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散文>记事散文怎么写

记事散文怎么写

时间:2022-12-29 18:50:48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记事散文怎么写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那么,记事散文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记事散文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记事散文怎么写

  篇一:梧桐山游记

  梧桐山乃深圳第一高山,在深圳东部,西临深圳水库,东至盐田港,南北均临近特区边界。景区邻近繁华市区,面临南海大鹏湾,与香港新界山脉相连、溪水相通。

  利用外出机会,时值周六闲时,晨起,邀上几个朋友,从北山山门开始,过泰山涧,沿盘山公路,向大梧桐出发。

  临近处暑,天高云淡,鸟鸣溪壑,名木道列。有悠闲信步向上者,家长里短,窃窃交谈,一路笑语;有昂然疾步向下着,裸臂短裤,背负音响,伴歌而行。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至凤凰台,已过晌午,周身湿透,汗水淋淋,微风袭来,如入湖水。栖息树下,数块面包、几瓶饮水,笑看蹒跚而上之人,静听砰砰心跳之声,瞑悟高巅无人之境。

  休息有时,沿道旁斑驳光影继续前行。

  便刻,山峰连势,摄入眼瞳,漫山苍绿,山中小径如扣天门,人如重累。踏上台阶小道,后人见前人鞋底,前人见后人头顶;有前人拉后人手臂者,有后人力推前人后背者;愈上,道旁气喘吁吁者愈多,同行友人十步一休,余后更是五步一休。

  数步前行,心欲上而脚不灵,头欲抬而眼已花,于是一步一缓,逐阶而上,愈至尽头脚愈沉,路尽至顶,回顾友人不见踪影,乃洋洋自得,猛抬头而望,绵绵小路沿山脊而上,人如蚁移,歇息后继续前行。

  一路上,有穿凉鞋上山者,一步一拐;有相扶坐于林中湿地者,后悔叹息;有前行滞步者,欲行欲止;有肩扛单车者,飞奔而下;有如我涩步旁无他人者,坚韧前行。

  约行半个小时,终于登顶。

  放眼四望,翠色苍茫,东望大鹏湾,如玉带飘柔,高楼鳞次栉比缀于湾畔;西望起伏山峰,沟壑林立,远处高塔如入云端。蜻蜓随人飞舞,蝴蝶围客翩翩;清风习习,天近地远;遥襟甫畅,逸兴遄飞,践轻风之云端,曳渺雾之琼宇;恨境地不能久留,怨穹庐莫能胸纳。

  过天池,随人立于“大鹏第一峰”巨岩之下。望岩上簇簇之人群,伏鹏展翅于山巅,逐日月于夕辉,千手挥舞于天际,群歌响彻于穹宇。

  忽怅然有所舍,恍恍于凤鸣径,于是过小梧桐,下凌云道,乃日暮而归。

  篇二:西山之游

  九月五日,放假的最后一天,我们一早就计划好,游西山,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美。吃完早饭,一家人各自准备好各自的东西,装上车,出发,向着西山前进!

  这是我第一次来西山。山不高,站在山脚下看西山,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有一些轻松与冲动。在丛丛的绿叶中,有几群山羊,像两三片飞累的云在山间休息。它们卧在山腰上,似乎被郁郁葱葱的青山所吸引,不忍离去,懒惰,任性地靠在山的胸膛上,戏弄那些淡淡的野花。绿树萦绕中有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钻进树丛。

  我们沿着小路向山上登,这是一条窄窄的铺满碎石的小路,向前看只是一片矮矮的密密的树,根本看不到路,但总是另一段路在树丛间路的拐弯处悄悄地等待,等待我们去唤醒它。随着我们的`脚每踏上一个地方,这里就立刻充满了生气,快活起来,笑声包裹着每一粒石子,快乐地相互碰撞出清脆的声响。风将笑声带出去好远,各种各样的树也随着笑声欢快地起舞,将手拍的沙沙响。小路跳跃着载着我们前进,向着共同的目的地——山顶前进。

  山肩的酸枣树纵横伸出的树枝想用长长的刺留住我们,但我们还的向前呐!于是,它们将自己的果实——酸枣作为见面礼送与我们。青青的酸枣带有几分娇嫩与羞涩,每一颗上都写着“请勿打扰”。红色的则热情地向我们招手,喊着:“我熟了!来摘我吧!”

  满载了,却只消一步便上山顶,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一片片平整的田地尽收眼底,远处零星地散落这些山峰。大地此时犹如一个巨大的棋盘,那些山峰则是被上天调弄的几粒棋子,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之中。世界被我们脚下这座山分成了两部分,另一边更像一幅水墨画。首先看到的是几座飘渺于云雾中的山,空气湿度很大,山腰以下基本被乳白的雾气笼罩,整座山看起来像是虚幻中的仙境一般。

  山不在高,有了这仙气则就有了灵性,我迷失了自己,迷失在这梦境中……

  篇三:相约茶山游记

  时乃阳春三月,万物丛生,满目青青,翠峦叠叠。微波动则虫鸣,酥雨临而鸟躁。

  于是乎春泥诗社,派车于野外;文人墨客,留影于庄园。夜宿于驭凤楼;昼行于卧佛山。嗅茶叶之淡香,赏观音而争媚。山间瀑布,轻摆窈窕之姿容;水上乐园,竟彰淑女之静态。登临般若而观奇景,俯瞰状元则望古井。紫燕穿梭,野鹭低飞于溪畔;青山环绕,游客交织于鼓楼。峭壁着春而生翠,花朵迎日则增光。良辰共度则高歌畅咏,佳景怡心而抒发诗情。听伟峰自编自演,看社长引吭高歌。

  瞰临将士于峰中,包揽蟾蜍之身影。此乃自然之景,天工之作。神奇无限,惊险连连。建休闲别墅于山坡,修水上乐园于谷底。勇闯三关而夺冠军,手舞足蹈;品尝家宴而饱口福,喜形于色。茶神有爱,保佑大众之安康;神水无疆,滋润小河之永远。

  庙宇巍峨,云雾飘渺;梵音不绝,直冲云霄。怪石嶙峋,皆为茶山之物;老松屹立,都乃绿化之宝。石阶陡直,回眸令之心颤;幽林茂密,仰视直上云天。蝶跃于花丛,鸟歌于溪岸。

  踏遍春之光景,涤消体之污杂。远喧闹于红尘,心清如水;弃烦恼于旷野,脚键似飞。沐浴暖阳,散一冬之阴气;闲庭信步,卸慵懒之身躯。遂将感悟凝于思,运情执笔;唯把思索聚于脑,以慰此行。

  篇四:游天台山

  车行蛇盘,四游天台山,路在山中,车在林中,人在景中。山路弯弯,情思绵绵,朝阳唤醒了昨日聚会的豪情醉态,心泉暗涌,似要喷薄而出。壮美的天台山,绿海充盈着心海,令人心潮彭拜,左心房一份厚重缠绵,右心房一份高旷轻淡,敲击着欢愉的节拍,调和着思念的色彩,我们热血沸腾,用幸福和快慰,信手涂鸦,点染二十年来心境的空白。真情交织,素心写意,恰似天台山的巍峨,岁月沉积,深度铸就了高度,剔尽繁华,一管真诚化淡墨,简约构图,勾勒出山水依依,春意融融的风情画卷。

  深林中荫翳蔽日,斑驳的光影,协奏着和谐的旋律,一路上鲜艳的花朵,暖暖地绽放,清风习习,嫩绿温润的.草叶,柔柔地招展,犹如怀春少女,轻解了襟怀,衬破了山林的落寞,挑逗我们兴奋的神经。山重水复,峰回路转,爬高的车轮,意气风发地追赶着旭日,大家侃侃而谈,笑声偶尔伴奏着动情的歌声,飘落在漫山遍野,欢歌笑语在幽谷中骀荡。倏忽间,惊呼咋起,原来三拐、五拐处的惊险,唐突了美好的沉忆,众人哗然,快意迸出了车窗,摇曳着茂林修竹,哗哗作响,传唱着爷们的粗犷和惬意,高潮迭起,酣畅淋漓。

  车队停在天台山的主峰脚下,天台寺依山傍势而建,错落有致,白墙黛瓦,点缀在苍翠青绿的群山怀抱中,映透出灵动的素静,梵音袅袅,白云悠悠,涤荡着心灵的浊息。削峰兀立,峭壁狰狞,鬼斧神工造就了天台山的威武庄严,我们拾级而上,穿过天门,登上告天台,我端详那祭天祈祷的遗迹,仿佛在摇曳的香烛烟火中,神遇了一群肃穆的尊者,他们匍匐跪地,虔诚祷告,山风呼啸,箫鼓盈天,四面云山收眼底,万家忧乐上心来,那份圣洁、虔诚、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一路攀登,山岩陡峭湿润,惊诧了开心的红颜。时值雨季,山洪刚曾暴发,处处彰显着阳刚的力量,溪水留下黄浊的见证,寻寻觅觅,不见昔日的清澈宁静,外力冲刷翻搅,淹杀了原本纯情的自然。其实,人生也会有风雨,有些情缘经历风吹,不惹尘埃,诸多往事遭受雨洗,会更清楚明白,我们只有经历了坎坷磨难,才会觉悟,懂得珍惜,只有真诚地付出,才能体味人性的温暖,世道的公正。岁月如歌,天台山美丽依然,人生百态,福祸相依,美丽包孕着缺憾,快乐也常伴忧愁,唯有无意得失,淡薄功名,醉情山水,才能直面沧桑世事,回归宁静自然。现在,雨过天晴,清辉四溢,惠风和畅,青山依旧,只待时间的沉淀。

  最后,我们登上天台之巅,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倒是平添了几分豪迈,跨越试心石,面对沧海,笑傲一声,苍松随风劲舞,为友谊欢呼,山岚凝紫生烟,为聚会添彩!此番重游,景同人有异,人异别样情,兄弟姐妹们的雄姿倩影,在瞬间成为永恒,我想采一朵白云,插饰她的云鬓,摄一把阳光,迎照她盈盈的笑靥,邀一缕清风,送来真诚的祝福,让天台山的雄健凝重,再适配一笔柔美飘然,让聚会的华章在告天台上呈彩夺魂,熠熠生辉。

  

  篇五:公园里的晨练

  为了晨练,我今天起了个大早,穿上运动衣和鞋袜,洗漱完毕,出了家门,下了楼,一路小跑,沿着东风路直奔绿荫公园西门。进了公园,抬眼看,呀!到处都是参加晨练的人们,黑压压一大片,一大片的,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我还以为就自己来的早呢!

  首先,我跟随跑步的人们来到公园环形步道上,身前身后,闪现着一群群穿着各色运动衣的跑步健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三五成群,统一着装,步伐整齐,跑速较快,背心上印制有“2015郑州国际马拉松比赛”或“2013重庆国际马拉松比赛”、或“跑步同乐”等字样。也有单枪匹马、二人成伍、三人一列的随意跑步者,他们或短衣短裤、或长衣长裤、或上短下长,穿戴随便,步速不快,累了就换成走姿,歇歇跑跑,跑跑歇歇,交替进行,一般都是散兵游勇,像我这样的跑者。不管是哪类的跑步者,绝大多数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和身材强壮的中年人,以男性占大半,他们个个都是红脖子涨脸,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人人都是汗流浃背,热血沸腾,精神抖擞。

  在这条忙碌的环道上,我通过边跑步边观察,真正的跑步者只占二、三,十之七、八是步行者。在这些人群中,又可见快走、中走、慢走三类人。大凡快走者,都是青壮年人,步履轻快,步速如慢跑,往往可用“疾步如飞”来形容。中速步行者,往往是健康的老者和多数的中年妇女男士所首选,因为步速不快不慢,既需用力又不至于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行走时从步态看可用“气定神闲”来形容。第三类慢走的人要么是病态的老者或大病刚癒为了锻炼才步态缓慢,一步一趋,不至于累着;要么是不常锻炼的人为了适应才先慢后快。他们的步态可用“四平八稳”来形容。总之,走就是散步,也是最适宜所有能走路的人最常见的一种锻炼方式,不是有个养生的名人言:“最好的锻炼方式是步行”吗?

  不过,在这锻炼繁忙的公园早晨,我也看到有个别特殊的人,他们也加入了环道的散步,那不是自己在走路锻炼,而是借助别人的力量和交通工具在行走,在锻炼,而他们锻炼的不是腿脚,而是尽量多呼吸公园早晨新鲜的空气,见世面,见太阳,适应室外的生活环境,进而愉悦心情,增强体质。这类个别人,我不说你可能也猜得到,那就是分别坐轮椅的伤者、病人和不会走路或3岁以下的婴幼儿。

  我环顾四周,只见各个活动区域都在紧张地开展着各种运动锻炼方式。

  公园西门内小广场、南门内大广场和东北角大广场上,几百名大叔大妈们分三班正在做健身操,他们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哼着悠扬的歌曲,人与人前后保持一手臂的间隔距离,或走成环形,或走成方形,抬步伸臂,摇头晃脑,转身撅臀,收股掐腰,步态随领队举手投足而变换,身姿伴音乐节奏起伏顿挫而优雅。

  公园中心广场上,西北角戏迷舞池等空场地,有三、四班大叔大妈们,有的成群结队如痴如醉跳起广场舞,有的伴随着快三慢四的音乐节奏不厌其烦跳起交谊舞,还有的无拘无束旁若无人疯狂地跳起了老年迪斯科、踢踏舞。更有夫妻对阵见缝插针左一拍右一拍你来我往练起了羽毛球。

  在大树绿荫下,甬道空地间,有三、五成群的毽球男女爱好者在集体踢毽球,看谁踢得高踢的灵活多变不死球。有十个、八个人聚在一起打陈氏、杨氏太极拳,练气功,看谁能拳法娴熟技艺高超压群雄、气沉丹田削铁如泥劈手断砖功高能健身防身。还有空竹爱好者“抖空竹”练习上抛平抖下压叫你看的眼花缭乱。

  我跑完5圈大约有2500米后,来到体育器材锻炼区,选择漫步机再活动一番。只见这里锻炼的人们照样比肩接踵,来来往往:有用按摩器蹭背摩腰的,有用上臂连续拉翻单杠的,有用双腿绷直器材一屈一伸活动膝关节的,有双脚站稳手扶扭腰器反复旋转的,有伸腿下压金鸡独立锻炼腰肌腿肌的,有手扶钢管蹭腿摩腿抻筋交叉活动的,更有老翁老妪全身躺在铁器上绷腿伸腰仰卧起坐的……

  除了人们主动锻炼增长体质外。我还看到,在公园长条座椅上、在进出口处、在锻炼器材旁,有三位按摩医师各自设摊给病人治病。他们身穿白大褂,服务道具很简单,一条长凳坐病号,一块医用白方布围着脖子垫上肩,然后是医师站立,或用手指捏拿,或用手肘按压按摩穴位,或用手臂推筋骨,或用手掌鱼际搓揉头部肩周颈椎和腰椎,这就是中医常见的按摩推拿术。医师一边和患者交流,一边工作,一般为10分钟至30分钟,收费10元至50元不等。很显然,这些按摩师是在利用早晨公园锻炼的人多的机会挣钱,也减缓一些患肩周、颈椎、腰椎等炎症的人的暂时痛苦,在老家我只相信过一次,当时见效,过后恢复原样,从此我再不相信这些“野医”。

  正当人们在公园锻炼忙得不亦乐乎时,我还看到,园丁们有几位男士手推电动铲草机,在郁郁葱葱的草坪上,轰隆隆地你追我赶忙碌着,就像给人理发的推子,电机过后,青草平平的,像一块巨大的`绿毯子摊在公园里的角角落落,平平坦坦,假如这时人们在上面坐着玩耍,会感觉无比的舒坦惬意。而跟随前行的女士,在电机工作一片草坪后,就会手推三轮车,配合电机手把铲掉的碎碎的青草从铲草机囊里倒出来,全公园6台铲草机工作,一个早晨的时间,居然能把6辆三轮车装得满满的,园丁们也大汗淋漓,和成千上百的晨练者相比,他们的汗水是为市民们创造更美好的公园环境而抛洒,不是更有意义吗?正像一首诗赞美的那样:“园丁啊园丁,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幸福千万家,脏累您一人!

  当时针指向早7点,我意识到该回家吃早饭了,因为还要8点半上班。我拖着略显疲惫的身体往回转,只见初夏的朝阳已从东方地平线跃起有一杆高,头顶一轮红日,身披万道霞光,呼吸清新空气,顿觉心旷神怡!仰望天空,湛蓝湛蓝,晴空万里;远视街道,车水马龙,宽阔的道路两旁法桐树枝叶繁茂。再看身边进出公园锻炼的人们穿流不息,人声鼎沸的早市也正热热闹闹,购销两旺。只听过路的公交车马达隆隆,轿车喇叭声声,连同树上的布谷啾啾鸟鸣声声,和着小商贩的叫卖声,谁家的小孩子迷路的哭闹声,以及由远及近西侧火车的汽笛声、无处可循的喧嚣声等等,汇合成省会大都市动听悦耳的早晨合奏曲,这些都清醒地告诉我,新的一天生活又开始啦,于是,我加快了回家的步伐,以美好的心情,健康的体魄去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篇六:坐高铁

  8月26日是周一,因为有急事需从郑回老家,像以前开始坐动车一样,儿子网上给购高铁车票两张,一为赶时间,二是让我们老两口首次体验一下家门口高铁的神速快捷,领略世界当代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之新生事物。

  平时时间不紧,也是为了少花钱,尽管郑武高铁已开通多时,但自己掏钱从来没坐过,回驻来往都是坐普通火车,一般习惯了花33元钱坐快车,单程需时2、3小时左右。当火车经第六次提速后,动车组列车出现,坐过几次动车二等座,回驻车票64元,单程需时1小时多一点,已经体验到了更新换代后火车的方便、舒适、快捷。

  这次坐车和以往不同,是儿子早上开车专门把我们送到起点“郑州东站”的,它位于高档大气而日益繁华的郑东新区,它是目前国内建设一流的高铁专用站,与郑州老站东西相距20公里。远远望去,“郑州东站”航站大楼的外形和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站大楼一般,犹如两艘并卧的巨型航空**,停泊在郑东新区高大气派的现代化建筑群中。

  我们的轿车从金水东路沿专道直达东站二楼北入口,下车后再近看:整座航站楼(姑且这样称呼)多为钢架结构,玻璃幕墙,高大雄伟,气势恢宏,蔚为壮观!走进大厅,从一层到三层,空间设计精巧雅致,布局科学合理;现代化的各种安保检查、灯光、交通系统等设施齐全,高档大气,宽敞明亮,富丽堂皇。乘客们南来北往,上上下下,川流不息,但是由于空旷宽阔而不显得有丝毫的拥挤。乘客们从电子触摸屏购票、取票、候车、就餐,到取水、入厕、安检、上车等一系列活动都排队,显得秩序井然,文明礼貌。大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面带笑容,彬彬有礼,服务热情周到。各种电子显示屏、指示牌、指向灯、提示语以及无数安全监控探头,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规范着人们的举止言行。

  坐在这宽大而分区明显的候车厅里,不仅可清晰地听到低沉而舒缓的音乐,还可不时耳闻女广播员,用标准的普通话播报火车到站、催促乘客到某某站台上车的信息。不仅可以看到提箱背包、行色匆匆进出站的各位乘客,还可以看到或长途归来、或整装待发,面容姣好衣着鲜亮宛如空姐的各位高铁乘务员,她们的脸上总是挂着职业的微笑,给乘客每时每刻都传递着温馨、传递着爱意。

  到了上午8点半钟,终于轮到我们上车了。等到对号入座坐稳,我仔细定睛一看,和动车相比,此列高铁更是胜其一筹:

  仅从车厢里来看,设计更科学、技术更先进、设施更完备、环境更优美,服务更周到。比如,座位设计更加舒适合理,前后左右宽窄适当,能坐能伸能前俯后仰;又比如,每节车厢两头都安装有电子屏,滚动字幕一刻不停地播报车速、时间等,从视觉到听觉都有很大变化。漂亮的列车乘务员辛勤地为每一位乘客嘘寒问暖,看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假如你手机没电了,她会用车带电源插口帮你,那轻声细语的一声问候如春风贯耳,倍感亲切温馨!

  再从坐车感受来说,高铁速度快而稳,感觉像坐飞机似的'倍儿爽,没坐够!动车时速不超过200公里,而高铁设计的最高时速为350公里,只因前年京沪高铁浙江段发生列车相撞事故后,为安全起见,国家暂时规定,现在高铁时速允许稳定在250——300公里之间,待条件成熟后再提速到350公里。从我坐的这列高铁看,正常时速为300公里左右,最高没超过310公里,而此时不往车外瞭望的话,感到很平稳,有乘飞机的感觉,就是舒服啊!

  郑驻之间约220公里,中间有许昌、漯河停车,上下各1分钟,高铁运行55分钟时就到终点站了,我感到就像一眨眼的功夫,这次还没品尝够它给我出行带来的方便、快捷与舒适,不得已,才恋恋不舍地下了高铁,出了驻站。为了弥补遗憾,返郑时,我又同样花费100.5元车票坐了趟高铁,算是过足了瘾,精神上痛快极了!

  篇七:挖藕

  湖乡仙桃,一片美丽的湿地,鱼蟹满池,莲藕满塘。

  阳春三月是栽种藕芽的季节,藕农把先一年挖出,用沙土埋着,以免冻坏的小藕,待长出藕芽来,然后拿到水田或池塘里去栽种。种藕一般分浅水藕和深水藕两种,其栽种所选择的藕种也不同。浅水藕种在水田里,一般是早熟品种,耕整施肥后去放藕种,用泥巴压好,合理密植,勤加管理,一般在仲夏时节可吃上新藕。深水藕是种在浅湖、河塘,放藕种时,人下到水里去,用脚捅开淤泥开成一条槽,然后去放藕种。藕种往往是放在水中央,藕成活后向四周蔓延。深水藕也叫迟藕,冬天采挖。深水藕也有湖藕和塘藕区别,湖藕,当地也叫野藕,外表粗糙,藕型较细;塘藕,也叫家藕,藕型粗壮,藕肉厚实。

  莲藕是多年生宿根植物,生命力极强,一年栽种,年年都可以挖出藕来。俗话说,挖不绝的藕,只要留有几个藕结巴和藕的小偏枝和站枝,来年春天,它也会发出藕苫,长出藕来。

  也有在鱼塘套种莲藕的,水里的荷叶过密会遮掩阳光,影响鱼苗的生长,解决办法是在炎热的六月,用镰刀去割掉荷叶,这样,泥里的莲藕就会“气”死在鱼塘里,再也不会长出莲藕来。

  再也长不出莲藕来只是暂时的,还有那些在水里漂浮着的,淤泥里埋着的,千年不烂的莲子,也能生长出莲藕苗。

  故乡的湿地也长着野生茭白,俗名“蒿芭”。从四月起开始一直可吃到八月,记得小时候,在湖岸剥几个蒿芭回来,削几片腊肉去炒一碗蒿芭丝,味道鲜美,蒿芭吃在嘴里嫩脆脆的。

  广义莲藕,其实是两种东西,莲是莲子,藕是做菜的藕。莲藕本是一个品种,在人工的培育下,各其所长,莲以结莲子为主,藕则以长藕为主。

  藕带,也叫藕梢子,是莲藕幼嫩根状茎,为根状茎顶端的一个节间及顶芽,就是还没形成的藕,也是最嫩的藕,。吃藕带是在端午前后,是家乡餐桌上一道夏日时令菜,生吃微甜微脆,熟食清香四溢。扯藕带,人下到水里,一手捏着露在水面的藕苫,一手顺着苫茎摸到水下的泥土里,顺着藕苫的根部,慢慢地往上提,就能扯出一根完整的藕带。要是用力不均,藕带就会扯断。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荷叶伸出水面很高,像那婷婷的舞女的裙,荷花千姿百态,又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躲在碧绿的荷叶下,有的探出头来,环视着这美丽的湖面。藕适应在炎热多雨的季节生长,夏天开荷花,秋季长成藕,故六月也是断藕的季节。

  流火的七月,荷花开始凋谢,莲子成熟,是采摘新鲜的莲蓬的季节。莲蓬要选择那些不大不小的去摘,莲米籽粒才饱满,生吃起来脆嫩甘甜。采莲姑娘划着小船,唱着采莲曲,风景是那么的浪漫、惬意。

  已是秋季的八月,池塘里的菱藕成熟,即可采收。菱角,有水中板栗之美誉,生吃,生津止渴,熟吃,口感粉香。

  踩藕是湖乡人一种传统的挖藕方式,为的是尝鲜和间藕苗。踩藕人潜入水中,在淤泥中用脚来代替手和工具,去踩出一支支的莲藕。踩藕要会辨别出哪是长藕的荷叶,粗壮的荷叶往往长在藕的尾部,朝粗荷梗下脚,是踩不到藕的。有藕的荷叶较小,荷叶边沿开始变枯萎,荷竿也细。踩藕人脚在水中探摸,捅开淤泥触到藕,脚尖顺着藕身将周围的淤泥掏空,把藕节尾部踩断,然后几次地扎猛子,用手拽着藕的龙头往上提,整支的藕便浮出了水面。

  现在集贸市场买藕方便,天天都可以吃到藕。大集体时,干坑捡鱼挖藕,多是在腊月,藕是家家户户要准备过年的菜,也是藕价最好的时候。

  挖藕,是个力气与技巧并重的活,社员们给生产队挖藕也讲任务,以斤两记工分。想起几十年前自己挖藕来,往事可堪回首。冬天里,双脚插在刺骨的冰水中,手持铧锹、铁锹,弯着身子,一揪揪地去甩泥,十指伸入淤泥去抠出藕,苦累之极,挖一天藕下来,从头到脚全是泥水。摸鱼踩藕气死人,吃亏受累都不说,就怕挖不到藕。

  冬天挖藕,先确定那些长有藕的枯荷败叶后,用锹去打破凌冰,铲除荷梗,达到挖藕“大开场”的范围,然后筑起围埂,用脸盆舀出积水后,就可以动锹挖藕了。有时舀出积水,还能捉到几条泥鳅鳝鱼。

  藕的生长是有方向的,挖藕的方向弄反了,就只能挖到藕肠子,也叫“赶后把”。池塘埂子边,藕喜欢顺着埂子坡往上爬着去长,但埂子边挖出的藕,长得细小,藕的表面附有泥土的锈斑。藕也生长得的有深有浅,有的藕长在另一枝藕的下面,且成片生长,错中交叉,挖藕人称之为“箸皮底”,在这样的淤泥下,一般会挖出几十上百斤的藕来,挖藕人称之为“运气”好。夕阳西下,挖藕人把所挖的藕,用稻草洗净后,然后打捆扛上岸。

  藕,是丰年的菜肴,又是荒年的主粮,昔日,湖乡若遇荒年或主粮青黄不接时,下湖去摸鱼踩藕寻野菜,以来充饥。江汉平原的藕较出名的.是沔城莲藕,沔城藕粗壮肥大,肉质松脆,纹理细腻,味道鲜美。吃生的,甜津津,凉丝丝;吃熟的,粉扑扑,香喷喷。当地人吃藕品种繁多:淖藕、藕片、藕丝、藕夹、卤藕、粉蒸藕,真是应有尽有,各具风味。

  从记忆中总能找到一碗热乎乎莲藕汤,回味悠长。天寒地冻的早晨,在家乡的小吃店去过早,看到沙锅里熬着香喷喷的骨头藕汤,你会因想喝藕汤而流出口水。舀上一大碗藕汤,骨头的香味、藕的香味、蒜苗的香味,扑鼻而来。擦把吹过冷风流出来的鼻涕和眼雨,抱着碗去喝一口原汁原味的藕汤,寒冷的胃顿觉温热,一股暖流从心底升腾。

  藕不仅能食用,而且可以当中草药用,就连藕节巴也有止血散淤之效。

  现在挖藕用的是高压水枪,用它挖藕时,用水枪冲散莲藕周围的淤泥后,雪白的莲藕就会露出。比原来挖藕用手抠,用脚踩省时、省力,效率高。

  故乡的水清雅,故乡的水清甜。湖乡的所有记忆忘不掉的是那藕塘的水,长满荷叶,开满荷花的藕塘,水清澈见底,鱼儿游来游去,芦苇丛中,水鸟啁啾。劳动之余,掬一捧藕塘的水,喝一口,一股清凉停留在嘴边,一股荷香沁入心脾,似慈母乳汁甘甜。

  我爱故乡的水,更爱故乡的莲藕,爱它那种生生不灭的信仰;爱它那种不愿显示自己,终年埋在淤泥里,“出污泥于不染”的高尚品质;爱它那种把美丽留给莲花,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故乡的莲藕,又何尚不是那些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育成人,有着莲藕一样品格的父老乡亲!

  篇八:泛舟瘦西湖

  来到扬州,如果不去瘦西湖,那便是一件憾事了。

  在当地朋友安排下,我们在“乾隆御码头”登上游船,缓缓向瘦西湖的深处驶去。

  我们乘坐的游船为单层仿古式画舫,大约能对坐二十人的船舱内,宽敞通风且视野良好。为了表示盛情,在登船之初,朋友特意嘱咐船家准备了盖碗绿茶和当地特产牛皮糖,供在我们在游览途中享用。

  船在瘦西湖中依次前行……

  据我所知,全国以“西湖”命名的风景区有三四十处之多,而“瘦西湖”仅为扬州独有。

  难道西湖真有杭肥扬瘦之分吗?随着游船前行,答案在我心中,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扬州西湖确实比较“瘦”,她既没有杭州西湖的万顷碧波,也没有她的浩瀚水势,而且“瘦”得两岸狭窄处,也不过数十步而已。

  然而,在游览途中,瘦西湖却以她起伏多姿的陂岸,清流映带的碧波,蓊郁芳鲜的佳卉,幽帘明瑟的厅堂,以及绝无仅有的集景式滨水园林群落,让我们在碧水清波中乐而忘忧,在曲径湖石间流连忘返。

  客观地讲,扬州瘦西湖,的确要比杭州西湖“瘦”许多,据有关资料介绍,杭州西湖湖围15公里,水面面积5。66平方公里,园林风景49平方公里。然而,扬州瘦西湖虽仅有50多公顷游览面积,6公里多的游程,但一条曲水如渐渐展延开来的水墨长卷,随着游船与画舫的依次前行,缥碧清澄,游鱼细石,清晰可见的湖水,或放或收,或宽或窄,慢慢将沿途的长堤春柳、荷蒲薰风、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水云胜概、五亭桥、白塔晴云、二十四桥,石壁流淙、春流画舫、万松叠翠等景区、景点,逐一展现在游人面前。湖岸上则三步一亭,五步一园,各具特色,斗艳争芳,更有诗词碑刻,匾额联对,恰到好处,点到人心。

  记得清代杭州诗人汪沆,曾将扬州瘦西湖和杭州西湖相较,感慨地写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做瘦西湖。”

  据说,这就是瘦西湖得名的来历。

  游船在碧波树影间穿行,随着一道道曲径回廊、一座座亭台水榭的忽隐忽现,瘦西湖畔闻名遐迩,声名远播的.三步一杨柳,五步两湖石,“三柳夹一桃”掩映修篁的宜人美景,也如图画般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

  “船行一线天,碧荷人甜甜,似曾又相约,低语两不同。”

  这就是扬州西湖“瘦”的妙处吗?扬州西湖究竟是“瘦”还是“秀”呢?我想,凡是曾经泛舟于此的人,大概都会留下如此疑问吧。

  “徐园”是瘦西湖中一处著名景观。据说,它是辛亥革命时期军阀徐宝山,也被人称徐虎的祠堂。园中听鹂馆取名来自“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馆内的楠木罩隔,是扬州现存罩隔中的精品。听鹂馆门前的大口铁镬,是1500多年前的镇水神器。徐园中有一馆、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内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精巧雅致。

  传说,“徐园”在造园之初,徐虎为附庸风雅,曾用重金盛邀当地一位书画大家为其题写园名,以增润园色,并借机结交文人雅士。然而,由于徐虎人品和官品恶名远播,被人不齿,且为一介武夫,不通文墨,其要求被断然拒绝。徐虎为达目的,或再三请人斡旋,或亲自出马威逼利诱,却始终未能如愿。

  后来,他经人指点,得知书画家有一癖好,于是用狗肉和美酒设下迷津。待那书画家与一帮文人骚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快朵颐,及至提笔挥毫,方才发觉上当。其时恰逢他性情勃发,笔墨正酣,欲罢不能。眼见只因一盘狗肉被人利用,那书画家陡然心生一计,遂在挥笔作“园”之时,锋毫一转,将“园”中的“袁”草写为“虎”,意为将徐虎之“虎”圈起来,即囚虎为园。故徐园又有“虎园”之称。

  往事已矣,如今徐园的假山流泉,翠柳碧桃,依然风光宜人,以其江南园林的鬼斧神工和天然造化,向人们展示着或柔丽典雅,或清新婉约的魅力与风采。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是“瘦西湖”著名景点之一,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及吹萧亭组合而成。伫立吹箫亭旁,望着一泓碧水荡起涟漪,我似乎在想,若在一个月圆之夜,那桥与倒影,还有亭中几位品箫女子,裙裾缥缈,箫声悠扬,天上月华,水中月影,相映成趣,岂不就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意境的再现?

  位于瘦西湖畔的大明寺,人称淮南第一寺。据说,著名唐代鉴真和尚几次东渡日本未果,曾长居于此,以待再次出海之机。现在,寺里还供奉有鉴真和尚的肉身复制像。

  游船在大明寺泊岸,我们挥一挥手,依依向瘦西湖道别了。

【记事散文怎么写】相关文章:

写童话的散文06-23

写地坛庙会的散文06-14

写善意的谎言的散文06-15

关于写初春的散文05-14

写红棉树的散文06-24

关于写唠叨的父亲的散文02-15

小学写人物的作文 怎么写?04-07

滨河东路怎么走散文06-26

看的日记怎么写07-06

怎么写高一的作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