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话题作文>励志作文>成功的作文

成功的作文

时间:2025-05-11 02:13:24 励志作文 我要投稿

成功的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功的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成功的作文

成功的作文 篇1

  我们老师曾经说过:懒,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因为有人懒得除草就发明了除草剂,有人懒得扫地,就发明了扫地机

  此话一出,全班立马掌声如雷。实际上,老师讲的并不详细。那些人其实是勤快的。只不过他们善于幻想,并且肯动手,有创造力罢了。不过这里的懒让我想起了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惰。

  懒惰,他能让一个人进入玩物丧志的消极状态,他能让一个原本一身正气的'君王,变成昏庸无能的暴君,例如纣王。

  记得有一次,我做了一个上午的奥数题,还剩最后两题,我本来咬一咬牙,可以直接把这些作业一举攻破的。但是我有些累了。便躺在床上,大声的对妈妈说:妈,奥数做好啦。妈妈翻了翻作业,皱了皱眉头:怎么还有两道题没有写完呢?我伸了伸懒腰:那两道题不会,明天我问老师。妈妈点点头便去看书了。

  第2天,我来到老师那边,在问题目的时候,我将本子摊在桌上,跟老师说:老师这几道题我不会。未等老师开口,我看了一眼题目。大呼简单。立马飞快得做了起来,在短短的半分钟内,两道完美的过程和答案变出来了,老师拍了拍我的头:你呀,就是太懒了。我惭愧得低下了头。

  又有一次,我在作文课上,因为懒,在写完一面之后就结了尾。事后,我不住的抱怨:这次作文题目太烂了,怎么这么难写,害得我的文章都好不了!可是我怎么不这么想:如果多写点文章,不是更加文采飞扬了吗?

  事实就是如此,懒惰了,注定就不能成功。

成功的作文 篇2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有人收获自信、有人收获快乐、有人收获坚持、有人收获勇敢……而我收获成功的那件事,却时常荡漾在心中。

  第二天清晨,妈妈告诉我爸爸在院子里有礼物送我,“礼物”今天不是我生日呀?带着疑问下楼一看,啊!一亮粉色的山地车,我一把夺过来,急忙坐了上去,可脚刚离开地面就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地面,腿破了、手也破了,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爸爸急忙扶起我说:“凡事都要有方法,盲目去做只会走弯路。让我来教你,如何骑当车。”爸爸让我双手抓住车把,左脚踩在地上,右脚踩在地上,增强平衡感。由于掌握不了平衡,自行车摇摇晃晃,左右摇摆又摔倒了。爸爸让目光前视,全身放松我再试一次,又失败了。想放弃,回头看看爸爸,只听见“只有坚持的的人,才能成功”对,不能放弃,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有一次我居然双脚蹬着单车,单车平稳地向前移动了,我欣喜若狂的连眼泪都掉下来了。爸爸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说:“你既然成功了第一次,也会成功第二次、第三次,骑单车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成功中学会的'。”果然,经过几天的不断练习,我已经能够自由转弯,上下坡,终于学会了。当我骑着单车,在路面上轻松穿梭时,就像快乐的小鸟,心都飞扬起来。

  学骑单车让我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更让我懂得遇到困难,只有迎难而上,永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

成功的作文 篇3

  如何成功?长久以来这一直是人们心中的一个谜团,就连那些看似已经“成功”的人也不例外,前段时间读了段历史,让我对这个谜团产生了些许新的感悟。

  二战时期,希特勒手下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一台可以自动编码的密码机,叫作阿林格尔密码机(简称“谜”)。这台密码机让同盟国十分的头痛,找不出任何的对策,因而,德国空军便可以在英吉利海峡上自由穿梭,对英伦三岛肆意轰炸。

  一次偶然的机会,美军缴获了一台密码机并发明了破译德军密码的机器“炸弹”,自此,德军的每次空袭英军都了如指掌。在空袭前撤出了所有的居民与重要设施。但德军也不是傻子,每次空袭无果后也开始怀疑英国是否已破译了他们的密码,为了验证这一点,他们决定轰炸英国不可不防的工业重镇,如果美国设防并有撤离,那么密码就已经被破译,反之则不。

  这条情报很快经过“谜”加密,又被“炸弹”破译,传到了英军耳朵里,当晚,唐宁街10号炸开了锅。诚然,这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要知道,那座城市在全国的工业产值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最后,丘吉尔拍了板,只将市民撤退。

  那一次,英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却让德军最高指挥部放了心。在不久之后,英国皇家空军一举将德国空军击垮,取得了制控权,成功进行了诺曼底登陆,进而获得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可以说,这个决定是二战一个隐形的转折点。

  当时有很多人责怪丘吉尔的不识时务,可很明显,历史告诉我们他更有长远的眼光,他学会了的是放下,是用小的损失换取更大的收获。他不仅破译了希特勒的“谜”,更是破译了成功的“谜”。

  反观希特勒,整场战争他一直困在“谜”中,少了一点丘吉尔的大智慧。再看看历史上,谁不是这样呢?凯撒因为把所有权力握得太紧而被刺死在元老院门前,而越王勾践却懂得卧薪尝胆,古今中外无数的历史名人都告诉我们,破解成功的也就需学会放下。

  再看看今天,某些企业无休止地破坏环境,资本家无情地剥削工人,不都是因为没有这种智慧吃了恶果吗?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会放下,这便是成功之谜的解答!

成功的作文 篇4

  我曾问过许多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许多人的答案都几乎一样,都是——坚持。我很纳闷,为什么他们的答案都一样,大概他们都知道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吧,但是,我却认为,成功的秘诀是——放弃。

  我曾听过一个讲座,有一位名作家在讲述自己成功的秘诀,他说,自己成功第一要归功于坚持,第二也是坚持,第三还是坚持,忽然,观众席上传来一个声音:“有第四吗?”当时,在场的.人都笑了。“如果有第四,那恐怕就是,放弃了。”作家很认真的说。“如果坚持还不足以你成功,那恐怕就是你努力的方向出现了问题,这时候选择放弃,比坚持更加明智。

  有人会问:“坚持不好吗?最后的胜利不都是持之以恒的吗?”是的,非常好,如果没有坚持,司马迁就不会写成名垂千古的《史记》……我从不反对坚持,但如果,你的前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是诡异难测的沼泽,你还会选择坚持吗?

  有的时候放弃是一种睿智,他比坚持更为重要,实际上放弃也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选择,就不会有辉煌的前途,常言道:“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不要在一颗树上吊死”话虽然浅俗,但是道理是不言自明。

  暗暗的夜里,我转身望向那段被放弃的路程,那儿,竟开出丝丝白色的蔷薇花,幽幽的散发着光芒,它们似乎对着我浅笑。

  不是所有的花都会有果实,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有阳光,所以那些有果实的花,有阳光的地方,才显得弥足珍贵,人生亦如清泉,会转弯,才会细水长流……

成功的作文 篇5

  当下左右着你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常见的是两种:留恋或目的。留恋源自过去,而目的着眼于未来。但是,一旦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或关注于将来的目的,你就丢失了当下。然而,当下永远是你直接面对的唯一。如果你不关注当下,你便是一直在浪费时间。

  一天晚上,我在小区散步。我住的小区有一个湖,湖的两侧是矮矮的山,湖的对岸也是一座小山丘。

  走到湖边的小路上,我看到湖对岸有一轮满月刚刚升起,正好位于湖对岸那座小山丘的山顶。空气中有些雾气,这轮满月有些泛黄,因这幽暗的浅黄色,这轮满月,和这湖、这些小山以及湖边的垂柳都有了一种怀旧的味道。

  这一瞬间,我被触动,然后拔腿就跑,我想赶快跑回家,去拿自己的专业相机,拍下这迷人的景色。但刚刚拔腿要跑的这一刻,我又停下来,站在湖边的垂柳下,看那轮幽暗的满月,还有湖水,小山……

  有那么短短的一恍惚间,我彻底忘记了自己,全神贯注于这月、这山、这水乃至湖水上的电线……景色成为一体,我与这景色也似乎融为一体。这一恍惚非常短,短到似乎没了时间概念。然后,我“醒过来”,再次对自己说,这么美的景色,我一定要记录下来。

  于是,我再次奔跑。10多分钟后,我从家里拿了相机,跑回到湖边,但月亮已升得相当高,那种带点怀旧感的幽暗的黄色已换成了明亮的白色,整个景色的味道也已改变,我也失去了把它拍摄下来的冲动。

  第二天,我想,差不多的时间,该有差不多的月色吧。于是,到了第二天晚上,我带着相机提前来到湖边,等着这月色的出现。然而,这天晚上的月亮似乎还是那么圆,但那种怀旧感已彻底没有了。

  对着这样的月色,我备感失望。但忽然间,我明白,我执著于过去了,我想在今晚复制昨晚的月色以及昨晚的快乐,而这是不可能的。

  明白了这一点后,我静下心来,再看当时的月色,发现它尽管没有昨晚月色的特点,但一样有它的迷人之处。

  我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很容易执著于过去产生的快乐上,于是我们便不能活在当下。

  一比较,便失去了单纯的快乐 我们多有一种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纯的快乐越来越难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过去的快乐成了一种阻碍。每多有一种快乐,我们就多少会产生一种渴望,希望能在未来继续复制这种快乐。快乐越多,这种渴望也就越多。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就会被一层又一层的渴望所缠绕,从而失去了对当下事物的关注。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说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逐渐对美食失去了兴趣,御厨们送来什么样的珍馐,他都觉得索然无味。这时,他想起一次在逃亡路上,喝过一碗不知道是什么做的粥,那味道好极了,简直可以说是天下第一粥,他渴望再喝上一次。

  这碗粥是当时收留刘邦的一个老妪所做,刘邦命属下找来这个老妪,用同样的方法给他做了一碗同样的粥。但是,拿到这碗粥,刘邦只喝了一口就再也喝不下去了,他问老妪为什么会这样。

  老妪说,这两碗粥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她用小麦的颗粒做的粥,只是境遇不同,以前大王你在逃亡路上,命都难保,并且饥肠辘辘,于是吃什么都会觉得好吃。现在,你吃遍了天下珍馐,再喝这碗粥自然就不再觉得好。

  这个故事表明,比较心会令我们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有比较心,那么一旦遭遇极好的事物并产生过极大的快乐,我们就会对其他事物失去兴趣。所以关键不是刘邦吃尽天下珍馐,而是因为他有比较心,总拿过去的事物和眼前的事物做比较,渴望能在眼前的事物上复制过去的快乐,这就阻碍了他与当下的事物建立好的联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自我实现者的一个特点是没审美疲劳。我的理解是,这是因为自我实现者能全神贯注于当下,他们不会执著于过去的体验上,不拿过去的事物和当前的事物做比较,于是每一时刻的体验都是全然的`、新鲜的,审美疲劳也就无从产生。

  譬如,我有时会夸口说,我就是一个没有审美疲劳的人,我可以一年看365次海上日出而不会觉得厌倦。

  不过,我前面提到的故事表明,这只是一种夸口而已,我一样会拿过去的月色与当下的月色相比,于是一样会有审美疲劳。

  这也是夫妻关系中审美疲劳产生的原因。好莱坞影片《美国丽人》中,丈夫问妻子,以前那个可以在阳台上对着飞机敞开胸脯的女孩哪里去了?显然,他在留恋过去的快乐,他脑子里有妻子太多的过去的形象,但当他执著于这些时,他就不可能看到妻子当前的美,也就不能单纯地享受当前的时光。

  太眷恋过去,就看不到眼前的美。

  过去的感觉不可复制 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时,我开玩笑说,最好不要和太好的男人或太好的女人谈恋爱,因为他们是毒药,一旦遭遇最好就要有结果,否则这毒无解,或许只有比他们更好的人才能解。

  甚至,更好的人也不能解,因为我们会拿他们与过去的恋人相比较,而一旦我们这样做,我们就是活在过去,就是在他们的身上看过去的恋人的影子,从而看不到他们的真实存在。

  这个道理,我是特意说给她听。她刚失恋不久,过去的那个恋人带给她很多快乐,她说他能分分钟让她开心。现在,她接受了已经分手的事实,准备找新的恋人。她渴望新的恋人一样能让她分分钟都开心。

  显然,她想在新的恋爱中复制过去的快乐。不仅如此,和她深聊下去,我还发现,她还希望新的恋人最好和旧的恋人一样,也是不高、稍有点胖、计划性极强、爱锻炼身体、幽默……

  因为心中藏着这样的期望,她就看不到当下了。最近,她也与一些男子相识并尝试交往,但她很容易就会失望,她认定他们给不了她想要的快乐。

  快乐有很多种,好男人也有很多种。然而,她渴望的快乐只有一种,她渴望的好男人也只有一种,她执著于这两个唯一上,也就无从看到其他的好了。

  这样的话,只有过去的那个男人才能救她。

  甚至,过去的男人也救不了她了。因为,即便这个男人和她在一起时所制造的快乐,也是在过去的情形中所产生的,这种情形不可复制,这种快乐也一样不可复制。

  这一点,她也承认。她说,的确,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她的一些感觉正逐渐失去。这是必然的,因为过去的感觉不可复制。这也是多数爱情故事的共同遭遇。某些感觉太好了,于是我们想一再重复它们,结果这些感觉成了阻碍,令我们看不到当下的美好。怀旧,所以喜欢旧上司 不过,怀旧是她的风格。和她聊了多次以后,我发现,她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无法和当下的上司相处,但一旦这个上司离开了,或她离开了,她和上司的关系反而会立即好转,所以她好几个要好的朋友都是她的老上司。

  这个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她最留恋的是童年。10岁之前,她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收入高,生活条件优裕,而且视她为心肝宝贝,最小的叔叔整天和她玩在一起,经常逗她、捉弄她,有时令她生气,但多数时候是逗得非常开心。但10岁后,她回到父母家,父母收入低,并且更爱弟弟,对她相当冷淡。从此以后,她不断地渴望重新回到童年,继续过那种快乐的生活。

  所以,她刚结束的那场恋爱,其实不过是和叔叔的关系的一个重复而已。那个恋人的体型和性格都和她的叔叔很像,而那种快乐也和童年时很像。

  至于她和上司的关系,大致可以说,目前的上司,就像是她父母。她对父母有愤怒,所以难以和目前的上司处好关系。但一旦上司离开了,他们就像是她的爷爷奶奶和叔叔了,她爱他们,于是就能顺利地和旧上司打成一片。

  此外,她还对一些零食极其执著,每年春节都会努力地去找广州一些老式的点心,而那些点心都是她童年时在爷爷奶奶家的最爱。可以说,这些点心自身并不重要,但它们是象征,是一种仪式,在吃这些点心的时候,她就似乎回到快乐童年了。

  她的故事,也是我们共同的故事,我们很容易先将童年时的重要亲人的形象套在恋人的头上,渴望在他们的身上复制童年时的快乐。接着,我们又很容易将上一个恋人的形象套在新的恋人头上,渴望复制过去的快乐。但是,这都令我们看不到恋人的真实存在,不能活在当下。

  总想着目标是浪费时间 不能活在当下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我们容易被目标所淹没。

  很多人喜欢树目标,认为目标越高,自己做事的动力就越强。然而,当总是想着目标时,我们就会忽略当下,就做不好当下的事情。

  春节回家,我一个老乡来找我诉苦,他说他有一肚子的雄心壮志,渴望出人头地,但没有人理解他,大家反而都嘲笑他好高骛远而看不起他。

  和他聊天时,我有一种感觉,好像他漂浮在空中,并且他的眼神也有一种飘忽感。

  慢慢地,我发现他说话有这样一个逻辑:事情a做不好,是因为事情b阻碍了事情a;事情b做不好,是因为事情c阻碍了事情b……总之,我难以和他就事论事地谈论一件事情。

  一开始,我试图令他就事论事地说话,但发现无法做到这一点,就感觉接受他的逻辑,顺着他的逻辑往下说。既承认事情b是事情a的阻碍,事情c是事情b的阻碍……但最终这样聊下去的结果,是他不得不承认,他没有做好过任何一件事。譬如,他事业做不好,耕田也不行,做饭超难吃,也不会打扮,也不会玩牌,学历也很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最直接的原因是好高骛远。他做事情时,也是一个逻辑,做着事情a就想着事情b,做着事情b就想着事情c……总之,总是想着更高一层的目标。

  但是,当做着事情a时,他的时间就用在了事情a上,但他心思却不在事情a上,于是时间就被浪费了。因为过去三十多年他一贯如此,于是他过去的所有时间都被浪费了,结果令他差不多一无是处。

  聊到最后,他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承认这的确是他一个最大的缺点,他决定试着活在当下,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能够活在当下,才能全神贯注 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我认为,是卓越人士的共同特点。我一个小有成就的企业家朋友说,他的一个人生哲学是,从不抱怨,做什么事就做好,如果对这件事不满了,就立即离开它,去做新的想做的事。如果我这个老乡持有这种人生哲学,那么,他的人生会全然不同。设想,他还是农民,但耕田一流、做饭一流、衣着有风度、玩牌一流……那么,这个人该是何等出色?

  两年前,我去一个家具店买家具,接待我的是一个刚来广州的女孩,在这个家具店的办公室墙上,写着每个店员的职业目标,她的职业目标大概是三年内做一家分店的店长,我说,这个目标你一定会实现,并且时间也许会更短。

  果不其然,再过几个月,我又去逛这个家具店的另一家分店时,发现她已是这家分店的店长,她开玩笑说是托了我的洪福。我则回答说,我的预言不是瞎说的,因为我看到她有一个可贵的品质——能全神贯注地做事情,非常投入地为顾客着想,不仅不厌其烦,而且还很快乐,有这种品质的员工一定是人才,而那店家具店的管理看来也不错,我相信这个店的老板能慧眼识人。

  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是有必要的,然而,仅靠目标做动力,这种动力就是强迫式的,有这种动力的人很容易会焦虑,所以会比较努力,但他们缺乏全神贯注的素质,于是做事会比较马虎,而且会浮在表面上,不能做得非常到位。

  拥有全神贯注的素质的人,是能够活在当下的人,他们也会有目标,会有一个全盘规划,但当做事时,他们会关注当下的信息,不仅会细致,而且会享受当下的事情,他们做事的动力是当下产生的快乐,而不是源自未来——其实也是过去——的目标。

  很多父母和老师喜欢给孩子树立目标,认为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但是,这都会阻碍孩子活在当下,令他们在做事情a时总想着目标b,于是不仅容易焦虑而且还容易马虎。

  大多数有考试焦虑的孩子,他们的动力都是过去产生的,主要是父母给他们心中种下的压力,他们的关注点也是这些压力,而不是学习本身。例如,有考试焦虑的高三学生,做任何事时都会想着高考的结果——如果考砸了怎么向父母交代,所以不能全神贯注于当下的学习。

  你是否陷入了时间的漩涡里?不活在当下,易纸上谈兵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渴望,但这些渴望都会阻碍我们与当下的事物建立最单纯的关系。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活在当下是智慧的唯一源泉,因为过去产生的都是知识,都是僵死的东西,按照过去的知识套当下的问题,就不能第一时间洞烛当下问题的本质,从而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战国时期,赵括纸上谈兵而葬送赵国四十万的兵力;三国时期,马谡死用兵书而导致蜀军失败,这都是不能活在当下的典型案例。明朝著名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说,兵法的最高境界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此心不动,意味着放下了渴望,放下了对过去的执著,而随机而动,则意味着对当下形势的准确判断。做到了这一点的王阳明,一生剿匪无数,却没打过一场败仗,等他56岁又被调往广西剿匪时,广西的土匪听说是王阳明来,立即就投降了。

  可以说,活在当下是一个普世哲理,任何时候都适用。譬如学心理学,国内一个著名心理专家对我说,他发现学心理学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人是拿理论去套事实,这种人将大师的理论奉为神明,如果发现理论与事实不相符时,他们第一时间会怀疑事实,而不是理论;另一种人则是拿事实检验理论,如果发现理论与事实不相符时,他们会第一时间怀疑理论,这就是活在当下的态度。

  玩摄影时,我也会发现这种差别。一些人拍照时,会想着书上讲的构图,另一些人则是沉浸在当下,凭着当下产生的感觉去构图。自不必言,前一种人的摄影水平很难提高,因为当不能沉浸于当下,不能与当下的事物建立关系时,他们就是一直在浪费时间。

  要活在当下,重要的破,而不是立。我们要认识自己当前的渴望,明白它们一定是源自过去,然后试着放下它们。当你能做到放下时,你就能洞见当下事物的本质,然后这洞见就会自动告诉你,你该怎么做。

《成功的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成功的作文】相关文章:

成功是成功之母作文05-26

守望成功作文-成功作文05-22

坚持就是成功作文-成功作文06-29

成功贵在坚持作文-成功作文07-11

被成功遗忘的角落作文-成功作文06-27

我成功了作文通用-成功作文07-02

成功源自寂寞作文-成功作文06-24

赢得成功作文-成功作文04-29

成功也是成功之母作文02-17

成功也是成功之母作文03-06

成功的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功的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成功的作文

成功的作文 篇1

  我们老师曾经说过:懒,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因为有人懒得除草就发明了除草剂,有人懒得扫地,就发明了扫地机

  此话一出,全班立马掌声如雷。实际上,老师讲的并不详细。那些人其实是勤快的。只不过他们善于幻想,并且肯动手,有创造力罢了。不过这里的懒让我想起了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惰。

  懒惰,他能让一个人进入玩物丧志的消极状态,他能让一个原本一身正气的'君王,变成昏庸无能的暴君,例如纣王。

  记得有一次,我做了一个上午的奥数题,还剩最后两题,我本来咬一咬牙,可以直接把这些作业一举攻破的。但是我有些累了。便躺在床上,大声的对妈妈说:妈,奥数做好啦。妈妈翻了翻作业,皱了皱眉头:怎么还有两道题没有写完呢?我伸了伸懒腰:那两道题不会,明天我问老师。妈妈点点头便去看书了。

  第2天,我来到老师那边,在问题目的时候,我将本子摊在桌上,跟老师说:老师这几道题我不会。未等老师开口,我看了一眼题目。大呼简单。立马飞快得做了起来,在短短的半分钟内,两道完美的过程和答案变出来了,老师拍了拍我的头:你呀,就是太懒了。我惭愧得低下了头。

  又有一次,我在作文课上,因为懒,在写完一面之后就结了尾。事后,我不住的抱怨:这次作文题目太烂了,怎么这么难写,害得我的文章都好不了!可是我怎么不这么想:如果多写点文章,不是更加文采飞扬了吗?

  事实就是如此,懒惰了,注定就不能成功。

成功的作文 篇2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有人收获自信、有人收获快乐、有人收获坚持、有人收获勇敢……而我收获成功的那件事,却时常荡漾在心中。

  第二天清晨,妈妈告诉我爸爸在院子里有礼物送我,“礼物”今天不是我生日呀?带着疑问下楼一看,啊!一亮粉色的山地车,我一把夺过来,急忙坐了上去,可脚刚离开地面就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地面,腿破了、手也破了,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爸爸急忙扶起我说:“凡事都要有方法,盲目去做只会走弯路。让我来教你,如何骑当车。”爸爸让我双手抓住车把,左脚踩在地上,右脚踩在地上,增强平衡感。由于掌握不了平衡,自行车摇摇晃晃,左右摇摆又摔倒了。爸爸让目光前视,全身放松我再试一次,又失败了。想放弃,回头看看爸爸,只听见“只有坚持的的人,才能成功”对,不能放弃,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有一次我居然双脚蹬着单车,单车平稳地向前移动了,我欣喜若狂的连眼泪都掉下来了。爸爸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说:“你既然成功了第一次,也会成功第二次、第三次,骑单车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成功中学会的'。”果然,经过几天的不断练习,我已经能够自由转弯,上下坡,终于学会了。当我骑着单车,在路面上轻松穿梭时,就像快乐的小鸟,心都飞扬起来。

  学骑单车让我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更让我懂得遇到困难,只有迎难而上,永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

成功的作文 篇3

  如何成功?长久以来这一直是人们心中的一个谜团,就连那些看似已经“成功”的人也不例外,前段时间读了段历史,让我对这个谜团产生了些许新的感悟。

  二战时期,希特勒手下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一台可以自动编码的密码机,叫作阿林格尔密码机(简称“谜”)。这台密码机让同盟国十分的头痛,找不出任何的对策,因而,德国空军便可以在英吉利海峡上自由穿梭,对英伦三岛肆意轰炸。

  一次偶然的机会,美军缴获了一台密码机并发明了破译德军密码的机器“炸弹”,自此,德军的每次空袭英军都了如指掌。在空袭前撤出了所有的居民与重要设施。但德军也不是傻子,每次空袭无果后也开始怀疑英国是否已破译了他们的密码,为了验证这一点,他们决定轰炸英国不可不防的工业重镇,如果美国设防并有撤离,那么密码就已经被破译,反之则不。

  这条情报很快经过“谜”加密,又被“炸弹”破译,传到了英军耳朵里,当晚,唐宁街10号炸开了锅。诚然,这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要知道,那座城市在全国的工业产值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最后,丘吉尔拍了板,只将市民撤退。

  那一次,英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却让德军最高指挥部放了心。在不久之后,英国皇家空军一举将德国空军击垮,取得了制控权,成功进行了诺曼底登陆,进而获得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可以说,这个决定是二战一个隐形的转折点。

  当时有很多人责怪丘吉尔的不识时务,可很明显,历史告诉我们他更有长远的眼光,他学会了的是放下,是用小的损失换取更大的收获。他不仅破译了希特勒的“谜”,更是破译了成功的“谜”。

  反观希特勒,整场战争他一直困在“谜”中,少了一点丘吉尔的大智慧。再看看历史上,谁不是这样呢?凯撒因为把所有权力握得太紧而被刺死在元老院门前,而越王勾践却懂得卧薪尝胆,古今中外无数的历史名人都告诉我们,破解成功的也就需学会放下。

  再看看今天,某些企业无休止地破坏环境,资本家无情地剥削工人,不都是因为没有这种智慧吃了恶果吗?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会放下,这便是成功之谜的解答!

成功的作文 篇4

  我曾问过许多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许多人的答案都几乎一样,都是——坚持。我很纳闷,为什么他们的答案都一样,大概他们都知道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吧,但是,我却认为,成功的秘诀是——放弃。

  我曾听过一个讲座,有一位名作家在讲述自己成功的秘诀,他说,自己成功第一要归功于坚持,第二也是坚持,第三还是坚持,忽然,观众席上传来一个声音:“有第四吗?”当时,在场的.人都笑了。“如果有第四,那恐怕就是,放弃了。”作家很认真的说。“如果坚持还不足以你成功,那恐怕就是你努力的方向出现了问题,这时候选择放弃,比坚持更加明智。

  有人会问:“坚持不好吗?最后的胜利不都是持之以恒的吗?”是的,非常好,如果没有坚持,司马迁就不会写成名垂千古的《史记》……我从不反对坚持,但如果,你的前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是诡异难测的沼泽,你还会选择坚持吗?

  有的时候放弃是一种睿智,他比坚持更为重要,实际上放弃也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选择,就不会有辉煌的前途,常言道:“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不要在一颗树上吊死”话虽然浅俗,但是道理是不言自明。

  暗暗的夜里,我转身望向那段被放弃的路程,那儿,竟开出丝丝白色的蔷薇花,幽幽的散发着光芒,它们似乎对着我浅笑。

  不是所有的花都会有果实,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有阳光,所以那些有果实的花,有阳光的地方,才显得弥足珍贵,人生亦如清泉,会转弯,才会细水长流……

成功的作文 篇5

  当下左右着你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常见的是两种:留恋或目的。留恋源自过去,而目的着眼于未来。但是,一旦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或关注于将来的目的,你就丢失了当下。然而,当下永远是你直接面对的唯一。如果你不关注当下,你便是一直在浪费时间。

  一天晚上,我在小区散步。我住的小区有一个湖,湖的两侧是矮矮的山,湖的对岸也是一座小山丘。

  走到湖边的小路上,我看到湖对岸有一轮满月刚刚升起,正好位于湖对岸那座小山丘的山顶。空气中有些雾气,这轮满月有些泛黄,因这幽暗的浅黄色,这轮满月,和这湖、这些小山以及湖边的垂柳都有了一种怀旧的味道。

  这一瞬间,我被触动,然后拔腿就跑,我想赶快跑回家,去拿自己的专业相机,拍下这迷人的景色。但刚刚拔腿要跑的这一刻,我又停下来,站在湖边的垂柳下,看那轮幽暗的满月,还有湖水,小山……

  有那么短短的一恍惚间,我彻底忘记了自己,全神贯注于这月、这山、这水乃至湖水上的电线……景色成为一体,我与这景色也似乎融为一体。这一恍惚非常短,短到似乎没了时间概念。然后,我“醒过来”,再次对自己说,这么美的景色,我一定要记录下来。

  于是,我再次奔跑。10多分钟后,我从家里拿了相机,跑回到湖边,但月亮已升得相当高,那种带点怀旧感的幽暗的黄色已换成了明亮的白色,整个景色的味道也已改变,我也失去了把它拍摄下来的冲动。

  第二天,我想,差不多的时间,该有差不多的月色吧。于是,到了第二天晚上,我带着相机提前来到湖边,等着这月色的出现。然而,这天晚上的月亮似乎还是那么圆,但那种怀旧感已彻底没有了。

  对着这样的月色,我备感失望。但忽然间,我明白,我执著于过去了,我想在今晚复制昨晚的月色以及昨晚的快乐,而这是不可能的。

  明白了这一点后,我静下心来,再看当时的月色,发现它尽管没有昨晚月色的特点,但一样有它的迷人之处。

  我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很容易执著于过去产生的快乐上,于是我们便不能活在当下。

  一比较,便失去了单纯的快乐 我们多有一种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纯的快乐越来越难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过去的快乐成了一种阻碍。每多有一种快乐,我们就多少会产生一种渴望,希望能在未来继续复制这种快乐。快乐越多,这种渴望也就越多。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就会被一层又一层的渴望所缠绕,从而失去了对当下事物的关注。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说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逐渐对美食失去了兴趣,御厨们送来什么样的珍馐,他都觉得索然无味。这时,他想起一次在逃亡路上,喝过一碗不知道是什么做的粥,那味道好极了,简直可以说是天下第一粥,他渴望再喝上一次。

  这碗粥是当时收留刘邦的一个老妪所做,刘邦命属下找来这个老妪,用同样的方法给他做了一碗同样的粥。但是,拿到这碗粥,刘邦只喝了一口就再也喝不下去了,他问老妪为什么会这样。

  老妪说,这两碗粥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她用小麦的颗粒做的粥,只是境遇不同,以前大王你在逃亡路上,命都难保,并且饥肠辘辘,于是吃什么都会觉得好吃。现在,你吃遍了天下珍馐,再喝这碗粥自然就不再觉得好。

  这个故事表明,比较心会令我们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有比较心,那么一旦遭遇极好的事物并产生过极大的快乐,我们就会对其他事物失去兴趣。所以关键不是刘邦吃尽天下珍馐,而是因为他有比较心,总拿过去的事物和眼前的事物做比较,渴望能在眼前的事物上复制过去的快乐,这就阻碍了他与当下的事物建立好的联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自我实现者的一个特点是没审美疲劳。我的理解是,这是因为自我实现者能全神贯注于当下,他们不会执著于过去的体验上,不拿过去的事物和当前的事物做比较,于是每一时刻的体验都是全然的`、新鲜的,审美疲劳也就无从产生。

  譬如,我有时会夸口说,我就是一个没有审美疲劳的人,我可以一年看365次海上日出而不会觉得厌倦。

  不过,我前面提到的故事表明,这只是一种夸口而已,我一样会拿过去的月色与当下的月色相比,于是一样会有审美疲劳。

  这也是夫妻关系中审美疲劳产生的原因。好莱坞影片《美国丽人》中,丈夫问妻子,以前那个可以在阳台上对着飞机敞开胸脯的女孩哪里去了?显然,他在留恋过去的快乐,他脑子里有妻子太多的过去的形象,但当他执著于这些时,他就不可能看到妻子当前的美,也就不能单纯地享受当前的时光。

  太眷恋过去,就看不到眼前的美。

  过去的感觉不可复制 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时,我开玩笑说,最好不要和太好的男人或太好的女人谈恋爱,因为他们是毒药,一旦遭遇最好就要有结果,否则这毒无解,或许只有比他们更好的人才能解。

  甚至,更好的人也不能解,因为我们会拿他们与过去的恋人相比较,而一旦我们这样做,我们就是活在过去,就是在他们的身上看过去的恋人的影子,从而看不到他们的真实存在。

  这个道理,我是特意说给她听。她刚失恋不久,过去的那个恋人带给她很多快乐,她说他能分分钟让她开心。现在,她接受了已经分手的事实,准备找新的恋人。她渴望新的恋人一样能让她分分钟都开心。

  显然,她想在新的恋爱中复制过去的快乐。不仅如此,和她深聊下去,我还发现,她还希望新的恋人最好和旧的恋人一样,也是不高、稍有点胖、计划性极强、爱锻炼身体、幽默……

  因为心中藏着这样的期望,她就看不到当下了。最近,她也与一些男子相识并尝试交往,但她很容易就会失望,她认定他们给不了她想要的快乐。

  快乐有很多种,好男人也有很多种。然而,她渴望的快乐只有一种,她渴望的好男人也只有一种,她执著于这两个唯一上,也就无从看到其他的好了。

  这样的话,只有过去的那个男人才能救她。

  甚至,过去的男人也救不了她了。因为,即便这个男人和她在一起时所制造的快乐,也是在过去的情形中所产生的,这种情形不可复制,这种快乐也一样不可复制。

  这一点,她也承认。她说,的确,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她的一些感觉正逐渐失去。这是必然的,因为过去的感觉不可复制。这也是多数爱情故事的共同遭遇。某些感觉太好了,于是我们想一再重复它们,结果这些感觉成了阻碍,令我们看不到当下的美好。怀旧,所以喜欢旧上司 不过,怀旧是她的风格。和她聊了多次以后,我发现,她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无法和当下的上司相处,但一旦这个上司离开了,或她离开了,她和上司的关系反而会立即好转,所以她好几个要好的朋友都是她的老上司。

  这个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她最留恋的是童年。10岁之前,她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收入高,生活条件优裕,而且视她为心肝宝贝,最小的叔叔整天和她玩在一起,经常逗她、捉弄她,有时令她生气,但多数时候是逗得非常开心。但10岁后,她回到父母家,父母收入低,并且更爱弟弟,对她相当冷淡。从此以后,她不断地渴望重新回到童年,继续过那种快乐的生活。

  所以,她刚结束的那场恋爱,其实不过是和叔叔的关系的一个重复而已。那个恋人的体型和性格都和她的叔叔很像,而那种快乐也和童年时很像。

  至于她和上司的关系,大致可以说,目前的上司,就像是她父母。她对父母有愤怒,所以难以和目前的上司处好关系。但一旦上司离开了,他们就像是她的爷爷奶奶和叔叔了,她爱他们,于是就能顺利地和旧上司打成一片。

  此外,她还对一些零食极其执著,每年春节都会努力地去找广州一些老式的点心,而那些点心都是她童年时在爷爷奶奶家的最爱。可以说,这些点心自身并不重要,但它们是象征,是一种仪式,在吃这些点心的时候,她就似乎回到快乐童年了。

  她的故事,也是我们共同的故事,我们很容易先将童年时的重要亲人的形象套在恋人的头上,渴望在他们的身上复制童年时的快乐。接着,我们又很容易将上一个恋人的形象套在新的恋人头上,渴望复制过去的快乐。但是,这都令我们看不到恋人的真实存在,不能活在当下。

  总想着目标是浪费时间 不能活在当下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我们容易被目标所淹没。

  很多人喜欢树目标,认为目标越高,自己做事的动力就越强。然而,当总是想着目标时,我们就会忽略当下,就做不好当下的事情。

  春节回家,我一个老乡来找我诉苦,他说他有一肚子的雄心壮志,渴望出人头地,但没有人理解他,大家反而都嘲笑他好高骛远而看不起他。

  和他聊天时,我有一种感觉,好像他漂浮在空中,并且他的眼神也有一种飘忽感。

  慢慢地,我发现他说话有这样一个逻辑:事情a做不好,是因为事情b阻碍了事情a;事情b做不好,是因为事情c阻碍了事情b……总之,我难以和他就事论事地谈论一件事情。

  一开始,我试图令他就事论事地说话,但发现无法做到这一点,就感觉接受他的逻辑,顺着他的逻辑往下说。既承认事情b是事情a的阻碍,事情c是事情b的阻碍……但最终这样聊下去的结果,是他不得不承认,他没有做好过任何一件事。譬如,他事业做不好,耕田也不行,做饭超难吃,也不会打扮,也不会玩牌,学历也很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最直接的原因是好高骛远。他做事情时,也是一个逻辑,做着事情a就想着事情b,做着事情b就想着事情c……总之,总是想着更高一层的目标。

  但是,当做着事情a时,他的时间就用在了事情a上,但他心思却不在事情a上,于是时间就被浪费了。因为过去三十多年他一贯如此,于是他过去的所有时间都被浪费了,结果令他差不多一无是处。

  聊到最后,他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承认这的确是他一个最大的缺点,他决定试着活在当下,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能够活在当下,才能全神贯注 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我认为,是卓越人士的共同特点。我一个小有成就的企业家朋友说,他的一个人生哲学是,从不抱怨,做什么事就做好,如果对这件事不满了,就立即离开它,去做新的想做的事。如果我这个老乡持有这种人生哲学,那么,他的人生会全然不同。设想,他还是农民,但耕田一流、做饭一流、衣着有风度、玩牌一流……那么,这个人该是何等出色?

  两年前,我去一个家具店买家具,接待我的是一个刚来广州的女孩,在这个家具店的办公室墙上,写着每个店员的职业目标,她的职业目标大概是三年内做一家分店的店长,我说,这个目标你一定会实现,并且时间也许会更短。

  果不其然,再过几个月,我又去逛这个家具店的另一家分店时,发现她已是这家分店的店长,她开玩笑说是托了我的洪福。我则回答说,我的预言不是瞎说的,因为我看到她有一个可贵的品质——能全神贯注地做事情,非常投入地为顾客着想,不仅不厌其烦,而且还很快乐,有这种品质的员工一定是人才,而那店家具店的管理看来也不错,我相信这个店的老板能慧眼识人。

  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是有必要的,然而,仅靠目标做动力,这种动力就是强迫式的,有这种动力的人很容易会焦虑,所以会比较努力,但他们缺乏全神贯注的素质,于是做事会比较马虎,而且会浮在表面上,不能做得非常到位。

  拥有全神贯注的素质的人,是能够活在当下的人,他们也会有目标,会有一个全盘规划,但当做事时,他们会关注当下的信息,不仅会细致,而且会享受当下的事情,他们做事的动力是当下产生的快乐,而不是源自未来——其实也是过去——的目标。

  很多父母和老师喜欢给孩子树立目标,认为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但是,这都会阻碍孩子活在当下,令他们在做事情a时总想着目标b,于是不仅容易焦虑而且还容易马虎。

  大多数有考试焦虑的孩子,他们的动力都是过去产生的,主要是父母给他们心中种下的压力,他们的关注点也是这些压力,而不是学习本身。例如,有考试焦虑的高三学生,做任何事时都会想着高考的结果——如果考砸了怎么向父母交代,所以不能全神贯注于当下的学习。

  你是否陷入了时间的漩涡里?不活在当下,易纸上谈兵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渴望,但这些渴望都会阻碍我们与当下的事物建立最单纯的关系。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活在当下是智慧的唯一源泉,因为过去产生的都是知识,都是僵死的东西,按照过去的知识套当下的问题,就不能第一时间洞烛当下问题的本质,从而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战国时期,赵括纸上谈兵而葬送赵国四十万的兵力;三国时期,马谡死用兵书而导致蜀军失败,这都是不能活在当下的典型案例。明朝著名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说,兵法的最高境界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此心不动,意味着放下了渴望,放下了对过去的执著,而随机而动,则意味着对当下形势的准确判断。做到了这一点的王阳明,一生剿匪无数,却没打过一场败仗,等他56岁又被调往广西剿匪时,广西的土匪听说是王阳明来,立即就投降了。

  可以说,活在当下是一个普世哲理,任何时候都适用。譬如学心理学,国内一个著名心理专家对我说,他发现学心理学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人是拿理论去套事实,这种人将大师的理论奉为神明,如果发现理论与事实不相符时,他们第一时间会怀疑事实,而不是理论;另一种人则是拿事实检验理论,如果发现理论与事实不相符时,他们会第一时间怀疑理论,这就是活在当下的态度。

  玩摄影时,我也会发现这种差别。一些人拍照时,会想着书上讲的构图,另一些人则是沉浸在当下,凭着当下产生的感觉去构图。自不必言,前一种人的摄影水平很难提高,因为当不能沉浸于当下,不能与当下的事物建立关系时,他们就是一直在浪费时间。

  要活在当下,重要的破,而不是立。我们要认识自己当前的渴望,明白它们一定是源自过去,然后试着放下它们。当你能做到放下时,你就能洞见当下事物的本质,然后这洞见就会自动告诉你,你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