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散文>白杨树的散文

白杨树的散文

时间:2022-05-03 17:50:17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白杨树的散文

白杨树的散文1

  白杨树的精神

白杨树的散文

  冬日的黄龙溪本就游人不多,加上不是节假日更是人流稀疏,它用一种清冷而又不期然的目光注视着人们,述说着被人冷落的寂寞和惆怅。而这样的情景倒是值得品味生活和景色的人去细细玩味。

  坐机动三轮车在田野的公路上穿行了十几分钟便到了陈家水碾。伫立在陈家水碾旁,凝望着清澈见底的溪水从脚下堤坝孔眼中穿过,流向静僻的远处;那溪水的流淌化成一种音乐的唱响,默默地注入了你的心灵,仿佛在朦胧绿色中憧憬着春天的宁静。

  穿过一片竹林,跨过风蚀斑斑的石桥,突然呈现在眼里的是陈家生态园周围的白杨树。我所见过的白杨树是在去峨眉山的路上,高速公路两旁偶尔远远地站有一排,或农舍的房前屋后孤零零地守着三五株,十几株株。而眼前的白杨树却是一排排,一片片,密密丛丛,三四百亩,一眼望不到边际。

  寒冬里,白杨树的树叶早已零落,光秃秃的只剩下树干和枝条。棵棵树干笔直地在寒冷中傲然地指向灰蒙蒙的苍穹,就连枝条也是斜斜地指向空中,整个一片白杨树就像是伸向天空的千只万只手臂,捧托着被云遮雾掩的太阳,想把这轮太阳举得高高的;又像是在用千万只手拂去千变万化的云彩,让更多的光和日直直地照耀大地;更像是寺庙里和舞台上的'千手观音幻化的千万只圣洁的臂膀,去帮助苦难的人们,赐给人们以安宁和幸福。

  再看看白杨树梢上的太阳更是使你惊奇:天空的云彩慢慢地游走,厚厚的云层不时地遮住了太阳的脸,挡住了它腾腾炽热的光芒,使它始终不能喷薄而出;空气中弥漫着一层未散尽的雾障也为这日光披上的朦胧的面纱,更使得日光透明而不耀眼,你用肉眼也可以良久地直视,眺望太阳倒像是在尽情欣赏月辉。

  一条小路如一把利剑将白杨树林劈成了两片,凋零的白杨树叶厚厚地铺满了路面,枯萎泛黄地静静依偎在一起,漠漠的躺在田野中,把她的残存的生命归于泥土,在时间的催生下为这黑油油的土地增添一点养分和活力,这条路就像是流动着的白杨树的不朽生命。小路的尽头田野变成了浅绿色的一块,婆娑的树影掩映着淡淡雾霭中的农舍,一切都变成了浑然一体,简直就是一幅脱尽城市喧闹的清新写意画,这幅画完全会洗涤你的灵性,让你忘记了所在的时空,任凭你的生命在优美、宁静、调谐中放飞自然。

  “先生,你要返回了吗?”三轮车司机把我从旷然的沉迷中唤回了现实。

  在返回的路上,他向我滔滔地讲述:“现在人们可以租上几百亩土地种上白杨树,长大后当药材卖掉,一年可收入几十万呢。”

  “哦,哦!”,我喃喃着,好象更明白了白杨树的不倔品格和奉献精神。

  此刻,我眼中黄龙溪的风情不是古码头荡漾的游船,黄龙溪的灵气不是古寺内缭绕的青烟,黄龙溪的神韵不是石径旁飘出的茶香,而是迷茫的寒冬里耸立着的一颗颗白杨树。

  春天不久就会回来!春天里的白杨树一定会是翠绿一片,蓬勃一片,高亢的生命之歌一定会荡漾在川西平原上。那时,我会再次拥抱你____黄龙溪陈家生态园的白杨树林!

白杨树的散文2

  白杨树

  “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却又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它不是树中的的奇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

  这是矛盾先生的白杨礼赞。

  我没去过西北,但我现在生活在晋北,在晋北,白杨树随处可见。

  第一次见到白杨,是在南方开往北方的列车上。到达湖北区,透过车窗,看到一排排整齐挺拔的树木一字排开向前延伸。我惊叹它们的俊美笔直,远远望去,这些疏密有致排列整齐的数木,就像一道“绿墙”。只是这道绿墙,更富有动感和活力。

  对于那些高大挺拔的杨树,我更欣赏那些纤细秀美的小杨树。小杨树亭亭玉立,一根主干笔直向上,没有任何的'盘枝错结,所有的枝桠一律聚拢向上,看起来就像一朵倒立着的蘑菇。墨绿的叶子背面是白色的毛绒,在微风吹拂下翻卷着,远处看,仿佛是绽放的“雪绒花。”

  在我的老家,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绿色蔓延,但总让人分不清四季。

  在晋北,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四季分明”。

  这里的春天冰雪融化,春寒料峭。到了三月初,白杨树开始冒芽。夏日的白天,烈日炎炎,到了傍晚,晚风吹拂着长满绿叶的白杨树哗哗作响,空气非常的清爽宜人。

  “一叶知秋”当看着绿叶由绿变黄,再由淡黄渐渐的焦黄,直至变成枯萎凋零,你会不由感叹:“天凉,好个秋!”

  当秋天的感伤还没来得及退去,冬天的第一朵雪花就宣告了它是这个季节的主角。

  在厚厚的冰雪覆盖下,所有的生命都似乎销声匿迹了。虽然,白杨树厚重的绿色“外衣”早就被严寒残酷地剥落,但它们“光秃”的身体依然像勇士一样伫立在风雪中。

  从没有一个地方,一种植物让我把生命看得如此地真切。但在这里,看着白杨树,从春走到夏,一季又一季,从生命的初始,绽放、到凋零,循序渐进,一路走来是那么的从容。

  我不会为最后一枚杨树叶飘落而悲哀,因为来年春天的时候,又是一个生命的轮回,这就是晋北的杨树。很普通的一种树,却又是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一种树。

白杨树的散文3

  时间如果骑上风,就会跑的飞快。我像一棵树一样站着,迎着风。暴风骤雨过去了,我虽然没有倒下,枝叶已经七零八落,骨头还在,像剑一样,刺向蓝天。

  从春天的繁茂到秋天的荒芜,只是上苍弹了一下手指的时间。只要他一高兴,多弹几下,我的生命就算走到头了。

  之所以想到让时间骑上风,是因为小时候经常骑在白杨树上,感受风的速度。高大的白杨树,经过暖阳的照射,贮存了太多的柔情,那特有的清香十分浓烈,骑在上面,犹如母亲的臂弯,似有催眠的作用,很快就沉入梦乡。美美的一觉,小半天就过去了。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以河流为伴,以白杨树为伴。所以,我对白杨树有特殊的感情。上中学时读了茅盾的《白杨礼赞》,知道了他老先生也喜欢白杨树,就觉得很自豪,在树上睡觉就更觉得美了!

  后来参加了工作,不好再上树,就常常站在白杨树下乘凉,听飒飒的风与树枝耳鬓厮磨,窃窃私语,平添了一种情趣,也是一种享受。

  而现在想起这些,都已是遥远的记忆了。道路两旁的白杨树被一片一片的锯倒。理由是白杨树不卫生,影响城市形象。代替高大白杨树的是矮小的名贵树种,有些还是进口树种。只可惜那些名贵树种水土不服,没有一个像白杨树一样活的长远。即便如此,政府领导每换届一次,路两边的树种必换一次。领导升迁了,树却死了。于是下界领导接着换树种,接着种树。而树是一年比一年少了。钢筋混凝土的楼房一片一片的拔地而起,也挡不住风沙的侵袭。

  过去,风来时只听见白杨树梢叶子发出的`欢快的歌声,而现在,沙粒打在人脸上,钻进鼻孔,深入肺部,无论你带多厚的口罩都无济于事。可悲可叹。我时常想起,高大的白杨树被锯掉时,发出的痛苦的哀鸣,弥漫在城市上空,刺痛人心。我和白杨树一同哭泣,诅咒那些以发展的名义,在公共卫生的幌子下,对环境,自然和人文资源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孽。

  萨特说:“我在书里结束我的生命,也将在书里开始我的人生。”我是小人物,想的没有他那么长远,我的生活是从白杨树上开始的,我也想在白杨树上结束我的生活。可就是这么简单的想法也很难实现了。举目四望,方圆几十里,居然连个白杨树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为什么时代在进步,环境却越来越差了,人的快乐也越来越少了。

  我去哪里寻找我的白杨树呢!

  当我老去的那一天,如果依然看不到白杨树挺拔的身姿,我将伸开双臂,以白杨树特有的姿势,邀请喜鹊在我的头上做窝,我将与它交谈,给它讲我的童年和白杨的故事。喜鹊或许会高兴的唱响新的“白杨礼赞”!

白杨树的散文4

  还是那条小河,还是那条小路,现在河岸边却没有了那一排熟悉的白杨树,也看不见常在枝头跳上飞下的花喜鹊……

  原来在我步行上学的路上,小河边有一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中间那棵最高的枝丫间,有一个硕大无比的喜鹊窝。

  因为这块农田里有两座高压线塔,不利于开发而闲置下来。这也让我有了接近田园的机会。大概是为了提高土地开发的价值,大概是田园主人出外打工,无人耕种,这块田里栽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桃树、梨树、枣树、柿子树……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当然河边栽着一排白杨树。

  由于疏于管理,林间杂草丛生。这时节走在路上,草间的蚱蜢都会飞到你的脚面上来。不过这对于枝头上的花喜鹊来说是最开心的事,我每次走过都会听到它们兴奋地喳喳乱叫。有时大概是饱餐之后,它们会在枝头小憩,叫声里透出满足与舒心;有时看到它们在草间,翻飞蹦跳,叫声里透出追逐食物时的兴奋与激动;有时它们展开双翼,悠然地在空中飘飞起舞,叫声里透出得意与自豪……它们给了我无尽的快乐与遐想。

  这些年,这一排白杨树一直默默地陪伴着我。你瞧,这一棵是被台风刮歪的.,那一棵斜出的枝丫,可能因为挡道,被人粗暴地折断了,那一棵树身上被顽童用刀砍了三刀,留下了难看的疤痕……我们是如此地熟悉,就像多年的朋友。

  正如茅盾在《白杨礼赞》里说的那样,虽“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但“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所以每次我见到它们,心中都充满着一种敬意。

  况且它们这些年一直陪伴着我,一直提醒着冬去春来,夏走秋来。春天奉献一片绿,生意盎然的景象给我无限希望,给我带来前进的动力。夏天奉献一片阴凉,带给我阵阵欣喜。街道两旁景观带里的石榴、桂花树、红叶石楠……实在太矮小了,且它们都太高傲了,走过它们的身旁,一个个头朝天仰,对我不理不睬。而这一排白杨树总是那么热情,离老远就能听到风吹树叶“莎啦啦……”的声响,就好像在列队欢迎我的到来。秋天,在你面前悠然飘落的叶片,仿佛在告诉你:“秋天来了!秋天来了!”有时斑驳的阳光穿过叶间照在地面上,那一地的落叶在你面前欢快地跑着,无私奉献给大地一份肥沃的养料,也定会让你想起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亦或是泰戈尔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落叶,启发我思索;是落叶,提醒我珍惜秋光;是落叶,激励我奋进。即使是冬天,雪地上那一排光秃秃的白杨树,肃然挺拔在凛冽的寒风中,那一份坚忍,也值得我学习,更值得我的那一份敬意。

  然而这一切,随着这一排白杨树的消失全没了。那一排惨白平整、有着新鲜切口的树桩,是那么的触目惊心。对于田主人来说,收获了一笔不小的财富。但对于我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对于花喜鹊来说,更是一场灾难,好在家破鸟未亡,但愿它们能尽快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乐土,拥有一个永不破灭的家。

  后来每次走到这里,总少不了一阵追寻,总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那花喜鹊的新家安在高高的高压线塔上,更为它们多了一份担心。

  ——后记

白杨树的散文5

  坐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正专注地识记生字与古诗。不经意将目光投向东边的玻璃窗,我就瞥见了那棵白杨树。六月的暖风中,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的它,俨然一位身着碧袍的老人,苍峻而不乏活力。历经沧桑,树冠却依然高于那幢新建的三层综合大楼。层层叠叠的叶片,团团紧簇,就像十四年来我在这个校园留下的那些纷繁足迹,又怎能轻易清点?而那俩人才能合围的树杆,苔痕遍布沟裂纵横的皮不知裹藏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尤其给人一种积淀着历史的深邃和厚重感觉。轻盈的杨花四处翻飞,如雪如絮,将我的思绪扯回从前。树的周围,满是记忆,一支秃笔又怎能写尽其中的沮丧与失落、荣光与富足……

  时光回溯到一九九四年八月二十四日。刚从省城师范毕业的我,怀揣一腔热血和回乡创业的憧憬,带着一个木箱、一套被褥、几本书,来到这所乡村中学。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课堂和学生了。可那份欣喜很快便浇上了冷水。偌大的校园,没几间像样的房屋,场院中只见尘土飞扬,家乡的教育环境是多么落后啊!我被安排在白杨树西面的一间十多平米的平房中。四壁如剥开的月饼,层层脱落。天花板不知被多少岁月的烟尘熏得焦黑,门边的小窗也是黑黢黢的。临近村边小路的后窗没有玻璃,被几块木板钉死。大白天不开灯也不见光线。不过既来之,则安之。一边背诵着刘禹锡的《陋室铭》,一边在单人床上铺被子。将心爱的吉他挂于墙上,父亲把家里的收录机给了我。这些都是我最忠实的伙伴,更像我的财富。

  那时我20岁。纯真和浪漫的气质让我很快适应了生活。在地下室般的蜗屋里,我认真备课、修改作业,与班上同学谈笑。有几分腼腆的我,不爱与其他老师高谈阔论。喜欢独自写诗、练字、画画,与远方的同窗或笔友通函。不时弹弹琴、听听歌、读读书。偶尔有文字见于《原野》、《迪庆报》、《文艺生活》、《聪明泉》等报刊上。虽然条件极艰苦却也能用丰富高雅的精神生活作点缀。厨房是在寝室外的廊道上用木板钉成的简易棚。搭三块石头架口锅即为灶。白杨树右边是一块篮球场,师生们在那里上体育课、打篮球。声音嘈杂不说,不时有球飞过来砸到板壁上,一声巨响吓人一跳。更要命的是处在山峁上的学校风大,球场上的沙土不时往住处猛灌。下雨则踏着满院泥泞,如一只只水牛踩瓦塘子般,深一脚浅一脚。粘满黄泥的鞋,似有一块铁坠着。教室、宿舍处处只见脏兮兮的泥印。球场西北有棵柳树和一个水池。下雨时,饮水大多不够用,还得去坡下的永春河里担水。

  白杨树下有个小坡地。有木板拦成的教师厨房。也是上一代人读书自己做饭的场所。再往西北,是一个更宽阔的场坝。全校二百来师生在那里上早操、升旗、集队和打排球。同样风起尘飞,雨落泥烂。场子东面是一排七间的二层砖木楼房,是最好的教师宿舍和会议室。西边有排土坯危房,摇摇欲坠的墙,陈腐不堪的椽,处处漏雨的瓦,上级一再强调不能使用,可当时条件限制不得不让男生住。往北是学校的'中心教学楼。这是七十年代中期,靠社会和集体的力量出料出工建成的二层木土楼。历经二十载风雨,石灰墙皮脱落得东一洞西一眼,露出了土坯。屋面的瓦几经翻盖仍漏雨。可就在这八间教室里,前辈们不知送出多少的学生。而我就在其中度过七年多的时光。简陋的讲台上留下我多少传知启智、挥洒才情的身影。五月,外面古槐的花瓣随风洒落教室。香气弥漫中,我和学生一起徜徉知识的殿堂,吮吸文明的芳芬。斑驳的泥墙上留下多少稚子的习作。我办了一份班级小刊物《山韵》,引导孩子们爱好文学,在那些幼小的心灵中种植美好人生的梦想。遗憾的是不少孩子因贫辍学。教师们无限惋惜却又爱莫能助。

  就在那个寒酸的小屋,我收获了淳朴的乡村爱情。与现在的妻子相遇、相识、相爱、相守相依。学校又多分了给我一间小屋,我们迎来了宝贝女儿。三口之家挤在一起,也自得其乐。陋室,因有家、有爱而温馨。

  直到二00二年十月,一幢投资65万元的新教学楼在白杨树旁拔地而起。看着像山一样耸立的大楼,全校师生无不欢欣鼓舞!搬入新教室的第一届毕业生,各科成绩名列全县前茅,个别科目甚至超过当年的县一中。成绩突出的我也因此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获得学校最高教学成果奖。执著的教育梦想,终于开出了一朵像样的花。

  二00五年,我又迁到曾经羡慕过的东楼。白杨树上方取而代之的是由云南省基础教育西部工程投资67.37万元的大楼,壮观恢宏的综合教学楼。白的墙,蓝的门和窗帘,显得清新而大气。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五星红旗映衬下,宛如一幅怡人的画。白杨树周围平整为光滑的地皮,树根圈上小花台。借“普九”的东风,二00六年七月三十日,云南省寄宿制学校工程项目更大程度地让学校旧貌换新颜。面积492平米,投资62万多的学生餐厅楼落成并投入使用;面积751平米,投资76万多的学生宿舍楼投入使用;面积113平米,投资30万多的冲水卫生厕所投入使用……

  昔日孟母三迁,成就了一代儒学大师。今我三迁,见证了三十年乡村教育的发展。走出宿舍。前边有温暖的太阳能可供洗浴。青青的草坪赏心悦目。高楼林立,绿树环合,学校在万顷碧田衬托下,别有一番情韵……

  学生们享受着由政府埋单的教育,人数由不足二百人到已逾七百人。规模由我初入校时六个班到十四个班。教师由二十几人增至四十多人。孩子们衣着光鲜,岂和我们当时相比?食堂里荤素相间,花样繁多。我读五年级时在拖枝完小吃的是“黄金饭”(用黄色玉米做的撒撒饭)、“玻璃汤”(飘点青菜或葱花的清汤)。两代人的生活宛如天上地下。我们的学生从“八0后”教到“九0后”,一天比一天幸福。不必再为学费、书费、生活费担心了,没有人再因为贫困而辍学回家了。不少的家长还开着车,配有手机。农村生活也可见一斑了,不得不赞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啊!

  一棵老树,一直注视着这个与改革同龄的校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注视着一个年轻教师十四年来写在这片土地上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拖枝中学似乎是迪庆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鲜活缩影:“起步晚、底子薄,却又迎头赶上,自强不息。”面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和关怀,大家以“勤奋求实、团结创新”的校风校训,激励自己,近十年来一直保持教学质量领先。二00七年,顺利通过“普九”验收,荣获“维西县窗口示范学校”、“常规管理先进单位”、“平安校园”、“永春乡先进单位”等荣誉。

  改革似乎很遥远,又是那么切近;似乎十分模糊,又那么清晰。可见、可闻、可感地存在于你我身边,乃至心中。烙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年轮上。十年前,老在想:“什么时候才能用多媒体教学?而今不是全在这宝盒一样的楼中装着。远程教育、宽带网、学生电脑、一体机……一切触手可及,一切又似乎恍然如梦。

  守望着这棵白杨,也就守住了我一生的天堂家园。这里有痛、有憾,有爱、有梦。在白杨树旁举行过多少的开学典礼、毕业送别、知识竞赛、卡拉OK、演讲活动;不知接过多少本“先进教师”的荣誉证书。明天只会更美好!我对不断成长的自己说,对日新月异的学校说,对日益强大的祖国说。白杨树下的故事又将续写一笔:教育局已下拨资金很快建一座教职工宿舍,位置就在我当时进校住的地方。

  喜欢和同事们坐在白杨树下,谈谈家常,聊聊学生。说一说“想当年”的历史轨迹,还有“未来我想”的远景规划人生憧憬……

  一位老师走向大白杨树。“当当、当当”的下课铃,打断了我无尽的遐思与怀想。相信,白杨树下的篇章将延续向前。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一如既往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在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中,还将有多少梦想可以去期待,去守望,去奋斗,去争取……

白杨树的散文6

  工作之余,我总爱站在窗前极目远眺。草地、白杨林、青山是眼前层次分明的主体静态景物。把办公楼作观景点,映入眼帘最多的是环抱这座小城的白杨林。

  我对白杨树的衷爱之情由来已久,这源于我从小就生活在生机蓬勃的锡林郭勒草原。

  看着远处的白杨林,我油然而生诸多遐想。

  白杨树,草原的儿子。草原母亲博大胸怀孕育了它的生命。白杨汲取了母亲的营养,一年年茁壮成长。从一株株幼苗,到一棵棵参天大树,直至汇成一片又一片的白杨林。

  在白杨树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春风吹暖大地的时候,白杨树是身着修长燕尾装的舞者。一季的春光,是舞台上最美的灯光,春风就是那音乐里的.节奏。白杨在春的舞台上,和着春风的节拍,舒展着修长的枝条,尽情地舞着,舞着。它们的舞姿时而舒缓,时而奔放;时而温情、时而热烈。渐渐地,白杨全身的血液沸腾了,颜色变绿了,枝条柔软了,枝丫钻出了叶芽。渐渐地,树舞出了嫩绿的叶儿。最后,白杨舞得枝繁叶茂。

  夏季的白杨,穿上了一年里最华美的盛装,静静地沐浴着阳光。此时的白杨,是英姿挺拔的礼兵,如织的游人来草原旅游观光,它们排排列列站在那里,轻摇着身姿欢迎五湖四海友人的到来。

  做为母亲的儿子,它们怕夏日草原上强烈的阳光晒伤母亲美丽的肌肤,枝繁叶茂是它们打着葱绿的阳伞为母亲遮凉。

  白杨是草原母亲的长子,它们想以兄长的身份去呵护兄妹,总想给花儿草儿一些绿荫。可是花儿草儿还小,叛逆的情绪正浓,总是躲着大哥生长。

  秋天已至,花儿落殇,青草枯黄。人类拼命在大地上索取。牧民们打下的青草高高地堆在他们的草场。农民把田里割得尽剩燕麦茬、荞麦茬… 半尺长的茬杆儿戳在地里,真得好悲伤。大地这位母亲曾经生机盎然的绿衣退了颜色,变得百孔千疮。

  白杨怎会让母亲的衣服这样不堪!它们决定脱下自己的戎装给母亲披上。

  白杨树随着秋风,摇啊摇,摇啊摇。从初秋的轻盈,到暮秋的狂烈,直到树叶纷纷飘落。秋风把树叶吹到了山岗,送到了农田,吹进了沟壑,送到了草场。白杨林又给母亲披上了新装。白杨时而低头看看母亲,内心欣喜无比。

  落了叶的白杨树,别有一番的美。它们像裸体健美者,正向世人展示那满身腱肉的躯体。它们依然身姿挺拔,枝条依然努力向上!

  冬日里,肆虐的寒风呼啸着,裹着黄沙漫天飞扬,狂妄地想把草原掩埋。虽然白杨树正裸着身躯,可他们不会被寒风吹倒,不会被严寒击垮,而是挺胸激昂毫不畏惧,与寒风与黄沙对抗。在白杨林的护卫下,草原没有被黄沙掩埋,黄沙也不再那样嚣张。白杨林就是草原母亲最忠实最神圣的保卫者。

  年复一年,岁月轮回,草原上的白杨树成了林的海洋。草原孕育了白杨,白杨保卫了草原。

  白杨树那向上的精神、顽强的力量、感恩的情怀,就是草原儿女的人格魅力!

白杨树的散文7

  在祖国的西部边陲新疆生长着一种树木叫白杨。

  白杨树高大挺拔没有树杈,一根主干笔直通天,有十几米高。细细的枝条和片片绿叶紧紧围抱在树干的上方。其形像直立的毛笔,又像古人使用的长枪。

  新疆是个神秘而又遥远的地方,有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渺无人迹的茫茫戈壁滩。有静若仙子终年不化的冰峰雪岭,有飞沙走石魔鬼出没的城邦。然而更有瓜果飘香牛羊满山,有繁华都市和草原牧场。有蓝天白云艳阳高照,还有高原银湖碧波荡漾。就是这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构成了美丽而又神奇的新疆。

  当汽车行驶在无边无际的戈壁滩上,地上是一堆堆沙土和乱石。风沙卷起尘埃在漫天飞扬,眼前是一片混混沌沌,好像时光的隧道把人们又带到了中世纪以前的荒凉。车内的旅客由于颠簸疲劳有的'昏昏欲睡,也有的睁大眼睛朝窗外眺望。在这荒凉的原野里,只有汽车在不知疲惫的奔跑,像迷途的羔羊,不知前面的路有多远,不知将要走向何方。烈日下热气蒸腾,灰蒙蒙混茫茫,时间显得漫长漫长。就这样车子驶过一个又一个滩涂,越过一座又一座土岗。突然眼前显现出一片绿洲,是绿绿的白杨树林环抱着绿绿的村庄。在昏黄之中看到了绿叶,就好像沙漠之中涌出的一股清泉;水是生命的符号,绿色代表着希望。白杨树的枝叶在向人们不停地招手致意。你看那白杨树,竖成排横成行,一排排一队队,就像身穿绿色军装的士兵为祖国放哨站岗。远处是一条又宽又长的白杨树防风林带,就像野战军大部队在长途行军,它们是抵御风沙尘暴的万里长城。

  村庄的名字叫团场。团场的住宅不同于老式农村房屋杂乱无序。一家家宅院一条线整齐的排列过去。每一个院落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这一座座堡垒组成了祖国边境的铁壁铜墙。戍边屯垦的兵团战士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他们风餐露宿,用勤劳的双手在这寸草不长的荒野地,建成了现代化的新农庄。他们栽下了千株万株的白杨树。他们和白杨树一起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树和人息息相关。白杨树用自己的枝体维护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它们默默地承受着风雪和酷暑,顽强的生活在高原戈壁滩上。白杨树材质很硬而且纹路细腻,建筑房屋白杨树可做栋梁。白杨木制成的家具,色泽光亮。白杨树的叶子是牲畜的美味佳肴,就连那随风飘落的枯叶羊群们也吃得很香很香。

  仰望白杨树顶天立地,绿叶临风。你会感到他就是健壮俊美的小伙子。而那一棵棵小树苗随风舞动,就像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白杨树散发的清香使人感觉清心亲切。和白杨树一起生活你就会感到青春不老。新疆各族人民爱白杨。啊!白杨!那高高的白杨!

白杨树的散文8

  家乡的白杨树,不同与西北高原的小白杨,不是生长在哨所旁;也不同与大漠边关的胡杨树,没有孤傲和沧桑,而是高高挺立在家乡豫北平原的大地上,这种直冲云霄的白杨树,被乡亲们称之为“钻天杨”。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留下了一串串难忘的童年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上小学。在我家后面那条大马路两边生长着两排白杨树。白杨树不是很粗,我刚好能抱住,树身上刷了一米多高的白灰,在白灰的上沿还刷了一圈红漆。听大人们讲,这是生产队的树,公家专门派人做的记号。这些公家的记号可让我和小伙伴们沾了不少光。我和邻居家的东卫、世强年龄相仿,我们几乎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在那里玩爬树比赛,特别是夏天树叶茂密的时候,比看谁爬的快、爬的高,看谁折到最好的杨树条和编的杨树帽好看。每次比赛他俩的`身手都比我快,基本上我都是垫底的。有一次,我两手紧紧抱住、用两腿夹住白杨树,手脚并用、像小猴子一样,使出全身力气,好不容易得了回第一名。可从树上下来再看我们仨人,全是一身白灰不说,由于用力过猛,我把自己的裤裆给磨破了、整成了开裆裤,让他们走了一路乐了一路,晚上如果不是我溜的快,恐怕又要挨老爸一顿揍了。

  在我印象中,家乡的白杨树春天也飞毛毛,但不像北京的杨树毛多的让人受不了。家乡的白杨树因为枝叶茂密、荫凉大,天热时成为我们乘凉的好去处,晚上是我们捉迷藏的好地方。农闲时,是我和小伙伴们弹玻璃球、甩纸牌、玩泥窝窝(俗称玩尿泥)的地方。白杨树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过家家、扮演王二小的场地,还专供了用杨树技做成的红缨枪、弹弓架……

  家乡路边的白杨树,不仅留下了我们儿时的快乐,也见证了时代的发展。那会儿,大马路还是土路,是连接树里通往其他村庄的主干道,过往的人和车很多,但大多是骑自行车、赶着马车和驴车的,有时候也有小吉普、摩托车路过。每当听到有汽车、摩托车的马达声时,村里的大人就会驻足观看这些农村不常见的稀罕物,我们几个小孩就会顺着马达声追逐,追摩托车并不是为了看它长什么样,而是为了闻汽油味儿,有时能追着摩托车跑出一里多地,直到看不见影儿了,还傻呵呵地边跑边喊:摩托车一溜烟、小孩快跑骑上边……。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觉得汽油味特别香。如今,那条大马路早已变成了“村村通”的柏油路,两旁的白杨树却消失的无影无综。有一年回乡探亲,家人告诉我当兵走了以后,村里修路要拓展,就把白杨树全给刨了,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的路灯。现在,柏油路上每天来往的大货车、小轿车不计其数,但再也见不着路边驻足看“稀罕物”的乡亲,也不见追逐汽油味的儿童。

  如今,儿时的小伙伴们都已到不惑之年,家乡的白杨树留下了童年抹不去的回忆,找不回的却是童年的乐趣。

白杨树的散文9

  它没有婆婆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荚。如果荚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想不到它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1.联系下文,说说文中划线的“好女子”对写白杨树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在抒写看到白杨树的感想时,作者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第二段的内容,并说说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好女子”和后面的“伟丈夫”构成对比,突出了白杨树坚强不屈与挺拔的个性。(意思对即可。)

  2.连用四个反问句组成排比,层层深入地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读来气势充沛,酣畅淋漓。(意思对即可。)

  3.进一步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童义,说明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意思对即可。)

白杨树的散文10

  小时侯我在农村长大,北方农村最常见的树就是白杨树,白杨树是农村使用率最高的。

  村里有个青年叫战良,聪明能干,脑子活络。

  村里有个青年叫东记,迂纳老实,常被人欺负。

  村西口有排白杨树,长了好多年了,有水桶粗,高大挺拔,在农村人眼里,那便是一笔财富。

  从父亲嘴里知道那排树当中,有棵是我家的,紧挨着的是东记家的。

  两棵白杨树,一棵粗些,是东记的,一棵细些,属于我家,几乎每次经过那,父亲都会过去用手量一量,看着他,父亲的眼里就是希望,就象秋日里庄稼人站在稻田边看到饱满的稻穗一样,眼里是希望,想象里是收获。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家里一直是很穷的,父亲和母亲省吃俭用,每天辛勤的劳作,换来我们的学费。

  卖掉那棵树,是父亲被迫的选择,我读大学的学费对于父亲,每年都是笔巨大的开支。

  战良总是很活络,他总是能在村里找到每笔生意的出路。很快他和父亲谈好了价钱,当然,战良和父亲闹的不欢而散也是那天。

  聪明的.生意人总是能在别人还没有发现门路的时候自己找到,那排树长那很多年了,很多人已经分的不太清楚那个是谁家的,何况东记本来就是个老实人,平时稀里糊涂的,在这个时候即使战良买了我家的树,故意砍了他家的树,只要父亲认定那棵是我家的,东记也认了。

  在战良看来只是一句话的事,这样他可以得到那棵更粗的树,父亲可以多得30元钱。

  战良提出这么干的时候,父亲拒绝了,父亲拒绝的时候,还在为我的学费发愁。

  父亲说:人可以穷,但要正直。是自己的就拿,不是自己的,不该拿。我记着父亲的话,

  因为这,一直战良和我父亲闹别扭。

  父亲说,他不在乎。

  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记着这件事。

  北方农村的白杨树,高大挺拔,每每见到白杨树,便想起父亲,每每想起父亲,就想起白杨树。

白杨树的散文11

  初冬时节,天依然暖融融的,也许是秋的气息还在,也许是气候的变迁,也许是应了那句话:十月里也有小阳春。总之,一个人走在公园里,静悄悄的享受着暖洋洋的阳光,享受着正午时分公园里的寂静,心中充满了惬意。

  这个时节的公园,没有了繁华,连枯草都被园艺人员割走了。唯一能引我注目,引起我遐思的就是那一棵棵、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了。特别是那树干上一颗颗白杨树的眼睛,形态各异,或深邃、或忧郁;或怒目圆睁、或微笑亲和;或丹凤俊秀,或睨斜怪异。总之,惟妙惟俏。

  白杨树的眼睛,其实是白杨树的伤痕,是为了树木的成长,砍掉了枝枝丫丫,年头久了,伤痕处便长成了眼睛的形状。白杨树的眼睛,都是人为弄成的伤痕。

  我喜欢白杨树,也敬佩白杨树。喜欢它的高大挺拔,伟岸的身躯,总有一种英雄的气概散发着;我喜欢白杨树那银灰色中泛着绿色的皮肤,不论初夏秋冬,总是透着勃勃的生机,没有枯萎和颓废,也没有过分的张扬和炫耀,给人一种持之以恒的韧劲。我敬佩白杨树那种顽强的性格,耐寒、耐碱,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而成为我们这一带退海之地的风景树;我敬佩白杨树的伤痕自愈能力,把自己身上的无数个伤疤,渐渐的长成眼睛,美化了自身,享受了人们。这种自我完善、自我完美的精神,无不启发着人们。

  坐在公园的长条椅上,注视着那一棵棵白杨树,看着那树干上一双双形态各异的眼睛,仿佛我与白杨树有一种心灵上的碰撞,此时在我的心头萦绕,那平凡的白杨树,总是能把我带回到许多的记忆中去。

  曾经,在我老家的村边上,有一排排高高大大的白杨树,这也许是我们村子里唯一的、最茂盛的绿色地带了。高高的白杨树,围成一个方形,里面就是我们上学的学校,房屋虽然简陋,但有浓密的白杨树的衬托,这里依然是我们的乐园。盐碱的泥土,光滑的操场,下雨脚上都不沾泥,学校没有围墙,白杨树成了天然的围墙。春天,看杨树狗狗钻出来,渐渐的落满了地,像爬满一地的毛毛虫,我们淘气的.拿起一个个的杨树狗狗吓唬胆儿小的女同学。夏天,在茂密的树冠下乘凉,跑累了、闹够了,便坐在杨树下下起了“五道”,一种简易的棋。到了秋天,落满地的银色树叶,走在上面莎莎作响,我们总是在上面趟来趟去的,听着那种声音。等树叶干了,老师让我们收起来,留作班级冬天生炉子用。而能让我们春夏秋冬都享受的,就是看着那白杨树满身的眼睛,总是在争论着,哪颗眼睛像什么。记得一次,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把我撵出了课堂。自己像没事人一样在杨树下走来走去,看着那一颗颗眼睛,一颗大大的怒目一般的眼睛注视着我,让我的心里直发毛,就好像做错了事,白杨树也在责怪我,生我的气一样。再看旁边的一只眼睛,仿佛有泪在滴落,就像亲人为我的不争气而伤心。那一次,我的心灵真的是忏悔了,那也是我唯一一次在学习上没有完成作业。

  渐渐长大了,眼看到了初中毕业的时候了,我们恰同学少年,心里充满了幻想。那一年,我们同学经常晚上来到学校,坐在杨树下,谈理想、谈未来,数星星、看月亮,那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其实,在“文革”后期,我们赶上了教育“回潮”,学校还有那白杨树,成了我们的世外桃源。

  离开了那个小村庄,离开了那个小操场,离开了那高高的白杨树。之后每当回村里,我都要到曾经给我留下许多美好回忆的学校,心里最想看到的就是那一排排的白杨树,看看那许许多多白杨树的眼睛。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那些白杨树都被砍伐了。学校光秃秃裸露在了风尘里,从此后我就再也不去那里了。

  白杨树,那深邃的眼睛,在洞察着世事的沧桑,不断帮我矫正着人生的轨迹;那忧郁的眼神,把我一生的情和爱都揉进了人生的旅途,为你思念、为你牵挂;那横眉怒目,让我学会了一身的傲骨,不会世事圆滑,也让我失去了很多人间俗媚,不能在人前显贵,只与自然平淡相伴;那微笑亲和的眼睑,给了我自信的力量,让我能在狂风巨浪中搏击,在困境中感到一丝温暖还在;那丹凤俊美的眼睛,在我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让我生生世世为你着迷;那睨斜怪异的眼神,也许是我在看人生的另一面,去鄙视那些尘世媚俗,去警醒自己无论何时,都要像白杨树一样,站直了!为人朴朴实实,做事清清白白!

  看着那一颗颗白杨树的眼睛,看着那朦胧的一湖碧水,白杨树银色的叶片飘然落下,铺满了地。白杨树,无论多少个寒暑,无论多少个昼夜,始终如一地在那里看着繁华来了又去,数着星星、看着日出日落,你的眼睛始终不知疲倦地阅尽人间春色,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最美的风景。

【白杨树的散文】相关文章:

白杨树日记05-17

朱自清经典散文04-01

名家散文07-21

优秀散文07-24

随感的散文03-28

爱情与酒散文06-02

依依情感散文06-02

幸福魔方散文06-02

清晨的阳光散文06-02

寻找秋天散文06-02