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写作素材>成语故事>幸灾乐祸的成语故事

幸灾乐祸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3-11-30 21:30:34 赛赛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幸灾乐祸的成语故事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经典成语,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幸灾乐祸的成语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幸灾乐祸的成语故事

  幸灾乐祸的成语故事

  “幸灾乐祸”系由“幸灾”及“乐祸”二语组合而成。“幸灾”见于《左传.庄公二十年》,故事是说晋惠公时,晋国发生饥荒,秦国卖粮给他们,帮助晋国度过难关。

  第二年,秦国也遇上荒年,向晋国购买粮食,晋国却不答应。大夫庆郑觉得这样不妥,劝晋惠公说:“忘恩负义会导致无亲;看见别人有难而高兴是不仁;贪爱财物不与人分享是不祥之举;得罪邻国是不义的行为。

  这四种美德都没有,如何能维持国家的长久?”虽然庆郑不断地劝说,但惠公还是没采纳他的意见。

  果真秦国收到消息后非常气愤,来年起兵攻打晋国,晋国非但大败,连惠公都被俘虏了。

  此处原文就用了“幸灾不仁”。

  “乐祸”见于《左传.庄公二十年》,故事是说春秋时,周庄王的宠妾生了个儿子子颓,个性荒淫无知。惠王时,有几个大臣发动叛乱,夺取政权,将惠王驱逐,改立子颓为王。

  惠王逃到郑国,郑厉王打算从中调停,但听说子颓和大臣们每天听歌观舞寻欢作乐,便对虢叔说:“我听说表达哀乐不看时机,必会遭致灾祸,子颓在国家动乱时还那样日夜笙歌,简直是『乐祸』。

  连刑官在执行死刑时,君王都不应设宴享乐,更何况是他们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王位之时。

  眼前大祸临头还不知忧虑,这种人能接受他吗?”于是决定转而支持周惠王。

  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幸灾乐祸”,用来指对于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为乐。

  幸灾乐祸的成语解析

  出处:《左传·僖公十三年》和《左传·庄公二十年》。

  意思:看见别人遭到灾祸,不予同情,不加援助,反而高兴。

  据《左传·僖公十三年》记载:晋国遭遇大荒年,向秦国求购粮食,秦国大夫百里奚说:“天灾是哪个国家都难免的,帮助邻国度过灾荒,是件好事,应大力支援。”于是秦国向晋国出口大批粮食,解决了晋国的困难。后来,秦国也遇到荒年,便派人向晋国商量求购粮食。晋国国君和大夫们研究之后,却决定不卖。只有一位大夫,名叫庆郑,不同意这个决定,说:“秦国给过我们帮助,而我们却忘了人家的帮助之恩,这叫做‘无亲’;秦国遇有灾难,而我们却以人家的灾难为欣幸,这是‘不仁’(幸灾不仁);贪爱自己的财物,不肯帮助人家,这是‘不祥’;如此得罪于邻国,就是‘不义’。无亲、不仁、不祥、不义,四德全无,还怎能保守国家?”

  庆郑所说的“幸灾不仁”,即“幸灾”一语的来历。

  另据《左传·庄公二十年》记载:周庄王宠妾生的一个小儿子叫子颓。庄王死后,由儿子僖王继位,后来又由孙子惠王继位。那时有几个大夫阴谋发动叛乱,利用子颓年幼无知,拥立他为王,而把惠王赶走。这件事本是祸,子颓却以为福,竟日夜听歌观舞,比往常更欢乐起来。当时人说:“哀乐不时,殃咎必至,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这是“乐祸”一语的来历。

  由于“幸灾”和“乐祸”的意思一样。所以,“幸灾”、“乐祸”就合为一句成语了。《颜氏家训·诫兵篇》说:承平之世,幸灾乐祸;兵革之时,扇反复,此陷身之本也。”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原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

  又《庄公二十年》,后多为他人引用。

  《左传·僖公十四年》:春秋时,晋国发生灾荒,请求向秦国买粮。大臣百里奚赞同卖粮,秦国给晋国支援了大批粮食,使晋国渡过了灾荒。第二年,秦国发生灾荒,向晋国求援,晋国不肯帮助,大臣庆郑劝谏晋国君“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

  又《庄公二十年》:“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一度内乱,公子夷吾逃到秦国避难,得到了秦国的照顾和帮助。他发誓说,有朝一日他登上王位,一定割地重酬秦国之大恩。后来,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如愿登上王位,即晋惠公,但却不再提割地酬谢秦国救助他的事情。

  晋惠公即位第四年,国内发生饥荒。秦国不计前嫌,给晋国运去了大量粟米。不料第二年的冬天,秦国也发生了大灾荒,而这一年,晋国的收成不错。于是,秦国派人到晋国请求购买粮食,想不到却遭到拒绝。

  晋国的大夫庆郑竭力劝说晋惠公:“辜负别人的恩惠就会失去亲人;幸灾乐祸是不仁的表现;贪心不足,舍不得用财物去救济别人是一种不祥之兆;使邻国产生怨恨就是不义的行为。这四种是立国的基本道德,如果都丧失的话,用什么来维护自己国家的生存呢?”

  另一位大夫虢射却持反对意见,他说:“我们既已背弃了割让土地的诺言,给不给粮食还有什么关系呢?”庆郑反驳说:“背弃了信义,得罪了邻国,一旦我们发生什么灾祸,还有哪个国家来帮助我们呢?”

  虢射说:“我们既然无法消除秦国对我们的怨恨,卖粮食给他们反而会使我们的敌人增强实力,不如不给。”

  庆郑再一次劝告说:“背弃恩惠,幸灾乐祸的行为,就连一般百姓都是唾弃的(背施无亲,幸灾不仁)。亲近的人会因此而结仇,何况本是冤家敌人呢?”但晋惠公始终不肯采纳庆郑的意见。晋国的行为最终激怒了秦国。第二年,秦穆公就出兵攻打晋国,并活捉了晋惠公。

【幸灾乐祸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成语故事01-11

成语故事精选12-11

成语故事07-22

经典的成语故事01-18

经典成语故事02-17

飞黄腾踏的成语故事06-06

成语故事刻舟求剑06-07

鸟尽弓藏的成语故事06-07

食少事繁的成语故事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