发月球,来造福自己。月球的神秘不复存在,对月亮的情感也在路边闪烁的霓虹灯中渐行渐远。

  我抬着头,伫立者,和月亮孤独地对望着。冷冷的月光,像月亮的感伤,向我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