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话题作文>事件作文>春节的二三事作文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

时间:2025-02-07 07:18:56 事件作文 我要投稿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的二三事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1

  不知不觉中,春节已经来临。但在这之前我们要事先准备好春节所需要的东西。

  饺子,是春节最重要的吃食之一,也是我们的第一顿饭。

  以前,都是父母事先包好,新年的早上煮来吃。但现在我长大了,在网上也看了许多关于“包饺子”的视频,于是脑海中不觉联想到父母和自己一起包饺子的场景,内心一片向往,泛起一片涟漪。

  放轻脚步,走到厨房门口。悄悄地推开门露出一条细缝,眯着眼看着在母亲灵巧的手中逐渐成形的饺子,不觉咽下一抹口水,我整理好仪态,推开门走到母亲身边,若无其事地看着,然后绕着厨房走一圈来掩饰我的做贼心虚。“试试”。母亲放下手中的饺子抬头看着我说。“好啊。”我下意识地应下,也没想到哪不对劲。

  “怎么那么难!”第N次失败的我郁闷地看着自己手中丑不拉叽的饺子和旁边光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的饺子撇了撇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加油,”母亲放下饺子抬头对我说。瞬间,阴郁的心情一扫而空。拿起饺子皮开始仔细包,经过我的不懈坚持和努力,渐渐有了成色,开始得心应手,不禁想到熟能生巧这个词。

  一下午的努力没有白费,看到成果后,我扬起头。

  春联,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事。

  往年贴春联时,我都在一旁看着,然后提出意见。今年却不同往年,我也参与了贴春联这一光荣任务。

  “往左点,哎呀,过了过了,往右点,好好、好、停,就这!”我站在门前看着父亲那“笨拙"的双手,在心里默默叹息。

  “往上,再往上点,你太低了,下来,我来弄。”现在轮到父亲指挥我。我站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对联,听到父亲不耐烦的声音,我内心冒起一团火,哼,就知道说我,我就不,就气你。

  经过自己的判断,很快就找到位置,我高兴起地扬起笑,跳下椅子,随后蹦蹦跳跳地跑到门前,看我的“杰作”。

  “哈哈哈哈”父亲不顾形象地笑着,我的笑容瞬间凝滞。“我就不信了”我又气冲冲地站在椅子上撕掉胶布,重新摆弄对联。

  反复摆弄了几下后依然没有丝毫感觉。我开始颓废了,待我要放弃地跳下椅子时,“往右点,就这。”父亲及时阻止了我,“不管了。”我闭上眼睛,深呼一口气,贴上,然后飞快跑下来。待我再次睁眼时,入眼的是一张整齐的对联,“我成功了!”我激动地跳了起来。

  这个春节既喜庆又不平凡。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作为中华民族最热闹、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春节马上要来临了。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它历史悠久,古称:元辰、元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更新。人们载歌载舞迎接节日,年货也是必不可少的必备品,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在这个美好节日,因为亲戚们都要聚在一起,所以人们早早的就忙开了。我的父母也是如此,春节前几天就拉着我一起去超市买零食、菜场采购年货,忙的不亦乐乎。想到拜访亲戚们要送点礼物表心意,所以买些牛奶、烟酒……;又得想到大人们谈笑风声必备的瓜子、花生……这样一来,我们回来时,定是大包小包,手上拎得满满的。

  到了除夕夜,一切准备就绪,家人都忙完了,一家人便围着桌子坐吃团圆饭,大家个个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开饭了,一盘盘带着江苏气息的佳肴从厨房陆续端来——三鲜水饺、红烧狮子头、春卷等等。我们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他们谈着家常事,说着祝福话;而我送完祝福,早已垂涎欲滴,开始一心吃着妈妈烧的美味佳肴。酒过三巡,大人们纷纷拿出红包派发给孩子们,这也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能拿到红包,孩子们个个嘴上像抹了蜜——什么像“万事如意”“事业成功”“长命百岁”“寿比南山”等拜岁祝福的语言一句句从口中溜出,一声比一声甜。吃完饭,一家人团团围坐,吃着瓜子、花生,品着茶,茶香弥漫,全家人其乐融融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等待着春节的到来。而手机里贺新春的短信更是络绎不绝。人们的手机不停地送出祝福,收到祝福,不亦乐乎,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到了12点,大家都会下楼放鞭炮、放烟花。一束束耀眼的光线飞上天空“啪啪啪……”那一束束光线突然炸开,金色的、银色的、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星星般的花朵向四周飞去,似一朵朵闪光的菊花,而地上也是火树银花、多彩绚丽……漂亮极了

  到了初二,我又得一大早起床,和父母一起去“老家”给亲戚们拜年,我们孩子便会跟在大人、长辈们旁边,向他们拜年、送去祝福与礼物,并讨要压岁钱,这里一个红包,那里一个红包,不过一会儿口袋就被装得鼓鼓的,这时我们也会特别的满足和欢乐。在随后几天里,我们会走亲访友,好好地吃上几顿,家长们谈笑风生,孩子们愉快的玩耍;大家把过去一年中不好的回忆都抛之脑后。

  一直到正月初六,春节结束了,但还留着浓浓的年味……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3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让它化凶为吉。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4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农历的腊月三十便是人们说的“除夕”。这天,全家老小都聚在家里,贴春联、做饭菜、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

  除夕那天,我早早地就起了床,爸爸带上我和弟弟去买烟花。一路上,行人很少,大概都回家了吧。我们买了许多烟花,提着大袋、小袋地回家了。妈妈已经做好了早饭,我们随便吃了些,因为得空出多点时间来准备年夜饭。

  早饭后,大人们全部都在厨房准备着年夜饭要用的食材,我负责照看年幼的弟弟。我们的房子因为修路拆了,所以我们得回村里的家过年,那个家不好做饭菜,于是妈妈说把菜在城里全部做好带回去。下午三点多,菜都做得差不多了,我们打包好所有的菜,带着水果、糖果、其他零食就回村里的家去了。大人们忙了一天,总算是忙完了,爷爷带我们祭祖后就开始吃饭。饭后,爸爸带我们到门口放烟花,那烟花非常漂亮,给黑暗增添了许多色彩。爸爸拿出红包,我和弟弟向长辈们一一拜年。看着手里的红包挺开心的,虽然过几天就会被妈妈要走。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还在被窝里就听见爷爷说:“下雪了,下得还挺大呢!”,我兴奋地爬起来,拉开窗帘,哇!白茫茫的一片,还在继续下着鹅毛大雪,这是我长这么大看见的最大的一场雪。俗话说得好,“瑞雪兆丰年”,新的一年一定可以吉祥如意吧!奶奶每年初一都要去祈福,就算是下雪也没挡住她的去路,爷爷带上我们出发了,到了山底下,车子打滑上不去,我们原路返回去了其他的寺庙。天太冷,没逗留太长时间,我们陪奶奶祈福后就回家了。

  今年的春节,还有一件糟心的'事情,新型冠状病毒,全国人民人心惶惶的,本来爸爸还说要带我们去西双版纳的,只能取消了行程。街上,车少了,人也少了,人们都只能待在家里过鼠年。春节,本来是举国欢庆的一个节日,现在的大人们心情都糟糕透了,希望这次的疫情早点结束,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我喜欢春节,不仅仅是因为有压岁钱、放鞭炮,还因为年一过,我的生日也就快到了,我又大了一岁。希望新的一年,我的学习成绩可以再提高些,个子可以再长高点,人再瘦点就更好了。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5

  新的一年的钟声已经敲响,爸爸妈妈的手机也响个不停。我兴奋地打开手机看,兴奋的心情立即跌落到了万丈深渊。看,这些拜年短信,全部都是大同小异,千篇一律,不用看,就知道是转发的。有时,我们发出去的短信还没多久,人家又发给我们,弄得我们很尴尬。于是,我们一家想出了一个新点子,那就是——自己编短信!

  为了表示全家人的诚意,妈妈提议:“我们就在短信里面添加自己的名字吧!”我一听,灵感就来了,于是连忙大喊:“我起个头!我起个头!”说罢,拿起纸和笔,开始写了起来。

  写什么呢?对联?诗歌?还是绕口令?这段时间我练书法时不都在写对联吗?对,就写对联。可是要有恭喜贺岁之意,还要蕴含三个人的.名字,还真有点难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的倔性告诉我,难不倒我!先是我的名字“昱中”,我觉得这两个字很难与其他字组成词,我可以独辟蹊径,找谐音字“欲”“钟”,钟组成“钟声贺春”,欲组成“新春欲”;加上老爸的名字,上联一笔挥成“钟声贺春,新春欲敬百户”。正在我得意得哈哈大笑的时候,妈妈却把我的“贺春”改成了“贺岁”,说对联里最好不要重复的字。我立刻垂头丧气。吸取了教训,我又继续编下联:“兰蝶飞扬,喜龙惠临万家”,妈妈连声说“好”(因为下联含有妈妈的名字“惠兰”)。可是“飞扬”在这里显得用词不当,要不改成“飞舞”,今年是龙年,有“飞龙在天,龙飞碟舞”之意,与后面的“喜龙”衔接。“妙极了!”妈妈不愧是语文老师,我不禁暗暗赞叹。

  “不好!不好!”没想到早憋在一边的爸爸终于忍不住了“那我的名字怎么能掉一个字呢?”于是他在上联后面添了个“成”;为了对称,下联末尾也加了个“福”字。就这样,妈妈改了两个字,爸爸添加两个字,一则富有人性味的短信新鲜出炉:“钟声贺岁,新春欲敬百户成;兰蝶飞舞,喜龙惠临万家福!”呀,自己用心写的短信读起来心暖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是呀,现代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以前拜年都得挨家挨户,现在都是坐在家里拜年。短信拜年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和期待。让我们以更新更真的心意迎接新的一年吧!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6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如儿童节、国庆节、端午节、中秋节,但我最喜欢、最期盼的是春节。

  先说说春节的来历吧。传说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一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时,村里来了一位老人,此时,大家都在逃难,谁都不来关心这位老人,只有一位老婆婆拿着食物来劝老人,说:“大家都在逃难呢!你也赶紧拿着食物逃吧!”老人却不慌不忙地说:“我能在你屋里呆会儿吗?”老婆婆急忙劝说老人,可老人只是笑而不答,老婆婆只好答应了老人。老人在房前挂上了火红的灯笼,门前有很多红色的东西。忽然“年”来了“年”走到老婆婆门前,只见红光四溅“年”被吓跑了。这时,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年”被吓得魂飞魄散,逃出了桃花村。后来,人们把这人人高兴的日子称作“春节”。

  春节到了,大街上热闹极了!马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一排排商店门口,有的挂上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有的'挂起了红红的大灯笼,有的贴上了印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吉祥语的对联。大街上的商店老板们都趁热打铁,大声叫卖。卖年货的小商店里陈列着火红的、大小不一的灯笼和印有吉祥语的一幅幅对联,目不暇接,前来的顾客绍绎不绝,使得老板应接不暇。小朋友们穿着花花绿绿的新衣裳在大街小巷上穿梭,脸上挂上了甜甜的笑容。大街上挤满了人,有大人,有小孩。烟花声、爆竹声、欢呼声、欢笑声笼罩了整个小镇,到处洋溢着喜气的气氛。

  不仅在大街上,在家里也是如此。在家里,人们和从远方回来的亲人一起吃团圆饭,然后一起看春节晚会,一起聊天,我家也不例外。

  那一年,我们一家和几位亲戚围着桌子吃火锅,爸爸妈妈一边吃一边聊,我只在一旁静静地、大口大口地品尝着美食。饭后,我们又在广场上放烟花,一支支烟花犹如一条条苍龙射入夜空,在皎洁的月光旁绽放。我也尝试着放了一支,但是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放烟花了。

  春节真是个美好的日子。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二三事作文09-27

过年二三事作文03-20

二三事作文10-09

关于二三事的作文11-18

暑假二三事作文[精选]09-07

(经典)妈妈二三事作文09-05

班级二三事作文10-11

我家的二三事作文11-28

妈妈二三事作文02-19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的二三事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1

  不知不觉中,春节已经来临。但在这之前我们要事先准备好春节所需要的东西。

  饺子,是春节最重要的吃食之一,也是我们的第一顿饭。

  以前,都是父母事先包好,新年的早上煮来吃。但现在我长大了,在网上也看了许多关于“包饺子”的视频,于是脑海中不觉联想到父母和自己一起包饺子的场景,内心一片向往,泛起一片涟漪。

  放轻脚步,走到厨房门口。悄悄地推开门露出一条细缝,眯着眼看着在母亲灵巧的手中逐渐成形的饺子,不觉咽下一抹口水,我整理好仪态,推开门走到母亲身边,若无其事地看着,然后绕着厨房走一圈来掩饰我的做贼心虚。“试试”。母亲放下手中的饺子抬头看着我说。“好啊。”我下意识地应下,也没想到哪不对劲。

  “怎么那么难!”第N次失败的我郁闷地看着自己手中丑不拉叽的饺子和旁边光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的饺子撇了撇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加油,”母亲放下饺子抬头对我说。瞬间,阴郁的心情一扫而空。拿起饺子皮开始仔细包,经过我的不懈坚持和努力,渐渐有了成色,开始得心应手,不禁想到熟能生巧这个词。

  一下午的努力没有白费,看到成果后,我扬起头。

  春联,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事。

  往年贴春联时,我都在一旁看着,然后提出意见。今年却不同往年,我也参与了贴春联这一光荣任务。

  “往左点,哎呀,过了过了,往右点,好好、好、停,就这!”我站在门前看着父亲那“笨拙"的双手,在心里默默叹息。

  “往上,再往上点,你太低了,下来,我来弄。”现在轮到父亲指挥我。我站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对联,听到父亲不耐烦的声音,我内心冒起一团火,哼,就知道说我,我就不,就气你。

  经过自己的判断,很快就找到位置,我高兴起地扬起笑,跳下椅子,随后蹦蹦跳跳地跑到门前,看我的“杰作”。

  “哈哈哈哈”父亲不顾形象地笑着,我的笑容瞬间凝滞。“我就不信了”我又气冲冲地站在椅子上撕掉胶布,重新摆弄对联。

  反复摆弄了几下后依然没有丝毫感觉。我开始颓废了,待我要放弃地跳下椅子时,“往右点,就这。”父亲及时阻止了我,“不管了。”我闭上眼睛,深呼一口气,贴上,然后飞快跑下来。待我再次睁眼时,入眼的是一张整齐的对联,“我成功了!”我激动地跳了起来。

  这个春节既喜庆又不平凡。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作为中华民族最热闹、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春节马上要来临了。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它历史悠久,古称:元辰、元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更新。人们载歌载舞迎接节日,年货也是必不可少的必备品,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在这个美好节日,因为亲戚们都要聚在一起,所以人们早早的就忙开了。我的父母也是如此,春节前几天就拉着我一起去超市买零食、菜场采购年货,忙的不亦乐乎。想到拜访亲戚们要送点礼物表心意,所以买些牛奶、烟酒……;又得想到大人们谈笑风声必备的瓜子、花生……这样一来,我们回来时,定是大包小包,手上拎得满满的。

  到了除夕夜,一切准备就绪,家人都忙完了,一家人便围着桌子坐吃团圆饭,大家个个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开饭了,一盘盘带着江苏气息的佳肴从厨房陆续端来——三鲜水饺、红烧狮子头、春卷等等。我们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他们谈着家常事,说着祝福话;而我送完祝福,早已垂涎欲滴,开始一心吃着妈妈烧的美味佳肴。酒过三巡,大人们纷纷拿出红包派发给孩子们,这也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能拿到红包,孩子们个个嘴上像抹了蜜——什么像“万事如意”“事业成功”“长命百岁”“寿比南山”等拜岁祝福的语言一句句从口中溜出,一声比一声甜。吃完饭,一家人团团围坐,吃着瓜子、花生,品着茶,茶香弥漫,全家人其乐融融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等待着春节的到来。而手机里贺新春的短信更是络绎不绝。人们的手机不停地送出祝福,收到祝福,不亦乐乎,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到了12点,大家都会下楼放鞭炮、放烟花。一束束耀眼的光线飞上天空“啪啪啪……”那一束束光线突然炸开,金色的、银色的、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星星般的花朵向四周飞去,似一朵朵闪光的菊花,而地上也是火树银花、多彩绚丽……漂亮极了

  到了初二,我又得一大早起床,和父母一起去“老家”给亲戚们拜年,我们孩子便会跟在大人、长辈们旁边,向他们拜年、送去祝福与礼物,并讨要压岁钱,这里一个红包,那里一个红包,不过一会儿口袋就被装得鼓鼓的,这时我们也会特别的满足和欢乐。在随后几天里,我们会走亲访友,好好地吃上几顿,家长们谈笑风生,孩子们愉快的玩耍;大家把过去一年中不好的回忆都抛之脑后。

  一直到正月初六,春节结束了,但还留着浓浓的年味……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3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让它化凶为吉。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4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农历的腊月三十便是人们说的“除夕”。这天,全家老小都聚在家里,贴春联、做饭菜、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

  除夕那天,我早早地就起了床,爸爸带上我和弟弟去买烟花。一路上,行人很少,大概都回家了吧。我们买了许多烟花,提着大袋、小袋地回家了。妈妈已经做好了早饭,我们随便吃了些,因为得空出多点时间来准备年夜饭。

  早饭后,大人们全部都在厨房准备着年夜饭要用的食材,我负责照看年幼的弟弟。我们的房子因为修路拆了,所以我们得回村里的家过年,那个家不好做饭菜,于是妈妈说把菜在城里全部做好带回去。下午三点多,菜都做得差不多了,我们打包好所有的菜,带着水果、糖果、其他零食就回村里的家去了。大人们忙了一天,总算是忙完了,爷爷带我们祭祖后就开始吃饭。饭后,爸爸带我们到门口放烟花,那烟花非常漂亮,给黑暗增添了许多色彩。爸爸拿出红包,我和弟弟向长辈们一一拜年。看着手里的红包挺开心的,虽然过几天就会被妈妈要走。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还在被窝里就听见爷爷说:“下雪了,下得还挺大呢!”,我兴奋地爬起来,拉开窗帘,哇!白茫茫的一片,还在继续下着鹅毛大雪,这是我长这么大看见的最大的一场雪。俗话说得好,“瑞雪兆丰年”,新的一年一定可以吉祥如意吧!奶奶每年初一都要去祈福,就算是下雪也没挡住她的去路,爷爷带上我们出发了,到了山底下,车子打滑上不去,我们原路返回去了其他的寺庙。天太冷,没逗留太长时间,我们陪奶奶祈福后就回家了。

  今年的春节,还有一件糟心的'事情,新型冠状病毒,全国人民人心惶惶的,本来爸爸还说要带我们去西双版纳的,只能取消了行程。街上,车少了,人也少了,人们都只能待在家里过鼠年。春节,本来是举国欢庆的一个节日,现在的大人们心情都糟糕透了,希望这次的疫情早点结束,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我喜欢春节,不仅仅是因为有压岁钱、放鞭炮,还因为年一过,我的生日也就快到了,我又大了一岁。希望新的一年,我的学习成绩可以再提高些,个子可以再长高点,人再瘦点就更好了。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5

  新的一年的钟声已经敲响,爸爸妈妈的手机也响个不停。我兴奋地打开手机看,兴奋的心情立即跌落到了万丈深渊。看,这些拜年短信,全部都是大同小异,千篇一律,不用看,就知道是转发的。有时,我们发出去的短信还没多久,人家又发给我们,弄得我们很尴尬。于是,我们一家想出了一个新点子,那就是——自己编短信!

  为了表示全家人的诚意,妈妈提议:“我们就在短信里面添加自己的名字吧!”我一听,灵感就来了,于是连忙大喊:“我起个头!我起个头!”说罢,拿起纸和笔,开始写了起来。

  写什么呢?对联?诗歌?还是绕口令?这段时间我练书法时不都在写对联吗?对,就写对联。可是要有恭喜贺岁之意,还要蕴含三个人的.名字,还真有点难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的倔性告诉我,难不倒我!先是我的名字“昱中”,我觉得这两个字很难与其他字组成词,我可以独辟蹊径,找谐音字“欲”“钟”,钟组成“钟声贺春”,欲组成“新春欲”;加上老爸的名字,上联一笔挥成“钟声贺春,新春欲敬百户”。正在我得意得哈哈大笑的时候,妈妈却把我的“贺春”改成了“贺岁”,说对联里最好不要重复的字。我立刻垂头丧气。吸取了教训,我又继续编下联:“兰蝶飞扬,喜龙惠临万家”,妈妈连声说“好”(因为下联含有妈妈的名字“惠兰”)。可是“飞扬”在这里显得用词不当,要不改成“飞舞”,今年是龙年,有“飞龙在天,龙飞碟舞”之意,与后面的“喜龙”衔接。“妙极了!”妈妈不愧是语文老师,我不禁暗暗赞叹。

  “不好!不好!”没想到早憋在一边的爸爸终于忍不住了“那我的名字怎么能掉一个字呢?”于是他在上联后面添了个“成”;为了对称,下联末尾也加了个“福”字。就这样,妈妈改了两个字,爸爸添加两个字,一则富有人性味的短信新鲜出炉:“钟声贺岁,新春欲敬百户成;兰蝶飞舞,喜龙惠临万家福!”呀,自己用心写的短信读起来心暖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是呀,现代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以前拜年都得挨家挨户,现在都是坐在家里拜年。短信拜年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和期待。让我们以更新更真的心意迎接新的一年吧!

春节的二三事作文6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如儿童节、国庆节、端午节、中秋节,但我最喜欢、最期盼的是春节。

  先说说春节的来历吧。传说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一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时,村里来了一位老人,此时,大家都在逃难,谁都不来关心这位老人,只有一位老婆婆拿着食物来劝老人,说:“大家都在逃难呢!你也赶紧拿着食物逃吧!”老人却不慌不忙地说:“我能在你屋里呆会儿吗?”老婆婆急忙劝说老人,可老人只是笑而不答,老婆婆只好答应了老人。老人在房前挂上了火红的灯笼,门前有很多红色的东西。忽然“年”来了“年”走到老婆婆门前,只见红光四溅“年”被吓跑了。这时,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年”被吓得魂飞魄散,逃出了桃花村。后来,人们把这人人高兴的日子称作“春节”。

  春节到了,大街上热闹极了!马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一排排商店门口,有的挂上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有的'挂起了红红的大灯笼,有的贴上了印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吉祥语的对联。大街上的商店老板们都趁热打铁,大声叫卖。卖年货的小商店里陈列着火红的、大小不一的灯笼和印有吉祥语的一幅幅对联,目不暇接,前来的顾客绍绎不绝,使得老板应接不暇。小朋友们穿着花花绿绿的新衣裳在大街小巷上穿梭,脸上挂上了甜甜的笑容。大街上挤满了人,有大人,有小孩。烟花声、爆竹声、欢呼声、欢笑声笼罩了整个小镇,到处洋溢着喜气的气氛。

  不仅在大街上,在家里也是如此。在家里,人们和从远方回来的亲人一起吃团圆饭,然后一起看春节晚会,一起聊天,我家也不例外。

  那一年,我们一家和几位亲戚围着桌子吃火锅,爸爸妈妈一边吃一边聊,我只在一旁静静地、大口大口地品尝着美食。饭后,我们又在广场上放烟花,一支支烟花犹如一条条苍龙射入夜空,在皎洁的月光旁绽放。我也尝试着放了一支,但是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放烟花了。

  春节真是个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